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良好沟通能力的培养

2014-08-15 00:45翟蒲杰郭世旭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洛阳471023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意识大学生孩子

翟蒲杰 郭世旭(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 洛阳 471023)

在生活节奏快速变化的当今社会,良好并行之有效的沟通能力和方法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良好的沟通能力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和技能之一,也是对当代高素质大学生的必然要求。大学生作为我国的一个持续庞大的有知识有文化的高素质群体[1],他们具有思维敏捷、充满自信、精力旺盛、创造性强等优点,但是也有情绪易波动,不善于沟通等缺点。在大学校园,沟通涉及到大学生学习、生活乃至社会工作的方方面面[2],沟通能力的强弱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协调、冲突的解决、人格的健全及心理健康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大学生沟通能力整体较差,部分学生沟通意识淡薄,少数学生还存在认知、心理或人格方面的沟通障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有诸多起因于沟通障碍。因此,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大学生生存发展能力,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效果,必须加强对大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一、提升大学生沟通能力的重要意义

在社会交往中,沟通就是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及手势彼此传递或交换知识、意见、感情、愿望、观点和兴趣等的社会行为[3]。英国文豪萧伯纳说过:“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那么你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这段话非常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沟通的意义。

首先,沟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人类从古至今追求的理想社会,即人与自然、与他人、与自身的和谐。这种和谐的状态,来源于人与自然、与他人、与自身的有效沟通。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其沟通能力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发展,更将直接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其次,沟通是有效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作为我国当今社会一个特殊群体,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在传统家庭及中小学旧的教育培养模式下,在青年初期这一个体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内心面临着诸多矛盾冲突,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受到严峻的考验。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接踵而来,如焦虑、抑郁、虚荣、人际关系敏感、社会责任感欠缺、亲情淡漠等等。近年来震惊全国的若干起校园事件如马加爵事件、清华投毒案以及大学生自杀案件等,发人深思。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杀或他杀的主要原因就是自我沟通障碍和人际沟通障碍。因此,大学生沟通能力的提升,不仅能使大学生较好地处理自我冲突和人际冲突,更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当前大学生沟通能力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我校大学生进行问卷及座谈等方式的调查得知,当前大学生在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沟通意识淡薄

大学生沟通意识淡薄与传统的家庭教育和旧的中小学灌输教育模式有密切的关系。在当今我国家庭教育中,许多父母在生活上虽然对子女娇惯,但在思想上并未真正的与孩子平等相处,大多仍以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说教,没有给孩子以开放、轻松的发表自己见解的环境,孩子的思想及语言表达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而在中小学教育中,素质教育并未真正落到实处,通行的仍为灌输式教育,关注的仍为学习成绩,学生普遍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并最终导致主动沟通意愿的丧失。

(二) 沟通技巧欠缺

孔子曰:“言不顺,则事不成”。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说,沟通是一门艺术,需要技巧,需要幽默,需要广泛的知识储备,而这些都是大学生亟须弥补的。如今独生子女已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他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在大学集体生活中,无所适从,难以换位思考,缺乏沟通技巧,造成同学间人际关系的紧张,进而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极大地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

(三) 沟通实践不足

当今社会,互联网已不仅仅是工具,而成为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品,很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聊天、打游戏、看电影,将自己大部分时间和情感都寄托于虚拟的看似完美无所不能的网络,而减少了与现实社会中与人沟通的实践。网络的普及极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甚至有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中却能风趣幽默、思维敏捷的与对方良好有效沟通。如此一来,大学生更容易迷恋网络,而忽视现实社会沟通技巧的学习,回避现实社会的沟通实践。

三、培养大学生良好沟通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一个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核心竞争力所在。有效的沟通有利于很好的发展人际关系,发挥个体的内在潜能,在人生前进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良好沟通能力,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一) 鼓励大学生积极培养主体沟通意识,提升沟通能力

简单来讲,沟通意识就是人自觉、积极、主动沟通的倾向。从认知角度看,培养沟通意识就是培养人的社会性。通过沟通教育或自我训练,可以培养沟通意识,树立一种科学的沟通理念,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形成一种良好的沟通思维方式。大学生作为沟通意识培养的主体,应该积极主动的利用高校提供的资源,努力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目前,大学生提高自身沟通能力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图书资源,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个人素养,扩充知识面,以便在与他人沟通交流时,给自己创造更多的谈论话题;第二,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社团、班级、学生会等组织或参加各类集体活动;在寒暑假期间,参与社会实践,尽可能多地为自己创造沟通实践的机会,努力提升自身能力;第三,沟通不局限于模式,在进行人际沟通时,面对不同的沟通环境,要随机应变,努力学会用不同的沟通方式进行交流,如书法、绘画、乐器等;第四,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人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心理上相信自己,培养沟通能力也不例外。很多同学在进行沟通时,往往出现害怕、怯场的情况,会时不时的给自己诸如“我不行了”,“我说不好”等负面的心理暗示,这样做往往会得到较差的沟通结果,所以在沟通交流时,自己一定要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进行心理暗示,心理激励,这样你自身的沟通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第五,“放下手机、走出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参与群体性的活动,如篮球、足球、排球、拔河等,有研究表明,人在投入体育运动时,心灵的窗户是敞开的,运动时或运动后与同伴的积极交流,可以人与人的沟通更加顺畅,有效地增强沟通能力。

(二) 改善和加强沟通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场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高校在提升大学生沟通能力上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4]:第一、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把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重点放在预防问题的发生上,而不是停留在问题的解决上;第二、开设关于沟通能力培养的讲座,向大学生讲解关于沟通能力培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第三、组织开展一系列关于提高大学生沟通能力的活动;活动形式可以有公关活动、海报展览、户外文体活动、征文比赛等等;第四、多举办集体活动,淡化独生子女个人意识,树立集体观念,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第五、加强学习型社团的建设。第六、加强拓展训练课程的建设。第七、制订完善教学计划,开设如《人际沟通》、《管理沟通》、《跨文化沟通》、《应用礼仪》等课程,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三) 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了解和思想上的交流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较多,一切都是以独生子女为中心,家长特别注重孩子在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忽略了思想意识上的培养和精神上的交流,致使孩子养成自我独尊,常常与家长在认识上难以形成共识,甚至产生冲突。为此,上大学后孩子离开了父母,家长父母应该利用此时机,如采取教育孩子独立生活,鼓励孩子在假期外出打工或者带孩子外出游玩等各种有效形式,积极锻炼孩子提高沟通能力。孩子在学校期间要与其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孩子交朋友,增进双方的理解,同时要积极配合学校老师对孩子进行了解与沟通,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隐私。父母在孩子上大学成长过程中应该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四、结论

沟通能力是当代大学生毕业求职和事业发展的基本技能,也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是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能力。因此,学校有责任提供一切提高学生沟通能力的资源,家庭有义务担当协助高校教师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责任,学生有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体意识,自觉地进行沟通交际的自我训练,使自己成为一名有知识、有文化、高素质,又有多方面综合实力的有用之才。

[1] 黄川卉.王芳.关于培养大学生沟通能力的研究.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J]. 2014 (5): 239-240 .

[2] 张美丽.浅谈当代大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J]. 安徽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2012(9).

[3] 李谦.现代沟通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7

[4] 李清泉.卢泽宇.论大学生自我沟通能力的培养[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8): 151-153.

[5] 张尔升.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教育探索[J]. 海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08, 6(1).

猜你喜欢
意识大学生孩子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大学生之歌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