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陈氏太极拳宗师陈王庭正名

2014-08-15 00:47:56
焦作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氏家谱陈家沟温县

王 东

(焦作市图书馆,河南 焦作 454000)

陈王庭(约1600~1680年),字奏廷,温县陈家沟人,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曾任乡兵守备。父亲陈抚民。陈王庭有兄弟四人。陈王庭有三子,陈汝为、陈汝弼、陈汝闻。陈王庭广泛搜集、整理民间武术,较其同异,汇集诸家之长,加以继承和创新,始创陈氏太极拳。

《温县志》(温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出版)第六章中有“自陈卜历九世,至陈王廷(约1600~1680)文武兼优,明末曾任乡兵守备。”(545页)“陈王廷(约 1600~1680)字奏庭,温县陈家沟人,陈氏太极拳创始人。”(620页)《陈氏太极拳古今》(温县政协文史委员会)“陈王廷(公元 1600~1680),字奏庭。 ”(第 9页)《陈式太极拳械汇宗》(一)(陈正雷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89年12月第1版)一书中有 “陈王庭(1600~1680),又名奏庭。明末清初人。”《太极拳》杂志(中国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会刊1994年第一期创刊号)记载:“陈王廷(约 1600~1680)字奏庭,温县陈家沟人,陈式太极拳创始人”;陈正雷的《陈式太极拳养生功》一书“陈式太极拳简介”中提到“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代陈王庭”;政协河南省焦作市委员会、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组织人员编辑《焦作武术》时,已认识到用“陈王廷”名字有问题,此书出版时以及焦作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温县人民政府编著,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陈式太极拳志》出版时仍沿续了其他书籍对“陈王庭”名字的错误写法,写作“陈王廷”;《沈寿·太极拳文集》(沈寿著,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关于明末《拳经总歌》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提到:顾留馨同志继唐豪之后据国家体委所藏《陈氏家乘》(稿本),编列了“陈家沟陈氏世系简表”,表后说明九世陈王庭名下,族谱旁注:“又名奏庭,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此书中,沈寿先生正是基于对“陈王庭”或“陈王廷”名字的含糊不清从而提出不少疑问。

2006年4月底,笔者游历陈家沟时发现,在陈氏王庭墓前、后人为他立的石碑上抄录有以下内容:

康熙十六年自题于日省庐中,词云:“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种(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谄无用,忍让为先,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颠,常洗耳,不弹冠,笑煞那万户诸侯竞竞业业不如俺,心中长舒泰,名利总不贪,参透机关,识破邯郸,陶情于鱼水,盤桓乎山川,成也无干,败也无干,若得个世景安泰,恬淡如常,不忮不求,听其自然,哪管他世态炎凉,权衡相参;兴也无关,败也无关,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2007年10月,为编辑出版焦作市政协文史资料——《焦作武术》,笔者与荆文鹏、于平老师走访陈家沟,在陈氏(二十世)族长陈一华家里,看到他保存的老《陈氏家谱》中有陈王庭写的《叙怀》词(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故又称长短句),从中可以了解陈王庭的许多事情:

“明末武庠生 清初文庠生

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种(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凤(虎)任方便,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谄无用,忍让为先,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颠,常洗耳,不弹冠,笑殺(煞)那万户诸侯兢兢业业不如俺,心中长舒泰,名利总不贪,参透机关,识破邯郸,陶情于鱼水,盤桓乎山川,胜也无干,败也无干,若得个世景安康(泰),恬淡如常,不忮不求,那(哪)管他(它)世态炎凉,兴也不关,废也无关,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康熙十六(三)年自题於日(自)省庐中

王庭一名奏廷 明末时为武庠生,清初时又为文庠生,当鼎革未分之际,率领义勇,在山东扫荡群匪,威名大振,尝单刀当(匹马)贼匪千余口,闻其名竟不敢逼,因知国祚将尽,退归岩穴,教子弟拥经史焉,后陈氏长于拳艺枪棒,盖自此始也,(中兴实有赖也)”

(注:第一行字为朱砂红色书写标注,标点符号为后加,括号内字为后人加)

2008年8月11日,笔者又到温县陈家沟去访查考证(老《陈氏家谱》为清朝至民国时期编写,纸张边角折皱、有损坏)。内容记录如下:

1.陈家沟村(陈沟村)陈立法家新续《陈氏家谱》部分内容:

“……八世抚民

于阶 王庭 王前 易弼

王庭字奏廷 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当鼎革未分之际公率领义勇在山东扫荡群匪威名大振尝单刀匹马闯入敌阵贼千余竟闻名而不敢逼因知国祚将尽退归严威立武林之巅实有赖也

公晚年有长短句露其胸怀: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忙来时耕田,闷来时造拳,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谄无用,忍让为先,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颠,常洗耳,不弹冠,笑殺那万户诸侯兢兢业业不如俺,心中长舒泰,名利总不贪,参透机关,识破邯郸,陶情于鱼水,盤桓乎山川,成也无干,败也无干,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2.陈家沟陈氏族长陈一华家老《陈氏家谱》部分内容:

“明末武庠生 清初文庠生

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种(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凤(虎)任方便,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谄无用,忍让为先,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颠,常洗耳,不弹冠,笑殺(煞)那万户诸侯兢兢业业不如俺,心中长舒太(泰)名利总不贪,参透机关,识破邯郸,陶情于鱼水,盤桓乎山川,胜也无干,败也无干,若得个世景安康(泰),恬淡如常,不忮不求,那(哪)管他(它)世态炎凉,兴也不关,废也无关,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康熙十六(三)年自题於日(自)省庐中

王庭一名奏廷 明末时为武庠生,清初时又为文庠生,当鼎革未分之际,率领义勇,在山东扫荡群匪,威名大振,尝单刀当(匹马)贼匪千余口,(竟)闻其名竟不敢逼,因知国祚将尽,退归严穴,教子弟拥经史焉,后陈氏长于拳艺枪棒,盖自此始也(中兴实有赖也。)”

(注:第一行字为朱砂红色书写,标点符号为后加,括号内字为后人加)

2007年10月,笔者与市政协文史委人员由温县政协工作人员陪同、走访陈家沟(俗称陈沟)时拍摄有老《陈氏家谱》的照片(一页,局部)。“叹当年”几个字之前的“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几个字为朱砂红色书写,因时间较久、翻动较多、颜色脱落,已显得字迹模糊。

现在,已知《陈氏家谱》有两本,一本老家谱约修于清末民初,编修人陈森等;另一本新家谱续到第20代,实际上有24代,在陈立法先生家里保存。老家谱中的词文是陈王庭写作、后人记录下来录入家谱的,能真正反映作者的意愿,从中可以看出:陈王庭一名奏廷,即陈王庭,字奏廷。“陈”是姓,也是国名,也有安放、摆设、叙说、陈述、旧的等解释。“庭”有门庭、厅堂、庭院的意思;庭在大门之内、寝门之外,是正直之处;引申为平民百姓居住之处。“廷”有朝廷的意思,为皇帝受朝议政、礼拜祭祀之处;引申为皇帝以及皇族、重臣办公地。

《说文解字注》(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1981年10月第1版,1983年 2月第 2次印刷)其中对 “庭”和“廷”字的字义区分做了注解:庭,中宫,宫之中;宫者,室也;室之中曰庭。廷,朝中、朝廷、官舍也;古外朝、治朝、燕朝,皆不屋,故不从“广”。

《说文·廴部》:“廷,朝中也。从廴,壬声。”《说文·广部》:“庭,宫中也。从广,廷声。”

陈王庭取名之意为:出生于陈家,投身于王门、报效于国家、政府部门;立功述职于朝廷。如今,有人将“陈王庭,字奏廷”写成“陈王廷”是错误的,不符合陈家以及陈王庭的本意。民间,人们起名常用“庭”字,不敢用或很少用“廷”字。假如陈王庭只有名、没有字,那么“陈王廷”这个名,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勉强说得过去,因为现在人不讲究那么多忌讳。

2005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研究员、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科研部主任、国际武术研究会传统武术委员会副主任康戈武教授莅临博爱唐村考察,看到唐村《李氏家谱》序言谱系中有关李仲、陈奏廷、李岩三表兄弟创太极拳养生功史实记载和李岩的后裔家中珍藏的家世轴帐等珍贵文物资料后,评价说:“该谱所记资料史实之完整,史料之丰富,出人意料地好。”2007年1月23日《焦作日报·生活晨刊》登载“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兴亚判断现存《李氏家谱》为清康熙五十五年李元善所修的《李氏家谱》的原始抄本”。

过去,李氏家人将《李氏家谱》严谨收藏、不轻易示人,原因是祖上有示训,忌讳于家族中明代的李岩被人牵诱、入闯王麾下谋官职(后被杀),清人坐江山,怕李家人受到打击、报复。

博爱县李氏老家谱中提到《始祖迁志》:“大明洪武四年,始祖李公讳清江、妣王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凤凰村聚之洪洞大槐树荫,应诏徙跋河邑,千载寺应官府设司驻员,迎迁分辨,众徙下山,四方不一,同足潮入千载寺……始祖与河邑常阳村陈公讳卜、郝庄陈公讳厚、李洼李公讳清河、刘村蒋公讳培礼故,徙途相舍衣食,义厚,入寺庙拜圣结义,栽培二柏、架葡萄铭物别焉。忘弗年久尘,世裔眷怀,逢年大节、苍龙昂首之日,民乐邑舞,百里跋涉,千载寺逢,揖祈三教圣灵,拜谢僧道圣师舍食、传拳、养脉恩矣……”由此说明,温县陈家沟陈氏始祖陈卜与博爱县唐村李氏始祖李清江等人都是由山西洪洞县迁来,迁徙过程中结下友谊。从此,几家人多有交往以致有亲缘关系。

李氏家族传至第八世李春茂;陈氏家族传至第八世陈抚民(被封徵士郎)。《李氏家谱》记载:“李春茂……万历年贡生。生于隆庆二年八月,卒于康熙五年九月……后入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拜师博公习拳,读《孙子兵法》,练无极功十三势,拳、剑,枪艺、箭艺,誉传神功,弘扬三教论,游教传拳,晋、鲁、陕、浙、湖、广名焉;擅观星相、推八卦,号称三教武师,又称武术进士,以教书传拳为主焉。”李春茂,字廷璧,号葉蓁,配赵氏、辛氏,行一,生四子:长李伦(字山,号大用,配陈氏)、次李仲(字峰,号仲,元化号大亮,配杨氏)、三李俊(字岭,名政,配陈氏)、四李信(字岩,名威,配陈氏、孔氏,行四)。

自从山西迁至山阳温县一带,李氏始祖与陈氏始祖相友善;李氏家族的李春茂(李氏第八世)与陈氏家族的陈抚民(陈氏第八世)相识又有亲戚关系;李春茂之子李岩等人与陈抚民之子陈王庭(陈氏第九世)又有亲缘和友好关系。博爱县李氏老家谱中提到,李家人(李岩等人)和姑表亲陈王庭一起去考举、惹祸避难之事。博爱县唐村《李氏家谱》中有:“(北院)李仲,字峰,号仲……天启年,河内学府,文武双修,与弟信(李信,字岩,名威)并陈沟姑表陈奏廷(奏廷即陈王庭的字)千载寺拜师创拳,助奏廷考举,考官不平,之抱打命案,(谋)革辞,避杞县姨母家传拳,后堂弟李牟牵诱入闯贼营将焉。信遭贼冤杀,仲解甲,离闯营,赴浙江弟俊府书社武堂传拳为生。”“李信,字岩,名威,配陈氏、孔氏,行四,行一子,元斌少亡。贡生,生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卒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早年依父济源读习,后与兄仲、陈沟姑表奏廷,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拜师结义,树志文武,双杰成名,创艺太极养生功十三势,拳(剑、箭、刀)名传数省,故奏廷考举,考官不平,之抱打诛辞,避开封杞城姨母家传拳,嗣叔父春,粮行主账银,造赈谣,石粟危,粮行破……入千载寺再拳。崇祯十三年,堂弟牟牵诱入闯贼营将焉,十七年,遭贼冤杀,洁妻佛缘,取二门兄仲四子元善奉祀。”

从上面博爱县《李氏家谱》及其他文章可证明陈家沟老《陈氏家谱》中写“陈王庭 一名奏廷(即陈王庭,字奏廷)”是正确的;李岩生于万历三十四年即1606年,现有多种史料记载陈王庭出生时间约1600年,据此判断,两人年龄相差无几。上文中提到“姑表”,是因为当时李氏第七世李政德的长女嫁给陈氏七世祖陈思贵的儿子陈抚民为妻,生有四个儿子,分别是陈于阶、陈王庭、陈王前、陈易弼,为陈氏第九世;李春茂的胞妹为陈抚民的妻子。所以,李陈两家的第九世为姑表亲戚关系。

姓名是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一种标识和定位,是人体生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超过生命个体所能到达的时间和空间而存在,反映出前辈对后人的希望等感情寄托,对人的一生甚至命运好坏起某些决定作用。古人十分注重命名取字,把它作为统治阶级、有尊严门第的一项重要礼制,进行严格的规定。对于如何命名取字,汉代的班固《白虎通·姓名》中记载:“或傍其名而为之字者,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即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一定的意义联系。先有名后有字,字必须在名的基础上起。至今,人们对起名和字仍很讲究、重视。“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古代,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能区别贵贱,富贵者有氏,贫贱者无名无氏;古时候,人出生后可有一个名称,到二十岁为成年人,行加冠礼,可以取自己的字;一般有身份的秀才、士人、大夫、贵族子弟才可以有字,平民村夫没有字。

“字”对“名”的性质、含义有进一步诠释、解释、补充、升华的作用和相辅相承的作用。“名”和“字”的内容意义可以相近、相同,但是,“名”中的字和“字”中的字绝对不能重复、相同。“廷”字的意思是古代君主受朝布政的地方,使用较有局限性、特定性;“庭”字的意思是指厅堂、院堂、屋阶前的空地,使用面较宽泛。“王”字与“庭”字一起使用时(如:王庭)才有朝廷、官署公堂的意思。 虽然,“庭”通“廷”,但是“庭”和“廷”在一定场合不能混淆,尤其在名字中。“王庭”是一个专用词条。《辞海·语词分册·下》对“王庭”词条有解释:朝廷。《易·夬》“扬于王庭”。孔颖达疏:“王庭是百官所在之处。”古时候,也指北方各族君长设幕立朝的地方。《汉书·匈奴传上》:“是后匈奴远遁,而幕(漠)南无王庭。”陈王庭的祖父和父亲均为当朝下级官吏,有一定的修养和学识,对起名这样的事情会比较重视。

《温县志》(卷之十一·宦迹)中记载:“张兆羆(崇祯年间温县知县,洋县人,荐举),除地方土豪免小民鱼肉,建敌楼二十座及东南隅砖城。后调繁孟县。”“吴从诲(安平人,举人),府通判署县事。值河南土寇猖獗,沿河而上,直抵温城。从诲亲冒矢石率众御之。寇不得渡。从诲曰:‘水战利火攻。’命乡兵守备陈王廷、千总郭忠等纵火焚船,贼溺死者无数,遂遁去。忠中流矢死。”县志上提到陈王庭的地方极少。以上两件事发生在崇祯年间,明末这一时期的陈王庭年轻体健,武艺出众,曾担任乡兵守备一职。文中用的是“陈王廷”,说明乾隆时期及其以后的《温县志》中就已将陈王庭的名字弄错。

考究“陈王庭”名字被写错的原因,一是明末清初陈王庭等人违法,遭到官府缉拿,或因朝代更换,名姓避藏惟恐不及,致使声名埋没、历史记载欠缺;二是现在人沿续使用清代《温县志》、清代陈氏祖坟中石碑上“陈王廷”的错误写法;三是后人没有仔细观看、分析抄写较早的《陈氏家谱》;四是后代编著者粗心大意、人云亦云、不求根底,有从众心理,或迫于形势,将错就错,包括新修的《陈氏家谱》,其相关陈王庭内容记载与老的《陈氏家谱》有不一致的地方。

至今,焦作市温县的几位太极拳大师和焦作市几所大学的教授以及社会上的有识之士编辑有关太极拳文章、著作时,一直正确地沿用了“陈王庭”这一名字。

2013年5月 22日《焦作日报》“视觉新闻”栏目的内容(截图)有:“在陈家沟中国太极拳博物馆,来自加拿大的弟子们在陈式太极拳始祖陈王庭塑像前摆出武术造型。”

改几个错别字不难,难的是有没有改正错误的勇气。有错的地方就必须拿出改正的勇气、认真改正,统一规范表述语言名称,以利于太极文化等在世界的推广普及、应用和发展。

陈王庭老先生故去虽已三四百年,但他还有后人,还有无数的旁观者和有识之士。陈王庭不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农民,还是一位武术家、才子,文武双全。古往今来,有学识、有地位的人拥有自己的姓名、字号是很正常的,对于自己的姓名、字号,也是很讲究的,不会随意乱起、乱叫。这些如果不是被写在碑记上、家谱和文献上,后人怎能知晓?谁都忌讳别人把自己的名字写错、读错、说错、叫错。后人这样将错就错下去,是对先人的不尊重,是自欺欺人;错误在无形中又衍生出许多错误,成了错上加错,陈老先生在九泉之下怎能安眠!

请正确使用“陈王庭,字奏廷”或“陈王庭,一名奏廷”这一名称,切莫造成阴差阳错、阳错阴差,一错再错、错上加错!尊重历史、尊重故去的武术界前辈、尊重中国汉语言传统文化。

[1]陈正雷.陈式太极拳械汇宗(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2.

[2]沈寿.沈寿·太极拳文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11-112.

猜你喜欢
氏家谱陈家沟温县
陈家沟:孕育『太极梦』的地方
金桥(2021年3期)2021-05-21 08:05:26
河南省道235温县城区段改建工程竣工通车
石油沥青(2021年1期)2021-04-13 01:30:46
陈家沟村落文化对陈式太极拳的影响研究
武术研究(2020年12期)2020-11-24 01:52:53
温县
一代宗师陈发科铜像将在陈家沟落成
少林与太极(2019年8期)2019-10-08 05:40:55
温县
500人的全家福!浙江六代后裔合影超级震撼
拳种的研究
武术研究(2016年6期)2016-05-14 22:09:30
短小的铁棍山药是个宝
河南唐村武术史料再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