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小华
摘 要: 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在中职机械专业课程上实行项目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项目教学还处在研究、探讨与实践阶段,本文从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项目教学过程的实践与认识出发,从项目工作的工程特质层面入手,通过项目工程意识铺展的相关基础依据分析,揭示项目教学行为的四个基本切入有效策略,探讨中职项目教学多元格局运行的形式内容,为项目教学方法的研究发展开辟空间。
关键词: 项目教学 工程层面 项目工程意识 多元格局
中职专业教学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需求,贯彻多方位过程育人理念,探寻适应工程素质培养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项目或案例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学习方法,能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在项目教学中专业教师肩负专业知识教学与工程实施过程指导任务,完成项目制订、任务倡导、实施引领、工程培育和成果评价等系列工作,凸显课程课堂的双重导教作用。
一、专业项目教学特有工程层面
在专业项目教学中教师从实践入手,整合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引导学生按工作小组,结合具体专题任务,针对不同层次以分工协作方式进行项目工作,同时辅佐相关知识学习。教师的教学行为不仅被赋予了工程特有的四个层面内容:工程中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专业课程项目整合,完成项目任务目标的工程实践教材重塑,项目课型实施的工程技术引领,反馈效果得失的综合评价过程,而且因中职人才培养目标应用性、生源局限性及设施制约性,与其他教育、以往教学中的教学意识也有一定的区别。教学做中学,并借鉴一定行业领域的“师带徒”方式,工作时间与作用不仅存在于课堂内,还扩展到课外相关学习活动中,实现全面提高学生工程素质能力的目标,为企业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突个性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项目工程意识铺展基础依据
专业项目教学为完成对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研究、实践等多方位的培育目标,教师行为应注意遵循项目工作的基本原则。
1.项目定位基础
项目教学是学生参与的创造性学习活动,注重知识技能掌握,在过程中培养学习能力,因此,从课程中选择适合任务,进行项目选取定位是一项重要工作。“项目”含义是以生产某个实际产品为目的,具有相对独立的客观存在的工作任务模块。在工程专业教学领域,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涉及的“专业项目”不论大小,不一定制作出一个完整产品,以能否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衡量。如机械中轴的图样识读或绘制、端盖零件的加工方法与加工工艺制定、减速器机械的装拆、使用与设计等这些相对独立又有目标任务的工作均可纳入项目范畴。
2.工作平台基础
项目开展需要教师建构一定的工作平台:项目工具——零构件、机构机器、工量具;导教资料——工作计划表、任务描述单、引领工作页、工作评价表;信息辅教——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专业环境——实习室、计算机与相关专业软件建设等。
3.点面策略基础
教师精力有限,导教意识要有全局观念,既有学生能力培养策略,又有自身素质提高要求,既照顾班级各层次学生,又注重骨干学生(小助教)针对培养,由局部扩展直至覆盖全局是导教工作的重要策略。
三、项目教学多元格局运行空间
项目教学遵循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着眼学习者知识、技能和情态培养,致力专业、方法、社会诸能力的形成。改变目标较为单一的知识传授方法,构建工程项目特性教学关系,以行动导向为引导,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教学形式”呈现多元性格局空间,分布在项目工作整个进程中。
1.学生成长与导教规划空间
为增强学生学习目标的计划性,尝试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作为依据反馈调整指导工作。由于班级授课制的制约,不可能顾及每一同学,可通过对若干层次一定典型同学进行跟踪加以反馈。
教师还应对课程项目工作开展进行计划,根据条件、精力进行一定的教学系列文件制定。课程是集中体现教育理念、思想、模式、内容的载体,项目教学系列文件规划包含项目课程标准、项目教程、项目工作页与指导书等文件的编写。
2.知识分解与工程方案空间
工程本质涵盖专业领域的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它满足阶段性职业教育对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项目工程方案对于中职学生应具有可操作性:如《机械制图》项目教学,将工业上的主要典型机械设备、零部件作为项目内容依据,设计多项具备实际操作性,能够结合真实或模拟生产过程,轮廓清晰,包含课程多方面的知识点,利于学生直观理解相关项目工作,使学生通过工作有效掌握知识,并能较快地转化为工作技能。
3.先期准备与任务派送空间
项目教学前期组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先期导教工作有资料查询、工具准备、环境布置、文件编制——任务单、工作页设计印制及学生骨干点拨培养。项目工作以任务单形式派送,任务单、工作页设计应体现典型工程特点,任务单上应醒目注明工作成果图并突出表达核心问题及工作要求,学生如同接到工程招标书,开始工作自然而有趣,兴趣浓厚。工作页应突出重点和难点,并给予一定的指导。
4.助手培养与辐射跟踪空间
中职学生基础差,小助手的培养成败是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一环。作为监理、小助教的学生是经过筛选的优秀学生,教师花费一定时间课外进行先期导教,课堂指教点拨,由他们协助老师帮助同学完成工作学习,课上检查评价、课后案头扫尾工作也需要他们配合完成。先期导教培育不等于一次教学,在时间与精力上注重“导”的成分,即为自主学习引教。
项目组织应牢固把握任务实施主题,形式因人而异,因容而定,融实效性和艺术性于一体。项目组织形式为教师以各项目小组指导全盘工作,而不是从每个学生入手,避免牵扯过多精力,不现实。对骨干学生培养不只停留于技术层面,还要进行做人的培养,鼓励他们在项目中树立威信,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凝聚精力,增强学习实效性。教师全程跟踪每个项目小组进展,指导学生工作页记录填写及报告书撰写,结合采取一周固定碰头会解决先期、中期、后期有关问题。
5.知识链接与学习指导空间
项目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工作兼学习。在过程学习中教师应努力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并指导一定知识学习。这一环节类似于以往教学部分,又有不同——已不是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而是作为主线——任务目标而进行的副线,它寄存于整个项目开展的各环节中。
6.引领技术和技能养成空间
项目过程中的“导教”是导教工作核心,围绕目标层次性进行技术引领对学生技能操作与兴趣维持起到关键作用。任务描述指出项目地位及技能点,激起学生工作兴趣,明确工作要点;任务引述联系学过的相关知识点复习思考,达到引入项目的目的;知识链接选择相关新知识内容,工作中有机串接这些知识点教与学,达到学生专业知识的有效进阶;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提醒工作中的重难点,一些技能可通过亲自示范、媒体介入、联系实地参观考察等方式引导。
专业项目课改取得一定效果:调动积极性,因材施教;授之以渔,提高综合能力;气氛融洽,体验成果共同获益;营造专业氛围,提高参与率,缓解“不学怕学”论调;潜移默化,骨干学生能力得以提高,解决以往“吃不了”与“吃不饱”的矛盾。同时,项目教学工作实践还存在助学人员数量质量、监理作用、学生素质、教材、资源、班级授课时空和教师综合能力等诸多局限性,进程受到一定的桎梏,期望协调好各类问题,使项目教学得以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泽民.能力本位的课程观[J].职教通讯,2005.
[2]汪潮著.教学新理念[M].文汇出版社,2003,8(第1版).
[3]蒋庆斌.徐国庆[J].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的课程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