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阳
【摘 要】口述史和正常的历史教学有着较大差别,它集合文字、图片、音乐为一体,构建具有生动性、丰富性的教学特点。通过口述的形式再现历史发展某个阶段,对于历史教学而言是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课堂形式,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此,本文着重针对口述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进行细致性的论述。
【关键词】高中历史;口述史;应用
口述史就是通过搜集和使用口头资料研究历史学科的方法,通过口述者的所见、所闻等主要内容,从根本上强化了历史发展的某个方面。这种教学策略和高中历史教学目的不谋而合,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宏观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完善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相关历史知识,还能让学生对相关历史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达到了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的目的。
一、口述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一)口述史是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
在新课程观念下,文献、实物、图表等成为了重要的资源。因此,逐渐将口语化、生活化以及形象化的口述史资料融入到历史教学当中,对弥补传统历史教学所带来的不足和局限性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学内容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口述史是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常规历史教学方法显得枯燥、乏味、单一,但是将口述史历史教学融入其中会使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在传统历史教学课堂中,课堂教学就是教师进行历史的讲解,从根本上强化了学生的被动学习意识,强调了学生学习历史教材的一个过程。但是,在口述史实践活动中,教师会不自觉的将个人情感教学融入到讲述过程中,这对于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产生积极影响。
(三)口述史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都是近现代历史教材内容,也是口述历史教学内容的重要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负责相关课题的调查、问题设计、访谈、资料整理、结论分析等相关工作,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强化学生的合作精神,完善学生的沟通能力有积极影响。而且,历史新课标教学中能增加很多实地调查活动,这对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和能力以及做到将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融合有着较大作用。
二、将口述史和高中历史教学紧密融合
(一)运用口述史让学生自己描述喜欢的人物
纵观历史教材,每个历史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教材中所记载的资料是不尽相同的,这并非因历史的改变或对历史人物侧重点不同,而是因为人们在记录历史的时候所选择的角度和评论的观念不同,也就导致了对这个人物的认识和理解出现差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围绕一个相关任务或主题进行自主性学习,通过引导学生搜查这个任务或主题的各种资料,结合自身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从自身的角度描述对此历史人物的看法,然后通过口述的形式描绘这个人物。因此,利用口述史的方法,能让学生从多方面理解历史,能从不同角度看待历史,而不是沉浸于自身的主观思维当中。
例如,岳麓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这一单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毛泽东一生的伟绩。在我国人民心中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领袖。那么,在同学们眼中毛泽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做过哪些事?在他一生中是否做出过错误的判断?就此,教师可以以“毛泽东”作为调研题目,让学生对毛泽东进行具体的描述,从而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毛泽东,让学生深刻感知自己心目中毛泽东的形象。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同的眼光和看法,有些学生以看待英雄的方式看待毛泽东,有些学生以独裁者的角度看待毛泽东,还有一些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辨证方法看待毛泽东。就此,教师结合学生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理解,对毛泽东进行具体的分析,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毛泽东的认识和理解,这对学习选修四中毛泽东的相关知识具有重大帮助,同时也达到使学生从多角度了解认识历史人物的目的,避免学生出现单一性的思维方式。
(二)运用口述史让学生描述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的研究是历史学习的必经之路,且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很多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会认为历史事实是客观的,历史知识是冰冷无情、不容改变的,很多学生因为敬畏历史而不敢提出历史假设。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有些历史是人们根据现有掌握的资料而进行的大胆假设和创作,其内容未必真实,如上古时期的中国,当时并没有具体有效的文字记载,许多内容都是经过人们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并非一手史料。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用口述的形式结合相关史实去描绘历史,让学生能突破历史的局限大胆的假设,激发起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
例如,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这一段历史内容给学生布置口述史,要求学生在叙述历史的时候要贴近历史,不允许出现编造的现象。假设那时我们身处南京大屠杀时的场景,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产生什么样的心情?在南京大屠杀过程中,我国有多少人遇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通过这件事,那时的我们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才能避免这类历史再次重演?学生可以结合历史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口述史描述历史事件从而达到突破历史局限,强化学生学习历史的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再说,大跃进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中共八届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一路线不仅没有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局面,反而因为忽略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消极影响。教师在让学生了解其背景之后,要求学生针对这一历史内容进行假设和分析,在你们眼中“大跃进”是什么样的政策?如果你是当时的中共领导人,你会不会制定这条路线?为什么?虽然这一政策的主观意识是好的,但是却对我国的历史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如果你是当时的中共领导人,你会怎样挽救错误?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设置,让学生探讨其内容,从根本上强化了教学效果,渗透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意识,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意识和对历史整体感知的最终效果。并且,在学生进行历史讨论的过程中还可以针对其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将内容合理的囊括到学生的分析范围内,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目的。而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思路,多角度地分析其历史内容,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总而言之,口述史历史教学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产生的作用是积极的。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从多方面、不同角度分析历史内容的能力,而且在学生具体地训练口述描绘历史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等都能够得到有效地提高,这对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合理且依据具体学情,巧妙地运用口述史,对于实现有效教学,构建生动而高效的课堂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帕蒂·迪龙,郑琳.通过口述史讲授历史[J].历史教学问题,2013.(04).
[2]李卫静.浅谈高中历史的口述式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2011.(04).
[3]张佳兵.论互动式教学在新课改后高中历史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03).
[4]房君.高中历史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J].才智,2014.(05).
(作者单位:福建省石狮市石光华侨联合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