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古海塘文化与展示价值初探

2014-08-18 21:14:02徐苏焱
艺术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石塘海塘鱼鳞

徐苏焱

钱塘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河流,古名之江、折江、浙江。在钱塘江下游沿岸地区,有众多史前文化遗迹,如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滨文化、良渚文化等,如熠熠明珠,在文明史上闪烁。考古发掘表明,要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钱塘江流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地区之一,在中华文明史上,钱塘江与黄河、长江具有不相上下的地位。

钱塘江全长约688千米(据《钱塘江志》),由杭州湾入东海。由于钱塘江的平面喇叭形河口以及纵向河床沙坎地貌,使得这里的潮汐现象天下独特,形成了世界著名的钱塘江涌潮。千百年来,为抗拒强潮冲刷堤防,入侵我们的家园,浙江先民在河口两岸修筑了雄伟壮阔的钱塘江古海塘。因此,钱塘江涌潮与古海塘,成为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两大遗产。

钱塘江古海塘是我国重要水利工程建筑遗产。在近2000年的历史中,屡建屡毁,屡毁屡建,沿江滨海、绵亘480多千米,其建造历史悠久,建筑工艺复杂,与长城、古运河并称我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建筑、科技和文化遗产之一。

1 古海塘建设历史

钱塘江海塘历史悠久,代有修筑,规模宏伟,至明清两代更是踵事增华。但回顾历史,唐朝以前的海塘历史记载甚少,它的规格更少见于记述。因此,唐朝以前的海塘,只能视为肇始阶段,五代以后的海塘才有系统的历史。

(1)早期的土海塘建设。海塘修建始于何时,没有明确史料,汉魏只有传说,两晋有类似海塘的建筑,南北朝才于个别地区有信史记载。海塘修筑的最早史料,是汉朝末年灵隐山下的“钱塘”的记载:《水经注》钱唐曰:“防海大塘在县东一里许,郡议曹华信议立此塘,以防海水。始,开募有能致一斛土者,即与钱一千。旬日以来,来者云集。塘未成而不复取,于是,载土石者,皆弃而去,塘以之成,故改名钱塘焉。”

据学者研究,海塘之起始,须有两个条件:一为人类有了筑土遏水的经验,另为滨海地带农业已有一定有发展,有筑塘防水之需求。结合钱塘江沿岸的客观实际,学者们倾向认为,类似海塘的用于保障河口海岸地带的工程,在东汉时可能已经出现,只是没有被记载而已。东晋时,长江三角洲前级,有两次筑沪渎垒的工程,并被后世认为海塘的肇兴(《江苏海塘新志》)。

(2)唐宋时期多种材料的海塘建设。隋唐之世,有关海塘工程的史料仍然很少,但从这些简略的记载中,可知其时海岸基本定型,江浙两省滨海地带的系统海塘工程已陆续建成,而且东南海峤之地,也建堤遏水,使得农业生产有所保障。唐代,钱塘江海塘是消极的防止海水涨漫的海塘,其规格比较简单,只是一线土塘而已。然而钱塘江两岸涨坍变化很大,一旦海变,宽达几十千米的土地,不需几个月,便全部坍入江中,消极的防止漫溢的土塘规格,并不能收到确保两岸大片土地不受海潮威胁的效果。因此,从五代吴越王钱鏐开始,钱塘江海塘便进入积极防坍的阶段.

(3)明清时期石塘建设的普及。东南财赋自宋朝以后,在全国财赋上所占的比重日见加大,而自元朝以后,更为显著。而东南财赋之中,太湖流域,更是人烟稠密、农业高产的地区,在国家税收之中,更见重要。海塘的作用,也就日见重要。所以海塘系“吴越五都之屏障,关系国家财赋、地方民命至大且切者也。”(明滕伯伦、傅孟春疏)石塘在宋时已用于杭州湾南岸。在宋朝末年和元朝一代,杭州湾南岸的潮势很强,海岸内坍比较强烈,如元代初年顾泳重修太平塘。

明朝初年,杭州湾的潮流流路有所改变。南岸外涨。因此,潮流作用于海盐海岸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保太湖流域的农业生产,为着国家的税收,便不得不在海盐大筑石塘了。到了清代,浙江海塘经明代海盐修建纵横叠置石塘以后,积累了大量经验,为对海宁沿岸大修石塘创造了条件。不过清代海宁、仁和鱼鳞塘的兴建,并不始于清代初期,而是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

由于清代的塘工面临着最艰巨的一段,所以采用的工程措施,就应当以更为坚固的建筑来防护海岸。因此,清初的工程人员,一方面吸取了明朝的筑塘经验;另一方面也锐意创造新的方法。一方面注意了防水;另一方面也开始对水流进攻,改变它的流势。另外也对河线进行改造。从而在我们的海塘工程中,出现了最坚固的鱼鳞塘、石坦水的建筑工程,出现了挑引水溜的石坝工程,出现了改造河线的引河切沙工程。虽然,后者没有能够长久维持,但是通过中小门切沙,所取得的资料,仍然是非常可贵的。

清代于海宁、仁和间海塘塘身的建筑规格,主要为鱼鳞大石塘,暂时性建筑有抢修石塘在鱼鳞塘主体工程未完成以前修建之碎石护坡土塘、柴塘,不是顶冲之地的缓修塘等。除塘身之外,又于塘脚修坦水工程,使粉沙不致直接受到海潮冲刷,而在塘内又帮修土戗,防止海水入渗。

“鱼鳞大石塘”是我国塘工中的重型海塘,每一丈海塘上,所用石料达17.5立方米,重达47吨以上。且石料都为条石。它在明代纵横叠砌之法基础上,吸收了康熙四十年江塘工程中油灰抿嵌石缝、铁锔连扣块石的方法,使得小石连成大石,整个海塘石方连成整体,从而成为我国最坚固的海塘。

有清一代,浙江海塘修筑的重点在仁和、海宁等地。而仁、宁海塘,基本完成于康、雍、乾三朝。自从鱼鳞石塘的体系完成之后,仁和、海宁少有海患。有时也受到风潮冲击,造成局部塘身倾圮,或坦水的坍卸,除少数几次外,一般都不太严重。到清后期,因外患频仍,国库空虚,已无力对海塘投以重资,以致若干地段危象环生,所幸鱼鳞塘一般都较坚固,未酿大患。

2 现存古海塘分布概况

现存钱塘江古海塘主要是明清时期修建或加固的海塘,分别位于太湖平原的南缘和宁绍平原的北侧,塘线总长523千米,除去山体,实长约486千米。北岸古海塘分为浙西海塘和江南海塘南段。浙西海塘处于浙江杭嘉湖地区,西起杭州西湖区转塘狮子口,经上城区、江干区、余杭区和嘉兴海宁市、海盐县境,东至平湖市金丝娘桥与江南海塘相接,实长137千米。江南海塘南段处于上海市境内,西端与平湖金丝娘桥相接,经奉贤区境,至南汇区南汇嘴全长84千米。

南岸古海塘分为萧绍海塘、百沥海塘和浙东海塘。萧绍海塘西起杭州萧山区麻溪山,经滨江区,再进入萧山区境,后经绍兴市绍兴县、越城区,再入绍兴县、上虞市至上虞蒿坝止,实长103千米。百沥海塘起自上虞市百官镇龙头山至夏盖山西麓,实长约40千米。浙东海塘西起上虞夏盖山,经余姚、慈溪到宁波镇海甬江口,全长122千米。

由于钱塘江河口江道变迁,特别是近现代钱塘江围垦大规模开展以来,古海塘大多数已退居二线(甚至是三、四线)。但也有部分明清古海塘仍然雄踞一线,至今仍发挥着防洪御潮的功能,目前完整的钱塘江临江一线古海塘总长约40千米,主要分布在北岸嘉兴市的海宁市28.4千米(自老盐仓至塔山坝,长33.5千米,除中间约5.1千米在近现代开通排涝闸,或通过抢险修成混凝土塘以外,其余28.4千米为完整的鱼鳞石塘),海盐县6.3千米(主要集中分布在海盐秦山至刘王庙段,总长约6.3千米,其中2.7千米为双盖鱼鳞石塘)、南岸杭州市的萧山区境内5.1千米(丁由石塘)。除临江海塘由于发挥着工程功能,管理和维护工作做得较好外,非临江的古海塘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或废或存,保护状况堪忧。

3 钱塘江古海塘的文化价值

钱塘江海塘延续千年的修筑和使用历史,孕育、衍生出古老深厚的海塘文化遗产,包括:海塘实物文化遗产、海塘非物质衍生文化遗产、文学历史遗产、科技文化遗产以及精神文化遗产。这些文化形式多样并自然和谐地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1)物质文化遗产(文物)价值。钱塘江古海塘大部分已退居二线,已失去防洪御潮的功能。但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其具有重要文物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古海塘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现在:古海塘及其附属水利建筑如闸桥、涵洞、码头等是古海塘文化的主体,现存钱塘江古海塘保存较完整的主要是明清时期修建或加固的海塘,也有一些更为早期的海塘遗迹被发掘出来。不仅这些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包含附属衍生物质文化遗产,如古城遗址。古海塘沿线,历史上有众多州县城、所城、司城,与海防、海塘修筑有密切的关系。如海宁古州城、海盐古县城、澉浦所城、三江古城等,都还保留着一些遗迹。庙宇、神殿。一类是为祈求神灵佑护的祭祀场所,如盐官海神庙;另一类是为了纪念筑塘治水有功人士而建的祭拜建筑,如杭州钱王祠。碑刻。古海塘沿线,为记述筑塘经过、感怀筑塘事迹或人物等,常有碑刻留存,成为重要的史证参考。古塔、镇海铁牛。古海塘沿线还曾建有为数不少的镇压邪神的建筑和物件,如杭州六和塔、海宁盐官占鳌塔、黄湾镇安澜塔、镇海铁牛等,反映古代五行相克的哲学理念。现存分布在钱塘江南北两岸的古海塘已作为文物登记、公布并保护的对象约为20处。

(2)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海塘非物质衍生文化遗产包括民间传说、音乐舞蹈、民俗民风、祭祀仪式、纪念活动以及与海塘有关的地名文化。民间流传造钱塘传说、潮神传说、与海塘修筑有关的名人传说十分丰富,如钱王射潮等。各地也有许多与海塘修筑相关的民俗活动。这类遗产,记述了海塘的建筑与演变历史,阐发了人们对海塘的心理暗示与美好愿望,表现出与海塘海潮相关的生活心态与风俗习惯,抒发了对海塘人物的无尽怀念,可以说,承载了海塘的历史文化,表现出海塘文化的不朽活力。

(3)文献史料价值。千年以来,有关海塘的志书、论著、策论、疏议、奏折、记述等文献论著不计其数,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遗产。其价值在于:1)真实记录了海塘地域文化及海塘建设条件。2)记录了海塘工程建设背景及工程组织管理。3)记录了海塘建设的科技手段与改良提升。4)记录了海塘建设成效及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5)记录了海塘衍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4)海塘文化的精神价值。钱塘江古海塘的修筑史,是一部钱塘江两岸人民与大自然抗争并最终赢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历史。这部历史充分反映出两岸人民“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这种精神中,又折射出中华民族祖先勤劳、智慧的民族品格,对其加以研究,于弘扬爱国主义,加强青少年的国情、乡情、水情教育也是一个难得的载体。

(5)建筑工程科技价值。钱塘江古海塘建设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海塘工程技术史的形成过程。从对钱塘江地形地貌地质、天文潮汐灾异的认识,到治江方略的规划、建筑结构设计、工程材料选用、施工工艺改进,以及海塘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体制的完善,都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科技体系。现代海塘建设和管理都传承于此。

4 钱塘江古海塘文化面临的挑战和危机

(1)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钱塘江古海塘目前仍有40余千米坚守在临江一线,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自然和人为的侵蚀产生了许多隐患和缺陷。单纯从加固技术、经济效果来看,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很好地替换鱼鳞石塘,是最方便的方法。20世纪90年代前许多古海塘水毁破损,修复多采用了现代工程材料替换,改变了部分老海塘的风貌。为了不使古海塘风貌有太大的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末标准塘建设工程中,对于古鱼鳞石塘部分,没有做加固和改变,留待日后开展保护性研究后处理。

(2)治江围涂带来的危机。钱塘江河口江道治理大规模滩涂围垦,使古海塘逐渐退居二线,并远离江岸。维护管理慢慢缺位,使古海塘废损现象严重。

(3)经济发展的危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引起土地资源需求剧增,城镇化发展、市政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对二线古海塘侵占、平毁进程也在加速。

(4)生产和生活方式改变的危机。海塘施工机械化程度提高,人工劳作减少,塘工号子等海塘文化逐渐消失。临塘、临江而居成为时尚选择,渔业捕捞、旅游的不当开发等对海塘保护产生不利影响。比较长期的安定使人们倾向于关注钱塘江涌潮文化而忽略古海塘文化。

5 钱塘江古海塘文化的保护对策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成为必然。在文化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形势下,古海塘文化的保护成为急迫而现实的需要。

为拓展古海塘文化遗产的有效利用,同时呼吁建立一个文化遗产综合保护体系。从保护管理机构、制度、展示宣传、文化申遗等方面深化古海塘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1)保护展示必要性。1)保护管理的需要。钱塘江两岸海塘连绵300余公里,是与万里长城、京杭运河齐名的古代重大工程建筑设施,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翁家埠段海塘在内的海宁段海塘东西全长53.6公里,其中临潮44.9公里。该段海塘始筑于东汉,各代屡有毁建,至清乾隆年间全面建成鱼鳞大石塘。民国以来不断加固维护。现存海塘包括塘身、坦水、护塘墙、丁坝等。其中塘身主要为鱼鳞大石塘和重力式大石塘,皆用条石砌筑,工程艰巨浩大。具有重要的水利保障作用、重大历史遗产及工程技术价值。海宁段海塘全线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盐官段甚至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钱塘江河口又有举世闻名的涌潮奇观,钱江海塘护卫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也保障了涌潮奇观的千年延续。因此,保护钱江海塘是现实的需要。2)合理利用的需要。保护沿用海塘需要不断加固维护海塘,也需要展示宣传海塘工程的历史价值与重大成就。适当的选取特定段落进行相关试验,积累经验,有利于保护维修工程技术的改善提高与推广应用。合理的展示某些段落、场景、技术与成就,有利于人们了解海塘、爱护海塘,激发护塘自觉,弘扬遗产价值。

(2)保护展示的内容。1)文物遗存展示。海塘构造实物是最根本的展示对象。翁家埠段完整保存海塘及风潮受损遗迹两相结合,可充分展示其雄伟外观与内在结构。盐官丁桥段可展示现存临江一线的清代海塘及其遗迹,兼而民国时期修建海塘。2)科技信息展示。海塘建造技术及保护管理手段是需要重点介绍及着力提升的内容。海塘建造的历史就是一部科技发展的历史。一是需要全面再现、展示加固试验的场景。二是需要全面介绍海塘建造技术的发展进步。3)历史文化陈列。海塘历史文化陈列是全面展示的具体表现。海塘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结合现场展示,科技体现,更应以丰富多彩的陈列内容展示海塘文化、宣传海塘文化,提高展示的综合水平。

(3)保护展示手段。1)传统露天展示。主要指现在还用于防汛功能的古海塘,以及完整保存退居二线的部分古海塘。应着力加强参观道路系统、展示标识说明等的建设。2)展厅陈列展示。应考虑建立标准展馆、设立正规展厅,全面系统地陈列物品、模拟场景。可结合先进手段,设立多厅多媒体展示,全面介绍、体验海塘历史、文化、灾害、工程技术及涌潮奇观等。

(4)建设与运作管理。1)地方政府建设。应鼓励市县地方政府建设属地的海塘博物馆。2)合作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文彩.中国海塘工程简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2] 陈吉余.海塘——中国海岸变迁和海塘工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 陶存焕,周潮生.明清钱塘江海塘[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石塘海塘鱼鳞
游石塘竹海
遗失的鱼鳞
趣味(语文)(2018年8期)2018-11-15 08:53:02
鱼鳞瓦(节选)
怎样刮鱼鳞不乱飞?
饮食保健(2017年9期)2017-02-27 09:13:42
让士兵更勇敢的鱼鳞防弹衣
学生天地(2016年6期)2016-04-16 05:14:32
石塘镇对动物养殖场进行有效监管的整改措施
兽医导刊(2015年5期)2016-01-04 11:59:50
浙江杭州五代吴越捍海塘遗址
大众考古(2015年2期)2015-06-26 07:21:32
钱塘江海塘及涌潮景观申遗研究
中国水利(2015年4期)2015-02-28 15:12:25
老海塘茶
时代风采(2014年20期)2014-10-30 01:30:10
铅山县石塘古镇旅游资源分析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