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通志》初探

2014-08-17 01:31:54罗小华
关键词:通志三峡文字

罗小华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重庆 400015)

《三峡通志》是上世纪50年代初由上海图书馆从造纸厂废纸堆中救出,为明代万历十九年(1591)刻本,凡五卷,二册[1]。现藏于上海图书馆,定位B级。刻本尺寸为14.2厘米×21.8厘米,白口,双鱼尾,四周双边,每页9行22字。各类目录均无此书的相关记载,疑为传世孤本。1991年5月,北京中国书店曾将其所藏《三峡通志》抄本交由杭州富阳古籍印刷厂影印出版,全书一函二册[2]。抄本无确切抄录年代,版心下方题“锦生馆”。抄手姓名、抄写时间,均无从知晓。《续修四库全书》编纂时,将上海图书馆所藏的《三峡通志》收入其中,存于第848册《史部·政书类·山水志属·水志目》[3]。

目前,对《三峡通志》所进行的研究不多、论著甚少。沈津先生的《明代有关长江三峡的志书——〈三峡通志〉》,文字不多,属提要式的古籍介绍[4]。王世伟先生的《传世孤本明版〈三峡通志〉考略》,相对而言比较详细,主要分析《三峡通志》文献学方面的价值,如方志编纂、版本校勘、佚文辑录等[5]。高远先生的《明代〈三峡通志〉的编纂及其旅游文化价值》,主要侧重于论述《三峡通志》的编纂概况、对三峡地区旅游文化价值的探析及其在三峡文化中的重要作用[6]。在这里,我们想从内容体例、文献来源、文献处理和文字异同等四个方面入手,对《三峡通志》的情况做一些简单地介绍。

一、内容体例

《三峡通志》一共五卷,前有小引后有跋。小引是作者吴守忠对撰写意图的交代。后跋是兴山知县旷骥对该书的高度评价。卷一第一部分包括“三峡异同”和“三峡中额设公署卫所”。前者是作者对古代文献中有关三峡记载的辑录。后者是作者对三峡中额设公署卫所的考证。第二部分“三峡考”,分类对夔峡、巫峡、归峡中的行政区划、山川地名、名胜古迹等方面进行稽考辨析。第三部分是总论“三峡”的“诗歌词赋铭记”。卷二、三、四则是分别有关夔峡、巫峡、归峡的“诗歌词赋铭记”。卷五为附录,按内容可分为帝王胜迹、圣贤过化、名宦流芳、乡贤遗响、达人流寓、一统芟夷、偏安窃据、江神显应、岩洞搜奇、崩洪纪异、守江集议(上下)、峡俗丛谈、峡志杂录、楚襄王神女等十四类。《三峡通志》的内容主要包括诗词歌赋、历史地理、人物传记等,将各种与三峡有关的、散见的文献资料集中起来,经史子集无不涉及,尤其历史地理方面的记载,与常见的文献记载颇有出入,值得重视。

二、文献来源

《三峡通志》大部分内容是与三峡相关的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该书所辑录的文献繁多,却没有一一注明出处。《三峡通志》指明出处的有《左传》、《禹贡》、《大禹谟》、《水经》、《华阳国志》、《荆州记》、《夔志》、《峡程记》、《入蜀记》、《图经》、《向王山志》、《元和志》、《茶经》、《类要》、《夔州志》、《十道志》、《许正吾集》、《建始志》、《一统志》、《守夔稿》、《湖广通志》、《明道杂录》、《文昌化书》等。经过仔细核对文献,不难发现,《三峡通志》中有许多文字可以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梁书》、《旧唐书》、《宋史》、《明史》等史部文献进行对照。

三、文献处理

作者吴守忠在撰写《三峡通志》之时,对所选文字的处理方式也是有区别的。这一现象在卷五中体现得尤其明显。

一是原文照搬。有的段落几乎是照搬古籍原文,如在“帝王胜迹”中,第一段出自《禹贡》;在“圣贤过化”中,第一段除“成允成功”之后的“惟汝贤”三字为衍文之外,其余与《大禹谟》的相关记载一字不差。

二是删减文字。有的段落是将古籍中的相关篇章删减若干文字而成,如在“名宦流芳”中,关于寇准的记载可与《宋史》卷第二百八十一相对照。“卒,归葬西京。道出公安,人皆设祭哭于路,析竹植,挂纸钱。逾月,枯竹尽生笋”。《宋史》作:“既卒,衡州之命乃至,遂归葬西京。道出荆南公安,县人皆设祭哭于路,折竹植地,挂纸钱,逾月视之,枯竹尽生笋。”在“乡贤遗响”中,与屈原有关的记载可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相对照。“为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王甚任之,与图议国事。”《史记》作:“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三是更改文字。有的段落则是将古籍中的相关文字进行更改,仅保留其大意,如在“乡贤遗响”中,关于青文胜的记载可与《明史》卷第一百四十相对照。“青文胜,字质夫,大宁人。……扁曰忠惠”,《明史》作“青文胜,字质夫,夔州人。……名其祠曰惠烈”。在“一统芟夷”中,有关廖永忠的记载,见于《明史》卷第一百二十九。“大将军廖永忠至瞿唐关。永忠以山峻水急而蜀人设铁索飞桥,横据关口,我舟不得进,乃密遣壮士数百人,舁小舟逾山度关,以出其上流,持糗带水筒以御饥渴”,《明史》作:“进至瞿塘关,山峻水急,蜀人设铁锁桥,横据关口,舟不得进。永忠密遣数百人持糗粮水筒,舁小舟踰山渡关,出其上流。”

四、文字异同

王世伟先生已经指出:“以《三峡通志》所辑诗文与传世诗文集相校,则文字互有出入,据以可知版本异同,异文别字。如以康熙五十二年(1713)《杜诗详注》后印本校以《三峡通志》所辑杜诗,则可知以下几方面的版本异同。”[5]454

就文献辑录而言,以上所提到的文献处理和文字异同两个方面,都还能基本保留文献原貌。然而,《三峡通志》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错误。

巫山丛碧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楚魂寻梦风扬然,晩风飞雨生苔钱。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笻竹啼老猿。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露湿云间。

这首诗,王世伟先生认为:“查《杜诗详注》、《全唐诗》及《全唐诗补编》(陈尚君辑校,中华书局1992年版)均未收载,疑为佚诗。”[5]455高远先生盲从其说:“查《杜诗详注》、《全唐诗》、《全唐诗补编》均未收载,疑为佚诗。”[6]实际上,这首诗在《三峡通志》卷之三《巫峡·诗》中两次出现,一为李贺《巫峡》,一为杜甫《高唐观》。检《李贺诗歌集注》,该诗名为《巫山高》[7]。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楚魂寻梦风飔然,晩风飞雨生苔钱。瑶姬去一千年,丁香笻竹啼老猿。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王琦注:“首句一作‘巫山丛碧高插天’。”[7]262王注本“瑶姬去一千年”一句,《续修四库全书》所收《李长吉歌诗汇解》作“瑶姬一去一千年”[3]396。

在苏辙《巫山赋》中,从“过瞿唐之长江兮,蔚巫山之嵯峨”到“临万仞之绝险兮,独立千载”都属于该赋“而从而处,衣冠而嬉,皆二公之所翳,若李侯之事,固所莫得而继”到最后,却是宋代狄遵度的《凿二江赋》。

综上所述,《三峡通志》收录了大量与三峡有关的文献资料,甚至是一些不为人知的诗文,如作者吴守忠所撰写的诗就有《巫峡》、《黄陵庙》、《游玉虚洞》、《观楚王井》、《登楚王台》等五篇,敖文祯《修治空舲峡记》一篇,也还有现在一些不易见到的记文,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总而言之,《三峡通志》为三峡的地方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参考文献:

[1] 顾廷龙.我在废纸中抢救历史文献的一点体会[M]//顾廷龙文集.北京、上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638.

[2] 吴守忠.三峡通志[M].北京:中国书店,1991.

[3] 《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 沈 津.明代有关长江三峡的志书——《三峡通志》[J].图书馆杂志,1984(3):68-69.

[5] 王世伟.传世孤本明版《三峡通志》考略[M]//图书馆学文献学论丛.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449-456.

[6] 高 远.明代《三峡通志》的编纂及其旅游文化价值[J].中华文化论坛,2011(5):179-183.

[7] 李 贺.李贺诗歌集注[M].王 琦,等,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61.

猜你喜欢
通志三峡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5:10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青年歌声(2019年4期)2019-04-11 08:35:02
春到三峡
中亚信息(2016年3期)2016-12-01 06:08:24
《回疆通志》史学价值论析
云南编年史之力作——评述《新纂云南通志·大事记》
《新疆图志》通志局本与东方学会本探析
无花果香溢三峡
中国火炬(2010年10期)2010-07-25 07: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