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探微*

2014-08-15 00:49杨爱荣王艺萌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实习生师范生基地

杨爱荣,王艺萌

(1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继续教育学院,河南焦作 454001;2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 471022)

高等师范院校是“造就培养教学人才的基地”,是为教师专业化提供优质服务的场所,而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依据。纵观中外教育发展,从美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教师专业化发展口号的提出,到20世纪80年代英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家霍尔姆斯《明天的教师》一书问世,教师专业教育皆立足于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体系建设。我国师范教育经过近30年的改革发展,尚未走出重高深专业理论知识传授、轻教师实践技能培养的“学术性”怪圈。对“厚基础、宽口径”的现代高等教育来说,重视理论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本身没错,但在忽视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忽略教师基本教学能力的前提下强调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却有悖于教师专业化的初衷和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实践证明,师范生的职业素质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教育实习“做”出来的[1]。

作为高师教学计划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实习,在培养师范生素质和教师职业技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稳定的实习基地,对于高师院校圆满完成教育实习的各项任务,加强与中小学校的联系,了解基础教育发展动态,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实验、教育调查、教育科学研究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师范生职业道德和就业技能培养影响深远。

一、教育实习基地的类型及功能

(一)教育实习基地类型

教育实习基地是师范生成长的摇篮,有利于师范生职业角色定位、职业品质铸造、职业技能提高和职业信念增强[2]。从实践基地的稳定性程度来看,目前教育实习基地有三种类型:即固定的实习基地、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和不稳定的实习基地。[3]所谓固定的实习基地,是在多年的教育实习实践中,教学、指导、辅导、评价和食宿等都符合要求,经遴选而确定,签订协议并正式挂牌的实习基地。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是指高师院校根据实习生的情况不定期地安排实习生;不稳定的实习基地,泛指高师院校实习时让学生自愿申请回原籍或自主联系实习学校,即通常所说的“放羊式”的实习方式。

(二)实习基地的功能

1.教育功能

实习期间,实习生可以从实习基地教师的言传身教中认知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在听课中接受专业教育,在与学生交流中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增加与学生的思想感情,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2.教学功能

实习基地是实习生将在高师院校学习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理想场所,实习生在实习基地学校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教学的基本技能,并逐渐独立进行教学工作,这是师范教育的最终目标。

3.管理功能

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可向有经验的班主任学习班级管理工作,向同行学习教务管理,向校领导学习校务管理,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掌握教书育人的方法,缩短师范生从学生到教师的距离。

4.反馈功能。实习基地对实习生的评价和反馈信息,可使师范院校及时掌握教育实习的质量,了解与掌握基础教育的动态,及时调整高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修改完善教学计划,提高高师的教育水平和培养师范生的质量。

二、目前高师院校实习基地建设现状

(一)实习基地建设被边缘化

在高校发展的大潮中,新专业建设持续不断,师范教育专业作为高师院校的老牌专业,专业建设已处于停滞不前状态。尤其教育实习和实习基地建设往往被忽略,教育实习被看作是可以为学校节约教师课时酬金、节省水电费的一种渠道,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更是无人问津。老的实习基地需要维持与发展,新的实习基地需要建设与投入,但高师院校发展规划很少涉及基地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处于缘化境地。

(二)实习基地功能被弱化

随着实践教学呼声的高涨,师范专业教育实习时间已从两个月延长至一学期,但学生实习效果不容乐观。据2013年对我省师范院校部分师生的调查,上课机会少是实习生普遍反映的问题,有的学生整个实习期间仅有1次上课的机会。教育实习从传统意义的跟班听课、试讲、评课、上课,蜕变为批改作业、听课和看班。实习基地最基本的教学功能难以保证,实习基地的教育功能、管理功能等更是无从谈起,直接影响教师职业情感的养成和职业技能的训练,使教育实习质量难以保证,教育实践流于形式。

(三)实习基地缺乏稳定性

高师院校与作为实习基地的学校业务往来少,未能与实习基地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平时缺少沟通与交流,实习前才仓促联系,双方目标、利益相距甚远。实习基地协议的签订多是同中小学校长间协商而签订,随着人事变动,原校长调离,这些学校不再接纳实习生,实习基地形同虚设;实习学校勉强接纳实习学生后,对学生的实习管理极为放松,登台讲课的机会少,自然会淡出高师院校的视野;实习基地建设中,高师院校设法将师资条件好、教学质量高、交通便利的中小学校作为自己的合作基地,但这些学校生源好、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使得实习生的食宿问题难以解决,已不适合作为教育实习基地。

三、教育实习基地建设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管理体制不健全

教师教育关系到千秋万代,高师教育实习是教育行政部门、高师院校、中小学校等多方的共同责任。2007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虽然文件明确指出:高师院校要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指导下,会同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因地制宜地选择确定一批条件适中、集中连片的中小学作为实习基地。并对高等师范院校、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基地三方的分工合作做了说明,对实习生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实习指导教师的跟踪指导和管理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但教学实践中,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不过问、不关心,教育实习基地被动接受,它们对共同培养师范生观念淡漠,高师院校被迫在教育实习中演起了独角戏——从实习的组织领导、指导辅导、监督和管理,高师院校独家安排部署,不仅力不从心,也不尽合理。教育行政部门起不到应有的协调作用,实习基地管理功能及教师指导作用被弱化,实习基地的能动性得不到发挥。

(二)实习效果欠佳

高师院校课程设置和日常教学管理出现偏差,以致实习生师范技能欠缺,实习意识淡薄,实习效果较差。近年来,许多高师院校逐渐向综合型院校转变,课程设置中追求专业课的全而深,教育理论与职业道德理论课程一减再减,教师所教和学生所学已与中小学教育实际渐行渐远,甚至教学课程论的授课教师也不甚了解中小学教学改革现状、过程和趋势,高师教育与中小学教学仿佛两条平行的道轨,向着相同的方向各自前行却无交集。高校关门办学导致许多师范生对近年来中小学教改的趋势知之甚少,不知道中小学校用的教材是什么版本,不知道现在教材编排有何变化,不了解中小学学科教学的规律、特点,甚至对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与掌握也尽停留在条条框框层面上。特别在对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培养方面,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研究与训练,有些学校将三笔字、普通话这些教师基本功作为选修课,甚至认为知识渊博最重要,基本功可有可无,严重影响了高师学生基本的专业技能的获得,阻碍高师学生教学基本功的养成,使得许多高师毕业生在实习时不能适应实习基地学校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如:知识面窄。不少实习生专业知识扎实,但是体、音、美等常识性的东西欠缺,不能在专业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三)经费投入不足

实习经费是影响实习基地建设的关键因素,高师院校的实习经费主要包括实习生人头费和实习管理费,经费标准普遍偏低,其增长速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极不适应。实习生的到来,无疑增加了实习学校管理者和指导教师的工作量,但他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实习基地在培养实习生时付出与所得不成正比,接收实习生对实习基地学校缺乏吸引力。高师院校没有把教育实习基地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常规工作来抓,没有把实习基地真正作为师范生成长的第二课堂,没有将实习基地建设经费纳入年度经费预算,在人们经济意识增长的今天,中小学校抵制实习生现象在所难免。

四、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策略

(一)改革实习工作体制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师教育实习是教育行政部门、高师院校、中小学校等多方的责任。加强实习的组织领导、指导辅导、监督和管理,改革师范院校独家承揽实习管理的体制与模式,重视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数量与质量,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是教育实习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与保证,是培养师范生实践课程的基本要求,是解决实习基地建设和缓解教育实习安排难的根本之路。

首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是当地中小学校的直接领导者,能够统筹教学资源,他们熟知中小学校的师资、食宿和学生状况,了解哪些学校适合作为实习基地。教育行政部门又是当地中小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通过教育行政部门来确立实习基地更易于被接受。其次,高师院校应培养与输送合格师范生,摆脱被动独揽实习全过程的局面。一直以来,高师院校在实习基地学校的选定中,费尽周折且不尽如人意,尤其近年来招生规模的扩大使高师面对越来越庞大的实习生群体,独家管理显然力不从心。教育行政部门参与实习基地建设与实习过程监控,高师院校即可省去在联系实习学校时花费的精力与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师教育基地确立难、实习学生安排难的问题。第三,实习基地将培养未来教师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发挥支持和配合作用。优秀中小学是实习基地的首选,教育行政部门、高师院校应与实习基地联合签订共建协议,举行挂牌仪式。在共建协议的指导和约束下,有序开展实习生的教育培训工作,逐步积累教师培育培养方面的经验,改革高师院校与实习基地在实习生教育教学管理上的两张皮现象。

(二)探索合作管理模式

在西方许多国家,高师院校、实习学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分工合作管理教育实习,各级各部门将培养教师作为共同责任,共同建设教育实习基地。[5][6][7]高师院校仅仅是“教师”的生产者,需要通过实习基地对“教师”精雕细凿才能真正进入教师角色,因此实习基地对实习教师的成长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高等师范学校与教育实习基地间应密切沟通,发挥各自优势,互为学习、互为补充、共同发展。双方应共建例会制度,探讨发现问题及解决策略;双方应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中小学校长论坛、名师讲坛,教学法研究会及基地建设研讨会。高校对实习基地进行定期评估与考核,对不合格的基地进行淘汰,每年要新建符合要求的实习基地,对实习基地进行动态管理。通过合作、交流、建章立制,以保证实习基地的健康发展和教育实习质量的稳步提高。在美国,许多教育界人士呼吁并坚信“中小学与大学(师范)之间的协作是教育实习改革的最佳战略”[8]。实践证明,使师范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保证和有效途径就是大学与中小学在进一步开展教育研究与教育发展活动中携手合作[9]。

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可充分发挥基地的综合功能。一方面可作为高师院校学生的德育基地、就业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另一方面稳定的实习基地,可作为高师院校教师的调研基地、教改基地和教师教育培训基地,有利于高师院校转换角色,促进师范生培养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此外,双方可共享大学的教学资源、优质图书、科研成果,高校可对实习基地教师不定期进行职后培训,不断提高实习基地学校的师资水平和科研水平。高师和实习基地间的互惠互利合作机制,有利于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实习基地将接收实习生、指导实习生作为他们自己的一项常规性工作。

(三)调整课程设置和实习计划

实习基地对实习生的排斥,最根本的原因是对高师院校教学质量的担忧。目前师范专业教学计划脱离中小学教学实际,裹在象牙塔里编织教师梦和教育梦,坐在办公室里进行着自己的教育改革。高师教育要走出去,走进中小学校,了解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同时要请进来,把中小学一线骨干教师请进大学,倾听他们的教育理念,学习他们的思维方法,使他们融入大学的教学与科研中,成为教育科研队伍的有力帮手;高师专业教学计划应加大实践课的比重,如“三笔字”、普通话、简笔画等,加大教师职业道德课程的学时,改革教学课程论的授课方式,引进中小学一线教师作为双师型教师;调整教育实习集中安排的模式,将师范专业的实践课程贯穿于教育各个学期,不间断地进行试讲、观摩、说课等活动。将音乐欣赏、美术欣赏等素质教育课程引入课堂,使未来教师走在素质教育的前列。

(四)加大实习经费投入力度

高校应加强对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经费投入,逐年提高经费投入力度。制订经费使用的约束和管理制度,每年将实习基地建设经费纳入年度财务预算。对已有的实习基地和新建的实习基地分别给予一定的经费,对实习基地的专业指导教师、班主任等发放劳务报酬,并根据每年的师范生人数对实习基地建设经费给予增减,同时加强管理、专款专用。

[1]江家发,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5(5):64-65.

[2]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写.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76.

[3]黄廷文,梁桂荣.欧美高等院校师范生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实践与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1(06):47.

[4]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EB/OL].[2013-07 -10].河南省教育厅,http://www.haedu.gov.cn/2010/4/21/ 633583835961228750.html.

[5]郑东辉,施莉.国外教育实习发展概论及启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05):69-75.

[6]何志学.对高校扩招后教育实习若干问题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0):22-23.

[7]刘晓红,段作章.中外几种教育实习模式之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学,2000(04):56-59.

[8]万可宜.当前师范生教育实习的三个问题[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8):362-363.

[9]高文.当代师范教育改革若干问题比较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1,(5):70 -76.

猜你喜欢
实习生师范生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我的基地我的连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