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探讨

2014-08-15 00:52:04谭穗懿田元新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广州510515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药物实验

杨 洁,谭穗懿,田元新 (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 广州 510515)

药物分析是我国药学专业规定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是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在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以及其他有关课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开设的,具有涉及面广、内容多、实验性强等特点,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方法学科。传统的药物分析主要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中药制剂和生物制品及其制剂有代表性的质量控制方法。由于药物科学的发展,药物学和药理学都对药物分析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今的教学,必须结合药物分析课程特点,改进药物分析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进一步强调实践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出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药学人才。

1 理论教学建设

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并用,优化整合课程。在理论教学中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改变过去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药物分析课程的特点,总论部分以传统的课堂授课为主,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各论则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的“以问题为基础(PBL)”的学习方式和教师课堂授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第三部分内容,则结合学科发展新动向,采用专题讲座形式,由师生分别担任不同主题的演讲人。同时开展案例分析、启发引导、问题讨论等教学方式。例如:引入硫酸钡事件、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亮菌甲素注射液”事件、安徽华源、欣弗事件等重大药品安全事件进行案例讨论,引发学生对药品中杂质的来源与种类进行深刻的思考。另外,对于学有余力和对本学科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采取社会调查、文献综述和论文撰写、专业外语翻译、自主实验等学习方式。多种教学方式并用将打破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个人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研究药品质量的综合素质。

优化整合“药物分析”与“仪器分析”课程。随着生命科学与药学的融合,现代药物分析,无论是分析领域,还是分析技术,都已经大大拓展,药物分析已经从一门技术发展成为一门科学[1]。例如:《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采用HPLC、AAS等精密仪器进行药品检测的品种比例大幅度增加。在药学教育中,目前两门课程分别在不同年级独立开设,仪器分析课程一般作为分析化学的一部分内容在大二上学期开设,而药物分析一般都在大三的下学期或大四的上学期开设。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仪器分析和药物分析知识脱节、实验内容重复。学生对仪器分析在药物研究与生产过程中实际运用理解不深。为此,教学时可以通过加强课程间的联系,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脱节现象,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即将仪器分析的知识内容融入到药物分析的教学中,并应用具体药物为实例来介绍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使用和具体操作,有效地整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压缩理论课学时,增加实验与实践课的学时,改进教学方法,确定药物分析课程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充分体现课程整合的优势和特色,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主动应用分析原理的能力,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利用分析方法开展工作。

2 实践教学建设

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药物分析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药物分析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药物分析实践教学将以药物分析专业实验为基础,建设系统的实验体系。重点增加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开设课外研究性自主实验,强化学生新药研究的理念和实验操作技能[2]。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自主实验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实验教学由被动模式转变为主动模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除以实验课的形式外,还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参与主体性探究活动,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开放政策,让学生熟悉本课程较先进的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为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基础,并鼓励学生参加教研室相关的科研项目和兴趣小组。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社会影响力,大力引进社会资源,以“药物分析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为题开展社会调查,到药检所、药厂、研究所、医院等单位调研,了解“药物分析”在药物研制、生产、临床应用等过程中的应用和药物分析实践的重要性,构建相对独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同时聘请部分走在医药产业第一线的管理者,工程师进行专业讲座,使学生在接触书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前接触到社会和市场知识,避免学生毕业后“理论强、实践弱”、“只会动脑不会动手”的弱势。

3 网络课程建设

加强网络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将所有教学资料有机整合,完善课程资源网站,使学生得以一站式学习。教师在每学期开课时指定权威的参考书和适当的参考文献并及时在网站上更新,让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开阔视野。在实验内容与指导栏中,对于药物分析的典型实验内容,制作实验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课外自学提供大量的信息。另一方面,《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采用HPLC、AAS等精密仪器进行药品检测的品种比例大幅度增加,因此在后期课程建设方面应增加对HPLC等精密仪器的投入,完善实验条件。同时可以开发药品质量检验方面的仿真实训软件,加强模拟实训操作教学,以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往后我们将尽快将本学科新的学术成果反映到教学内容中去,进一步加大精品课程培育力度,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的培养质量。

4 教材建设

加强教材建设,丰富教学手段。在教材建设方面,联合本学科资深学者,编写出版一套与本教学模式相适应的高水平教材,借鉴国外知名学府的教学方法,联系实际摸索出一整套创新的教学方式,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同时根据各专业的特点与要求,增选不同的课程及教材。生物制药专业选用《生物药物分析》,制药工程专业选用《药物分析》,成人教育教材选用实践性强的侧重于培养实践技能的实训教材,从而满足不同专业对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需求,使教学内容和侧重点各不相同,因材施教。

5 师资建设

建立扶持新人成长的制度。形成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指导系统,以个性化的指导方式,创造适合新人快速成长的环境,保持团队的青春活力和工作热情,同时保持团队精神的继承性。进一步提高行业专家在教学队伍中的比例,并加强对专任教师的企业实践锻炼,不断提高教学队伍的素质。加强教师教育思想、教学能力、职业技能的培训。逐步形成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合理,既能承担药物分析专业理论教学任务,又能胜任其实践教学任务。加强教学工作评估,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认真听取督导专家的建议,强化教学检查与监督机制,做好每一节课的评价工作,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吸引国内外各类教学合作项目,如国内外学者交流、输送青年教师国外访问,强化中青年师资力量。加强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鼓励教师积极申报院级、省级、国家级课题,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全体教师在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上得到大的提高。

总之,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须考虑本专业的优势和特色,优化课程结构,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同时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教学做合一”,学练并重,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形成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方法,从教材到能力培养,都能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精品课程[4]。为此,在今后的药物分析课程建设中,将针对药物分析的学科特点和药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以教学建设为核心,立足目前已取得的各种成果,结合客观条件从教学理念、方法、手段、教材建设等角度对传统教学模式不断革新,大胆探索,力争形成一套高水平的、适应学科发展、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

[1]方海红,郑鹏武,吴杰连,等.基于“3+1”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药物分析教学改革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3):446-447.

[2]杨洁,段文君,谢宝平.药物分析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07,9(3):287 -289.

[3]姚彤炜,曾苏,余露山,等.“药物分析”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51 -52.

[4]刘文英.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药学教育,2005,21(3):39 -41.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药物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中老年保健(2021年9期)2021-08-24 03:50:50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做个怪怪长实验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太空探索(2016年5期)2016-07-12 15:17:55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8
最熟悉的药物伤你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