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 与 三维空间的联想

2014-08-15 00:49李世超
江苏丝绸 2014年4期
关键词:织绣种桑养蚕结茧

文/李世超

数学上有一维空间、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之分,如果我们用这种语言来讨论与联想丝绸不知是否恰当。

若我们把种桑养蚕,吐丝结茧所得到二点成线的丝线看作是“一维空间”,那么,这种丝线所织成的平面面料就是“二维空间”。寻求更加完美境地的三维空间,那就应该是在该面料上想方设法地增添各种图案与色彩来加以创意和美化,使该面料成为人们心目中真正的丝绸。这种“想方设法”就是丝绸的技艺,如织、绣、染、缂、绘、印等等,由此而形成了织锦、刺绣、缂丝、手绘、印花等不同的丝绸产品。在这些产品中最为突出的是织锦和刺绣,俗称“织绣”或“锦绣”,因为它沉淀着从古到今丰富的文化内涵,三大锦、四大绣几乎都被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锦绣山河、锦绣前程、锦绣中华……凡是最美好的语言也几乎都和丝绸织绣联系在了一起。

很遗憾,至今还有好多人不理解刺绣也是丝绸。反过来倒把尼丝纺、涤塔夫等化纤产品理直气壮地划入了丝绸之列。我不反对将部分化纤产品纳入丝绸之列,但应搞清楚这仅仅是一种仿丝绸,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丝绸。真正意义上的丝绸应该是由种桑养蚕、结茧抽丝而得的“三维产品”。所以,如能按这种理念来解读和定义丝绸,“刺绣也是丝绸”这话就不难理解了。

自古以来,织绣一体,大量出土的丝绸文物足以为证。古代丝绸产品绝大多数都运用织绣合一的技艺来表达,织绣不分家,织绣不能分家。然而,进入近现代后短暂的百年间,由于丝绸业引入了电力机械等加工手段,特别是计划经济的推波助澜,强行地把依赖电力机械生产加工的部分产品,与纯人力加工的部分进行了简单的分割,草率地将七千年的传统丝绸概念一分为二,造成了几代人对丝绸这一完整概念的曲解和误解,导致了中国丝绸的黯然失色,这是历史的悲哀,丝绸人的悲哀。

如今,在类似苏州这样的丝绸产地已进入打造国际化丝绸都市的崭新时期,当丝绸人更多地把丝绸作为传统精湛技艺与地域历史文化相融合来加以保护、培育和创新时,显然,不仅是刺绣,还包括缂丝、手绘等许多传统技艺是到了回归丝绸产品行列之中来的时候了。

观念需要转变,思路需要理清,概念需要回归。看来,丝绸文化的建设确实还任重道远啊!

猜你喜欢
织绣种桑养蚕结茧
“丝绣华章——清华藏珍·织绣展”展览
新媒体环境下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发展问题及对策*
种桑养蚕产业化发展问题解析
探究种桑养蚕机械化发展及建议
蚕宝宝的魔法
趣味问答
东正,与织绣拍卖同成长
乾隆时期的藏传织绣佛像
种桑养蚕
日记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