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其新
摘要: 乡村生活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合一,传统乡村是人们的劳绩之地和诗意栖居之所。工业革命摧毁了传统乡村,催生了现代乡村旅游业,乡村日益成为一个商品化的旅游消费空间。寻求真实体验是游客的自然愿望,但过度商品化会导致乡村文化变异,使其失去真实感和活力。文化生态旅游主张“文化生命观”、“均衡发展观”和“社区参与观”,并力求在商品化和真实性之间做到平衡,它可作为一条实现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优选路径。
关键词:乡村旅游;商品化;真实性;文化生态旅游;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4-0133-04
一、乡村文化变迁:从“诗意栖居之所”到“旅游消费空间”
乡村生活的本质是“遵循着‘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寻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1]。正如东晋诗人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描述的场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生活在乡村中的人,不仅可体察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而且能从中悟出人生真谛,这也是19世纪德国诗人荷尔德林(Hlderlin)所赞美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乡村不仅是人们的劳绩之地,更是诗意地栖居之所。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生活形态由以乡村聚落为主向大规模城市集聚的转变,曾作为人类文明主要载体的乡村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或被城市和工厂侵占,或随着年轻人离去而失去了活力。19世纪后期以后,作为新的社会形态的城市生活也遇上了麻烦,环境恶化、交通拥堵、人际关系淡漠等社会问题使城市居民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人们开始怀疑城市生活的美好性和真实性,自然性的乡村生活价值被人们重新想起,“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一些上流阶层纷纷举家逃离城市而迁往郊区或乡村,以求获得清洁的空气和宁静的生活”[2]。在“逆城市化”潮流下,一批又一批的城市居民带着找回传统生活的愿望进入乡村,他们或重新迁入乡村居住,或到乡村进行短期观光度假。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Henri Mendras)这样描述20世纪中后期法国乡村的变化[3]:一切似乎都改变了:村庄现代化了,人又多了起来。在某些季节,城市人大量地涌到乡下来……一个拥有20户人家和若干处住宅的村庄可能只有二三户是经营农业的。这样,乡村重新变成一个生活的场所。
〖JP2〗在孟德拉斯看来,如先前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样,“逆城市化”(尤其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给凋落的乡村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农民可以改变单一的农业生产方式,转而围绕游客的消费需求开展多样化经营,一些乡村因此重新焕发了生机。这一时期,随着国民休闲权利的增长,旅游消费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居民的生活常态和文化时尚,与温泉、沙滩、海岛等一样,乡村是人们最热衷谈论和消费的时尚符号之一。以英国为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该国有近四分之一的农场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4],游客在农场里不仅消费农产品和自然景观,而且也消费文化遗产和旅游服务。市场交易逻辑替代了传统的自然生产逻辑,乡村物质景观、习俗都成为可交易的商品,格林伍德(Greenwood)称之为旅游导致的“文化商品化”[5]。乡村的文化内涵也由此发生转换——由诗意的栖居之所转化为大众化的旅游消费空间。
摘要: 乡村生活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合一,传统乡村是人们的劳绩之地和诗意栖居之所。工业革命摧毁了传统乡村,催生了现代乡村旅游业,乡村日益成为一个商品化的旅游消费空间。寻求真实体验是游客的自然愿望,但过度商品化会导致乡村文化变异,使其失去真实感和活力。文化生态旅游主张“文化生命观”、“均衡发展观”和“社区参与观”,并力求在商品化和真实性之间做到平衡,它可作为一条实现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优选路径。
关键词:乡村旅游;商品化;真实性;文化生态旅游;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4-0133-04
一、乡村文化变迁:从“诗意栖居之所”到“旅游消费空间”
乡村生活的本质是“遵循着‘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寻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1]。正如东晋诗人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描述的场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生活在乡村中的人,不仅可体察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而且能从中悟出人生真谛,这也是19世纪德国诗人荷尔德林(Hlderlin)所赞美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乡村不仅是人们的劳绩之地,更是诗意地栖居之所。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生活形态由以乡村聚落为主向大规模城市集聚的转变,曾作为人类文明主要载体的乡村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或被城市和工厂侵占,或随着年轻人离去而失去了活力。19世纪后期以后,作为新的社会形态的城市生活也遇上了麻烦,环境恶化、交通拥堵、人际关系淡漠等社会问题使城市居民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人们开始怀疑城市生活的美好性和真实性,自然性的乡村生活价值被人们重新想起,“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一些上流阶层纷纷举家逃离城市而迁往郊区或乡村,以求获得清洁的空气和宁静的生活”[2]。在“逆城市化”潮流下,一批又一批的城市居民带着找回传统生活的愿望进入乡村,他们或重新迁入乡村居住,或到乡村进行短期观光度假。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Henri Mendras)这样描述20世纪中后期法国乡村的变化[3]:一切似乎都改变了:村庄现代化了,人又多了起来。在某些季节,城市人大量地涌到乡下来……一个拥有20户人家和若干处住宅的村庄可能只有二三户是经营农业的。这样,乡村重新变成一个生活的场所。
〖JP2〗在孟德拉斯看来,如先前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样,“逆城市化”(尤其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给凋落的乡村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农民可以改变单一的农业生产方式,转而围绕游客的消费需求开展多样化经营,一些乡村因此重新焕发了生机。这一时期,随着国民休闲权利的增长,旅游消费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居民的生活常态和文化时尚,与温泉、沙滩、海岛等一样,乡村是人们最热衷谈论和消费的时尚符号之一。以英国为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该国有近四分之一的农场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4],游客在农场里不仅消费农产品和自然景观,而且也消费文化遗产和旅游服务。市场交易逻辑替代了传统的自然生产逻辑,乡村物质景观、习俗都成为可交易的商品,格林伍德(Greenwood)称之为旅游导致的“文化商品化”[5]。乡村的文化内涵也由此发生转换——由诗意的栖居之所转化为大众化的旅游消费空间。
摘要: 乡村生活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合一,传统乡村是人们的劳绩之地和诗意栖居之所。工业革命摧毁了传统乡村,催生了现代乡村旅游业,乡村日益成为一个商品化的旅游消费空间。寻求真实体验是游客的自然愿望,但过度商品化会导致乡村文化变异,使其失去真实感和活力。文化生态旅游主张“文化生命观”、“均衡发展观”和“社区参与观”,并力求在商品化和真实性之间做到平衡,它可作为一条实现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优选路径。
关键词:乡村旅游;商品化;真实性;文化生态旅游;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4-0133-04
一、乡村文化变迁:从“诗意栖居之所”到“旅游消费空间”
乡村生活的本质是“遵循着‘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寻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1]。正如东晋诗人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描述的场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生活在乡村中的人,不仅可体察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而且能从中悟出人生真谛,这也是19世纪德国诗人荷尔德林(Hlderlin)所赞美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乡村不仅是人们的劳绩之地,更是诗意地栖居之所。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生活形态由以乡村聚落为主向大规模城市集聚的转变,曾作为人类文明主要载体的乡村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或被城市和工厂侵占,或随着年轻人离去而失去了活力。19世纪后期以后,作为新的社会形态的城市生活也遇上了麻烦,环境恶化、交通拥堵、人际关系淡漠等社会问题使城市居民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人们开始怀疑城市生活的美好性和真实性,自然性的乡村生活价值被人们重新想起,“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一些上流阶层纷纷举家逃离城市而迁往郊区或乡村,以求获得清洁的空气和宁静的生活”[2]。在“逆城市化”潮流下,一批又一批的城市居民带着找回传统生活的愿望进入乡村,他们或重新迁入乡村居住,或到乡村进行短期观光度假。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Henri Mendras)这样描述20世纪中后期法国乡村的变化[3]:一切似乎都改变了:村庄现代化了,人又多了起来。在某些季节,城市人大量地涌到乡下来……一个拥有20户人家和若干处住宅的村庄可能只有二三户是经营农业的。这样,乡村重新变成一个生活的场所。
〖JP2〗在孟德拉斯看来,如先前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样,“逆城市化”(尤其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给凋落的乡村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农民可以改变单一的农业生产方式,转而围绕游客的消费需求开展多样化经营,一些乡村因此重新焕发了生机。这一时期,随着国民休闲权利的增长,旅游消费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居民的生活常态和文化时尚,与温泉、沙滩、海岛等一样,乡村是人们最热衷谈论和消费的时尚符号之一。以英国为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该国有近四分之一的农场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4],游客在农场里不仅消费农产品和自然景观,而且也消费文化遗产和旅游服务。市场交易逻辑替代了传统的自然生产逻辑,乡村物质景观、习俗都成为可交易的商品,格林伍德(Greenwood)称之为旅游导致的“文化商品化”[5]。乡村的文化内涵也由此发生转换——由诗意的栖居之所转化为大众化的旅游消费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