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重构英语本土化身份

2014-08-15 00:51赵小雯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本土化跨文化

赵小雯

(佳木斯大学公共外语部,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一、英语本土化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英语的本土化研究

1.国外研究

英语的全球化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这样一定会使英语和当地的语言、文化以及习俗相结合这就使得英语具有当地的本地特征,也使英语在不同层面上与英语母语有所变异,这些不同早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而且对它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从国际角度来看,对于外语的本土化教学研究由来已久。拿英语来说,学者Kachru指出:“本土化是语言充满活力的表现,是语言创新的结果。它体现了外来语言的地方性功能、新语境下的会话文化和交际策略,以及来自地方语言的‘迁移’。”Ahulu(1994)在分析西非人和南亚人使用英语的规律后,公开主张:这些语法规律是标准英语的不同类型,而不是不可接受的错误。世界英语杂志World Englishes在2002年举办了主题为“English in China: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的专刊,其内容涉及中国与英语有关政策、英语教学改革、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人文和哲学教育、语篇结构、修辞策略、翻译、言语行为创作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双语创造性(bilingual creativity)等。

2.国内研究

20世纪80年代西方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语在中国的本土化,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外语对于青年人的生活和工作有着极大地帮助,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于外语本土化,尤其是英语的全球本土化问题,国内学者也是孜孜不断地加以研究。比如文秋芳等提出双层英语假设,学者们认为只有有机地结合英语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特点才能保证英语作为国家间跨文化交际的有效媒介。可见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无疑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提供了丰富的前期成果。在跨文化交际中认清英语本土化现状,构建合理科学的英语本土化身份对于目前的中国英语学习及教学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英语国际化和本土化共同发展及存在的过程中,因地域性差异而产生地域性变体是无法避免的。而认定一种所谓的“标准英语”作为衡量所有变体的唯一标准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学者们认为,人们可以在自己国家内使用其自身的本土化变体,而在国际交往中必须遵循“国际英语”的共核以达到成功的交际、交流目的。

(二)英语本土化研究的意义

英语本土化研究有利于深化对比语言学理论,丰富高等教育理论知识。语言学家Crystal指出,在一个和谐的语言世界中,语言的通用功能与体现地方特色的本土功能同样重要。因此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建构英语本土化的研究是指一种语言在某一地区被采用,而后再生的过程,部分是语言上的再生,部分是文化上的再生。在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中,对跨文化交际的双向性存在错误理解,认为母语语言和母语文化阻碍目的语语言教育和学习,使得很多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重视目的语、轻视母语,同时重视目的语文化,轻视本土文化。因此,颠覆以往的高校外语教学中的本土化身份,推动其重构对促进高校跨文化教学的发展、培养合格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英语本土化研究有利于跨文化外语教学中语言学习者认清语言学习的本质,承认语言的多元化和本土化;有利于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的同时利用目的语弘扬传播中国本土文化;有利于增强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在中国跨文化外语教学中进行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有利于跨文化外语学习者正确理解语言的使用目的,了解语言的变化性和多样性。

二、构建跨文化视角下英语本土化身份

本土化外语教学研究指研究者应该紧密联系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对于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具有个人的独特视角,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及个性差异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独特性能够加以综合考虑,并立足于创设独特的、适合特定学生群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或教学设计。应颠覆高校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中原有本土化身份,遵循个性化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重新构建合理优化的、适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的跨文化外语教学本土化教学体系。

(一)高校开展本土化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的跨文化外语教学内容与其他国家相对而言存在着特殊性,这就决定了我国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必须立足于构建中国特色的跨文化外语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模式。

其次,以往在全球一体化大环境的影响之下,我国跨文化外语教学存在着对外来理论的盲从,因此从我们自身实践中探讨摸索出一套适合于中国环境下的外语教学理论及模式,以所谓的“标准英语”为核心,利用其来表达中国本土所特有的事物和现象,与中国本土所特有的社会文化相结合是极其有必要的。

(二)现行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中开展本土化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理念上,过度注重知识的单向传播。在英语全球本土化的语境下,我国当前外语教育的不足日趋明显。长久以来,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通常采用“英国标准”,“美国标准”,而且在文化教学中也主要介绍英语国家文化。在英语教学中主要采用以语音、词汇、语法为主线的语言教学,过度地注重知识的单向传播,而忽视中国文化的输出。强调过度模仿,从根本上阻碍了语言学习者对语言文化信息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和否定了语言的创造性这一显著特点。

其次,教学方法上,很多英语教师号召学生在应用英语语言时应摆脱掉汉语思维方式,同时要忽视汉语思维对英语语言应用的迁移和干扰,要完全用英语方式来思维,但这种要求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另外,在现行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中教材语料呈现出单一的特点。众所周知,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语言输入和输出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教学内容局限于英美语言和相应文化的介绍,而且教材作为学生获得语言信息的源泉,本土化背景语料的匮乏,必然会导致很多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只能单向而被动地成为目的语国家的语言文化的输入者,没有意识也不知如何可以适时主动、有效、对等地向外输出并弘扬本族优秀文化传统,达到本土文化的输出。因此,颠覆以往的跨文化本土化外语教学,重新建构合理的、优化的全新模式迫在眉睫。

(三)研究高校开展个性化的跨文化外语教学坚持的原则

首先,立足本土化的原则。外来理论给外语教学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启示是不可否认的,但我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本土化外语教学,就是提倡从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本土化外语教学理论或假设。遵从英语在中国本土化身份,尊重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变体,只有坚持立足本土化的原则,才能研究出切实可行的跨文化教学的策略。

其次,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的原则。外语教学本土化要本着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的原则,通过本土化研究实践来检验并创新原有的外语教学理念。推陈出新,构建我国本土化的外语教学体系。

三、结语

目前,中国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要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育政策和实践方案,这样既可以保持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身份,同时又可与英语的国际标准相结合,让具有中国本土化特点的英语在国际化标准英语中切实可行,与世界上英语的各种变体和谐融洽并存,认同各种变体的本土化身份。“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是中国对外交流中力求达到的目标,同时也是我们跨文化交际以及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指向标。另外,英语教学应该坚持:语言是动态的、相对的,具有变化性和多样性,这是在教学中要贯穿始终的真理。因此,我国的跨文化外语教学既要吸纳目的语语言文化的输入,也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材改革和课程设计上重视利用目的语合理有效地输出本土语言文化。

[1]Kingsley Bolton.《中国各体英语:一部社会语言学史》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2]桂诗春.应用语言学与中国英语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

[3]刘君栓,李占辉.全球本土化语境下的英语教育探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11,32(5).

[4]Philipson,R..Linguistic Imperialism[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Mckay,S.L..Teaching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J].ELT Journal,2003,57(2):145.

[6]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96(4):18 -24.

[7]Bolton,K..Chinese& Englishes A Sociolinguistic Histor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8]汪榕培.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48(1):1 -8.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本土化跨文化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