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校园文化建设对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

2014-08-15 00:55:33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校风校园文化职业院校

卞 波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 221006)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形成的物质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等。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它既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环境绿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又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和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等意识形态的内容,还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的交往活动中所形成的行为准则等。[1]

职业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置身于校园文化这个特定的环境之中,会对其心理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在中学里往往表现平平,成绩一般,所以长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冷落,从而在心理上留下了阴影,较多地呈现出自卑、孤独、失落、焦虑、压抑、叛逆等心理。[2]校园文化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又常常被人所忽视,笔者将从校园环境、校园精神、制度规范等方面谈校园文化建设对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

一、良好的校园环境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心理品质

环境是一部无声的教科书,它对学生起着无言的教育作用。良好的校园环境具有美育功能、激励功能和凝聚功能,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愉悦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兴趣,规范学生的行为。一个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干净整洁、绿草如茵的校园能使学生心情愉悦,抛却烦恼和忧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1、改善校园物质条件,形成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是住校生,他们整天奔波于教室、宿舍、图书馆、实训室等场所,校园的内部环境与他们息息相关。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校园的规划设计、建筑物的风格特色以及教学设施的配备等手段营造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教学环境和生活场景。[3]因此职业院校要加大投入,改善校园的物质条件,让学生充分享受校园的整洁和优美,感受环境的清幽与宁静,体验建筑的现代与舒适。同时学校还要增加文体活动设施,配足教育教学设备,形成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氛围,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优雅的校园物质文化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它可以增强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进取的精神状态,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

2、加强人文环境建设,营造浓郁厚重的文化氛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环境育人,他说“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的确如此,学校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校园的文化氛围体现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句标语、一个横幅等方面。真正优美的校园环境,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环境,学校的每一处角落都能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怀。[4]职业院校更应给予学生关爱、重视和引导,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育人氛围。如在校园建筑、主干道的命名上要仔细斟酌,体现学校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每栋楼的楼道应设置格言警句、每个班级的板报要有启发意义、学校的电子大屏幕上也要不断更新“心情物语”等内容,让学生时时刻刻都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上得到积极的暗示;学校的文化长廊要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上需图文并茂,吸引学生的眼球,教会学生怎样快乐地学习生活,如何排解心理上的困惑和疑虑等。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就是在软环境上下工夫,在细节上仔细谋划,让学生在校园内受到无声的教诲,从而端正自己的日常行为,并学会进行心理调节,增强心理品质。

二、笃厚的校园精神能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校园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人文精神、人际关系和集体舆论等方面,它集中反映出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教学风气。校园精神文化一经形成,就会建立起自身特殊的行为准则、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等,也将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的形成。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师生关系等方面。校风精神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提炼和升华:

1、弘扬校风传统,凝练育人文化。校风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治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悠久历史、厚重文化的高度凝练,它是学校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和恪守的准则。[5]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要广泛宣传自己的校风、教风、学风等传统,突出职业特色,引导学生崇技尚能、实践创新。如可以发挥橱窗、展板、标语牌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大力宣传校风、学风等,让学生在校园的各个地方都能见到关于校风传统的宣传标语,为学生提供思想教育的精神食粮;经常开展校情校史教育,邀请杰出校友到校进行励志演讲,彰显学校的办学成绩,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凝练深刻的育人文化。久而久之,学生们会深刻领会校风的内涵,牢固树立爱校、尊师、重教、乐学的思想,并在日常的行动中得以体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培养自己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2、尊重学生人格,和谐师生关系。校园的精神文化还体现在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舆论氛围等方面,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只有当师生之间建立起了相互信任的关系时,学生才能对教师言听计从,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6]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职业院校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大多数职校生在中学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进入职校后在心理上更需要得到老师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要用朋友式的爱心和诚心来对待学生,以情感人、以情教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引导学生融入集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学生在遇到困惑时就会首先想到找老师或朋友倾诉,并学会自己调节心理,保持心情舒畅,其心理负担便会随之减轻,心理也会变得更加阳光和健康。

三、完善的制度规范能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心灵

校园制度常常以规定、措施、决定等形式出现,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行为具有普遍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它主要是指学校和班级教育中的领导体制、管理模式、教学规范、活动组织形式以及各项规章等。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它体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要求和特色亮点。完善的校园制度文化能够规范学校的教学秩序,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使学生充满自信,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从而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心灵。

1、严格学校管理制度,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学校的管理制度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有约束性的条款,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具有限制性和规范性。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自我约束力较差,叛逆心理较强,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做出违纪甚至违法事件。因此学校要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将“冰冷”的制度转变为学校的内在文化,逐步让学生接受和认可,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7]学校的管理制度也应与时俱进,始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着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合理的制度文化会激发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进而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让他们摆脱心理困扰,形成良好的道德和健康的心理。

2、组织校园文体活动,以制度的形式保证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具有愉悦性情、培养兴趣、增长才艺等作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增强自信心,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格,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文体活动是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更渴望得到尊重,更渴望获得成功,因此职业院校要采用“多元智能”的理论来综合评价学生,并用制度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文化艺术节、职业技能节、心理健康活动月等活动。[8]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采用学分制的方法激励学生每学期都参加一定数量的第二课堂活动,具体的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统筹规划,如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努力办好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节,以一系列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展现自我,克服怯懦和自卑心理;针对职校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技能比武、创新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组织心理健康咨询、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让学生掌握心理保健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髓和灵魂,它是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中创造和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他们既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校园文化的受益者。整洁的校园环境、厚重的文化底蕴等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优良的校风传统、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积极的心理特征;完善的学校制度、多彩的校园生活等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心灵。校园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环节,职业院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让学生在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健康茁壮成长。

[1]韩玺.德育环境与校园文化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0,(9):199.

[2]刘盛烺.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69~171.

[3]高汉运、裴国栋、段成英.校园文化环境与学生心理健康[J].中国学校卫生,2002,(1):90.

[4]张建.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J].美与时代,2007,(11):131~132.

[5]张敏.论校园文化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与教育作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8):232~233.

[6]王玉花,云长海,赵阿勐.大学生健康心理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1:121.

[7]张松斌.基于文化理念的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42.

[8]李红勋.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5):160.

猜你喜欢
校风校园文化职业院校
说 校 风
基础教育(2022年3期)2022-12-04 14:03:15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12
杨贤江校风思想:历时性分析与共时性梳理
校风校训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进路探索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