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的“小国寡民”①

2014-08-15 00:51景玉祥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统治者老百姓老子

景玉祥

(浙江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中包含了一种顺其自然的治世态度,老百姓在自然的、无忧无虑的状态中生产、生存,统治者不要过多干扰老百姓的生活。作为战国时代思想家的代表之一,老子希望能有一个安定的、顺其自然的社会环境,他反对“上食税之多”、“上之有为”,并告诫那些“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的统治者,过多的干扰老百姓就会“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五十七章》)并指明,统治者的残酷剥削与压迫是造成老百姓冒死犯上的重要原因。所以圣人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意思是我顺其自然,百姓就会自我化育;我爱好清静,百姓就会自我端正;我不摊派事情,百姓就自然富足;我没有过多的欲望,老百姓就会自然淳朴。

一、“小国寡民”思想的背景

老子生活于社会动荡的战国时期。周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衰微,权力下移,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争霸战争连绵不断,战争异常激烈。与此同时,作为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了“王天下”也不断地发动战争。身为周守藏室之史的老子目睹天下百姓惨状,苦不堪言,而统治者依旧过着“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老子·五十三章》)的奢侈生活,丝毫没有体察到百姓的疾苦。

为了一统天下,各诸侯国都希望能得到有识之士,广纳贤才,以求得经世之略,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儒家、道家、法家、纵横家、墨家等各云其说。老子思想是道家思想的一个代表,他目睹各诸侯国之间的欺诈、杀伐,“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三十章》)意思是,军队所到之处就造成那里荆棘丛生。战乱之后,就一定会出现饥荒的年份。老百姓深受统治者的徭役、兵役等剥削,不能自然而然的生活,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老子提出“小国寡民”是想通过一种统治阶级的“无为”,即顺其自然的统治,不要过多的干预老百姓的生活,而老百姓通过一种“有为”的生产劳动,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能有一个和合、自然、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一个小的生活团体能够有一个好的生活状态,那么多个小团体就组成一个大团体,以小见大,以至于影响到一个国家。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六十章》)意思是说治理大国,就好像烹制“小鲜”一样。“小鲜”做的好才能不使其变味,不失它原来的本色,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而使整个国家井然有序,不至于乱成一锅粥。整个国家的老百姓也都能安居乐业,幸福的生活。当然这并不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统治体系,国家的繁荣富足要有下层的老百姓反映出来,从而反映了统治阶级“无为而治”的政策见到了实效。

二、“小国寡民”新论

君主做到“无为”,而让老百姓能够自化,重在统治者怎样治国。老子的“小国寡民”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在他看来又应当怎样实现呢?我们来看一下《老子》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说,在一个小的城邦里,人口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不使用,让老百姓知道珍惜生命而不往远处迁移;虽然有船只、车辆也没必要乘坐;虽然有铠甲兵器,却没有使用的地方,使老百姓回到结绳记事年代的自然生活状态。让老百姓吃食物得以甘甜,穿衣服得以漂亮,居住得以安定,在风俗中过的得以快乐。即使相邻的城邦能够互相望得到,鸡犬的叫声可以互相听得到,老百姓直到老死也不会迁移。

我们先对《老子》第八十章文本进行一下解读。“小国寡民”的“国”字,在《说文解字·口部》解释为:国,邦也。《广韵校本》的解释也是:国:邦国。《庄子·逍遥游》说:“国是五等之邦。”这里的邦也指的是一个分封的小国。《周礼·春官·职丧》上说:“凡国为诸侯国。”《周礼·天官·大宰》上说:“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以居亦曰国。”国指的也是诸侯国。在周代,“周公旦制定了一套促进统一的办法,就是分封建国。在击败商朝以后,周朝就把他的子弟和功臣,分封在个地方,叫他们在个地方建国。这就是在各地方建立了许多军事、政治据点,也就是经济文化据点。”[1]可见在这里的“国”是诸侯国,与当时周王朝的大国是有区别的,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国也是不一样的。“小国寡民”的“国”在今天就相当于一个地方行政区。在老子看来,在一个“小国”里,国小人口也应当少。这里的“寡民”应当是人口少的意思。老子清醒的认识到各诸侯国为了称霸,贪得无厌,无休止的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他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章》)意思是没有什么祸患比不知足更大的了,没有什么过错比欲望更大的了。他希望统治者能懂得知足,不要有过度的欲望。这种“欲”主要是针对统治者来说的,对于当时普通老百姓来说,温饱、安居尚且很难,还有什么比这些生存的欲望更大呢。所以说老子想建立一个国家小人口少的行政区域。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张松如说 :“《一切经音义》 :‘什 ,众也 ,杂也 ,会数之名也,资生之物谓之什物。'也是指各种器物。《史记·五帝本索引》:‘什器:什,数也。盖人家常用之器非一,故以十为数,犹今云什物也。'如此说来,‘什伯'就是什百,即众多,亦即各式各样云云。”[2]这里的“什伯之器”应当作各种各样的器具讲。俞樾说:“‘什伯之器',乃兵器也。《后汉书·宣秉传》注曰:‘军法五人为伍,二五为什,则共其器物。'其兼言‘伯'者,古军法以百人为伯。《周书·武顺篇》:‘五五二十五曰元卒,四卒成卫曰伯。是其证也。'‘什伯'皆士卒部曲之名。”[2]如果这里“什伯之器”指兵器的话,那么与下文“虽有甲兵,无所陈之”重复,是不符合逻辑的。“重死”指老百姓不轻易的冒死亡的危险。“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指“上古结绳而治,今民既淳朴,则可使复结绳而用之,化底和平,则虽结绳亦不用矣。”[3]值得强调的是,老子在这里并不是说要回到原始社会那样的结绳的生活,他指的是让人民回复到结绳记事的那种生活状态。原始社会人们面对的主要危险来自自然界,没有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在氏族部落里人们主要是为了温饱而生活,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协作,共同生产,食物平均分配,是一种自然生活的状态,这种生活状态正好与当时的统治阶级形成鲜明的对比。老子主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就是希望统治者能顺其自然的来治理国家,老百姓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生产,统治者减少私欲,给老百姓一个安定的环境去生活、去从事生产。老子向往的是一种和合、美好的生活状态,并不是要回到原始社会。冯友兰说:“从表面上看起来这好像是一个很原始的社会,其实也不尽然。它说,在那种社会中,‘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可见,在这种社会中,并不是没有舟舆,不过是没有地方用它。并不是没有甲兵,不过是用不着把它摆在战场上去打仗。并不是没有文字,所以有回复到结绳了。”[1]因此,所谓“小国寡民”是对原始社会的向往,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是老子思想的消极反映也就不攻自破了。

“小国寡民”的社会,老百姓的生活应当怎样呢?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就是令食物甘甜,令衣服漂亮,令居住安适,令风俗自得其乐。当然这并不是追求锦衣美食,而是希望人人得以温饱。王力先生说:“故以甘美食,美其服为理想之社会。所谓甘者食之可饱也。所谓美者,衣之可温也。若以珍馐为甘,为美,便是贵族社会,而非老子之所倡。”[4]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邻国之间可以互相看的见,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得到,人民从生到死可以互不往来。老子在这里并不是说两个国家的老百姓就不往来,而是指两个国家没有必要发生战争和争夺,即“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八章》)意思是正是因为与人无争,才没有忧患。

三、“小国寡民”的现代意义

“小国寡民”的思想既反映了老子想要建立的理想社会,也为后人营造理想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借鉴,同时也为后世的统治阶层在治理国家方面带来参考的价值。

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应当重视老子“小国寡民”思想。首先老子认为老百姓要过上“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生活,统治者就要顺其自然的进行统治,不能过多的干扰老百姓的生活,不能给老百姓增加沉重的兵役、徭役等进行残酷的剥削。老子说:“爱民治国,能无为乎?”(《老子·十章》)意思是爱护百姓治理国家,可以用无为吗?这显然是对统治者提出了发问,那么统治者应该怎样做呢?老子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三十七章》)意思是恒常道顺应自然好像是无所作为,但没有什么事物不是由道推动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二章》)意思是圣人以顺应自然的方式来治理国家大事,推行顺其自然的教化。“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三章》)意思是以顺其自然的态度去治理政事,那么就没有什么事不能治理的了。“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 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因此,老子认为统治者要“无为而治”才能使得国家没有什么政事不能治理,而老百姓也能自我得到教化,生活的自足、淳朴。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不但要求统治者顺其自然的进行统治,而且“也应该使老百姓都能够‘复命'、‘归根',清静自定,人类社会中所有人都遵循道而行,天下达到了大治之境。”[5]因此,老子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六十五章》)也就是说从前善于行道的人,不是教老百姓巧智,而是使老百姓淳朴。老百姓之所以难治,乃是因为他们拥有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去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灾祸,不用智巧去治理国家是国家的幸福。所以,对于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来说,用各种智巧去治理国家反而会危害国家,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顺其自然的治理就是老百姓的福气。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政府也要顺其自然的进行治理。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要进行不断的改革,使其顺应时代的潮流。比如,过去政府在经济领域管的过死过严,严重束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意识到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后,经过改革开放,运用市场的职能和市场的规律,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得更有活力,蓬勃发展。这时政府意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要做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减少政府的干预,减少行政程序,让市场按其规律顺其自然的发展。

其次,老子认为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就会“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就是说各国的老百姓生活的安定富足,邦国国与邦国国之间也没有必要争斗了,老百姓衣食无忧,过着淳朴的生活,这是一种和谐、自然的生活状态。这种和谐、自然的生活状态也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借鉴。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大大改善了,可是生活压力大了;贫富差距越来越严重,贫富差距造成的不公平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引发的强拆、强买问题;群体性事件不断的发生,而且呈上升的趋势,社会不和谐的问题;环境污染跨流域、跨国界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一些城管暴力执法;一些校长、老师危害未成年学生等等不和谐的因素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一系列问题的积累必然造成更大的矛盾,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再次,“小国寡民”的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出为天下生民谋太平、渴望安定的生活环境,这一面有他的进步性,但他企图回到以前周王朝奴隶制的统治的时期,是一种社会的倒退。老子没有认识到封建制地主阶级的兴起,以封建地主阶级为代表的贵族或由奴隶主转化而来的地主,他们认识到了原来的社会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进行变革才能继续维持生存。《淮南子·说林训》说:“以一世之度制治天下,譬犹客之乘周,中流遗其剑,遽契其舟桅,暮薄而求之。其不知物类亦甚矣。”意思是说用一个朝代的制度来治理天下,就好像客人乘船,在中途中把剑调入流水中,急忙在船舷边刻上记号,等到傍晚的时候再到船舷边找剑。这是他不知道物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啊。同样的道理,一种制度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要进行改革。如果不能通变,只能走向崩溃,被另一种适应的制度所替代。老子没有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最终注定他的思想是行不通的。

总而言之,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它的积极意义,它反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征战杀伐,同情老百姓的疾苦,希望建立一个自然、和谐,老百姓能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生活的美好社会。但是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难以实现的。“小国寡民”的思想在社会主义背景下有其积极的参考价值,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做到继往开来。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9.

[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359.

[3](南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34-135.

[4]王力.老子研究[M].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影印出版社,1989:45.

[5]姜涌.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9,(10):11.

猜你喜欢
统治者老百姓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从几枚官印看辽统治者如何以佛教来巩固他们的统治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论蒙元统治者对“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老百姓的话
老百姓的福
要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智者老子
汉朝统治者的哲学观对汉代服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