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珊
(解放军72959部队,山东 济南 250031)
人们在分析认识事物的开始,就离不开比较。只有通过比较,确定了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点,以及跟它相类似的事物的相同之点后,才能对之取得一定的认识。《孙子兵法》开篇即指出“校之以计,以索其情”,强调比较方法在军事谋略中的重要性。有比较才能鉴别,比较方法也是毛泽东考虑问题,做出决断的基本方法之一。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通过比较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有力地驳斥了当时流行的两种错误观点:“亡国论”和“速胜论”。同时,在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持久战”和“抗战三个阶段”的观点,为此后的抗日战争提供了正确的战略指导,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论持久战》堪称成功运用比较方法的典范。但是,目前学术界对《论持久战》的研究多从哲学角度入手,重点考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继承、运用与发展,而对其中蕴含的科学的比较方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即便提到也并未作具体分析。本文将就《论持久战》中体现出的毛泽东比较方法的特点进行具体的研究,以期从一个侧面管窥毛泽东军事思维的特色。
孙子曰“经之以五”、“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前者要求对影响战争的因素作全面考察,后者要求客观考察。所以,采用客观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战争,才能使战争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选择了对抗日战争进程具有重大影响的军事和经济力量、战争性质、战争资源以及国际关系等四个因素进行比较分析,说明了日本方面的强国、退步、小国和寡助的特点,以及中国方面弱国、进步、大国和多助的特点,进而判断抗日战争具有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这四个基本特点。而这些,就是中日战争互相矛盾着的基本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双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这些特点在战争过程中将各依其本性发生变化,一切东西就都从这里发生出来。这些特点是影响抗日战争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不是虚造骗人的,是客观的;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是全面的。
“亡国论”和“速胜论”者之所以判断错误,就是犯了主观片面的错误。“亡国论”者只看重了敌强我弱这一个矛盾,把它夸大作为判断整个战争的根据,而忽略了其他的矛盾。他们只提强弱对比一点,是他们的片面性;他们将此片面的东西夸大起来看成全体,又是他们的主观性。 “速胜论”者也同样犯了主观片面的错误。他们要么片面地忽略了强弱这个矛盾,而只看到了其他矛盾;要么主观夸大了中国的长处。
毛泽东比较方法在《论持久战》中体现出的另一个特点是善于综合运用多种比较方式,具体表现为:分析比较与综合比较相结合、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以及静态比较与动态比较相结合。通过多种比较方式的综合运用,使得对事物的分析既细致入微又不失整体,既有空间上的立体感又能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正确预测。
分析是思维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加以考察的方法;综合是思维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加以考察的方法。如果将这一概念用在比较领域,那么,分析比较就是把待比较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相对应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对这些部分分别比较认识;综合比较则是把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比较认识的结果联系起来,从它们的相互关系上来比较各个事物的整体特点。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研究抗日战争的四个基本特点时,成功地运用了分析比较与综合比较相结合的方法。
为了研究抗日战争的基本特点,毛泽东将中日两国的情况分为军事和经济力量、战争性质、战争资源以及国际关系等四个有机组成部分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这四个影响抗日战争性质和前途的基本特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毛泽东又对中日两国情况进行了综合比较。因为中日两国分别作为一个整体,是由这四个特点构成的,每个特点在整体中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并且各个特点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各不相同,因此必须把这些特点综合起来,才能形成对中日两方面的完整认识。毛泽东指出,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这是日本侵略战争的基本条件”;然而,“日本战争的退步性和野蛮性是日本战争必然失败的主要根据”;同样,弱国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侵略,然而抗日战争的进步性是中国在战争中必然胜利的主要根据;多助寡助是重要因素,但是附随因素,依敌我本身的基本因素如何而定其作用的大小。这样,敌虽强,但敌之强己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减杀,我虽弱,但我之弱已为其他有利的因素所补充。通过我方努力,可以削弱敌方优点,扩大敌方缺点;同时,加强我方优点,克服我方缺点。
依据综合比较的结论,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是“从全部敌我因素的相互关系产生的结论”。如果只看到敌强我弱这一基本特点,就会得出亡国论的结论,如果只看到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和敌寡助我多助这三个基本特点,就会得出速胜论的结论。
所谓横向比较,即在不同事物间进行的比较;所谓纵向比较,即对同一事物前后变化进行的比较。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多处使用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比较方式,通过这种比较方式分析不同时期的不同主体间的不同特点,从而令人信服地得出正确地结论。这种比较方式在文中主要体现在驳斥“亡国论”的论述过程中。毛泽东将侵华战争时的日本与英灭印度时英国的横向比较以及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日本的纵向比较相结合,得出日本侵华战争是退步的结论;将抗日战争时的中国与阿比西尼亚的横向比较以及与封建社会中国的纵向比较相结合,得出中国抗日战争是进步的结论。这里仅对其中关于日本方面的论述进行详细说明。
毛泽东在运用“时代特点”不同驳斥“亡国论”时,指出 “我们的战争……乃是中日两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战争。我们的敌人……是快要死亡的帝国主义,它已处于退步时代,不但和英灭印度时期英国还处于资本主义的进步时代不相同,就是和二十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日本也不相同。此次战争发动于世界帝国主义首先是法西斯国家大崩溃的前夜”。这里既对侵华战争时期的日本与英灭印度时期英国进行了横向比较,又对抗日战争时期的日本与二十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进行了纵向比较。毛泽东通过这种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比较方式,有力地驳斥了“亡国论”的论据,更进一步说明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退步性。
经济学上,按照分析经济活动时是否考虑时间因素,可以将分析方法分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我们借用一下,按照比较时是否考虑时间因素,将比较方法分成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静态比较不考虑时间因素,不考虑均衡达到和变动的过程,是一种状态比较,又可称之为结构比较;动态比较则引入时间因素,考虑均衡达到和变动的过程,是一种过程比较,或称之为变化比较。毛泽东在分析持久战的三个阶段时就运用了静态比较与动态比较相结合的比较方法。
毛泽东在得出抗日战争必将是持久战的结论后,充分考虑了时间的因素,运用动态比较的方法分析指出,“战争过程中,只要我能……竭尽最善的努力,敌之不利因素和我之有利因素均将随战争之延长而发展”,而敌我强弱和优劣的原来程度也将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从而得出抗日战争必将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进攻三个阶段的结论。然后,毛泽东又对每一阶段中中日双方所处的战略形势进行静态比较,指明我方在各个阶段应采取的作战形式。在第一阶段,敌强我弱,我方作战的主要形式是运动战,而以游击战和阵地战辅助之;在第二阶段,敌我平衡,游击战将升到主要地位,而以运动战和阵地战辅助之;在第三阶段,我方处于绝对优势,主要作战形式仍是运动战,阵地战将提到重要地位,而游击战辅助之。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与“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划分看似都以是否考虑时间因素为标准,其实各有侧重。进行“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时,通过比较被考察对象内部矛盾的两个对立面的情况研究被考察对象的发展趋势;而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时,要将考察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与它事物或与自身作对比。
随着认识和思维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比较事物内部所固有的矛盾的各个方面,才能把握事物的发展过程,认识事物的本质。而这就必须使思维上升到辩证逻辑的阶段,运用辩证逻辑的比较方法。辩证逻辑(dialectical logic)的基本特征是把对象看作一个整体,从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其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结中考察对象。这种逻辑既不同于把对象看作是静止、孤立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也有别于以既成的、确定的思维形式从静态角度认识对象的传统逻辑(形式逻辑)。军事辩证法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辩证逻辑思维在《论持久战》中同样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有关优势和劣势、主动和被动、内线和外线、有后方和无后方、包围和反包围、大块和小块、分散和集中、分进和合击、攻击和防御、突击和钳制、包围和迂回、前进和后退、保存自己与勇敢牺牲等对立面的比较中无不闪烁着辩证逻辑思维的光芒。其中,运用辩证逻辑进行比较最为典型的范例之一就是毛泽东关于抗日战争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的分析。这种比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内线和外线、有后方和无后方、包围和反包围、大块和小块。
内线和外线的辩证比较。从整个抗日战争看,敌方居外线,我方居内线。但从我方内部看,主力军在内线,游击队在外线,形成夹攻敌人的奇观。各游击区又都以自己为内线,以其他各区为外线,形成很多夹攻敌人的火线。
有后方和无后方的辩证比较。主力军依托国家的总后方作战,而游击队则脱离总后方在敌后作战。每一游击区仍有小规模的后方和非固定的作战线,而游击区派出的到敌后临时活动的游击队则既无后方又无作战线。
包围和反包围的辩证比较。从整个抗日战争来看,我在战略上被敌包围,而在战役和战斗上我又可集中优势兵力对各路分进之敌的一路或几路实行反包围。从敌后游击战争来看,每一孤立的根据地都处于敌四面或三面包围中,但若将各根据地以及各根据地和正规军的阵地联系起来,又形成对敌的反包围。
大块和小块的辩证比较。敌战区将占中国本部之大半,而中国本部完整的区域只占一小半。但在敌占的大半区域中,除东三省等地外,实际只能占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依面积和人口来说可能只是敌占区中之小半,而普遍发展的游击区反居其大半。如果超越本部范围,而把一些边疆地区也算进来,那么在面积上中国未失地区仍然是大半,敌占地区只是小半。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二版。
[2]华星白:孙子稗疏,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3]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8月。
[4]周敏,华星白:信息整合教程,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
[5]傅季重:比较――思维、认识的科学方法,载《哲学研究》1980年第8期。
[6]杨昌才,吴光勇:《论持久战》的逻辑方法简析,载《毛泽东思想研究》1999年15期。
[7]邱守娟:论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载《哲学研究》200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