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日安,杨 翌,邹宇华,陈 妙,罗祥智,陈 敏,姚振江 (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广州 510310; 通讯作者)
课程是高等院校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和进程的总和,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需要按照教学规律对知识体系进行选择、编排和组织。一般来说,现有的课程体系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依据社会需求、学科建设和教育规律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传承性[1]。我国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开办高校达到74所,还有增加趋势。在不同高校之间,预防医学专业的课程、学时、学分和实践环节的设置都有明显的差别。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改革的迫切性、改革的方向和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起了教育界、相关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和预防医学专业教师的高度重视[2,3]。
在所有学科专业的比较中,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模式的转变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主要是由于我国传承五十多年的传统预防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与我国预防医学工作重点和管理体制的巨大转变、社会对疾病预防控制的要求极不相称,从而出现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之间的矛盾。
1.1 教学模式尚未转型 以传统预防医学教学模式培养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应对新的预防医学工作重点的转变和相关要求存在距离。例如,目前预防医学的主要工作任务除了指导公众进行自我保健、预防疾病、控制疫病流行、消除或减少致病因子的作用外,还有卫生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而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目前是以卫生学类课程为主,很少或没有设置公共卫生事业所急需的卫生行政执法等专业课程。卫生监督是国家行政监督的组成部分,有很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而且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水平远不能满足需要。
1.2 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不足 预防医学领域覆盖社会的基层,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而且要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但是高校忽视或轻视了服务精神和敬业精神的培养。
1.3 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不足 预防医学广泛涉及社会各领域,用人单位尤其重视能说会写和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但是,毕业生往往在管理、人际交流、写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
1.4 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在本专业应有的特点方面不够突出 广大用人单位和高校同行呼吁高校办学过程中应当体现本专业和本学科的特点,但是当前预防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知识面和应用能力方面也暴露出不足。
1.5 学与用的差距 我们对近5届本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反映很多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工作岗位用处不大,而很多实际应用的知识又未曾学习;从近年部分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面试情况也了解到,学生的专业及社会实践技能不足。调查结果充分显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具体表现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考试轻动手,高分低能,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应用不相符合,教学内容和方式滞后于社会发展步伐。
预防医学专业的建设,贯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与学校定位相对接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三对接”造就应用型创新性预防医学人才[4]。
2.1 人才培养理念与学校定位相对接 广东药学院是广东省省属医药类大学,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广东的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以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面向基层,服务社会,注重沟通和动手能力培养的思想指导下,着力培养预防医学领域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2.2 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对接 预防医学专业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依托良好的学科优势,通过不断培育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展专业课程设置特色等,基本形成与广东省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本科专业教育体系。
2.3 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教育理念对接 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提出旨在锻造综合素质和能力均较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如通过“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理论→临床医学实践→预防医学理论→预防医学专业实践(包括毕业论文)→特色课程理论→特色课程实践”等多个流程的循环,从而使学生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反复中不断进步、提高。在充分尊重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与现代教育理念有效对接。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教学改革实践,结合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评价,确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个性”人才培养理念。在学生牢固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在后期对学生进行特色课程培养,并以社会需求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可以灵活设置预防医学专业特色课程体系。
3.1 夯实基础课程 在临床医学课程的设置上,包括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皮肤病与性病学、耳鼻咽喉科学、眼科学、口腔科学、精神病学与神经病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使临床课程更全面、更适合基层工作的需要。在预防医学课程的设置上,包括卫生化学、卫生微生物学、卫生毒理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社会医学、卫生法律制度与监督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健康教育学,使学生具备全面的预防医学专业知识。
3.2 后期特色课程培养 预防医学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包括6组特色课程:卫生监督特色课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特色课程、职业病防治特色课程、营养与保健特色课程、医学统计特色课程、健康教育特色课程。①卫生监督特色课程:包括建设项目卫生学评价、卫生法律文书、卫生监督实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特色课程:包括流行病调查方法与质量控制、职业中毒与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急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③职业病防治特色课程:包括职业病实践与案例分析、建设项目卫生学评价、职业安全与健康、职业病危害卫生工程控制技术、职业健康监护与防护。④营养与保健特色课程:包括特殊人群营养、临床营养学、营养与保健、功能性食品学。⑤医学统计特色课程:包括多元统计分析、医学实验设计与分析、观察性研究设计与分析、数据管理与统计软件。⑥健康教育特色课程:包括健康传播学、行为医学、健康传播材料的制作与评价、公共关系学。每组特色课程9.5学分,计171学时。
4.1 卫生监督特色课程 卫生监督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卫生法律、法规的授权,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贯彻执行卫生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违反卫生法规、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的一种卫生行政执法行为。①建设项目卫生学评价:是基于卫生审批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公共卫生应用学科。主要任务是依据我国有关公共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对建设项目建成运行期间存在的健康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对产生健康危害因素的环节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对健康危害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价,识别、预测和控制健康危害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②卫生法律文书:是卫生监督机构在卫生行政执法过程中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公用文书,是实施卫生法的重要载体,也是制裁违反卫生法规行为的有力武器。因此制作卫生行政执法文书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③卫生监督实务:主要研究卫生监督工作实践的一般规律,该课程着重研究卫生领域内的卫生行政执法。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卫生监督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重点专业领域的监督,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追究,为毕业后从事卫生监督工作打下基础。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近年来,国内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屡有发生,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已成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重要课题。
4.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特色课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还有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①流行病调查方法与质量控制:以实用角度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调查与质量控制两个方面展开教学,使学生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方法和质量控制,为今后的疾病预防工作奠定基础。②职业中毒与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食物和职业中毒是指由于食物和职业的原因而发生的人数众多或者伤亡较重的中毒事件。该课程使学生了解食物中毒的概念、原因、调查方法和预防控制食物中毒,同时也了解毒物的来源、存在形态,掌握急救和职业中毒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③急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从传染病暴发流行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各种自然灾害继发导致的传染病流行及处置两个方面展开教学,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较为完整的传染病处置思路和框架结构。④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已成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重要课题。该课程旨在系统地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更好地运用专业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4.3 职业病防治特色课程 职业病防治特色课程,包括建设项目卫生学评价、职业病实践与案例分析、职业安全与健康、职业健康监护与防护、卫生工程学5个部分,系统讲授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依据、原理、方法和过程以及评价质量控制,常见职业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体征、诊断、治疗及预防,职业安全的基本理论、方法、管理体系、监管措施及其与职业健康的关系,固、液、气态职业性危害因素的工程学防护基本原理和方法,职业健康监护与个体防护的基本内容、方法和设施设备。课程突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力争课程内容与职业病防治实际工作直接对接,使学生毕业后能基本承担职业病防治工作。
4.4 营养与保健特色课程 ①特殊人群营养:处于特殊生理阶段的人群包括孕妇、乳母、婴幼儿、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老年人,处于特殊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人群包括高温、低温、高原、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人群和运动员。该课程将介绍上述各类人群的生理代谢特点、营养需要、膳食原则和保健措施。②临床营养学:在疾病的状态下,人体不仅需要满足原来机体正常条件下的营养要求,而且还需要解决因为疾病而引起的机体消耗、机体抵抗能力改变以及因为异常代谢而引起的特殊营养调节等问题,以取得治疗效果及早日康复。该课程使学生掌握在疾病状态下有针对性进行营养保健、营养支持与调节的原则、方法和措施。③营养与保健:从人体、营养学、中医学角度介绍食物中营养素在体内的代谢规律、食物对人体的营养保健作用及烹调加工对营养价值的影响等问题,使学生掌握食品营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提高应用能力。④功能性食品学:该课程主要论述食品的功效成分以及食品的整体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并对一些具体的保健食品,比如增智保健食品、美容保健食品、减肥保健食品、抗衰老保健食品、抗肿瘤保健食品等保健食品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介绍。
4.5 医学统计特色课程 ①数据管理和统计软件:学习利用软件EpiData进行数据库的建立与转化,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和SAS软件进行数据库的清洗和管理,结合医疗卫生部门实例数据强化数据管理和软件应用能力。②观察性研究设计与分析:结合来自医疗卫生部门的实际案例学习观察性研究,如横断面调查、病例对照研究、随访研究等设计及数据分析方法,增强毕业后日常工作数据的开发与应用能力。③医学试验设计与分析:采用文献评阅式教学方法学习医学科研工作中常用试验设计,如析因设计、交叉设计、正交设计和重复测量设计等方法及相应统计分析技术,提升科研工作水平。④多元统计与数据挖掘:利用经典案例学习多重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常用多元统计和数据挖掘方法,提高各类信息利用和数据挖掘的效率。
4.6 健康教育特色课程 健康教育是通过传播健康相关信息,动员全社会参与,营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防控疾病、提高生命质量、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的目的。①健康传播学:使学生正确认识各种传播活动和传播规律,并能够良好地开展传播活动,协调社会关系,为健康知识的传播和健康教育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②行为医学:使学生掌握行为医学的基本理论、人类行为发生发展的规律和人类行为评估的方法,以及异常行为的诊断和干预方法,以提高学生在医疗卫生实践中对心理行为问题的处理能力。③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是以建立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为主要目的,引导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④健康传播材料的制作与评价: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健康教育材料设计、制作方面的知识,了解健康教育材料设计制作的相关原则,使健康教育材料更高效地传播健康信息,为实现传播目标服务。提升学生从事健康教育专业工作的业务水平,推动健康教育学科的发展。
预防医学专业的6组特色课程体系均具有鲜明的实际应用特点,特别契合当前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现实需求。分别组织公共卫生学院各系教师、各年级学生进行座谈,对预防医学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修订献计献言,新修订的特色课程体系基本得到任课教师和本专业学生肯定。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对以前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修改意见,认为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特色课程体系系统、实用、科学、合理,有利于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通过走访用人单位,普遍认为预防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基本功扎实,勤学肯干,高度评价。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预防医学专业特色课程,其体现了预防医学专业的现实需求和专业发展方向,能较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特色课程是指高等学校参照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根据教育经验和课程能力,结合学校定位、社会需求和教学规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特征的课程体系[5]。课程需要不断实践和发展,通过改革使其保持价值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焕发人才培养的活力[6]。我们在2010年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中,首次设置特色课程,在2014年进行了完善和修订,并在实际使用中不断拓展和优化,使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
[1]钟昆明,陈国发,李伟,等.新建本科院校特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61-164.
[2]余日安,杨翌,姚振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教学实验平台的建设与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8):738-740.
[3]余日安,姚振江,杨翌,等.公共卫生实验室建设在医药院校服务社会中的作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9):841 -844.
[4]陈思东,黄泽龙.以“三对接”理念构建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23(4):360 -363.
[5]何永红.学校“特色课程”的定位及其发展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11,10:50 -53.
[6]闫春红.学校特色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实施[J].辽宁教育,2012,11:70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