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湘波,林 波 (吉林省长春市急救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1)
心梗发生后,尽管每个患者的反应不同,但大多数患者在短期内表现明显的情绪反应,开始通常是嫉妒、恐惧、焦虑,稍后表现为抑郁、冷漠[1]。开始由于剧烈胸痛,眩晕心悸使患者有一种濒临死亡的恐惧,加之患者本人也懂得此病的死亡率高的原因,对前景十分的忧虑和不安,因此,对急性心悸,心梗患者的早期护理尤其重要。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例心悸,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患者,其中男100例,女100例,平均年龄67.4岁。
1.2 方法:主要采取沟通的方式,关于心理护理工作不完全是护士的事情,很多方面体现在整个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并针对患者的心理活动,采用一系列良好的心理护理措施,去影响患者的感受和认识,改变患者的负面情绪和过激行为。
2.1 濒临死亡感:初始阶段尤其明显,由于患者知识的局限性,以及身体和精神受到双层重创,因人而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信仰会有不同的过激行为和恐惧不安。
2.2 抑郁感:因疼痛带来情绪的消沉悲痛欲绝,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2.3 癔症:由于对疾病不理解,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心理痛苦转移到躯体上面来了,由明显的精神因素、暗示或自我暗示所导致的精神障碍,通常是在强烈疼痛刺激后产生的一种情感的发泄。
3.1 尊重:尊重,是心理护理的根本,患者的内心里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是一种文明的沟通方式,是顺利开展工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石[2-3]。生活中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信任。
3.2 满足心理需要:患病后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如悲伤、抑郁、紧张、愤怒等。这些往往与患者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有关,患者需要大多化较直接,且比较迫切,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言,影响身体的康复,病情加重,又影响心理,从而产生恶性循环。故满足心理需要,是生理需要,也是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的重要支柱。
3.3 加强针对性以及心理护理的技巧:心理护理不能千篇一律,对不同的个体(文化层次、思想水平、性格气质、年龄状况、心理反应特征)、疾病(疾病种类、患病的长短、病程进展、疗效状况)和环境,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巧妙积极暗示(消极暗未可致病,积极暗示能治病),他人的暗示作用亦不可忽视。
3.4 共同参与:心理护理不仅是与患者接触较为密切的护理人员、医生要注意心理治疗,家庭所有成员,包括同事和朋友,都要积极参与,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每个人生病后,其社会角色也随之而发生改变。由于突然充当患者角色以及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的改变,患者往往难以一下子适应,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心理护理,安抚患者和家属,对患者配合治疗有一定的帮助,减轻患者的一些不良心理负担,焦虑情绪等等,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心理护理不但有利于患者康复,还能贯穿于对患者实施的整体护理中,提高护理效果。也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以上是通过对200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结果
我们认为急性心梗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整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好的精神因素可以使一个人振奋起来,调节机体的积极因素(包括免疫功能,代偿能力等),战胜疾病。不良的精神因素可以使患者抑郁寡欢,机体的应激状态极其低下,会延误疾病的治疗,或产生其他不良后果。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观点来看,患者,医护人员,家属三者之间的协调一致,良好的配合气氛,对患者的康复,对维持整个家庭的幸福,对公益事业都是非常必要的。
[1] 任庆运,孙惠琳,张士香,等.常见疾病心理护理[M].:南海出版公司,2006:1-323.
[2]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用书编辑委员会.心血管内科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584.
[3] (德)赫尔穆德·E·吕克.心理学史[J].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