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成因分析

2014-08-15 00:47史晓荣
绥化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财政性教育经费教育资源

史晓荣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陕西西安 710061)

“择校”是指就学主体自主选择就读学校、放弃政府的教育安排的行为。按照办学体制的不同,择校可分为体制内(公办学校间)择校和体制外(公办与民办学校间)择校。依据择校行为发生的空间范围,即市、县、区范围的区域内择校和在不同地域范围间的跨区域择校(也即借读)。而我国现行政策规定:允许体制外择校,明令禁止体制内择校。但经相关政府批准的跨地区择校则是允许的。从我国的教育实际现状看,“由于民办、私立教育发展规模有限,体制外择校的比例还比较低,就读于非公办学校的学生比例只有5.8%,就读于公办学校的占到94.2%”。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中,“就近入学者占71.2%,‘电脑派位’者占5.3%,择校和借读者分别占17.2%和2.8%(另有‘其他’类占3.6%),即择校(含借读)的比例在公办学校已经达到20%(占样本总数的18.6%)”。[1](P6)因此,本文所指是体制内择校,即在公办学校内自由选择学校就读的行为。

伴随择校人数的不断上升,择校条件(以“成绩+择校费”为主)的弊端日渐显露:应试教育变本加厉,择校费水涨船高,高收费、乱收费、以权择校等教育腐败问题不断出现,为保证教育公平的努力因为择校现象的存在引发新的社会不公。因此,分析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出现的深层社会原因就成为从根本上解决矛盾的必然要求。

一、择校现象的前提条件:社会分层客观存在和社会流动日趋频繁

第一,社会分层客观且长期存在。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分层指将特定社会的成员根据一定社会意义的属性这一标准区分为高低有序的层次和等级的过程与现象。不同层次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而一定的社会地位是社会成员通过继承、制度分化、社会化以及创造性活动获得和占有的。具体的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不仅能将其同其他人区分开来,更重要的是,与地位相关的各种权利、务将制约其所参与的社会交往活动。社会分层导致的结果是社会各个阶层在相对稀少的社会价值物的获得机会、占有量以及需求的满足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也就是说,社会分层带来了社会不平等。马克斯·韦伯指出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领域的不平等主要从经济、权力、声誉三个角度综合进行考察。市场购买力的大小是阶层划分的重要标准,韦伯认为货币占有的多寡是经济定位的标志;权力地位则是根据人们是否拥有权力以及权力的大小来确定的,韦伯认为组织管理部门中的各种管理职位是合法权力的源泉;社会公认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出身、仪表、知识教养、生活样式等因素)影响人们的声誉地位,社会评价从肯定到否定从高到低构成了有序的阶梯,将社会成员规范为不同的等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整个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而我国社会群体亦相应转变为由群体社会精英、中间阶层、弱势群体大致三个社会阶层构成。我国社会从以往的平均主义大锅饭过渡、转变为兼顾公平效率为先、承认由于个人智慧和努力,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后富的不平等的社会样态,也就是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地位存在高低差异或区别,有了相对稳定的社会分层。

第二,社会流动可能且愈加频繁。社会流动(垂直流动)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经济收入、社会职务、和声誉等的不同而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个人从一个社会阶层进人另一个社会阶层的行为或现象,其为不同阶层的人提供了改变地位的途径。垂直流动分为上向流动和下向流动。合理的社会流动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促进个人能力的发挥。而上向的社会流动可以使一些处于低层的社会成员改变自己的地位和经济状况。改革开放以后,职业地位因其对人们的收入、权力和声望产生直接影响力而变得越发重要,成为个人社会地位的象征。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和自主择业的实施,职业的自由流动空间空前扩大,使社会垂直流动具有了可能性。同时,“社会职业对人的选择不再依据个人的社会背景,而主要依据个人自身的品质、知识、技能及成就,刺激了社会成员的流动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奋斗热情,促使其积极争取适合自己的位置。”[2](P244)

第三,教育是实现社会流动的重要手段。

在“我们能获得数据而加以分析的所有工业化或正在工业化的国家中,对‘谁走在最前面’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就是‘那些获得了教育的人’。”[3](P103)大量事实表明,在我国“教育向来被视为增加社会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手段”。[4]

高考制度恢复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们得到改变职业、上向流动的机会,于是教育成为一种重要的流动途径和手段,其将学历置换为酬劳的巨大功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以获得更高社会地位为目的的教育竞争。受教育者将争取更多社会资源,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期望寄于教育。“诸多事实表明,教育已经演变成社会筛选的第一道‘筛选装置’。”[5](P18)受教育程度和学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所从事的职业取向。与此同时,也制约着其获得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的程度。为了提升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和学历,升学压力不断前置的结果却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能够享受怎样的教育资源成为关注焦点。

二、择校现象的现实原因: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第一,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偏低。现阶段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是基本国情。属于典型的“穷国办大教育”,“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较,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6](P92)而世界上72个经济发展处于不同层次国家连续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各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13年的综合平均值是4.619%。“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对教育事业更加重视,加大了对教育发展的投入,从2000-2005年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这6年中世界各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平均值都稳定在4.686%以上,6年的综合平均值更是达到了4.851%,明显高于以往的教育投入水平。”[7]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2%,直至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才首次突破4%,这意味着我国首次实现1993年的承诺,尽管如此,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教育投资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第二,财政性教育经费在教育系统内部分配不合理。在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与我国GDP增长水平不匹配的情况下,我国教育经费在教育系统内部的分配也不合理。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统计数据,各国的教育支出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分配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农业经济占据社会发展的主导地位形势下,三级教育在整体教育支出中,呈现出“正金字塔”的发展态势,即初等教育所占比重最大,中等教育次之,高等教育最末。但伴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的急剧扩张,初等教育趋于成熟,使其在整体教育中所占比例下降,中、高等教育比例大幅提升;经济水平发展程度越高,则高等教育地位显得愈发重要,其所占比例会进一步攀升,而此时初、中等教育则会相应有所下降。三级教育在整个教育支出所占比重的“国际标准为46.33%,33.18%,20.48%,我国三级教育初、中、高等比例为39.02%,36.59%,24.39%。由此,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明显体现出‘重高等而轻初等’的特点”。[8](P49)对于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现状要求我国优先发展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提高国民的整体水平。但初、中等教育投资收益期长,与此相反,高等教育投资的社会收益可在短期内经由社会经济发展得以体现。我国在财政性教育经费上的不合理分配,使社会受益率高的义务教育资金缺口大,义务教育经费不足只能造成的结果是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和教育成本的私人补偿。

第三,财政性教育经费在义务教育阶段长期分配不均衡。在财政性教育经费倚重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资金缺口相对较大的形势下,我国政府目前在一定程度上,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无法使许多学校的建设获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实行了基础教育重点学校建设制度,这使得少数学校长期内,在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管理水平和资金来源等诸多方面远胜于其他普通学校。可以说“重点校是在牺牲普通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国家特殊政策保护下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重点校和薄弱校的出现,加剧了校际之间的差距,使教育资源在分配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不平衡。”[9](P12)而重点学校进入良性循环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各地政府并非都转变工作重心,加大对薄弱校的改造力度。部分地方政府为了树政绩工程,继续增加对重点学校的资金投入,给予重点校大量优惠政策,人为造成了基础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学校间的差距加大,一大批薄弱校形成。加之近几年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教师流动日益频繁,大量优秀教师为了占有更好的发展平台纷纷流向重点校或民营学校,导致的直接结果是薄弱学校的发展遭遇困境,雪上加霜。

第四,学生家长择校预期过高。我国义务教育机会由政府管制,即政府规定以户籍为学生入学的依据。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免试入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这是仿照世界许多国家“城市学区制”的通行做法,是旨在减轻学生负担、促进教育公平、便于教育管理而提出的。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教育机会公平。不少家长认为,按户籍决定入学会造成这样一种后果,即同样是接受义务教育,户口所在片区有重点校就可以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反之则只能“享受”相对匮乏的教育资源和接受质量较差的教育,导致的结果是受教育者社会上向流动的资本大相径庭。“贫穷不是孩子的过错,却使孩子承担了贫穷的后果”[10](P120)。家长们期望子女通过接受教育获得较高社会地位,而优质教育资源对这一目标有较好的达成作用,因而形成了“在对教育均衡化状况和对口学校较为满意的情况下一一八成家长如有机会仍要择校”的境况[11],在这种“竞技思维”影响下,为获取较高的社会地位或谋求社会上向流动的机会,将导致激烈的教育恶性竞争。这种竞争机制一旦形成,它将导致少部分人占有和享受更多的社会优质资源,形成包括教育资源在内的社会资源不断集中的态势。与此同时,使得“弱势学生”长期丧失享受优质或较好教育资源的机会和权利,其发展潜能在这种恶性循环中将缩水、甚至遭到扼杀,其占有的社会资源也将越来越少。极端的结果是在严重两极分化的过程中,生发不安定因素,加剧社会的不稳定。

总之,长期以来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比重偏低及其在教育系统内部的不合理配置,以及财政性教育经费的长期倾斜,导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间的巨大差距。而优质教育资源促进社会上向流动的功能导致了义务教育阶段日愈频繁的择校行为。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逐,带来的结果是优质资源不断集中的严重后果。基于此,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亟待得以合理解决。

[1]文东茅.我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及其对弱势群体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

[2]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Deng Zhong,Donald J.Treiman.The Impac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on Trends i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The American Journalof Sociology,1997(2).

[4]李爽.义务教育的分化与阶层地位的再生产一一以北京市“小升初”择校现象为例[D].北京工业大学,2011.

[5]周国军.社会学视角下的教育竞争[J].辽宁教育研究,2007(11)

[6]张苑 .我国教育资源配置分析及政策选择——基于教育基尼系数的测算[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4).

[7]蒋义.4%: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必须达到的分配规律——基于世界各国教育投入历史数据的比较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8]白彦锋,俞惠.我国财政性三级教育支出分配结构探究[J].财经理论研究,2013(2)

[9]李融.当前中国择校问题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6(4).

[10]李慧.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的制约因素[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7).

[11]王柏玲.一项调查显示,在对教育均衡化状况和对口学校较为满意的情况下一八成家长如有机会仍要择校[N].文汇报,2013-1-31(10).

猜你喜欢
财政性教育经费教育资源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商业银行资金清算账户成为人民银行财政性资金监管盲区需引起关注
管好用好粮食仓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
基于ArcGIS9.0-GeoDa059i的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空间差异性分析——以2008-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例
基于ArcGIS9.0-GeoDa059i的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空间差异性分析
——以2008-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例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基层行财政性缴存款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