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德 李丽娟
(绥化学院图书馆 黑龙江绥化 152061)
导读是图书馆最基本的读者服务工作之一,其有两方面涵义:引导读者查找文献和引导读者正确阅读和理解文献。而高校图书馆的导读服务以此为基础,则更注重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文献信息保障,为学生学习、实践提供帮助。与此同时,还兼有引导读者掌握文献检索技能,培养读者的信息素养。
所谓“架标”泛指简单概况书架所存书籍类目的标签。“架标”导读就是图书馆利用“架标”引导读者查找文献,方便读者了解馆藏布局和文献分类法,是文献“定位检索”的基本参照。开展“架标”导读,首先,要在借、阅室内明确方位和坐标点,对室内书架分列、行进行排序,使每个书架都有编号;其次,制作详实准确的“架标”,按z侧和n侧分别概况介绍书架两侧书籍,并根据书架所存书籍的调整随时更改“架标”;第三,根据室内方位和坐标点制作“架标”排列表,简单介绍“架标”所概况的类目,把排列表放在室内显眼的位置方便读者利用;第四,制作“架标”的电子表单,通过“链接”详细介绍类目的信息、与教学的关联、该书架所存“名著”、新书等信息。“架标”导读工作看似简单,实则琐碎费时;导读馆员在了解文献分类法、熟悉馆藏分布的基础上,根据学科专业介绍文献的分布情况,方便读者查找文献;并随着新书的入馆,及时调整“架标”。开展“架标”导读工作,读者可以根据学科专业,进行简单的文献类目的“定位检索”,例:读者想查询“会计专业”的书籍,通过“架标”电子表单查询“会计”,即可知道“会计”类的文献分类号F23,在单本阅览室(一)的二列10行n侧存放“会计专业”的书籍,可以阅览;在社科借阅室(一)的三列4排z侧存放“会计专业”的书籍,可以借阅。“架标”导读在为学校教学提供服务,“解决找书”问题的同时,还能使读者直观了解“中图法”的知识,方便读者根据自己的爱好与“架标”的介绍,自己找书,锻炼读者查阅图书的实践能力,培养读者的信息素养。
萧乾先生说:“书评是读者的顾问,出版界的御史;好书的宣传员、解说员,坏书的闸门。”确如斯言,书评对书籍内涵全面、客观、科学的分析,揭示了书籍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文艺价值和社会意义;提示阅读书籍时易忽略的、难理解的、但有价值的章节,指出其缺失并针对性地评论;得失并举为读者选书提供佐证,方便读者更好的理解书中内涵,吸取精华、摒弃糟柏,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书评对于选择学术书籍具有更大的影响力,能够引导读者在学科发展轨迹中阅读、理解学术书籍。书评是为广大普通读者服务的,语言表达要尽量浅显明白,篇幅简短,内容精练;是具有时代气息、具有一定思想性和文艺价值的文学作品[1]。
高校图书馆开展书评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方便读者更好的选择、理解专业文献;在专业学科的背景下,对文献进行科学公正的剖析,分析其对错,评论其内涵和对学科发展产生的影响;既不歪曲也不附和,不带功利目的,只是向读者做出客观公正的介绍与评论。而专业性很强的书评写作,需要熟悉相关学科专业的知识,这就要求图书馆与各学科专业的教师沟通;由教师推荐需要采购的专业文献,在图书馆采购后,教师负责书评写作,指导馆员通过网络收集整理适合的书评资料,编制书评索引、书目供读者查阅;同时,图书馆根据实际情况与学校相关部门沟通,为教师提供“科研工作量”。形成一支优秀的书评写作、制作队伍,是作好书评工作的关键。
高校图书馆要有规划、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开展书评工作,书评信息必须定期更新,这能及时宣传馆藏的新书、好书,引导读者书评的方向,更好的为学校教学提供服务。通过板报、电子大屏幕向读者介绍馆藏经典文献、到馆新书的书评,定期更新;并根据运动会、节日、纪念日、各种考试有针对性的推介书评信息。利用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和新书的广告效应,举办书评比赛,征集读者的书评;图书馆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点评,并将点评反馈给读者,这有助于读者阅读与提高写作技能;同时,将其中优秀作品收入馆藏,并推荐给广大读者;这是对读者的重视,能更好的与读者沟通,又能引导读者多读书,扩大书评的影响。图书馆请专家进行讲座,发布相关书评,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口语化的讲解、现场提问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书评的导读作用。
网络的普及方便读者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上网查询所需资料、阅读感兴趣的书评,并发表自己的书评;但读者发表的书评非常随意,常常“语不惊人死不休”,个别人的观点更与社会主流意识相驳,是非不分、观点错误;还有人被利益所驱使,对新书进行人为炒作,误导读者。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要辅助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图书馆依托校园网,针对社会热点和阅读的潮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读者群的阅读、讨论;为读者提供网络导航服务,帮助读者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搜索、甄别有价值的书评信息;并收集、存储、推送部分优秀的读者网络书评,请相关专家学者给予点评,吸引广大读者登录图书馆的网站;促进读者之间、读者与馆员之间、读者与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之间交流读书心得,力求客观公正的引导读者书评的评论方向。高校图书馆的网络书评的目的就是向读者介绍、推荐馆藏书籍,为读者阅读提供便利;既有学术著作的学术性书评,也有文娱作品的大众化书评;所评书籍的种类要多,形式要新颖,为读者提供多层次的书评服务。同时,与学校相关部门或学科开展针对性书评活动,例:“爱国主义图书评论月”“心理辅导活动周”“学科专业知识普及周”等,发挥图书馆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实践的职能。
当今网络信息已成为读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网络导读是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对传统导读工作的扩展和延伸,是对馆藏文献及数字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是以文献信息资源为媒介,利用数字技术,在网络环境为读者提供的导读服务。网络导读能够方便读者随时上网查询所需资料,并针对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提供网络资源导航和信息推送;力求节省读者检索时间,增强其信息利用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2]。
导读平台是图书馆为了开展网络导读与学校其他部门合作建立的,是基于业务逻辑复用的业务平台,力求更好的利用馆藏,更好的为学校教学服务。导读平台能够模拟馆员的导读过程,通过解析导读服务的各个环节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在把馆藏分布的信息,按照特定的规律进行分类、编辑、组织的基础上,把不同类型的导读信息组成一个脉络清晰、易于理解、便于使用的数据库,而每一个导读信息都是一个语义链接。读者通过导读平台能够了解到馆藏的分布信息、借阅规则和检索方法,使读者知道“怎样利用图书馆”“图书馆能够提供哪些服务”“有疑难问题怎样获得图书馆的帮助”等基本常识;同时,通过网络表单、E-mail、书评论坛、“个人数字图书馆”等网络导读“窗口”,有针对性的开展系统化、专业化的交互式导读服务,并根据读者的专业特征,积极开展专业文献信息资源、专题文献、课题查询等引导服务。高校图书馆的导读平台也是教学辅助平台,介绍与专业课程体系相关的教学信息,使读者了解到与教学相关的课程分布表、教师的学术信息、教材及相关教辅资料的馆藏位置等信息;与任课教师沟通,把教案和教学参考资料编成“课件”或其它电子媒体,存到图书馆数据库中,并收集与之相关的网络资料,方便学生查阅学习。导读平台能够拓宽读者知识面、锻炼实践技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信息素养的教育;能够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为师生之间交流思想、分享知识与人生体会提供条件;力求在师生之间构成良性互动,使能力教育与学术研究相互融合,使学生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组织能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升,达到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网络导读区别于传统导读服务,不再是读者与馆员面对面的交流,其服务手段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而服务内容更丰富、服务范围更广泛、解答更规范。网络导读服务大体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通过导读业务平台向读者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交互式导读服务,方便读者随时随地上网利用馆藏。第二,馆际合作。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对文献的版本、作者、(译者)等有要求,例:教授外国文学的教师需要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文学名著,而应用化学的教师需要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王玉忠等著的《高分子材料导论》;高校馆藏虽然丰富,但无法满足所有教师的需求;图书馆可以通过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借助网络服务体系,满足教师对文献的需求。第三,自建数据库,开展网址导航。根据学校地域特色、学科专业设置、重点科研课题,通过对网络资源的收集、加工、储藏和链接相关学术信息,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自建数据库,并编制专题目录或关键词索引,使无序的网络信息有序化,方便读者了解世界范围内相关学科专业、科研课题的发展概况;收集、整理与本校学科专业相关的网址,编制网上站点导航系统,从而节省读者时间,使高校图书馆成为查询网络资源的枢纽[3]。
图书馆作为高校教学辅助机构,要拓展导读服务的范围,依托馆藏资源有针对性的为学科建设提供深层次的知识信息服务。图书馆根据学校学科发展规划和本馆人力资源情况,派出馆员到相应院系开展上门服务,把馆藏资源、服务策略介绍给读者;与师生及科研人员进行深入交流,获取并准确理解读者的需求,提供及时、正确的服务;进而成为合作伙伴,参与到学科的教学科研之中。图书馆开展的学科导读,能够有针对性的收集、整理与学科相关的图书、报刊、网络资源及其他学术信息(教师的教案与课件、学科的课程规划、科研过程中的成果信息等),并建立专题数据库,提供保存与利用服务;根据需要协助院系资料室的资源建设、进行特定专业文献传递、课题查新与跟踪、收集科研活动信息、参与专题性调研等服务。开展学科导读服务,由于师生能够直接参与,能够帮助他们系统掌握知识查询、收集、分析、重组和应用的全过程,培养工作实践能力,提升信息素养的水平;同时,引导他们使用信息工具,在信息空间构建“个人数字图书馆”;还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视野,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锻炼实践能力,并对自身的知识基础形成清晰的认知,对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知识发现与创新能力提供实质性的支持和指导。这种学科导读服务能够根据教师教学与科研的需求变化,动态、连续地进行专业信息收集、分析与预测,为学科建设提供信息支持,发挥图书馆的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实践的职能[4]。
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要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各种方式的服务,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图书馆教育是课堂教育的继续和补充,在大学生各方面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导读作为图书馆最基本的读者服务工作,能够帮助读者最大程度地获取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其信息素养,为学校信息素养教育作好辅助工作;同时,借助互联网,图书馆能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深层次的知识信息服务。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应该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学习实践中心、教学辅助中心。
[1]王庆德.论高校图书馆的导读工作[J].现代情报,2008(9).
[2]高庆殿.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网络资源导读服务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4).
[3]黄茜.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简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1).
[4]李玉兰,吕俊杰,彭晓东.图书馆在大学人才培养支撑体系中的作用 [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