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倩芸
同性恋题材颇受国内外导演的青睐。此类电影常常因主题的深刻和表现的大胆让观众印象深刻。电影《霜花店》是2008年导演柳河创作执导的一部韩国爱情电影。它脱离了观众较为熟悉的现代情境,将故事的背景置于高丽时代,在时空的选择上颇具新意。在导演的精心布局下,全片呈现出同性与异性之爱的挣扎与冲突,给予观众极具震撼的审美效应。因此,笔者试图以电影《霜花店》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形象、意象和意蕴这三个不同维度进行分析,由浅入深,以此探寻同性爱情电影背后的多重美学意蕴。
“在很多道德高尚、兴趣高雅、颇具修养的希腊男人看来,男性是近乎完美的造物,因而也是更加理想的恋爱对象……尚未成熟的英俊少年有着女孩的腼腆,精力旺盛、朝气蓬勃,男子气质含苞待放,比异性更能燃起他们炽热的爱欲。”①可见,男性的身体和气质有一种异于女性的美感。影片中出现的主要男性角色有两个——王和洪林。两者的地位、身份以及个性相差悬殊,因此影片呈现出来的形象美也各具特色。
(一)男性的人体美
从形体上来说,王与洪林都是习武之人,自然体格强健。在衣饰的衬托下,更显得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当两人衣衫褪尽、手足纠缠,直至肌肤相亲之际,两个男子的身体就这样毫无遮掩地出现在观众面前。身形线条优美、比例匀称,给观众一种显意直观的人体美。男性的肉体之美也在彼此痴缠之际尽显无疑。
(二)矛盾的人格美
相对于人体美来说,人格层次的美更能愉悦观众的心灵,是一种风姿之美、灵魂之美。这样一种感性的自然存在,能于无形中深入观众的骨髓,完成人格上的升华和洗礼。当然,影片中的人物性格并不是固定的,视情节需要还会进行转化,经历从“美”到“丑”再到“美”的蜕变,由此让观众感受到一种矛盾复杂的人格美。
1.王
王在电影中充当着三个角色,分别是高丽王、洪林的情人和王后的丈夫。从比重上来说,电影的大部分镜头都是在表现作为情人的这一角色。
高丽王是一个孤傲的“寡人”形象。洪林的手下寒柏和宫女私奔出逃,他本欲严惩,因洪林求情而作罢。当元朝以子嗣相逼,面对大臣的倒戈,他不甘于此,在拿到大臣意欲谋反的确凿证据后,他利用计谋将大臣悉数杀尽,以绝后患。
作为“爱人”的他则是一个执着无私、有极强占有欲的形象。高烧未退的王以向情人撒娇的方式享受洪林对自己的照顾,一颦一笑,温柔婉转,眉宇间尽显温柔气质。大食国送来了良马,从王身边的亲信话语得知:洪总管的马竟比王的马还要好。当面对洪林一次次背叛与撒谎,他在痛心之余却还是忍不住为他找借口,来让自己的原谅顺理成章。
作为王后的丈夫,他身上表现出愧疚与憎恨的双重情绪。从某方面来说,他并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为摆脱内疚,他在王后生病时悉心照顾,在危难之际让王后离开免受牵连。当他发现王后与洪林有私情后,又旋即对王后展开报复。
可以说,在王的精神气质中,既有美的部分,如善良、专一、细心,也存在丑陋的一面,如在故事后半段表现出来的冷血和残酷。但是,丑感也能引起一种愉悦,“丑的艺术在形式上的不和谐,也是由于表现心灵的冲突和人生的复杂性,给人一种满足感,从而带来一种愉悦。”②毕竟,人性中的恶,能使观者反思,使其沉浸在对自我的审视和检查中,因而同样也是一种别样的审美体验。
2.洪林
健龙卫中个个都是俊美的少年,为何唯独他被王选中,并让其陪伴左右?这和洪林所呈现出来的精神气质密不可分。他在剧中扮演着侍卫、男宠和情人的角色。
身为健龙卫总管的他仗义善良却也不失威信。他替犯了过错的手下向王求情,使他免于一死。当面对副总管的言语挑衅时,他又毫不示弱,甚至拔剑相逼。
在王面前,洪林的言行举止无不透露出一种温顺与忠诚。王第一次对洪林另眼相看,源于那一句回答。王问:“你们最重要的理想是什么?” 一个孩子神色坚定地说:“成为优秀的将军,保家卫国。” 另一个孩子同样毅然决然地说:“专心习武,保护殿下。”唯有一个少年,带着一点迷茫和害羞,说出了完全不同的话:“为了殿下,可以牺牲自己。”长大成人后的他依旧遵守着儿时的诺言,小心翼翼地保护着殿下。
扮演王后的“情人”,他表现出男性特有的美,即那种不屈服于命运、面对痛苦有信心、有毅力的气质。“情人”这一角色是无比危险的。他之所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完全是因为男性意识的觉醒,这种男性认知是在和王的交往过程中迸发不出来的。因此,他必须履行着自己作为一个正常男性的职责,在情人被“害死”之后,找凶手复仇,从而完成走向真正男人的蜕变。
在爱情电影中,用来传递爱情的方式千差万别,指涉爱情的符号也时常可见。在电影《霜花店》中,导演面对“同性恋”这一充满禁忌感的题材,在情感表现的局限下巧妙地选择能引起观众共鸣的意象,含蓄且准确地表现出同性恋之间的暖味与挣扎。
(一)谈“琴”说爱
琴与“情”谐音。在电影中,“琴”这一意象共出现了两次,是王与洪林的同性之爱随着故事的发展而产生变化的隐喻。
第一次弹琴,是在电影的开端部分。彼时,少年的王与洪林一起弹琴,正所谓“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连空气里也酝酿着暧昧的气息。孰知酣畅之际却被总管太监告知未来的王后娘娘已经快到王宫,王立即露出不悦之色。他厉声屏退太监,称“演奏尚未结束”,然而一抬头望向洪林的眼神却又极尽温柔之色。之所以采用“琴”这一意象,是因为这一场景既能以一种含蓄且暧昧的方式表现二者之间的关系,又在不经意间营造了一种画面美。
第二次弹琴发生在内室。洪林的指法十分生疏,眼神迟滞且茫然。相反,王的旋律依旧清澈动人。洪林因王的琴音也瞬间变得明亮起来。王感知着洪林的变化,露出了惺惺相惜的微笑。这一段弹琴的场景,刻画出两人之间筑起的坚冰正在慢慢消融,尽管两位主人公之间并未出现任何的言语交流,但就在一左一右一起抚琴的过程中,感情的微妙变化尽显其中。
(二)鸟笼与鸟
鸟笼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副总管向王报告事务之时,此时的王正在喂鸟,王啪一声关闭鸟笼。硕大的鸟笼意指巨大的王宫,黑鸟对应着王和洪林。鸟笼的笼门本是打开的,这不仅对应洪林现在离宫在外的状态,也预示它很可能会飞走。王关闭鸟笼的这一行为表明他不希望洪林继续待在宫外,体现出王的爱是霸道且专制的。
鸟笼第二次出现是在王后因侄子生日临近需回娘家、向王辞行这一幕。此时,王后已经和洪林发生了感情。在镜头的流转间,我们看到王、王后与洪林此时都出现在鸟笼的面前。鸟笼的这一次出现,也表明王之前的担忧变成了现实,洪林已然准备飞出宫外,而王后就是诱使洪林背叛王的主要原因。
(三)梦
“当我们从具体梦见的细节中跳出来对它进行总体观照的时候,我们却可以发现这个简单的梦象背后深藏着的审美意蕴。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梦当然有可能被称为梦的经典意象。”③所谓经典意象,不在乎梦有多么瑰丽雄奇,只要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意象世界,便可能带给人审美的愉悦。在电影中,“梦”这一意象出现过两次。
第一次出现是在王原谅了洪林的背叛之后。“事实上几天前,我做了一个和你一起驰骋在辽东大地上狩猎的梦。因为醒来还记忆犹新,所以就画出来了。”王一笔笔认真在宣纸上描摹出梦中的景象,嘴角带着些许笑意,仿佛在作画的同时又再次重温着美好的梦境。纸上画下的梦境是,阳光弥漫的草地上,王骑马在前,洪林骑马在后,王拉开弓正欲射箭,洪林在后面追赶。透过这个梦境,笔者发现:
1.王与洪林在辽东大地上自由驰骋,表现出王极其希望与洪林的关系能像梦境中一般自由,可以不受伦理道德的约束。
2.梦尽管是视像的构成,也包含着做梦者的感情和思绪。这个梦让我们看到了王发自内心的爱。纵使洪林百般欺骗他,纵使表面上的他不得不对洪林略施惩罚。然而,他对洪林的爱也一如往昔,甚至在梦中也希望两人的关系还像曾经那般浪漫。
3.洪林在看完画之后,问王:“让我也一起射箭不是更好吗?”在画中,只有王才能射箭,王是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洪林则是以一种顺从和温驯的姿态跟在王身后,安于被动者的角色。这一次的提问,恰恰反映出洪林自我意识的觉醒。他开始要求地位上的一种平等,尽管这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梦境的第二次出现是在电影的最后。王和洪林都死了,镜头慢慢地从王宫中跳转出来,给我们第一次真正呈现出了王的那个梦境,即洪林亦和王一同拉弓射箭。在这一个梦境中,笔者认为:
1.由于故事的结局过于悲痛,两位主人公都以死亡这样一种形式完成对这场恋爱的祭奠。因此导演精心安排这样一种如梦幻般的结局,试图能够缓和观众悲伤的情绪。
2.这一梦境亦是王和洪林的愿望,如梦境中那样自由驰骋,无拘无束,仿佛什么事都不曾发生过一样。这个美好的心愿只能依靠梦来实现。
3.在这一幕中,王和洪林一起射箭,正好可以和洪林之前的提问相呼应。王不再是具有身份意义上的王,洪林也成为了一个拥有自我的完整个体,洪林和王的地位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平等。
(一)自我意识的觉醒
洪林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分阶段进行的。这种自我意识包含着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和拥有自我这几个层面,尤其是对自己男性身份的认定。
在前文中,笔者已经提到,洪林与王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王自始至终都是位于主导地位。最开始,洪林徘徊在君臣和恋人的关系中,作为男人的自我意识在无形中被削弱被压制,在王面前,他是一个毕恭毕敬的臣子,即便是作为恋人,也是居于被动地位。
变化来自于和王后同房之后。这时候洪林的男性意识刚刚萌芽,并未有太多表现。或许是习惯使然,多年来被压抑和拘束的状态让他不敢向往和异性发生感情,他的使命是一生一世守候在王的身边,毕竟对王的忠诚才是最重要的,这一阶段呈现的是发现自我。
直至与王后的情欲纠葛愈燃愈烈,他第一次像一个真正的男性一样彻底征服和主宰另一具肉体,在这样一种狂喜中,男性意识萌生。《性史》中讲到“令人蒙羞的不是爱上男童或与男童发生性关系,而是在这种性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④。因此,在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中,自然是前者更具有吸引力。在这一阶段中,洪林在背叛与内疚中一步步完成了肯定自我的过程。
在两性平等相处带来的新鲜感受的刺激之下,洪林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其标志就是他通过画中的人物来向王索取尊严和平等。最后,洪林终于拥有了自我,并开始用行动谋求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在封建制度下,人臣必须服从王命,这是最起码的本份。这种自我意识只能被无情地扼杀。
(二)死亡之美
电影中的死亡结局让观众在叹息之余,也在不断地去体会不被世人认可的爱情以及它所迸发出来的美,以此产生一种心灵上的共鸣。死亡的美感在于,不是因为死亡而美,而是“就感性的艺术心灵来说,一方面借助美本身来与死亡相抗衡,一方面又以死亡来映衬生命和美的辉煌。死亡之美属于美的最高的虚无状态和悬浮状态,也为精神极大的审美自由,只有在死亡的体验中才真正体悟到美的快适和愉悦。所以说,死亡之美是一种否定的喜悦,痛感中的快感。悲剧审美会使审美主体的生命力日益丰盈起来,充满激情地去感受,去生存。”⑤死亡,就是这样一种极端的形式。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种结局,让王与洪林的爱在生命消逝的瞬间逐渐清晰,让观众体验到那种万劫不复却又荡气回肠的同性之爱,以及由爱产生的美感。
和《霜花店》一样,在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中,观众极少能见到同性之爱所带来的幸福结局。福柯曾说:“每一个文化都有自己的一套自成系统的划分方式……但他们在划出一个界限的同时,也创造了一种可能发生的越界的空间。”⑥同性之爱就生活在这样一种越界的空间里,吸引源源不断的人去关注和思考。社会越来越多元和包容,同性恋者也发明了自我存在的另一种可能性。从美学的角度来说,他们的情感表现是如此与众不同,含蓄且深沉。毕竟,参差多元才是生活的本质。
注释
①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15。
②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62。
③邹强:《梦意象与美学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5(5)。
④福柯:《性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390-391。
⑤张莎莎:《<蓝色生死恋>的悲剧美》[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1(9)。
⑥詹姆斯·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