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机制研究

2014-08-15 00:52:19杜丙辰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部门育人机制

杜丙辰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0 引言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强调,“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1]上述论断表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实践育人环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已经成为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政课的重要要求。当前,要想切实提高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应该努力探索和构建思政课的实践育人机制。

1 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是高校依据大学生培养目标,通过完善思政课实践环节以深化思政课教学,大学生得以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全面发展。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机制是高校为保障思政课实践环节的有效开展而构建的实践管理系统、运行机理和外部保障系统。

G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7.87%,明显高于D组的85.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构建思政课实践育人机制,对于新形势下思政课应对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转变,适应高职教学特点,加强和改善实践育人体系,创新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制定思政课实践育人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实践育人效能,促进实践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只有构建思政课实践育人机制,才能充分保障思政课实践育人的组织实施,才能保障实践育人工作的有序开展;构建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机制,能够从制度角度规范保障思政课实践育人的组织实施,能够深入推动思政课和专业课相结合、思政课和校园文化相结合、思政课和企业相结合,从而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

利用语料库布置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更加透彻,这是语料库存在的重要意义。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单词和多词的猜测练习,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对部分高频词进行深刻理解重点掌握。例如:

2 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机制构建原则

(1)建立场地保障机制。思政课校内实践育人场所,一是依托校内专门的思政课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如很多大学拥有的思政课实践实训平台,或者是人文社科基地;二是依托学校校园文化设施开展。如依托校园文化长廊、校史馆等进行校园文化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承担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部门应协调好与校内该类实践场所管理部门的关系,保障思政课开展校内实践教学的场所需要。为避免协调工作的复杂和扯皮现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部门要在每学期初把实践教学计划报送给校内实践场所负责部门,由他们统筹协调,保障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的需要。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的开展,应有学校教务部门、承担思政课实践工作的部门主动在每学期开学前把在企业、课程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的方案报送到企业和课程实践基地,以便企业和课程实践基地统筹安排。

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涉及的面很广,因此,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必须建立统一的领导机构。从高校自身来说,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绝非只有承担学生思政课授课任务的教学部门能够独立有效完成,它涉及到校内的多个部门,如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教务处、各系部、财务处乃至后勤等,需要这些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合作;同时,为了保障校外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还需要企业、思政课实践基地方面的人员参与。因此,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领导小组必须由院党委领导牵头,由党委宣传部长、党委学工部长、团委书记、教务处长、各系部领导、企业和思政课实践基地的相关负责人组成。思政课实践育人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领导并协调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制定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的实施方案,检查评价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效果。该小组应该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商议思政课实践教育环节的开展和实施,解决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中的难题,并督促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责任,并限期整改,以有效促进校内实践育人工作和课程教学的开展,协调好学生顶岗实习和思政课校外实践育人工作的组织实施。

建立思政课教学部门与企业、课程实践基地的联动运行机制。思政课校外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企业、思政课德育实践基地的配合。承担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的部门,应该会同学校党政工、教务等部门,深入到学生生产实习的企业、思政课实践基地(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企业、课程实践基地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就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管理、考核评定进行商讨,制定可行性方案;同时,思政课教学部门要与企业、课程实践基地保持日常性联系,及时发现并处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实效性原则。高职院校建立思政课实践育人机制,应充分考虑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重视实践的突出特点,突出实效性。实践育人机制要便于操作可行,规章制度的建立重在破解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实瓶颈问题,规范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具体运行,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

3 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机制构建的思路

3.1 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的领导机制

(1)系统性原则。系统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构建思政课实践育人机制应考虑“大思政”整体育人实践环境,从系统建构角度,应包括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的领导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又由相关要素组成。构建思政课实践育人机制,应充分按照系统性原则,考虑到整体性,充分发挥系统整体优势。

在审美如何通达政治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雅克·朗西埃的著作《美感论》中探讨了十四个事件,如对温克尔曼笔下赫拉克勒斯残躯的分析,“《残躯》的外表让我们看出,它既像是在对自己这幅英雄躯体完成的伟业作着回想,又像是在波浪一般的起伏涨落中对一切已经无动于衷,这座雕像上已经有了改换不停的各种身体,它就像是这样把多重外表融为一层,把多个身体化作一个,是这样而来的紧张状态让它产生了美”[3]19。朗西埃由赫拉克勒斯残躯的外在形式,看到这一雕像的极致之美,及其背后艺术审美体制的历史变迁。

3.2 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的联动运行机制

2010年,为了推动CCUS技术和产业发展,在国际社会提出的CCS(碳捕集和封存)基础上,我国提出CCUS发展理念,构建了一条从“C(捕获)”输送到“U(利用)”或者“S(封存)”的完整链条。国家科技部指出,我国应该以“U”为中心,发展CCUS技术来推动产业发展。这一理念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

Research on lan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space-time pattern in Anhui Province

抽象而有序的思维形式是逻辑、有序的,对数学文字语言非常敏感,而且善于阅读,能抓住关键点和重要的细节,分析问题有条理[28],但它易受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导致思维固化情况,容易产生发散思维疑难.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思维发散于不同的方向,即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思考.发散思维疑难的表现有两个方面:第一,思维发散的方向少,不能称为“散”,这是思维的宽广度不够,对待问题不能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探求解题思路与方法[29];第二,思维发散的通道不畅,散而不精,这是思维的深度不够.对待问题具有丰富的“常规”经验,能按逻辑顺序按部就班展开思维,但不容易高效选择最优化策略解决问题.

建立思政课教学部门与专业系部的联动运行机制。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的有效实施,无论从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还是在实践环节的学生组织上,以及实践教学工作环节的管理和考核评价上,都离不开相关专业教学系部的密切配合。因此,承担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部门应该与相关专业教学系部形成相互协作的联动运行机制。思政课教学部门在制定学期授课计划前,应会同专业系部制定该专业的思政课实践育人计划,并充分考虑到专业实习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问题,商讨制定该专业系部学生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的考核管理。如顶岗实习前,思政课实践教学任务书的下达、实践调研论文或报告的收集和管理、成绩的评定工作。通过建立与专业教学系部的联动机制,理顺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系部专业课程教学的关系,促进相关系部积极参与到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当中去,进一步保障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的组织实施。

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的联动运动机制,是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否有效实施的核心,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该建立与专业系部,与企业、课程实践基地,与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相关部门的联动运行机制。

(2)科学性原则。思政课实践育人机制的构建应在遵循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按照规律办事。在机制构建上,既要尊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现实,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又要符合科学逻辑、符合规范、符合目的要求。

(2)建立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实践育人经费,是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根本保障和基本前提[2]。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的经费,一般来说,应按照教育部思政课建设标准要求,从思政课专项经费里足额提取。经费不能满足需要的,应有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也可由党委宣传部门、组织部门、学工部门、团委等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和工作任务的承担情况,从各自经费中列支。承担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工作部门,应在学期初向学校报送实践教学计划、经费的支出预算和资金来源,保障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经费真正落到实处。

3.3 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的保障机制

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既需要场地保障,又需要经费保障。

思政课实践育人机制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构建思政课实践育人机制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建立思政课教学部门与高校党团学工、后勤等多个部门的联动运行机制。思政课的实践育人工作从开展地点上说,首先体现在校内,其次是校外。校内实践育人,从关联程度上讲,联系最密切的是学校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部门。学校党委组织部门一个很重要的职能是抓好组织建设,思政部教师可以配合党委组织部在学生党员发展、党史党性教育等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参与到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日常性教育管理中去。党委宣传部是负责学校宣传、舆论管理的核心领导部门,在国家重要会议、社会重大事件,重要节假日、纪念日等时间节点,承担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部门需要协同党委宣传部门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思政部教师还应该充分参与到党委学工部、共青团工作管理的实践中去,围绕学生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宣传教育、文艺活动、公益活动、安全教育等,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与感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能力提升为素质。建立与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相关部门的联动运行机制,理顺思政部与学校党政工机构的关系,是思政课由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的延伸与拓展,也是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

3.4 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的考评机制

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过程的考核评价应有参与的各方共同参与完成。从校内实践过程的考核评价上看,应由思政课教师、实践活动职能部门组织者、学生个人组成;从校外实践方面上说,应该除了上述主体外,还应包括实习企业、课程实践基地工作人员参与。在考核过程中,应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实践调研论文、实践心得体会、课程实践周志、企业评价等多种形式实现考核管理过程的量化。考虑到学生实践过程管理的可操作性上,学生思政课实践考核评价的资料最好交由学生所在系部进行管理。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而素质的优劣主要又是通过学生的行为操守表现出来的[3]。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成效如何或迟或早都要通过学生个人的操行来表现。因此,通过学生的行为操守表现来评价学生实践教学学习的成绩有其必要性。实践教学学习的操行评价,就是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主要包括态度是否认真,是否按照要求去做;二是是否遵守实践教学纪律,如是否迟到、早退、无故缺席等;三是品行表现的优劣,是否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是否相互关爱,是否具有创新精神,是否敢于克服困难、敢于负责、勇挑重担,是否主动完成任务,是否受到奖惩等。对上述各项的考核,应分别设定相应的分值或级别,根据学生(或学习小组)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

3.5 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的奖惩机制

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有效地开展和推动,还依赖于思政课实践育人奖惩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建立责任惩处机制。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绝非思政教学部门能够独自完成的,它需要自上而下的联动机制;同时,它又需要上述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如果某一个部门不作为或者不配合,可能影响到整个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机制的有序运行。因此,推动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必须建立责任惩处机制。对推动实践育人工作不力或者故意不配合的相关部门,应追究其负责人的责任,责任惩处可以与文明处室的评选、工资绩效,与干部考核、任免等挂钩等。

建立绩效奖励机制。为鼓励各相关部门和教学系部积极配合思政课教学部门实施实践育人工作,进一步加强该项工作的实效性和吸引力,还需建立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的绩效奖励机制。奖励可以通过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其他奖励等多种形式。一是物质奖励,学校党委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经费中提取专项经费用于对推动实践育人工作绩效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二是精神奖励,由学校对推动该项工作绩效突出的工作部门和个人授予荣誉称号,并作为对部门和个人进行绩效考核的指标。三是其他奖励,对于积极推动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的先进个人,可以在职称评审、职务晋级、评优奖先等方面进行优先考虑。

4 结语

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机制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它能否有效地建立和运行,既需要高校领导的重视,还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既需要组织领导,还需要规章制度、经费支持。当下,切实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就是要在准确把握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努力构建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的长效机制。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EB/OL].[2008-09-25].http: //www.moe.gov.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moe_772 /201001 /xxgk_80380.html.

[2]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EB /OL].[2012-01-10].http: //www.moe.gov.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870 /201209 /xxgk_142870.html.

[3]吕志,黄紫华.面向社会 实践育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79.

猜你喜欢
部门育人机制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3:06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能源(2017年9期)2017-10-18 00:48:28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8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2
7部门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12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声屏世界(2014年8期)2014-02-28 15: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