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流琴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阿坝 624000)
合作学习是上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学习策略,我国教育界在上世纪90年代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从小学到大学都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教学实践。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决定了合作学习理论在其中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分析当前大学英语教育现状,阐述融入合作学习理论的重要作用与实践。
所谓合作学习理论,是指通过彼此互助合作的学习模式共同完成任务并根据小组表现进行奖励的策略理论体系,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课堂常用学习策略之一,并且随着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完善,在合作形式、合作成果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迄今为止,已经积累了众多实践成绩。现在所指的合作学习模式,是指比从前更加高级的合作学习模式,在保有整体合作优越性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和培养组内个人的能力与特长,开发其潜力,兼顾学习效率与质量,让学生们在合作过程中积累团队意识、合作技巧的同时完成自我成长,使其在情感、能力、价值观三方面获得完善。这种学习模式使学生们在学习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更好的认清自己,学习他人长处,明晰自身能力,有针对性培养个人发展方向。
合作学习有五大理论基础,分别是社会互赖理论、控制理论、教学工学理论、动机理论、凝聚力理论,这五个理论共同构成了合作学习模式。社会互赖理论即个人与社会互赖方式决定着二者之间的活动结构与互动方式,意味着团体合作中,个人和整体之间始终处于积极反馈的状态。正反馈状态中,个人的进步和整体是同步的,二者之间始终保持着良性的积极沟通交流,这种状态有益于其目标的更好实现;在竞争状态下,这种反馈带有负面作用,可能会出现个人目标和整体目标相违背的情况,所以,在通常的合作状态下,规避负性竞争强化正反馈状态是确保整体合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控制理论的着重点在于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在合作状态下,他们的学习过程需要能够满足学生的自尊感、归属感与满足感,这样才有合作的意义和可持续的空间,所以,为合作对象提供一个可供发展的平台十分重要。教工学理论将影响课堂的因素归纳为三个,分别是任务结构、奖励结构和权威结构,在合作学习中,起突出作用的奖励结构,这也是改善教学质量最为关键性的因素,同时也是合作学习模式的典型课堂特色。动机理论的核心是合作学习的目标或者奖励,动机主义合作模式能够强化不同合作者之间的联系,为了共同的目标展开合作的团队能够更加快速且有效率的以实现目标而做最大的努力。凝聚力理论与动机理论联系紧密,二者直接对合作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他们互相以彼此为媒介,通过共同作用左右合作质量,从根本上来说,合作学习的成果与其息息相关。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一直在持续进行,无论是素质教育的提出还是新课改的践行都无疑说明了当前对知识、技能、价值观三重教学目标的重视。英语教学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授课阶段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对语言的学以致用,在课堂内外应用多种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提升学习效果,做到知识应用举一反三是当前英语教学积极尝试的实践重点,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外语素质的关键。当前大学教育体系中英语课堂教育实践一直在持续深入,教学目标也重在贯彻落实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堂质量作为最直观的一个展示窗口,承担了极为重要的使命。虽然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是教学实践中相关教师和专家一直在不断深入研究,以期改善传统英语教学班级授课制的种种弊端,通过应用多种教学理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多样化教学途径来给其更多锻炼的机会和全面培养的自由发展空间。所以,应用多种前瞻性理论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必然,合作学习理论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这种理论融入大学课堂不仅仅是对传统班级授课制效果和模式的改进,也是对课堂中过于重视理论性知识传授的积极改革,是当前教学领域积极贯彻重视培养学生们能力的实践,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发展观念的贯彻执行。所以,应用合作学习理论实现大学英语课堂改革是当前重点课题与难题。
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合作学习理论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促进学生记忆的保持。合作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在探索中学习,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与记忆。其次,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通过细致的分析及假设,进而提出相应对策,能够优化问题。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发展。最后,可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当前,很多大学生的英语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但是实际应用能力较为欠缺,在人际交往中很多学生往往望而却步,没有勇气与学生交流。通过引入合作学习理论,进行虚拟的英语教学,能够使学生没有任何心理压力,为其畅所欲言提供轻松的交流环境,进而在交流中交友,灵活运用英语。
以合作学习模式为主的大学英语课堂能够在互动合作交流中积极培养和开发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发挥整体优势的情况下强化对个人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在课堂内外形成良性互动、和谐教学的局面,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求新、敢于实践的精神,让大学英语课堂变得更加充满活力,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做到学以致用。
合作学习理论融入大学英语课堂,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明晰教师和学生身份定位变化。教师是引导者,承担着组织教材、组织合作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角色,学生们则是合作主体,承担着实践学习任务并联合解决问题的责任,二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对等,教师在合作模式中强势领导角色被削弱,转而成为旁观者和顾问,双方之间的角色转化为其沟通带来更多便利和积极影响,师生之间沟通质量和频率都会有所上升,在课堂内形成平衡合作的新型关系。合作模式下,教师要合理规划教学时间,把握教学节奏,以精讲的方式尽快完成教学任务,从而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展和尝试空间,给予其更多的机会锻炼语言思维能力、交际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和提升。小组合作任务的完成,建立在小组内各个成员积极完成自身任务的基础上,只有在经过合理分配、积极沟通的基础上,其协同效果才能达到最佳,这对于挖掘和培养个人能力很有帮助,也有助于学生们在持续的学习实践中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并非忽视教师的职业角色,教师此时的作用更加重要,在放开学生给其自由空间积极尝试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失败和遇到障碍的可能性,教师此时作为“引导者”需要在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适当予以“点拨”,让学生在顿悟中获得成长,从而形成积极互赖。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将合作法引进课堂,并引导学生进行尝试性应用和实践,将其与普通教学、口语教学相结合,作为有效补充手段改进课堂教学,高质量的实现教学目标。
合作学习理论与大学英语课堂的融合,并非简单针对任务进行“一刀切”式的合作解决,而是在积极推动内部协调、合作、良性竞争的模式下,兼顾整体和局部,完成个人能力的培养。当前我国提倡且认可个性,合作学习中的个性极有可能促进学习更好的进行,也有可能成为阻碍,所以,在内部合作的个体之间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协调能力是其个人能力获得锻炼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合作可以让学生们寻找到自己最需要的伙伴,展开多形式、多层次的深度交流,在完成共同目标的过程中积极发挥个体性能力差异,并在差异中获得互补成长。
首先,科学分组。根据学生们能力差异、基础差异,遵循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思想完成小组分配,确保每个小组中有合理的不同程度学生,再细致一些可将学生的性格因素等非智力因素纳入考量,以确保小组搭配能够取得最佳效果。组内分工合作时,既可考虑小组内成员意见,同时也可根据组内人员情况由教师进行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更换角色的体验,在不断的尝试实践中把握自身定位。
其次,合理分工。要遵循“分层要求,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分层作业”的课堂教学形式,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合作课题和模式,在合作中设立定性目标和弹性目标。定性目标是巩固个人基础的必备实践,弹性课程则是给其提供自由发展空间的尝试。在合作完成后,在组内、组间进行分析探讨,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组内帮扶、组间帮扶,在整个班级内部形成认同自己、欣赏别人的学习氛围,以积极互赖的良性能量实现英语课堂的改造。
最后,科学评价。在评估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时,要根据教工学理论中的奖励结构来激发和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鼓励良性竞争,唤醒他们内心的发展动机,在学习中明确把握到只属于自己的学习目标,逐步取得进步,进而实现语言的学以致用,这正是推广实施合作教学的根本目标所在,也是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科学合理的鼓励性评价是学生获得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的重要途径,能够带动整个班级的良性进步,形成班内互勉、共进的良性局面。
大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理论的应用有着多重优势,要积极推进课堂内外合作训练,推进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合作互助模式培养和锻炼学生们的综合能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1]李艳雄.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大学英语大班教学[J].考试周刊,2010,(51):74-75.
[2]阳兰梅.合作学习理论在《新视野大学英语》中的应用研究[J].海外英语(中旬刊),2011,(10):159-160.
[3]谭焕新.合作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中的应用[J].大家,2009,(10):172.
[4]李燕.合作学习理论下的大学英语写作课堂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1,(5):50.
[5]葛静萍.合作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5):92-95.
[6]王巧红.合作学习理论在公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1,(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