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俊峰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综合性体系的调控过程,既离不开学生的努力,又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语文书上的习作显然弥补不了学生练写的频率。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的写作是在被动状态下进行的,缺少学生主体的情感投入和对写作的热情。这直接反映为学生习作体验过程中的“断链反应”:写作热情的缺失、写作方法的缺乏、感知素材的迟钝等。这就造成学生作文有“乾坤大挪移”的,有“七拼八凑式”的,有“幻想胡编式”的。同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善于描写,总是用概写的笔法一笔带过应该成为精彩点的片段,造成作文的“全而不精”的现状。究其问题,不仅有学生忽略生活的缘故,更是学生缺少必要的“点穴式”的锻炼与引导。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有效策略呢?我认为应该抓住平时的随笔,讲究策略,通过片段式的互动,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关注生活,学会发现,为互动积累素材
写作的第一环节是取材,是学生由“物”到“意”的转化过程。对小学生写作而言,“意”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而获得的真实感受,这种感受可以是在观察或自身经历、实践中引发的某种想法、念头,或获得的某些启示,萌生的某些思考、联想或想象,或激起的某种感觉、情绪、情愫和兴趣。课内习作教学资源主要抓住教材资源进行开发,课外习作教学资源主要结合学生生活进行开发。把习作与生活紧密结合,增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是丰富学生习作素材的主要途径。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引导学生融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引导他们在亲身经历、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培养他们敏锐地捕捉身边写作素材的能力,由此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如每周一次的“生活放大镜,随笔大发现”主题,要求学生发现自己周围的人或事,不要求写成篇,只要求凝练成有吸引力的题目并加上简要的说明,为什么要选这个素材,为什么要这样定题,在课上进行交流,评价优劣,说明理由。这样,既不会让学生觉得有写作的压力,又能够产生共鸣,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互动,同时扩大学生选材、积累素材的机会。
二、创设情境,引发兴趣,为互动生成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心理因素做了生动具体的描述:“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会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由此而知,学生是在一种激动的情绪的推动下开始感受、思考和体验的。那么,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再现片段,形成一次次互动的体验过程,在这样的“情境场”里,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发散,从而形成对写作的热情、质疑、探究,继而愿意去思考,提高写作兴趣。如在一次讲评随笔的过程中,我就发现有学生对于细节描写不够生动细腻,于是就即时创设了一个动作情境:弯下腰捡起黑板下的粉笔,问学生:我在干什么?让学生说说看到的过程。学生只是说到了一句:老师捡起了粉笔。于是,我顺势而问:我是怎样捡起粉笔的呢?这个过程中必定有一系列的动作,看谁观察得仔细。于是我就再次做了弯腰捡粉笔的动作,这次学生在交流中抓住了弯、蹲、捏、直起、转身等动词,组织成语句,形成了一个瞬间发生的动作过程。整个过程学生兴致高昂,我趁机在黑板上板书总结:动作要细化,并以此作为一周的写作选连点,观察教室里的同学,写一个他们课后活动时的片段,要求动作细化。这样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与感知能力,使学生在情境中切身感受、体会,诱发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优化资源,互评互批,为互动提供实战场
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断修改中对语言载体的自我否定、自我提升的过程。重视引导学生对随笔的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使学生在反复的言语实践中逐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既是对以往教师单一的“一言定论”的突破,又是实现不同的学生之间、不同写作内容之间的双向交流。通过多元互动的互评互批,实现资源优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相互评修、评赏作品中互动、碰撞、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高。在实践中,我采用了优中差的搭配方式和自由组合的方式给学生进行分组,这样一位学生的一次随笔就可以实现两次互批。批改要求寻找出自己最欣赏的部分或是需要给出建议的部分,并进行旁批,每周进行一次。同时给学生进行互批互评的方法指导。如对于学生进行开篇的互评,就结合学生的情况结合进行作文开篇方法的渗透。这样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又有步骤地分解作文技巧,同时以学生的鲜明事例来讲评,显得真实有效。经过不断实践,学生的欣赏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写作技巧有了一定的提高,可在平时的随笔中灵活运用。
赞可夫说:“所谓真正的教育,就是指不仅让儿童完成教师的要求,而且使他们的个性、他们的精神生活得到自然的成长。”通过随笔,扩大了写作内容的自由选择,延伸了學生写作的自由度;通过片段式的互动,加强了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班级群体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丰富了互动的形式。可将随笔的写与思、写与评相结合,在文字所建构的精神生活中不断完善,真正做到为写作服务,为学生的自然成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