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格局下的廊坊城乡规划研究

2014-08-15 00:47冯晓岚陈潇琦
河北职业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廊坊市京津廊坊

冯晓岚,陈潇琦

(1.廊坊师范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2.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000)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城镇化深入发展,经济全面转型升级,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正在加快推进。廊坊的城乡规划既要顺应这一时代的整体发展,又必须深刻认识京津冀一体化对廊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牢牢掌握一体化和“五个文明建设”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对廊坊城乡规划的重要指导意义。

一、廊坊市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中的区位优势

廊坊市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位于北京、天津之间,距北京和天津市区分别为40公里和60公里,距首都机场、天津机场也仅70公里和60公里,半小时内可进京下卫,一小时内可以上天出海,是拥有个两机场、一个港口(天津新港)的城市,被誉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有“联京津之廊、环渤海之坊”的美称。虽然是河北省的地级市,但廊坊市一肩挑起两个京津国际大都市,是将两个直辖市联接为一体的城市,也将成为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城市。可以说,廊坊市这样的区位优势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近十年来,廊坊充分发挥毗邻京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经济,确立了“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按照“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城市定位,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注重绿色环保。至2009年,廊坊市已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项荣誉。然而,京津冀的一体化发展,就廊坊而言,并不仅仅是廊坊市区、廊坊城市经济、科技产业的发展,更是京津两大都市需求与廊坊城乡需求和谐共赢下的发展,所以,廊坊未来的城乡规划不仅要立足自身,更要面向京津。

二、廊坊市目前规划情况

廊坊的城乡发展规划一直深受京津冀一体化的影响。关于京津冀一体化,已是跨世纪的老话题,但进程方长。从上个世纪“环渤海经济圈”、“环首都经济圈”、“大北京”的设想,再到2004年京津冀三方达到“廊坊共识”确立“京津冀一体化”思路,至今已过了十年,这一金三角一直都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如今,“北京的七环已经到了廊坊,距天津的三环也已不远,如果北京建成十环,三地不联也得联了。”“打造中国经济第三极,要看京津冀这一‘金三角’。”[1]为此,廊坊前几年已作出规划,准备将自身打造成“京津冀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环京津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2014年两会召开,最高决策层将京津冀一体化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再次使廊坊的发展规划成为聚焦的中心问题。

据新京报报导[2],按照2014年《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廊坊市调整了发展目标,提出了新的重点任务。廊坊将按照“做优环境、腾足空间、主动对接、严把高端”的要求,提出涵盖生态体系建设、承接产业的园区建设、产业集群形成等五项近期重点发展任务。因此,会在近期内尽快构建一个覆盖全域的良好生态体系,全面淘汰过剩落后产能,全面停止环京津矿山开采,并同步进行生态修复。同时,廊坊市将充分发挥“京津走廊”区位优势,以北京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以生态、智能、休闲、商务为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永清、固安撤县建区,与中心城区、安次新兴产业示范区形成“大四点”组团。中心城区用地发展策略为“西拓、东控、北优、南联”。城市用地主要向西部拓展,对接北京新机场和区域性交通设施,推动炊庄、万庄、九州地区发展,强化区域性新兴职能培育。以此规划做大做强主城区,构建具有良好生态隔离的组团式城市框架,并以廊坊开发区、燕郊高新区、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等为平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北京高端产业和企业总部转移。

可以看出,受京津冀一体化的影响,2014年初廊坊的城乡发展规划充分体现了它在京津廊一体化中的和谐、有效、互补、互促的核心地位,这些规划和建设将成为吸引、吸收京津科技、人才、资金和打造绿色人居环境的前提和基础。当然,廊坊的城乡发展规划,还会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顶层设计以及这一地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有所调整和变化。

三、对廊坊城乡未来发展规划的建议

(一)城乡产业发展规划在外引内生过程中应有取有舍

总的来说,从取的方面:要引进接收京津高科技产业、信息化产业,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开发项目等等;发挥廊坊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形成面向京津冀城市群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从舍的方面:绝不接收从京津转移出来的高消耗、产能低、污染重、科技含量低的产业,这既是确保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这一城市群资源、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廊坊本地原有的产业中,扶优汰劣,坚决消除高污染产业。在有所取舍中,形成高科技、绿色的产业带,形成合理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因此,借助京津冀一体化的良好时机,在城市产业规划调整上,廊坊市应加快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业,壮大先进制造业和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发展;适应居民消费需求多样化,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水平,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面向京津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目前,廊坊中心城区规划(广阳区、安次区、永清区、固安区)至2030年,主要职能是重点承担国际化区域性的专业职能,主要包括生态商务、经贸会展、文化服务、职业教育、门户枢纽、国际物流、信息科技、高新技术等职能。同时要承载北京外溢的区域性物流商贸职能,大力发展区域性商贸基地;强化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职能,增强市域社会经济空间组织能力和辐射能力。但是,还没有明确现有廊坊市区与各区、县,未来二十年内当地大、中、小城市之间的规划。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应该预先做好规划,以有利于廊坊当地城镇群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乡村发展规划上,廊坊市还没有清晰明确的中期和长期规划。建议在继续推进城镇化的基础上,既立足于现有发展,又长远谋划。在舍的方面,应舍弃现有土地生产经营体制。虽然目前廊坊农村人口过多、农业水土资源紧缺,但不能固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耕作现状。在取的方面,应积极鼓励、扶植农村自发出现的租地农场、生态庄园、专业养殖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并继续完善、做大做强现有涉农产业,如占地20000亩的中国农科院(万庄)国际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利用中国农科院40多个研究所及相关科研院校,要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农业高新技术创新试验与成果展示、科技产业孵化、科技信息应用和农业科技企业投资、交易与协作的平台,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的“硅谷”。再如重点推进投资23亿元的金丰农科园食用菌现代化生产加工项目、投资1亿美元的三河乳制品生产项目、投资6.4亿元的霸州田园牧歌农业科技园等项目建设。[3]以这些项目和地方龙头企业(如汇福粮油、福华肥牛)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加快农业科技、现代管理、多种经营建设。

(二)正确认识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布局的需求,促进廊坊城乡规划有序推进

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批城市群,但实际上,京津冀城市群与后两者,在形成过程、形成的基础、三农发展、城镇化水平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京津冀三方在一体化中的地位、需求、自然资源、科技、资金力量各有不同的诉求,因此,廊坊市应正视自己的需求和资本,正确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

在城市发展规划上,廊坊市区要借鉴京津城市发展的教训,防止出现“城市病”问题,防止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避免交通拥堵,降低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既要发展经济,又要空气清新。近年内,北京、天津这两个特大城市将推进中心城区功能向1小时交通圈地区扩散,以构建和形成通勤高效、一体发展的都市圈。面对这种发展趋势,廊坊市也已做出“加快构建京津冀零障碍、无缝隙交通体系的规划。今明两年将全力推进12个京津廊交通对接项目建设,总里程306公里,总投资约335.7亿元。同时,实施京津廊断头路、瓶颈路贯通工程。”[4]

但廊坊不能仅以市区承载京津廊的同城化、一体化,还应重点发展各县、区和重点乡镇。“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5]即立足当地经济社会需求,加强交通辐射,在已有7条高速公路、5条铁路干线、10条国家和20条省级公路纵横交错的基础上,尽快使北京、天津的公交线路覆盖廊坊各县、区,从而形成衔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多层次快速交通运输网络。交通的极大便利,将会促进廊坊面向京津两大都市的农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也将会更便利都市人群到廊坊的乡村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采摘垂钓、温泉洗浴、商务会议等等。这都将充分发挥出廊坊农业产品的外送和生态经济的内吸作用,使廊坊的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并促进京津廊一体化的和谐、互补。

(三)形成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国内已形成多种城镇化模式,廊坊的城镇化应在广为借鉴的基础上,走出适合自己实情的城镇化道路。廊坊原有的城镇化是在农村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乡村地带,甚至也不如其它省市城镇化发展好的地区。地处京津之廊的乡村,高科技聚集近在咫尺,但传统农作方式仍很普遍;周边城市拥有雄厚资金,但农村投资乏力;紧邻大都市群,但农村人口比重仍然很高。对比悬殊的情况不仅于此,而依靠土地等资源粗放消耗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绝对不可取。

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廊坊的城镇化既要顺应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适应京津冀(廊坊)一体化的需求。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选择上,应瞄准成为京津冀大城市群的“米袋子”、“菜篮子”、“花圃”、“水乡”。在村庄密集、人口众多、地块分散的乡村地带,推进家庭农场经营,发展大棚蔬菜、禽蛋养殖、水产养殖、果木花卉为主的小型农业。在土地流转状况好、资金雄厚、技术水平高的乡村地带,推进合作组织(合作社)、企业经营等模式,形成中、大型规模的现代种养业、加工业以及科技园区、生态园区、休闲渡假村等。

地处京津之间的廊坊,更要按照国家城镇化发展规划,“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5]京津两大都市对廊坊市的最大需求,或者说廊坊市对于京津两地的最大价值所在,就是能够减轻资源、环境、人口的多重压力,使人们能够吃上绿色放心食品,喝到干净安全的饮用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享受到宜人的气候。尤其是近年来雾霾天气越来越多,京津两地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绿色生态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迫切。因此,廊坊在城镇化过程中,无论是以县城、乡镇发展起来的中小城市,还是以特色村庄、集市发展起来的小城镇,都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乡建设运营模式,使京津廊都市圈环绕在绿色生态的环境中,以廊坊的中小城市、小城镇分解都市圈的休闲、餐馆、居住、文教科研等功能。

要想科学、快速推进城镇化,廊坊还要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服务业是就业的最大容纳器。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生活方式的变革、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会扩大生活性服务需求;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三次产业的联动、社会分工的细化,也会扩大生产性服务需求。”[5]所以,廊坊的城镇化也要提前谋划好服务业的发展。

廊坊的城镇化发展还可以借鉴荷兰的模式,即城市与乡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荷兰的经验说明,城市化可以是钢筋水泥的‘森林’向农村的伸展,也可以是大片花田和草场向城镇延伸。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同步,农村的城市化与城市的‘农村化’携手共进,才能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6]京津廊城市群的人们驾车半小时就可以进入花田、绿草的乡间,廊坊的农民驾车半小时就可以把蔬菜、花卉、果木产品、禽蛋肉奶鱼等产品送到市场;市民们可以非常便利地享受乡村生态观光、温泉度假、采摘垂钓,而从事农产品专业种养、运输、研发、加工、销售的农民将彻底告别几千年传统农业的生产、生活。

综上,廊坊的城乡规划既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设想,又要适应快速变化的形势。面对京津廊同城化、一体化,面对探求自身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廊坊市的城乡规划既应定位高、定位远,又应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既适应京津大都市的发展需求,又要促进自身城乡的和谐、高效发展。

[1]沈东坡,王荣娟.京津冀一体化的前世今生[N].北方经济时报,2005-07-22.

[2]各地举措 廊坊推进永清固安撤县建区[N].新京报,2014-3-28.

[3]马云龙.廊坊:着力打通“任、督二脉”[N].(北京)法制晚报,2014-04-25.

[4]河北加快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 京张城铁或上半年开工[N].河北日报,2014-04-13.

[5]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N].人民日报,2014-03-17.

[6]丁刚.城市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4-03-27.

猜你喜欢
廊坊市京津廊坊
中国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中国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廊坊专场(二)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蒸蒸日上的廊坊百冠
今夜我们与廊坊相爱
京津城际ATP光电隔离盒的国产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