陈春亚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语文课堂也一天天变得时尚起来,时尚的课堂,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也带给我们迷茫和反思。
细细思考总结,感觉当前的语文课堂主要得了这样几种“时髦病”。
一、危险的尊重
一上课,发给学生探究卡,让他们把最想探究的问题写下来,然后一次次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评比,老师没有一句否定,“很好”、“你真棒”之类的表扬不绝于口。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关于《狐狸和乌鸦》的,当学生夸奖狐狸聪明能干时,教师依然大为赞赏,称学生的看法很独特,很会动脑筋。他认为自己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悟,其教学行为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其实他片面理解了新课标。新课标提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会因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而产生多维的视角,因此语文课的确应当尊重学生理解的多元、感悟的独特,使学生不囿于教师,局限于教材,拘泥于传统的思维习惯,发表不同见地,发挥各自潜能,但这并不等同于可以忽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无原则地迁就学生的任意理解,教师的引导变味演化成迎合和附和。我们承认也重视表扬在教学中的激励功能,但尊重肯定的应当是学生理解中的正确、合理的那部分,对学生理解的模糊甚至偏差要因势利导,巧妙点拨。学习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不应该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但教师决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更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耐心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这些看法的由来,并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不断调整认知。狐狸到底是聪明还是狡猾?教师若能从狐狸行为的目的、方式、结果入手展开讨论,最终就会达成这样的共识:狐狸采用花言巧语的欺骗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使他人上当受骗,利益受损,这种害人利己的做法是不道德的。如果不能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准确感悟文本的价值取向,是非不分,乱加肯定,那么岂不等于引导学生对不道德行为进行集体的危险认同?多元解读不是异想天开、随心所欲,甚至荒诞不经,这不符合新课标的有关精神,与传统的“唯标准答案”相比,分明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二、浮华的点缀
刚听过一节古诗教学公开课,教师用多媒体上了一节“三无”课,黑板上无课题、无作者、无点评,诗歌教学的课件中应有尽有,课文朗读、诗文配画、课文翻译、学习流程、作业设计,只见教师鼠标点点,轻松惬意;学生眼睛翻翻,恍如看戏。
如今,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合理运用,能打破时空限制,将丰富感性的材料提供给学生,增强教学效果,但是,过于依赖、滥用,就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启迪智慧。教师在黑板上不着一字,学生哪能尽得风流?
其实,无论课件多么精致生动,它都是课前预设的一部分,不可能兼顾瞬息万变的课堂。所以,不能让课件成为本末倒置的始作俑者,甚至让课件牵着教学的鼻子走,否则教师、学生的主体功能将严重缺失。
而且,教师在课堂上自如流畅的板书,规整不失潇洒的字体,正是对学生习字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是国人最重要的语文素养。
何况,形象直观不是语言文字理解的唯一方式,精彩的动画,美妙的音乐,不一定适合任何文字的品读。沉浸在翰墨书香中静静体验碧水的明澈、青山的巍峨、淡月的宁静、大海的深邃,还有一个个丰满的人物,穿越时空的隧道,与他们展开灵魂的对话,有何不可?
因此,多媒体的使用要适时适度,并与教师的点拨结合,并注意形象性与抽象性的统一,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向理性提升。
三、无谓的拓展
一节高年级的语文课,教师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带领学生解读文本,随后把大半时间花在活动上,先是戴上头饰表演课本剧,又分正反两方开展辩论,随后进行现场采访,课堂上充满笑声、掌声,闹腾得很厉害,恍如来到了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大厅。
另一节是一位教师教学《庐山的云雾》时,课前,布置学生广泛收集资料。新课一开始,学生就忙着在老师的组织下交流信息,资料五花八门:有历代文人描写庐山的诗文,有关于庐山各景点的介绍,有古老的神话传说,有精美绝伦的图片,学生情绪高涨,忙得热火朝天,只是临下课时,课文才匆匆读了一遍。其实,课文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任何拓展不能舍本逐末,而且,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和感悟往往是一段静心思索的过程,这种散乱的活跃不利于阅读的深入,很大程度是优秀生、特长生们的表演秀,大多数学生只是免费看表演,收获甚微。这种读不够、戏来凑的语文课堂并不少见。
四、失落的真实
歌星有假唱的,语文课堂也有玩虚晃一枪的。一次评优课上,一位教师借班上课,执教《雨点》这篇课文,在结束时问学生:“你们想去寻找雨点吗?”学生说想。教师说:“那你们下次去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叫上我。”本来老师是随便说说的,因为上完课她就要回自己的学校了,哪知天真的学生却很认真,问:“你家在哪里啊?”老师愣住了,竟然没有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不知道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让学生、听课者都感觉很难受。新课程强调师生对话,强调生成,但是,面对学生真诚与你对话时,教师却不敢了。更常见的是,有的教师为了追求公开课课堂的天衣无缝,提前铺垫,学生对教学的流程早已心知肚明,教师却频频抛出假问题。学生很聪明,准确接住一个个“绣球”,甚至还会故意出错,以期更显得真实,这样的假课堂带来的是真难受。还有的教师动不动就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而学生偏偏又那么善解人意,聪明伶俐,即使脑海里空空如也,也不忍心辜负老师的一番美意,总会搜肠刮肚说点什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不能带头作假,更何况是在神圣的课堂上。
泰州市泰东实验学校陈茂林的做法值得借鉴。在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中,他执教四年级的《黄山奇松》这篇课文,由于钻研比较深入,又画龙点睛地辅助多媒体教学,自信而游刃有余。不料课上了一半,有学生突然发问:“黄山奇松只长在黄山上吗?黄山上为什么就能长出这种奇松呢?”这个问题让听课老师和陈老师本人都一愣,因为他在备课时根本没有考虑过。一般的教师肯定不会贸然作答,而是虚晃一枪,一带而过:“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下课查查资料,课堂上我们就先不讨论这个问题了。”其实,如此一说,能带领学生课后查资料的有几个呢?但是陈老师没有追求这种表面的完美而放弃课堂的真实,他是这样处理的:“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也不太清楚?大家说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很快拿出方案,上网查找、小组讨论、请教专家……于是教师建议学生先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解决办法付诸实施,10分钟后,许多学生都有了自己的答案,特别是有人在黄山旅游网上找到了的答案让人大开眼界。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老师和学生花费了10多分钟的时间,以至于没有时间再展开原来设计的环环相扣的教学,但是,教师、学生在课堂上都是真实的学习共同体,并且实实在在地进步着,这样的课堂才更有吸引力。
五、简单的快乐
上课伊始,教师说:“小朋友们,这节课你想学到什么?”学生像炸开了锅似的,说什么的都有,教师也不置是否,还不断地加以表扬:“你们真是好学的孩子!”接着开始让学生读书,“你们想用什么形式读就用什么形式读!”“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教室又沸腾起来了,有的大声读,有的小声读,有的在嬉笑,有的在做“地下活动”……反正教师也不管,好不自在。接下来这样的话语时常挂在教师的嘴上:“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就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你想用什么方式展示就用什么方式展示。”不管学生发言的情况怎样,是正确还是错误,是精彩还是平庸,教师也只是说:“你说得很好!”“说得还不错!”“非常有道理!”“这是你的观点!”等等,教师从不对学生的发言说“不”字。这种看似极富民主色彩的最能体现人文关怀的课堂用语在当今的课堂是最时髦不过的了,教师这样说,目的不外乎是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弘扬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体现对个体生命的关注。但是,他们忽略了阅读是一种高层次的心智活动,期间伴有认知的冲突、思考的艰辛,离不开意志的参与。而对于每一篇具体的文章来说,每个自然段之间有内在的连贯性,不可以随意肢解。不同的阅读方式也有各自不同的功效和作用,它们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教学中不能不顾内容,一味让学生凭个人的好恶自主选择,学生很可能会陷入主观盲目、避重就轻的误区,冷落不喜欢读的方式,回避不喜欢读的内容。
很多老师感慨:语文课真不知怎么上才好,越学习越糊涂。的确,课改过程中各种观念纷至沓来,某某专家说课堂教学要这样,我们似乎就只能这样教;某某专家说课堂教学要那样,我们似乎又应该那样教。以“语文综合性学习”为例,有的专家说“语文综合性学习”刚刚起步,课堂开放得还不够。老师们听了马上开展起来,但好景不长,又听有的专家说“语文姓‘语”,“‘小语姓‘小”,不要“肥了他人的自留地,荒了自家的责任田”。老师们又马上草草收兵,又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就这样,很多人像“墙头草”一样,一时倒到这边,一时倒到那边。有时候,老师仿佛又在表演模仿秀,他们听了某某大师的课堂教学,从崇拜到模仿,那一言一语、那一颦一笑、那一招一式都照做不误。当然,教学也需要从模仿开始,但如果一味地模仿形式上的东西,而不思考本质上的东西,则永远悟不出教学艺术的真谛。还有一种是“穿新鞋走老路”。从表面上看,问题是学生提出来的,学习方法是学生选择的,但真正在组织教学时又按照教师的老一套,所有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形式都是做给别人看的。
这样的现象看得多了,不由生出这样的感慨:“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课堂!”我想我们首先应该保持一种理智平实的心态,像斯老师那样,追求一种古典的心情,让自己静下心来,让自己朴实起来,让自己深刻起来。其次,我们应该拿出正确的理念重构课堂,让生本观念、生命意识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另外,我们应该拿出深厚的底蕴滋养学生的心田,这样才会具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潇洒自如,让学生于潜移默化中修身养性,发育精神,终生受益。我们需要真正静心理解新课标的本质内涵,并用它指导我们的教学行为,规范修正教学实践。任何一种急功近利、急躁浮夸、貌合神离的行为都只会让我们在课改路上越走越难,越走越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