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慧
(西南石油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本体论在我国是对ontology一词的译名,早前也有人将其译为“万有论”,但却没有流行开来,近些年又出现了新的译名“存在论”,但最普遍的、习惯的译名仍然是“本体论”。ontology的本身意义在于ont,它是希腊文on的变化式,而on则相当于英文中的Being。从柏拉图开始,being就被认为有了动名词的含义,所以动词being就是“是”,分词就是也就含有“是”、“是的”;名词化下表示“所是”、“是者”(that which is)。所以关于本体论的字面含义是关于一切“是”和一切“是者”的学问。通过“是”或“是者”,来表达最一般的对象的概念。
对于本体论的发展,学者们在对于本体论在哪位哲学家那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或者说形成了本体论的基本理论框架有不同的看法。综合看来主要集中在巴门尼德、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三位哲学家身上,前面学者对于亚里士多德对本体论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他的理论框架及思维方式,但笔者认为本体论的发展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真正形成了本体论的基本理论框架及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抽象的概念等。但也要注意到亚里士多德在论述本体论方面的思维转向,因为亚里士多德对于本体论的论述并非从一而终的,甚至还是相反的。所以关注亚里士多德的思维转向,对于我们加深亚里士多德对本体论的发展研究是有益的。
古希腊早期的智者对于本体论的贡献在于他们对于自然哲学的研究,正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哲学的探究,才会产生后期的关于世界本原的本体探析。泰勒斯对于世界本原的研究的阐述事实上只留下了两句话,其一是:“大地浮在水上”;其二是:“宇宙充满了灵魂”。“大地浮在水上”的意思就是指水是万物的本原。在古希腊自然哲学家那里还很难有对世界本原的抽象的高层次的认识,这一方面是限制于认识过程的循序渐进,另一方面也是受制于抽象的一般性的普遍概念还没有建立。
但却没有证据证明泰勒斯就是使用本原概念的第一个哲学家,真正使用本原概念的哲学家一般认为是泰勒斯的学生阿纳克西曼德。泰勒斯使用水作为“本原”,体现了自然哲学家的朴素观念。阿纳克西曼德称本原为“无定形”。
到了该哲学流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那里,世界的本原又变成了“火”。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他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1]赫拉克利特之所以将火认定为世界本原,是因为火本身所体现的流变性,突出的是世界万物的变动不居。世界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行变化中,在这其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所以与其说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世界本原,不如说是“变化”本身就是世界的本原。也就是基于变动本身,赫拉克利特又提出了变化所遵循的原则——逻各斯(logos)。自然哲学到了德谟克利特“原子论”诞生的时候达到了顶峰,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和“虚空”作为自然万物的本原。”原子”在希腊语中有“不可分”的含义,是构成事物的最小单位。而“虚空”则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原子在质上是同一的,原子在顺序、数量以及秩序方面的不同构成了事物间的千差万别,宇宙则是源于原子的碰撞。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具有浓厚的机械论色彩,它的提出标志着早期自然哲学的结束。
巴门尼德的著作并不多,可能只有一部用六韵步的诗句写成的诗篇。原来并没有名称,后人给加上一个不确切的很一般的篇名《论自然》。巴门尼德残诗分为三个部分:“序诗”、“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据第尔思估计:“真理之路”保存了原诗的十分之九,“意见之路”仅保存十分之一,“序诗”则是完整的。[2]赫拉克利特强调运动和变化,巴门尼德突出静止不动;赫拉克利特主张万物多样,巴门尼德则主张万物存在是一。两者的对立和矛盾最终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得到统一。
巴门尼德将以往的自然哲学家的研究称为“意见之路”,自己要做的就是使哲学走上“真理之路。”巴门尼德认为世界的本原不是在时间的先后顺序中寻找第一性,而应该是在逻辑上寻找世界本原的第一性。巴门尼德认为只有存在能被思想和述说,非存在不能被思想也不能被述说。既然如此,凡是能够被思想和述说的就一定是存在的,因为:“在巴门尼德以前的时代,不能表述想象出来的、非存在的东西,因为noein(希腊文相当于英文的think of)起初指的是直接的认识活动”[3]。于是:“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巴门尼德将认识从经验中提升到了思想及理性中,为西方哲学奠定了基本的思维方式——通过理性思考的方式来认识事物的本质,使对事物的认识在思想及理性中得到统一。
作为巴门尼德哲学基础的范畴“存在”一词具有五个特征或属性:
第一,存在是既不产生,也不消灭的。
第二,存在是连续的、不可分的。
第三,存在是不动的。
第四,存在是有限的,像个球体。
第五,只有存在可以被思想、被表述。
巴门尼德把以往的自然哲学都看做是“意见之路”,他要做的就是使哲学走上“真理之路”。如果说以泰勒斯为首的一些哲学家追问的是时间上的开端和起源,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巴门尼德所追问的却是逻辑上的“第一”,他称之为“存在”。以前的自然哲学家所做的有关本原的追寻,停留在了自然事物的表面,或者说停留在了肉眼所能观察到的东西身上,也即试图用自然元素来说明本原的问题。而这样的努力终究难以在最古老的时间点上找出相应的最古老的自然元素作为本原,由此出现了无休止的争论,难以找到一个让众人满意的答案。
巴门尼德两条路的划分开始了希腊哲学的转折。首先“意见之路”和”真理之路”确定了后来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基本方向,即本质与现象。其次,他将存在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开启了西方哲学由宇宙论向本体论的转变。其三,他不像其他自然哲学家那样以一种自然元素作为世界本原,然后武断地宣称自己发现的自然元素的第一性,而是开始使用逻辑的方法推理论证,使哲学向着理论逻辑的发展,而不再是简单的争执胜过推理。最后关于思想和存在的同一性也确定了思辨思维的基本形式。
亚里士多德首先明确了“第一哲学”,即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以及它在人类知识系统的地位。“存在着一种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以及就自身而言依存于它们的东西的科学。它不同于任何一种各部类的科学,因为没有任何别的科学普通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而是从存在中切取某一部分,研究这一部分的偶性,例如数学科学。”[4]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所有的其他科学都是建立在“存在”的基础之上,它们是“存在”本身的一部分或者方面,研究存在的这门学问就是“第一哲学”。
但是关于第一哲学如何研究,或者说我们该怎么样认识和研究“存在”呢?研究事物是什么,亦即给事物下定义,在下定义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定。通常下定义,我们可以运用形式逻辑“种加属差”的方式给事物下定义,然而,面对“存在”,亚里士多德发现,它完全已经超越了一般的“种”,也没有与之同列的“属差”。因为存在自身是最高的存在,所以以此来给它下定义是不可行的。亚里士多德转而求其次,他尝试着找出存在的存在方式,他将“存在”的存在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偶然的存在方式”;二是“本然的存在方式”。所谓本然的存在方式就是指必然为“存在”所拥有的存在方式。亚里士多德将之称为“范畴”。[5]
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就是对应着存在的存在方式:“就自身而言存在的意义如范畴表所表示的那样,范畴有多少种,存在就有多少种意义。”[6]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提出了关于事物的十种描述方式,也就是十个范畴:实体 、数量 、性质 、关系 、地点 、时间 、状态 、所有 、动作和承受。亚里士多德对存在方式的研究(也是存在的研究)转向了对范畴的研究。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通过分析名实关系、主谓关系确立了范畴分类的标准:一是是否表述一个实体,二是是否存在于实体之中。以实体为中心,他论述了实体和其他九个属性的关系。他指出实体在其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实体是其他九个属性的中心:第一,实体是主体,其他范畴都是表述它的;第二,其他范畴或者说其他九个属性都依附于它的存在,不能单独存在于实体之外;第三,其他范畴可以变化,但实体不会变。[7]
关于实体的研究,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并非是从一而终的。首先他在《范畴篇》中主张个别的、具体的事物是第一实体。按照他在《范畴篇》中的规定,所谓实体就是在判断中只能充当主词而不能充当谓词的东西。不同于老师柏拉图理念与事物的分离存在,他主张个别事物是真实的存在,这样就有了“苏格拉底是人”的正确表述,而不能说“人是苏格拉底”。所以他认为个别事物就是第一实体。
其次,他在《形而上学》中又主张“形式”是第一实体。这一转变源于他对《物理学》的研究。亚里士多德在质料、形式、具体事物间进行研究,探讨究竟谁是实体。就其事物而言,事物之所以称之为某一特定的事物,原因不在于质料,诚如房屋之所以称之为房屋不在于砖瓦,而在于由砖瓦所构成的房屋的形式,只要按照房屋的形式建构起来,质料本身并没有多大关系,出去砖瓦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其他替代他们的东西来建造房屋。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才是事物的根本原因,第一实体。
再次,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十二卷后五章中对于实体的看法又与之不同。他将实体分为三种:第一,非永恒的感性实体;第二,永恒的感性实体;第三,永恒的非感性实体。前两个是指自然实体,他们是物理学的研究对象。亚里士多德着重研究的是后一个实体。通过对永恒以及运动的原动力的探讨,亚里士多德最终认为,最高的实体是善,而只有理性才能把握善,在完美的状态下善与理性是同一的,这个同一就是神。这里的神不是基督教里面的神,它指的是最高的实体、最完美的目的。近代哲学的研究基本上是围绕着实体而展开的。
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在研究本体过程中超越经验,划分一般到个别、从低到高的层次,由此产生的各种普遍性的概念,以及在此过程中创立的形式逻辑,为后来的包括本体论在内的哲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也要看到,亚里士多德本体论的阐述并非从一而终,其哲学精神有的甚至是反本体论的。在仔细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对于本体论的阐述出现了前后不一致甚至是相反的表述的情况,并非是亚里士多德对于本体论研究的混乱导致的,而恰恰相反,这一矛盾的焦点集中体现了后来主宰近两千多年哲学发展的对峙交锋,即本体论的原理与现实——理性与经验的鸿沟。
[1]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36-37.
[2]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88.
[3]格里斯.希腊哲学史:第2卷[M]//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604.
[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四卷[M]//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84.
[5]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5.
[6]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五卷[M]//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21-122.
[7]王晓朝.希腊哲学简史——从荷马到奥古斯丁[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