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楠楠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241)
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左”倾冒进思想的泛滥,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陷入严重困难。为寻求脱困之策,毛泽东在1961年1月向全党发出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全国各级领导干部纷纷深入基层搞调研,这使得1961年真正成为“调查研究年”、“实事求是年”。这是一次全党性的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认识并纠正了当时的错误倾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困难局面。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我国大规模展开之后,生产指标过高,生产关系极大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使国民经济和农村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主观主义思想逐步滋长和泛滥。面对严峻的形势和困难的局面,毛泽东亲自倡导和推动调查研究工作。1961年1月,在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以及此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多次发表讲话,要求全党恢复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作风,希望与会者回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1月13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中指出调查研究是一项重大工作,必须认真谨慎,从实际出发,不许说假话。他强调,做调查研究工作要目的明确,切忌漫无边际,提出此次大规模调查研究主要摸清的问题是农村灾荒的实际情况、“五风”的危害以及人民公社、公共食堂到底好不好等。
毛泽东在批阅中共中央关于调研工作问题的指示信时指出,最近几年党内工作的缺点和错误是由于党员放松了调查研究的工作,不切实际夸夸其谈导致的,要求全党同志一切从实际出发,认真进行调查研究。随后,中共中央向各中央局、省、市、区党委致信,并附上毛泽东于1930年写成的《关于调查工作》(即《反对本本主义》)一文,要求县以上各级领导机关联系实际认真学习。信中指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领导工作的首要任务。全会之后,毛泽东亲自组织和指导三个调查组,分赴浙、湘、粤农村进行调研。在毛泽东的号召和推动下,中央其他领导人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也纷纷深入基层,形成了浓厚的调查研究风气。
1961年4月1日到5月15日,刘少奇躬身力行,亲自到湖南省做调研,先后在宁乡县东湖塘公社王家湾生产队、长沙县广福公社天华大队和宁乡县花明楼公社进行了一个半月的农村调查。刘少奇首先对人民迫切需要解决的公共食堂问题展开调研。他走村串户,先后召开各级干部和农民群众座谈会,广泛听取群众建议。为掌握群众真实想法,他强调:在讨论时不要顾虑、不要束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愿意讲的话都讲,讲错了也不要紧,不戴帽子,不批评,不辩论”[2],以保护人民利益为基本。经过几天的实际调查,刘少奇意识到大多数公共食堂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破坏党群关系的疙瘩,解散食堂是群众真实的要求。由此,在刘少奇明确表示支持的态度之后,湖南省的公共食堂陆续解散,被称为“第二次解放”。很快,在全党上下共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取消了公共食堂制度,解决了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
湖南农村调查是刘少奇对国民经济发展形势认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转折点,为以后国民经济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调查期间,他认识到“大跃进”、五风对国民经济以及人民群众造成了严重危害,了解到农民的真实想法——“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是造成困难的主要原因。1961年7月18日-8月10日,刘少奇不辞辛劳,以63岁的高龄亲自走访黑龙江,针对国民经济调整的问题做了近一个月的基层调查研究。他在听取汇报中,多次提到要遵循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等价交换的原则,提出国营企业与国营企业之间、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的调拨要等价交换,但要防止平均主义。此外,刘少奇强调简单再生产中设备的更新维修问题必须要重视并加以解决。
三年“大跃进”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困难在1961年初已经明显暴露,面对严峻的形势,响应毛泽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倡导,周恩来于该年4月下旬到5月中旬对河北邯郸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农村调查。调查前,他注重召集进行调研的工作人员讨论如何做好调查研究,明确调查目的,并派工作组前往邯郸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在邯郸农村调查期间,周恩来直接入户访问,并亲自深入武安县伯延公社进行调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征询并听取群众意见,有针对性的解决粮食、食堂、供给制等问题。他强调调查研究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反对主观臆想。为了能够掌握真实情况,做科学有效的调研,周恩来以赞扬张二廷的坦诚直率来鼓励群众敢于讲真话,真正走入群众,听取了很多农民的心里话。
在伯延公社的调查中,周恩来了解到大部分社员群众要求评工记分,结合当地实际,经过座谈会讨论,决定进一步发展评工记分的办法,包产到生产队,以产定分,包活到组。调查中,周恩来带着问题深入调查,客观分析了农村的分配制度,有效地解决平均主义、命令主义以及“五风”带来的危害。为期半个月的调研,使周恩来对中国农村经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指出在学习苏联经验的同时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1961年4月到5月上旬,邓小平、彭真组织调查组到京郊顺义县和怀柔县农村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调查。通过调研,邓小平认为人民公社的一些错误政策是农民减产、造成灾难的主要原因,“一平二调三收款”也严重影响社员的生产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他制定了“三包一奖惩”和“四固定”责任制,提出“多劳多得是天经地义的事,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极大程度上克服了平均主义的问题,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
1961年7月,邓小平针对我国发展工矿业、农副业生产以及人民生活等问题,亲率调查组到黑龙江展开详细的调查。邓小平多次在调研中提出,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遵循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经济规律。在深入到工厂调研时,针对当时工厂与公社合一的体制阻碍企业无法进行正常的等价交换、违背价值规律的问题,邓小平指出,工厂与公社合一的体制会使工厂受到过多的行政干预,应遵循经济规律,将两者分开,让企业自由运行,组织正常的生产和流通。
此外,朱德、陈云等人也亲自领导调查组到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广东的一些农村地区进行调研。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在中央领导的带动下,响应“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倡导,深入基层,与工农为伍,不仅使国民经济得到极大的恢复,还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发扬了党的深入群众和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
1961年,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以及各地方党员干部,亲自深入农村、工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正做到平等相待。在这样平等的状态下进行调研,群众愿意积极配合,敢于讲真话、提意见。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途径。当前的领导干部应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领导人扎实调研的优良作风,亲身深入基层,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摒弃只听取基层领导干部汇报的调查研究方式。
学习并正确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于领导干部提高调查研究的功效是至关重要的。毛泽东在1931年《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一文中提到“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5]。不懂得方法,或者方法不对,调查研究就会徒劳无功。“掌握正确的调查方法不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还可以获得最有质量的信息”[6]。196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进行调研时,非常注重根据地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抓住主要问题,重点解决。
新形势下,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不同的国内矛盾,对于执政党来说,如何提高执政能力至关重要。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消极腐败、脱离群众,党内生活庸俗化,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严重影响执政能力。在正确调研方法下做有效的调查研究,能够为党制定和落实正确的方针政策提供真实的参考资料,从而有效地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1961年1月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就调查研究问题发表讲话,指出调查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决不能半途而废。全党紧紧围绕该时期比较集中的问题展开持久调研,不断地发现造成经济困难的症结,对症下药,有效地解决了困扰人民群众的问题。在当前及今后的工作中,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也应持之以恒,避免那种短期应景的“作秀”行为。
[1]毛泽东年谱(1949-1976)[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2]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3]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毛泽东文集(第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毛泽东文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孙楠楠.论1930 年毛泽东的调查研究观[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