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研究型疗养院建设的探索

2014-08-15 00:49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特勤疗养院研究型

贾 锐

(沈阳军区兴城疗养院,兴城 125105)

创建军队研究型疗养院,是促进疗养院内涵建设与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是疗养院升级、转型、突破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动力。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理清研究型疗养院建设的基本思路,有效推动疗养院转型转变和保障能力的整体跃升。

1 建设方向

1.1 聚焦使命任务 向保障训练场与战场转型 军队研究型疗养院建设方向首要是向强军目标聚焦。充分认清疗养院在军事卫勤保障链条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走出疗养院“离战场远、离市场近,离卫勤保障远、离休闲旅游近”的认识误区,摒弃提供吃喝玩乐接待服务的传统观念,将建设的重心向平时保健康的训练场、战时保打赢的战场转型。适应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为广大官兵履行“能打仗、打胜仗”的使命任务提供强有力的健康服务[1]。围绕训练场与战场的健康需求,强化疗养院的“兵味”、“战味”功能建设,突出特勤疗养、康复疗养、防疗结合、疗治融合的健康服务保障特色,突出应对高技术局部战争训练伤与战伤特点研究,做好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安全防护、伤后康复的服务保障工作,提升能力,主动作为,把疗养院建设成平战结合的保健基地。

1.2 强化功能定位 向预防保健与康复疗养一体化转型 军队研究型疗养院建设方向核心应深化现代疗养医学内涵。以“大卫生观”为指导,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跟踪健康医学发展趋势,树立“健康促进为中心”的现代疗养观。创建覆盖生理、心理、社会多层面,衔接预防、评估、治疗、康复、保健等多手段干预的一体化健康服务机制,推动疗养院建设由传统服务模式向预防保健与康复疗养一体化转型[2]。

1.3 注重内涵品质 向提升技术含量与疗治融合转型 军队研究型疗养院建设方向关键应抓住内涵质量。摒弃疗养院仅是简单的养生保健休闲疗养,不需要高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手段支持的错误观念,打造特勤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传统医学、健康医学、心理医学、现代疗养医学等学科专业技术平台,着力培养和超前储备专科人才,提升技术含量和服务品质。发挥疗养院、医院一体化功能互补优势,突破疗治技术、理念、方法手段兼容的难点,形成以疗促治、疗治融合、相得益彰、协调发展的完整学科链,推动以接待服务为主模式向特色技术服务模式转型。

1.4 优化保障机制 向全程规范服务与精细高效转型 军队研究型疗养院建设方向重点应突出机制建设。探索建立特勤疗养、康复疗养、专病疗养、保健疗养路径,制定并实施《程序化疗养服务流程》,分类精确量化疗养内容、时间、方法,规范疗养技术服务行为。开展主动式、预见性、个性化和超值感服务,做到“入院有迎声、出院有送声、询问有回声、失误有歉声、合作有谢声”,形成服务思想牢、形象好、作风实、技术精、纪律严的优质服务行为规范。充分挖掘疗养院资源优势,积极开拓疗养市场,增强造血自补能力。加强成本核算管理,优化整合信息系统效能,向精细高效的管理模式转型。

2 建设路径

2.1 在研究军事疗养医学建设上下功夫 疗养院承担航天员、飞行员、核潜艇艇员、各型号武器装备科研试验人员和处理日遗化武官兵等大项疗养和医疗保障任务,应紧密围绕各类特勤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作业环境、职业风险、体能恢复、健康需要等特点要求,在预防、评估、干预、康复等技术方法手段上选题立项,积极开展与其相关的军事疗养医学研究。借鉴国内外军事疗养学术经验,研究探索特勤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疗养恢复、职业防护、功能训练一体化保障新模式,区分航空航天、潜艇潜水、航海高原、涉核涉化等不同岗位特勤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疗养需求,制定疗养的保障内容、技术标准和评价体系,打造一流的特勤疗养和健康维护基地。

2.2 在践行健康促进一体化内涵建设上下功夫 牢牢把握健康服务趋势,针对在职干部高血压、脑血管等发病趋向年轻化,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生活方式疾病居高不下,亚健康问题突出,军事作业职业性疾病时有发生等疗养保障特点,从预防保健、健康鉴定、疾病治疗、康复训练入手,加强设施设备和人才技术配套建设,充分挖掘和利用海水、森林、矿泉等自然疗养因子和正骨、推拿、理疗、体疗等人工疗养因子的特色资源优势,开展疲劳综合征、颈肩腰腿痛、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卒中等专病化疗养,打造慢病和疗养康复品牌;开展系统体检、健康评价、健康教育、生活干预、心理咨询、体疗训练、康复保健等一体化综合疗养,促进疗养员身心健康。

2.3 在狠抓学科技术人才建设上下功夫 针对特勤疗养任务拓展,在特勤学科建设方面加强研究,完善基础设施、技术模式,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创建特色鲜明的航天员疗养基地和特勤疗养学科[3]。科学规划全军颈腰痛康复中心建设,强化以疼痛和康复训练为重点的学科发展方向,巩固和提高物理疗法、微创介入、功能训练等疼痛康复综合技术能力。瞄准战时官兵战创伤特点,扩展康复疗养床位的场地、人员、设备调配,努力形成服务质量优、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的疼痛康复品牌学科。发挥专科中心军事医学效能,完善平战转换康复服务方案,为接收战时伤病员的康复做好准备。探索常见病、慢性病专科专病疗养模式,制定并实施《专病疗养工作手册》,规范疗养流程、建立临床疗养路径。结合特勤疗养任务转型,加强空勤、海勤、涉核等疗养医学专业和疼痛、康复等专科人才培养,利用医院隶属疗养院的管理模式,开展人才互动培训,搞好疗养院与医院人员双向代职、轮转轮训,重点抓好急救技术、体检技术、康复技术和一专多能技术培训,打牢疗养学科建设的人才基础[4]。

2.4 在提升疗养文化品质建设上下功夫 构建和谐健康的环境文化。建设绿化、净化、美化的园区环境,使景观设计与建筑设施相协调,营院环境与地域特色相统一,寓健康于文化之中,融文化与自然一体。塑造精品疗养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知识宣教和心理咨询服务活动;开展军人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主题教育宣传活动;开展“真诚、朴实、关爱”的精细化、程序化、人文化优质服务活动,凝心聚力,为疗养员提供最佳的人文感动系列服务[5]。

2.5 在实现精细高效保障建设上下功夫 坚持软硬件建设并重,推动保障条件改善与专业技术服务水平提升的协调发展。拓宽疗养院富余资源开发运营渠道,加大对外创收工作力度,根据不同客户需求,设计个性化服务项目,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形成“以外养内、保军利民、以市场保战场”的良性运转。更新疗养康复设备,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严格全成本核算管理,优化服务标准流程。不断加强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数字化和以物联网为标志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的整合集成,实现集约、高效、规范、精细的保障要求。

3 建设成果

开展创建军队研究型疗养院实践3年来,本院的疗养康复保障受到广大官兵、老干部的广泛好评,“不让一线指战员带着伤痛练打赢”经验做法被总部在全军转发。圆满完成保健康复疗养8 415人次、特勤疗养5 531人次,接待舰载机飞行员、“撒手锏”武器科研试验人员、处理日遗化武、维和等重大任务集体疗养1 500人次。6项课题获全军后勤科研计划课题,1项成果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6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医疗成果三等奖。所辖313医院在“神电2011”、“神剑2011”、“海魂9”、“破冰船行动”和航母编队训练等

重大军事演习中圆满完成伴随保障任务,在全军首批团级医院考核中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全军颈腰痛康复中心”以疗养院下设的“八一疼痛康复医院”为载体,成为地方注册的二级医院,为地区定点康复和工伤治疗医院;特勤疗养程序化、规范化、个性化服务得到广大飞行人员的赞誉,在全军专科建设评审和全军特勤学科评估中位居前列。营区整治获“军队优质工程一等奖”,被总部评为“健康军营”、“全军生态营区”。

[1] 单守勤,刘金凤,薛蓓蕾,等.创建军队研究型疗养院的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1(2):104 -105.

[2] 王 怡,王 俊.加强研究型疗养院建设的思考[J].东南国防医药,2013(1):80-82.

[3] 李小玲,张 雷,王洪涛,等.军队医院特勤医疗保障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1(1):15-17.

[4] 岳增文,王 阳.谈军队疗养院核心能力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9):819 -820.

[5] 罗 毅,吴敏魁,周泽权,等.军事疗养文化建设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1(1):92 -93.

猜你喜欢
特勤疗养院研究型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为军民促健康 为打赢储力量 海军青岛第一疗养院深入探索疗养院建设发展纪实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浅析疗养院建筑的基本特征及设计
特勤疗养人员体检路径的构建与实施
公立疗养院财务分析研究
不同海拔高原特勤疗养员综合体能提高的研究
特勤疗养对高原亚健康的调节效果观察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线性代数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