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芳 王辉
当代社会,一个又一个“老人讹人”事件通过各种媒介出现在人们面前,从而引起了一阵阵的关于“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的争论。个人认为,与其这样空泛地讨论老年人道德修养问题,不如,让我们把眼光聚焦在老年人的生存困境上来。只有了解这些老年人的普遍生活状态、生存困境及其解决情况,我们才能把握老年人的种种问题。
我主要通过自己对当代农村社会中的老年人的生活状态进行调查,来反思老年人的生存困境以及影响老年人突破这种困境的因素。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调查地点: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大猛村。大猛村是华北平原上黄河北岸的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村,距离位于其西面的濮阳市十多里路。全村人口两百户人家,其中的青壮年人都出去打工,村里平时只有老人们、中年妇女以及儿童。
老年人的生存困境:
就我对大猛村的调查而言,老年人的生存困境主要是身体健康的渐渐恶化、物质生活的匮乏、精神生活的困顿。
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健康渐渐成为老年人生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很多老年人都疾病缠身。这些疾病不仅仅折磨着老年人的身体,而且往往对老年人的精神状态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就我在河南濮阳市华龙区的调查来看。很多老人都有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
当代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一般来说,城市地区的人们生活水平比农村地区的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东南沿海地区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比西北内陆的人们的生活水平高。因此,城市地区的一些老人和农村的地区的老人的生活水平比较低。一般来说,老年人经历过过去的艰苦生活,因此,对当前的物质生活要求不高。但是,即使如此,很大一部分的老人仍然达不到老人自己对生活水平的期待。据我对濮阳华龙区大猛村的调查,大部分老人由于丧失了进行农业劳作的能力,又没有其他生活来源,只能依靠儿子的赡养。
伴随着身体状况的恶化、物质生活的困顿,是老人们精神生活的困顿。在农村,随着许多的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打工,村中的许多老人成了“空巢老人”①。这些空巢老人,平日里维持物质生活已属不易,精神生活又陷入了极为空虚的境地。平日里,老人们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在村子里一起坐着晒太阳、聊家常,或者一起打麻将。有些老人,身染重病,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终日生活在空虚之中。再加上惭愧与自己的疾病对子女的拖累,许多老人甚至动了轻生的念头。在我调查的村子里,有一位老人,身患脑血栓等多种疾病,为了避免让子女承担更重的经济重担,几次寻死。在对她的访谈中,她一直不停地抱怨自己:“活着就是个累赘,还不如死了强。”②令人吃惊的是,这样的想法,在老人们中间普遍存在。村子中的老人们都羡慕另外一位头日患病次日死亡的老人。“你看某某娘多好,冷不腾地死了,不受罪,也不麻烦。多好,”③一位六十多岁的男性受访者对我说。
正是老人的这种种困境使得老人们的生活更加艰难。由于老年人的这些困境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老年人为了应对这种困境,往往使用各种不体面、不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方式。一些邪教分子也利用老年人面对的困境,通过提供精神关怀的方式拉老人们加入邪教组织。正是这样的背景之下,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老年人成了我们面对的日益重要的社会问题。
通过对濮阳市华龙区的老人问题的调查研究,我认为,老年人的生存困境与以下两种种因素息息相关。很大程度上来说,是这些方面的问题,使得老年人面临的生存困境更加严峻。
社会转型期间人们的孝文化愈加淡薄、偏颇
当代的中国社会,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同样也是一个面临着全面转型的社会。在社会转型期间,文化建设,往往不能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因此,受到人们的忽视。同样,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的某些方面,也愈加淡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传统的“尊老”观念、孝文化也愈加淡薄、偏颇。
“尊老”观念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核心道德要求,孝文化一直以来就是人们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关于孝,古代的思想家们提出了许许多多从今天看来仍然闪光的思考。针对当时社会认为孝是满足父母的物质需要的看法,孔子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认为孝,不仅仅指子女对父母物质生活的满足,更是对父母的“敬”,只有尊敬老人,才是真正的孝道。孟子认为的仁政也与孝息息相关。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认为,所谓的“仁政”很大程度上是由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来体现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养,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④
然而,在我的调查中,孝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失落了。我在对濮阳市华龙区的一些老年人的调查时,老年人往往抱怨子女:“十天半月也不打一次电话,一年就过年回来十多天。”⑤由此,我发现,农村子女对老年人的生活的关心照顾中,往往偏重与老年人的物质生活,认为给父母一些钱,让他们吃好穿好就行了。其实,这些事远远不够的,老人们往往更需要的是精神的关怀。偏重物质而忽略精神的关怀,并不能真正解决老年人面对的精神困境。
政府社会保障工作的不足
国家的日益富强,使得政府有更大的财力、物力来开展社会保障工作,因此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怀。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政府主导的社保工作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
首先,社保工作的力度不足以保障老年人的正常生活。例如,在我调查的地方,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中只有寥寥的几个拥有生活补贴。这些补贴也不多,每个月六十块钱而已。问到这六十块钱的用处时,受访老人笑笑说:“这些钱也不多,平时抽抽烟就没了。”⑥不过,在言语之间,他们并没有抱怨政府的保障力度不够,反而觉得政府已经够好的了。
近年来,农村医保的广泛推广,对解决民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重大的帮助。但是,我们也该看到,这并没有完全解决老人们的看病问题。在大猛村卫生所进行调查时,我发现老人们仍然面对一定的看病难问题。卫生所的医生对我说,卫生所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医疗器械,医生们自己的医疗水平也很有限,这就导致了卫生所只能看些伤风感冒发烧等一些最基本的、常见的病。对于各种大病,卫生所就无能为力了。这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人们对一些患病老人们面对的突发症状的急救和治疗。此外,虽然政府承担了一大部分的医疗费用,老人们面临的医疗费用仍然不少。据老人说,都是药价太高,“一小瓶药,还是那一样,过去十几块,现在几十块,上百块坑人咧,”⑦一位受访者说。
小结
通过对濮阳市华龙区大猛村的调查,我发现,农村的老人们仍然面临着很沉重的生存困境。对于这些困境,无论是老人们的子女还是政府部门,做的都很不够。老人问题不仅仅是老人们面对的问题,更是我们整个社会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老人问题,才会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出现像“老人讹人”这样的现象,我们的社会才会向着更加正常、健康的方向发展。(作者单位:温州大学)
注解:
①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
②邻居张奶奶,60岁。
③王爷爷65岁。
④《孟子·梁惠王上》
⑤同①
⑥王爷爷66岁。
⑦王爷爷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