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文学缺陷浅析

2014-08-15 00:43孔祥泽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寻根文坛作家

孔祥泽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4)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中国文学界涌起了一股“文化寻根”——寻找民族传统文化的浪潮,一些作家开始着意于对中华传统文化、民族内在心理的挖掘。

1984年12月,《上海文学》杂志社与杭州《西湖》杂志社等联合举办了“新时期文学:回顾与预测”的座谈会,与会作家和评论家就如何突破原有的小说艺术规范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寻根”的口号。20世纪80年代初,汪曾祺、邓友梅、吴若增等所写的《受戒》、《那五》、《翡翠烟嘴》等可算是寻根文学的前奏,但寻根文化的真正兴盛却是在1985年——韩少功率先发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紧随其后,郑万隆发表了《我的根》,李杭育发表了《理一理我们的根》,阿城发表了《文化制约着人类》,郑义发表了《跨越文化断裂带》……。在“文化寻根”思想的感召下,“寻根文学”作品不断涌出: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王安忆的《小鲍庄》、《小城之恋》,李杭育的《沙灶遗风》、《最后一个渔佬儿》,阿城的《棋王》,莫言的《红高粱》等作品如风起云涌。

寻根文学作为80年代中国文坛上一股重要的文学思潮,它反思传统文化,打破了中国历来“文以载道”的正统思想,逐渐回到文学本身,以现代意识关照现实和历史。寻根小说在表现手段上将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手法与现代派的抽象、暗示、象征等手法有机结合,这些都在促进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上功不可没。但“寻根文学”的缺陷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寻文化之根时,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值得商榷。

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对寻根小说做出如下评论:“在思想倾向和价值估断上,显然表现得复杂而暖昧”,在对传统文化表示孺慕的同时,对“以儒家学说为中心的‘规范’的体制化的‘传统’,持更多的拒斥、批判的态度”。他们在找寻文化的根的时候,对传统文化缺乏科学辩证的眼光。《棋王》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在文本中王一生常说:“何以解不痛快?唯有下象棋”“下棋吧,有忧下棋解。”这里“下棋”实际上代表了老庄无为的哲学意识。阿城对传统的道家文化是持赞成态度的,他认为道家文化是中国人应付乱世的有效工具。《棋王》中王一生只专注于两件事:一是吃饭,二是下棋。吃饭满足的是其生存需要,下棋则为满足精神的需求。在精神极度贫乏的情况下,王一生把下棋当做逃避现实的一种有效的途径,但是精神上的满足却不能解决实际的填饱肚子的生存问题。在文本中我们可以发现,王一生更重视解决温饱问题,“棋”再好,也不能解决食不果腹的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生存问题。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庄哲学在当下并不是应付乱世的有效工具,它有时也不能有效的解决现实的矛盾与问题,寻根文学也很难达到之前标榜的“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程度。阿城在对道家思想推崇的过程中,只是片面的一味赞赏,而没有加以辩证的眼光,这也反映出了当时寻根文学作家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有失辩证的,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没有对文化的根整体深入把握,这也直接导致寻根文学后来未能发展壮大。

二、寻根派作家对“根文化”的定位有失偏颇。

韩少功曾在《文学的“根”》中提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实际上,寻根理论对“根”的定义存在着一定的偏颇,文学不是文化,寻根文学“寻”的不是文学之根,而是文化之根。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作家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是“以偏概全”的,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上,他们往往抓住某种地方民俗、习惯便刻意进行渲染,而忽略了对“民族性”的整体性的真正解剖。从时间的维度上看,寻根派作家更多地推崇古代文化;从空间的维度上看,他们不是在现实社会中寻找融于民族血液中的传统精髓,而是将创作的眼光注目于乡村、边地、荒野、大漠等边远地区。“寻根”的局限性在于——将某些失落的文化、弱势文化作为文学的”根”,而对广大的中原文化、主流文化予以舍弃。而这种推崇文化支流的,忽视文化主流的做法,使他们的文学活动颇有舍本逐末之嫌。此外,寻根文学虽然关注民间,关注底层,在本质上也与现实接近,但有些寻根文学在表面上往往与人们当下的现实生活还有一段距离,导致作品与当代现实的疏离。而且,有些小说还充满了纯文学的严肃精神与精英立场的启蒙意识,使一般读者难以引起共鸣,这就造成了寻根作品严重脱离了大多数的读者。

三、融入世界文坛的强烈愿望,导致在创作时扭曲了传统。

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改革开放后加大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在经济模式、经济理念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西方的现代文化思想也涌入中国本土。西方现代文化的不断涌入,必定与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相冲突。在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的冲击时,寻根派作家表现出强烈的反叛情绪和焦灼心态。他们不甘心只做西方文化的追随者,希望能够在世界文坛上发出中华民族自己的声音。然而,十年“文革”对中国文坛造成巨大的创伤,文坛依然处于屏弱的状态,还未完全恢复生机,这迫使他们不得不以“西方”为目标,奋力追赶。此外,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前苏联民主作家对异族民风的书写,以及日本川端康成的现代小说,影响并冲击着当时的中国文坛,为主张找寻传统文化之根的中国作家提供了努力的方向。1982年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持左翼立场,具有叛离西方主流文化的创作思想,这些都成为了中国作家效仿他的原因。上个世纪80年代,文坛想摒弃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但是他们并没有用中国自己的理论,而是把欧美的理论奉为经典,用“他山之石”来摆脱苏俄文学的价值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寻根派作家虽然将文学的民族性提到了很高的位置,但由于他们对西方现代文化的过分仰慕,一味地去迎合西方的审美要求,下意识的用西方文学(理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文学作品,使得他们不可能用中国本土的传统理论来完成“文学寻根”的任务,“寻根”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将中国文学带入世界统一背景中的一种手段,寻根派作家更是在某种程度上沦为了西方文化追逐者。

寻根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坛的真实写照,从某种程度上表现了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状况,它在新时期文坛上匆匆而过,宛如昙花一现,这是有一定必然性的。

首先,所有的文学都与政治有一定的相关性,寻根文学作为文学发展的一股潮流,期望完全摆脱政治影响,是不可能实现的。况且,寻根文学的口号本身就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需要而提出的,它是肩负着历史使命出场的。而寻根文学的实质在理论上,是主流意识形态对“反思”和“改革”小说的反思与深入,对现实主义传统的接续,使其肩负起神圣的历史使命,而在创作实践上却是对乡土小说和风俗文化小说的接替和更新。所以说,寻根文学本质上是主流话语和边缘创作的一次结合,寻根文学的发展本身就不是按照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所以它的“昙花一现”也是必然的。

其次,寻根文学在受西方理论影响的同时,又很难克服中国文学大传统中的缺陷。从作家本身来讲,当时知青作家在能力上还有欠缺,很难解决实际遇到的很多困难。寻根文学的主要成员是知青作家,下乡接受再教育的体验丰富了他们的经历,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渴望,所以“文化寻根”的说法一旦被提起,他们就一呼百应,顺应文学创作的大潮。但是正是因为“文革”、“下乡再教育”而使知青们失去了在学校受正规教育的机会,使得作家的文化积淀有限,能力的不足在创作过程中明显的体现出来了。实践的缺憾大大影响到他们对“寻根”理论的进一步深入挖掘,也直接影响到寻根文学的发展。

寻根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缩影,表现了当时中国文坛的状况,虽然它的理论有所偏颇,实践也有缺陷,但是思潮本身的提出和发展是有文学史价值的,它为之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进一步发展留下宝贵的经验。

[1]陈晋.关于文学中的文化问题的讨论[J].文艺理论与批评.1987,(1).

[2]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阿城.棋王[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4]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J].作家.1985(6).

[5]陈思和.当代文学中的寻根意识[J].文学评论.1986(6).

[6]程邦海.寻根文学究竟寻找什么?——试论“寻根文学”的内在缺陷[J].皖西学院学报.2002,(4)

[7]胡小娟.“文化”的幽灵——新时期以来“寻根”小说研究(1984—2010)[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11.

猜你喜欢
寻根文坛作家
作家的画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寻根稽古德祚绵长
寻根船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