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腾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北京 100091)
对于国家权力精英的研究分散在多个学科之中,就其主要方面而言,社会学以及政治学都从各自不同的分析框架中研究精英的影响作用是如何实现的。政治学主要是从国家与精英关系的角度分析的,而社会学思考的主要角度是社会与精英的关系。其中政治学对于精英的研究主要内容集中在精英与决策的关系、精英与政府成员的关系、精英与政治制度的关系等,而社会学对于精英的研究往往集中在精英与公众的关系、精英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精英与民意舆论的关系等。西方学者对于精英政治的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重视政治精英在国内政治、决策过程和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的较多,较少注重对政治精英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的分析;其次,零散、分散的研究比较多,将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置于整体的分析框架之中,并在系统分析之后建立更高层次的理论框架的并不是很多。
在精英政治对国内政治影响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将精英政治产生的作用划分为三大范式:状态、过程和相互建构。[1]俞可平(2000)指出:“政治精英无论对政治体系的状态还是对其过程都起着关键性作用。对于政治体系的状态而言,首先,政治精英决定政治体制的性质。……政治体制的性质是由社会的类型决定的,而社会类型则取决于社会政治精英的结构以及精英与群众的关系。其次,政治精英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最终源泉。……政治精英的不断流动或自身的吐故纳新是精英集团绵延的必要条件,而精英阶层的变动直接决定社会的变迁与持续。对于政治过程而言,统治精英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履行所有重要的政治职能,主要是制定国家和社会的重大决策,并实施某些关键性的决策;第二,引导国家的政治生活,控制意识形态,协调利益集团的矛盾,并且充当象征性的行为者。”[2]相互建构范式主要建立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上,认为政治精英通过与政治体系的互动行为和观念互构,利用文化因素与权力因素的相互联结,政治精英得以作用于国内政治并对公众产生影响。
上述的状态范式可以追溯到维尔弗里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3]那里,状态范式假定了政治精英对于政治体系的状态起着关键作用,也即对政治体制的性质和社会变迁发挥决定作用。帕累托(1876)在《精英的兴衰》中开宗明义的指出,除了短暂的中断之外,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都是处于“精英”的统治之下,精英的本意就是意味着最为强大、最为活力、最为有能力的人。当然,鉴于生物学的规律精英会发生不断的变化,衰落的精英慢慢烟消云散,新兴的精英不断登上历史舞台。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精英兴衰的历史,这就是历史的真相和世界的本来面目。[4]
帕累托认为,统治精英就是极少数掌握政治权力的人,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对政治生活起决定性的作用;在人类历史上所有形式的国家中,都必然存在着一个由极少数政治精英组成的统治阶级,他们左右着国家的发展进程。“在所谓的民主政府中,议会是主权者。但是在这些现象的背后,始终有一些人对政府的实际活动起极重要的作用。”“实际上,不管何种政治形式,统治者总是确定地趋向于运用其权力控制各种事务,以便获得个人利益。这些个人利益有时被等同于政党的利益,而始终被等同于国家的利益。”[5]因此,他认为国家意志在所谓的民主体制下反映的仍然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人民表达其意愿的政治体制仅仅是理论家的幻想,在古往今来的东方和西方现实世界中从未出现过。”[6]但是与此同时,帕累托也承认精英的流动性,认为统治精英处于不断的流动之中,精英的流动过程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过程,谁也无法阻挡它;而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统治精英的无限循环过程。[7]
此外,与帕累托同时代的加埃塔诺?莫斯卡(Gaetano Mosca,1896)利用社会分层理论进行精英研究,并注意到了下层阶级进入精英面临的困难。虽然他使用 “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概念代替“精英”和“非精英”,但是其统治阶级理论研究仍然被视为是精英主义理论。[8]莫斯卡指出,随着统治阶级的变化,文明的类型和程度也在变化;统治阶级将相对于他们控制、容忍、激发或创造的社会力量的多少和等级的不同而变化,在统治阶级能够控制和调和的社会力量与反对它的社会力量之间所存在的比例关系,就决定了政体的内在稳定性。[9]罗伯特米歇尔斯(Robert Michels,1911)在帕累托和莫斯卡思想的影响下,提出了寡头统治铁律(Iron Law of Oligarchy)的说法来进行精英政治分析,在其代表作《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中,米歇尔斯认为人类的一切党派组织、进而一切政治系统和社会系统,都必须也只能由少数寡头统治,这是亘古不变的历史铁律,他因而断言“谁在谈论组织,也就是在谈论寡头政治”。并明确而尖锐地指出,在政党政治中各种有权威的小群体基本上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目标来运作政党的。米歇尔斯认为,精英政治出现的原因之一在对于对于民主而言政治组织是必要的,而公众的直接民主无论在机制上还是在技术上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政治组织领袖产生并开始具有专断倾向,最终导致组织的寡头化倾向。[10]米歇尔斯的寡头政治理论宣称寡头统治是任何现代组织无法摆脱的宿命,即使是宣称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政党最终也会成为少数人维持组织本身、维护其利益的牺牲品。
经典精英理论主要将政治体系中的统治阶级特别是其权力的核心作为研究重点,强调少数精英对国家的统治等,为后来民主精英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过程的范式可以追溯到查尔斯·赖特·米尔斯(C.Wright Mills)那里[11]。 赖特·米尔斯(1956)在《权力精英》一书中剖析了权力精英的内部组成,其分析的重点在于权力精英如何协调利益集团的矛盾,控制国家政治生活,制定国家的重大决策。“由经济、政治和军事精英组成的上层圈子正冉冉升起。在经济的最上层,在公司富豪中间,是行政长官;在政治秩序的顶层,是政治领袖;在军事机构的顶端,是围绕在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军方高层周围的身兼军职的政治家精英。鉴于决策在结果上趋向于追求整体,三种权力的掌门人,军界领袖、企业行政长官、政治董事,倾向于齐心协力,共同组成美国的权力精英。 ”[12]他还指出,“他们支配着大公司,操纵着国家机器并拥有各种特权,掌握军权,占据着社会结构的战略要津。”[13]在米尔斯的著作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他将人民统治作为乌托邦思想加以排斥,并且也不相信民主参与的逐渐扩大可以改变精英统治的现实。联系米尔斯在 《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可以看出,米尔斯的研究充满了对现实的悲观和批判,成为西方冲突论的重要代表。
民主精英理论的另外两位代表人物是约瑟夫·熊彼特 (Joseph A.Schumpeter)和乔万尼·萨托利(Giovanni Sartori)。熊彼特(1942)在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引入了民主的另一个理论即 “竞争政治领导权”,民主概念被重新定义为:“民主方法是为达到政治决定的一种制度上的安排,在这种安排中,某些人通过竞取人民选票而得到作出决定的权力。”[14]因而熊彼特的精英理论被称为“竞争的民主精英理论”。他还指出正是由于公众的非理性心理和政治行为上的盲目使得精英政治成为现实,所以精英形成的政治和经济集团往往能够控制公众的政治行为,制造出民意。[15]萨托利(1987)在《民主新论》一书中批判了莫斯卡的统治阶级模式和米歇尔斯的寡头统治铁律,沿袭了熊彼特的精英民主论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和补充,提出一种竞争—反馈式民主理论;他认为精英通过竞争赢得选举而获得政治权力,反过来当选的统治者在政治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公众的意志,这又体现了民主制度的反馈过程。[16]“在复杂庞大的现代社会,以公民亲自参与政治决策为基础的直接民主,只能导致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和权威贬值的政治后果。现代民主只能是‘被统治的民主’,即统治的少数统治被统治的多数这一既定事实下的民主,其关键并不在于被统治的多数能否亲自掌握和行使政治权力,而在于有效制约统治的少数。 ”[17]
还有一些理论家如罗伯特达尔等人,将精英主义研究与多元主义相结合,一方面承认政治社会中精英的存在以及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强调权力的多元分布以及利益集团的相互竞争,从而打破了精英对权力的寡头式垄断。18多元主义精英理论关注利益集团的竞争,因而也属于精英理论的过程范式分析。
民主精英主义理论家普遍既承认民主的竞争性原则,又强调精英理论的普世性现象,其实质就是通过竞争产生政治精英,由他们实行高度集权的开明统治,试图将民主政治与精英主义相结合。其中,萨托利的竞争—反馈式民主精英模式,涉及到精英—选民之间通过选举与当选,决策与反映民意这几组政治行为之间的互动逻辑,已经开始带有建构模式的理论色彩。
相互建构范式起源于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所写的一系列著作如《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1977)、《学术人》(1984)、《国家精英》(1989)等。布尔迪厄的精英政治理论被称为知识分子政治学,在知识分子政治学中他引入了知识场域、权力场域的分析模式和符号权力、符号暴力的概念。布尔迪厄的理论是一种符号形式的政治社会学,在阐明符号性支配的逻辑时,将其置于不同形式的资本的客观分布中予以考察,这些资本掌握在那些运用符号性支配的人的手中;这一工作使得研究并不局限于有关“文化—权力联系”(cultural-power link)的抽象理论陈述中,而是制定并贯彻了一个详尽的经验研究方案,更准确地说是建构对象的方案。在《国家精英》中布尔迪厄用“经验加理论”的方式向我们展示“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范式既同样必要,又同样不可分离;行动的真正原因并不存在于制度和行动者这两个“社会事态”(states of the social)的任何一个孤立的方面,而是存在于它们的关系中,即“在物中客观化的历史”(或具有类似“物”的准现实性的结构)与(以个人在其行为和表象中使用的知觉和评价的范畴的形式出现的)“在身体中具形化的历史”之间的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正是从场域与惯习(field and habitus)、位置与性情倾向(position and disposition)、社会结构与心智结构(social structure and mental structure)之间持续和多层的辩证关系中,实践得以浮现出来,并进一步再创造那个塑造实践的世界。[19]
布尔迪厄提出了“普遍性的政治或理性的现实政治,以促进一种社会地建构的、有利于普遍性的生产的交流形式”,这种理想的科学交往模式被他称为替代性建构。[20]争取自主的知识场域将为科学的知识分子观念参与政治提供基础,精英分子“揭开并因而卷入群体与阶级之间的权力关系,他甚至可能对于这些关系的改变做出贡献。”[21]在这里,布尔迪厄提出了观念的重要性和文化与权力互动的形成。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布尔迪厄在传统的政治参与分析之中引入了重要的观念的因素。观念能够促使互动双方不断通过阐释、沟通和理性,完成精英与国内政治的相互建构。
相互建构范式的确是分析精英政治理论的重要解释模型,但是相互建构范式一定要依托于具体的分析变量,如果没有将政治体系中的具体要素纳入模型,那么这种范式虽然重要,却没有实际的解释意义。在这里,状态范式和过程范式中的重要分析变量可以被引用过来。威廉·多姆霍夫将经典精英理论和民主精英理论的组织维度借鉴过来,发展出了一套从组织维度出发,又强调阶级支配和阶级冲突的阶级支配理论。他用谁占了位置、谁与众不同、谁获得胜利三个指标,综合运用位置法、声望法和决策法研究权力结构的取向;在具体的层面上,他把这种取向落实为以研究作为权力之源的组成权势阶层的个人和组织为依托的成员资格网络分析,和以研究群体和阶层的意识形态和政策偏好尤其是背后的阶级支配关系为依托的文本分析,将相互建构这一核心贯彻到这两种研究向度的综合之中,形成了一套复杂而细致的建构理论模型。多姆霍夫利用这套分析手段,以美国精英政治为研究对象和分析案例,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22]
精英政治的国内政治学解释模式主要将精英政治的视角用于分析政治精英对国内政治体系和政治生活产生的作用,这种解释模式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是远远不够的。在国内-国际两个体系紧密联动的今天,精英政治的影响力早已远远超出了国家的范围和国境的界限,开始作用于整个国际政治体系和国际社会。因此,加强对精英政治与国际关系之间的影响范式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国家精英一方面因其自身的身份和特性能够成为外部世界变化中的的重点互动对象,另一方面其自身的地位和影响有将有助于其与国内公众和政府行为相互作用,作为新兴起的国际社会的中介力量,政治精英能够增强国际体系的民主化、社会化、公共化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对国际政治中政治精英力量的研究,扩展精英政治理论在国际政治研究中的运用,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评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意]维尔弗里多·帕累托:《精英的兴衰》,宫维明译,北京出版社,2010年。
[意]加埃塔诺·莫斯卡:《政治科学要义》,任军锋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意]加埃塔诺·莫斯卡:《统治阶级》,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
[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美]查尔斯·赖特·米尔斯:《权力精英》,王崑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95页。
[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
注释:
1俞可平将政治精英对政治体系产生的作用划分为状态、过程两大范式。因为在本部分我们讨论只局限在政治精英对国内政治的作用上,不涉及对国际政治或者国内社会的作用,因而,可以将政治精英对政治体系产生的作用直接等同于精英政治产生的作用。另外,相互建构范式是近十年刚刚兴起但十分关键的一种分析模型,因而我们这里将其加入,作为分析精英政治产生作用的一种理论范式。
2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评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64—165页。
3一般认为,意大利精英理论家维尔弗里多?帕累托(1848—1923)、加埃塔诺?莫斯卡(1858—1941),以及德国精英理论家罗伯特?米歇尔斯(1876—1936)是经典精英理论的创始人。
4[意]维尔弗里多·帕累托:《精英的兴衰》,宫维明译,北京出版社,2010年,第13页。
5俞可平在其专著中对帕累托的精英理论展开了细致论述。参考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评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69、273页。
6转引自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评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74页。
7参考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一书对帕累托精英理论的评述。
8加埃塔诺·莫斯卡的主要专著有:《政府和议会制政府理论:历史与社会研究》(1884 年)、《统治阶级》(1896 年,又名《政治科学要义》)。参见[意]加埃塔诺·莫斯卡:《政治科学要义》,任军锋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代中译序。
9[意]加埃塔诺·莫斯卡:《统治阶级》,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英译本前言。
10[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19 页
11在现代精英主义的研究中,约瑟夫·熊彼特(1883—1950)、赖特·米尔斯(1916—1962)、乔万尼·萨托利(1924—)将民主理论引入其理论体系,对传统精英理论进行了修正,被统称为民主精英主义理论。
12[美]查尔斯·赖特·米尔斯:《权力精英》,王崑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页。
13[美]查尔斯·赖特·米尔斯:《权力精英》,王崑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
14[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95页。
15参考吴春华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四卷:十九世纪至二战》,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32—634页中对熊彼特民主精英理论的评述。
16参考王彩波主编:《个人权利与社会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33—334页中对萨托利及其《民主新论》的评述。
17[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译者说明。
18方雷、王元亮主编:《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41页。
19参见《社会理论的政治分化》对布尔迪厄理论的评介。书中还指出:“‘建构对象’是布尔迪厄社会学认识论的重要内容,社会学所研究的对象并不像实证主义所认为的那样是想当然的,而是需要科学家运用各种(理论以及其它)手段建构而成的。布尔迪厄的这一思想主要来自法国的历史认识论传统,特别是巴什拉的理论。”“布尔迪厄在《国家精英》的序言中提出了‘社会结构和心智结构’的辩证关系,这是布尔迪厄所写的最流畅、最有说服力的段落之一。”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政治分化》,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361页。
20[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285—286页。
21转引自[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293页。
22《社会分层理论》一书对于威廉·多姆霍夫的理论进行了详细评述。参见李春玲、吕鹏:《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