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军
《兵临城下》是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的一部以“斯大林格勒战役”为背景的战争题材电影。单就故事情节而言,可以说该片并无太多创新之处。与主线并行的多条副线以及略显累赘的感情戏,使它在突出主题上略显乏力。但从镜头语言的角度来看,该片还是有不少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的地方。
1.低亮度、冷色调为主
全片在色彩上主要采用的是低亮度、冷色调。比如:橄榄绿和灰绿色的军装、灰白色的天空、黑色的渡船、灰色的飞机坦克……冷色调占据了镜头的大部分空间,甚至建筑物、雕塑,也全都是暗色。即使是水,也带有浓厚的暗灰色浑浊感。
这样的色彩构建,首先是营造出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较好地契合了“斯大林格勒战役”——这场决定苏联和欧洲命运的关键之战。其次,本片刚开场时的事件背景是苏联对德军的进攻缺乏准备,节节败退,斯大林格勒也即将沦陷。用冷色调可以很好地反映出苏联民众在当时普遍存在的悲观、失落情绪。第三,冷色调在心理上给人以空间上的压抑感,能够让观众感受并反思战争的残酷性。
2.偶尔出现的暖色调则别具深意
纵观全片,使用暖色调的镜头可谓屈指可数,但每一次使用又都别具深意。
(1)身份对比,增强冲突性
第一次出现明显暖色调的镜头是在科尼格上校去往前线的专列上——明亮的车厢、醒目的红色台灯以及黄白色的窗帘。
第二次是给科尼格上校那精致香烟盒的特写镜头——金黄色而透出光泽的香烟过滤嘴。
这两处都衬托出了上校是一个有修养且颇具贵族气质的职业军人。目的是要在出身上与瓦西里这个来自山区的牧羊娃形成鲜明的对比,瞬间增强了二人的矛盾冲突感。借用片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一个来自巴伐利亚的经常猎鹿的贵族和一个来自乌拉尔经常猎狼的牧羊男孩,这不仅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正面交锋,也是阶级斗争的本质所在”。
(2)环境反差,暗藏讽刺
第三次是瓦西里在赫鲁晓夫的陪伴下出席记者会——干净整洁的大厅内灯火辉煌,有红色的幔布、黄白色的墙体,即使是之前出现过的墨绿色军装,其亮度也做了明显的提高处理。
第四次是赫鲁晓夫宴请达尼洛夫。瓦西里在与科尼格的数次交锋中均处于下风,还险些丧命。为不影响部队士气,赫鲁晓夫在大厅中宴请达尼洛夫共商对策,威胁他去让瓦西里尽快解决掉科尼格,否则两人都将受到军法处理——黄色的吊灯、黄白色的墙纸、红色的桌布。
这两处镜头在色调和亮度上,看起来与全片明显不协调。该片大多数镜头是昏暗而污浊的前线,而此处的指挥官却是置身于干净舒适的环境中,前后反差十分强烈。这种处理方式向观众传达出的是“苏军官兵不平等”的弦外之音,给人以“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感觉。暗含了西方人根深蒂固的仇苏情绪,他们仍保留着冷战时期的艺术思维。
此外,“第四次”的暖色调还与角色的谈话内容构成了反差。导演将赫鲁晓夫那不合情理的命令放在暖色调镜头中来表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反讽作用。
《兵临城下》虽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但其内容并不是要展现战争的宏观全局,而是几个典型人物在小空间中展开的故事。本片多处使用表现两大男主角瓦西里和科尼格对决眼神的特写镜头,最能体现特写景别“作用于人的心灵,而不是视觉”这一特点。
其中,表现瓦西里的眼神,前后有三次。在记者会上:赫鲁晓夫要他在斯大林的画像前表忠诚。在与科尼格在拖拉机厂交锋之后:瓦西里向达尼洛夫要求像普通士兵一样到最前线战斗。在影片的最后部分:科尼格与瓦西里相约在火车站做最后的对决,此时达尼洛夫带来了塔尼娅(瓦西里的爱人)的“死讯”。这三次特写在心理上分别对应了“身份突然改变后的迷茫”、“数次交锋失利后的悲观和愤怒”、“听到爱人死讯后的悲痛和马上燃起的仇恨,以及复仇的坚毅”。
科尼格上校的眼神则表现得极为复杂。他时而狡黠,时而冷酷,时而自信,甚至还有在对待沙夏时一闪而过的慈爱。如此复杂的眼神也符合科尼格复杂的内心世界。他的儿子在战争初期阵亡了,影片虽未交代他决定来前线的原因,但我们可以合理地猜测是为了他的儿子。他的身份虽是纳粹军人,但同时也是一位父亲。他冷酷无情中闪过的那一点慈爱之光,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人身上最本质的人性。更能引导我们对残酷的战争进行反思。
本片为从多方面展现战争的真实状况,采用了多角度的拍摄方式。拍摄高度除最常见的平摄之外,仰摄和俯摄也占到了一定比例。尤其是在某些特殊情节的镜头中,导演通过拍摄角度暗含的心理意义,对观众施加了一些意识层面的影响。
在这里简要分析其中较典型的两个例子:
其一,在表现赫鲁晓夫的人物形象时,没有一个是仰摄镜头。大部分采用的是平摄,有些地方甚至使用了俯摄,如:前文提到的赫鲁晓夫在大厅中宴请达尼洛夫,并对其加以威逼利诱。此时的角度就是摄像机从天花板向下进行的俯摄。由于俯摄画面的压缩感,在拍摄人物时也就多具有蔑视和贬低的人物内涵。这与赫鲁晓夫在剧中的形象是完全符合的,也暗含了西方人对这个真实历史人物的刻板印象。
其二,在表现科尼格上校时,导演出人意料地安排了几个仰摄镜头。如:科尼格坐在沙发上研究关于瓦西里的资料时,采用的就是一组仰摄特写镜头。当然,此时的仰摄镜头不能理解为赞美、敬仰等。个人认为,它是用以彰显这位职业军人的威严,让人一看就明白这是个厉害角色。其主要目的则仍是要与瓦西里的草根身份做对比,增强两人的矛盾冲突感。
本片是让·雅克·阿诺执导的第一部战争题材电影。在此之前,他也从未接触或参与过这类影片的拍摄工作。可以说在战争片的内涵表达方面,他的经验还稍显不足。因此,本片在镜头组接上还显得比较谨慎,但也不乏出彩之处:
其一,影片开始约13分钟,苏军新兵在进攻失败后,奔跑着朝己方阵地逃命。这时,苏军阵地上的重机枪开火了,对后退的士兵进行了无情的射杀。在表现这一场景时,画面在“喷着火舌的重机枪”和“在逃跑中陆续中枪倒地的士兵”之间反复切换,且全部是由长度为2—3秒的短镜头组接而成。镜头最后停留在了因温度过高而发出呲呲声的枪口上。这样的组接方式可以体现出逃跑人数的众多,以及战争的无情。若安排为“射击中的机枪”和“陆续倒地的士兵”这两个长镜头之间的连接,则无法达到前一种处理方式的“数量”效果,也难以表达“无情”这一内涵。
其二,记者会上,赫鲁晓夫要瓦西里注视斯大林的画像,表示自己对国家和领袖的忠诚。导演在此处运用了闪回的手法,在镜头从中景逐渐推到特写后,直接切到了瓦西里的梦境。他梦见童年时爷爷教他如何在狩猎中用马来诱狼出窝,然后再开枪射击。但当时瓦西里没有击中目标,马因此而被狼撕咬致死。接着,画面又切到现实场景中“他躺在床上被搭档叫醒,准备去寻找并杀掉科尼格上校”。这样的三个镜头连接在一起,既使故事上下段落之间的过渡显得自然,也预示着即将发生的事——瓦西里诱“狼”失败,还赔上了搭档的性命。实是一种巧妙的表达手法。
纵观全片,从镜头语言的角度来看,他借助色调渲染和对比、拍摄角度的心理意义以及一些特殊的布景,表达出了对“战争的残酷性”和“战争中的人性”的反思,在心灵上具有一定的震撼力。但片中有意无意间掺入了不少对前苏联政权的刻板成见,又可以说是冷战思维的一种延续。商业片中是否应该有这样偏浓的政治味,是一个值得我们继续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1.余苗:《深隐的意蕴:〈断背山〉镜头语言分析》[D],硕士学位论 文,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芦俊明:《中国家庭伦理剧的镜头语言及语义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3.孔令勤:《镜头和镜头语言》[J],《枣庄师专学报》,199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