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水生态文明 实现永续发展

2014-08-15 00:44高东旭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4年7期
关键词:白洋淀水资源文明

□ 高东旭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量最贫乏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水生态系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为此,《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把我国水资源的形势摆在了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党的十八大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把水利放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这足以看出,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一、水生态系统概述

水生态是指水的存在状态及与水有关的动植物的生存状态。水生态系统是指水生态中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各个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从这个概念出发,水生态系统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多个部分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水生态系统变化的动力。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水生态系统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为量变、质变、渐变、突变。

水生态系统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两类因素又包含着多种因子。自然因素中有天体运动、地质变迁、水文气象条件的影响等;人为因素有截流、排污、破坏植被、造田等影响。这些因子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不仅单独起作用而且相互起作用,具有叠加或叠减作用。

生态系统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为水生态系统中水的蒸发是缓慢的,水量的急剧减少或增加相对于地震等瞬时突发性变化有一个积蓄过程。同样水质也是类似的变化过程,但是多种因素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都发生变化到一定程度时,水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突变。这种突变是由量变引起的渐变型质变,虽然这个过程相对突发性质变是个缓慢的过程,但是一旦造成损失也是很突然的。如1983年到1988年白洋淀的连续干涸,此前的1982年没有明显的干涸征兆,但1983年就无声无息地干涸了。白洋淀水域经常发生局部突发性污染事件,这也是水生态系统突跳性的表现。白洋淀一旦发生干涸,会对白洋淀水生态系统中的一些水生动植物产生危害,持续干涸就会发生白洋淀水生态系统灾害,其破坏程度与其他的突发性灾难具有同等的后果。

多年来,我国对水生态建设做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推进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修复,加快污染严重江河湖泊水环境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国把水生态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为大力推进水生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我国水生态现状及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付出的水资源和水环境代价过大,导致一些地方出现过度开发、水质恶化、生态退化等问题,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目前我国水生态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水资源过度开发使用

部分地区地下水的开采已超过可开采量,自然补充和恢复的速度跟不上,入不敷出,日久天长,形成中间深、四周浅的漏斗区,容易引发地面沉降、桥墩下沉、堤防出现裂缝、咸水倒灌等次生灾害;未经许可私建滥建引水工程和滨水设施,导致水位下降、河道变形、湿地面积减少等现象,久而久之,必将引发水资源供应不足、降水分布不均匀等水环境问题。

(二)河湖面积萎缩严重

上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东部平原和云贵高原地区兴起了大规模围湖垦殖,使湖泊面积减少了1.3万平方公里,超过了我国现今5大淡水湖面积之和。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部分地区在发展中填河造地、围河造地、明河改暗河等现象十分突出,特别是城市河道、湖泊在建设城市过程中被侵占或掩埋现象严重,致使大量水面丧失。对河湖的盲目填占围垦,不仅破坏了河湖的生态系统,而且削弱了河湖行蓄洪能力和功能,遇到大暴雨时,洪水调蓄能力不足和排泄出路不畅,造成部分地区出现“城市看海”的独特景象。

(三)水资源污染严重

水域污染主要存在于流域中下游,流经城镇和工业区段的污染尤为明显。我国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多处于起步阶段,工业污水还不能稳定达标,农村广大区域没有下水道设施和污水处理设备,生活和工业污水的排放还是按照原始方法直接排入河中,同时一些垃圾处理厂建设在河流和水源地的周边,这些原因导致水资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四)水生态建设规划不够完善

由于部门之间管辖范围不同,在工程建设项目规划和审批过程中往往只从本部门角度出发,不考虑综合效益,无法兼顾水土保持和自然生态保护,忽视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利用,在取得收益的同时,却造成了水土流失、阻碍行洪甚至是破坏生态链条的严重后果。

三、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2013年年初,水利部以水资源[2013]1号文形式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一)加大水生态系统保护的宣传力度

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并不是某一个特殊部门的事情,也不是某些人的事情,而应该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保护和巩固已有的工作成果,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自愿维护。加强宣传是赢得全社会各行业和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帮助、理解的重要手段。要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加强对水生态系统保护重要意义和必要性的宣传,加强对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效的宣传,把科学普及与保护宣传结合起来,把人文、历史与水生态系统保护结合起来,鼓励社会公众的监督与支持,提高人民群众保护水生态系统的意识和参与积极性。

(二)加大水生态执法和巡查力度

加大水生态执法和巡查力度,能够确保对水生态违法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使执法工作由事后查处向事前监管转变,降低发案率,进而从源头上遏制破坏水生态现象的发生。

(三)加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力度

要通过建设新工程或利用已有工程措施保护或修复水生态系统。除水土保持、节水及节水灌溉和水污染防治等工程措施外,生态补水工程、生物护坡护岸工程、生态清淤与内源治理工程、环湖生态隔离带工程、河滨生态湿地等都是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此外还要通过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

(四)切实做好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规划

要把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纳入城镇建设规划,合理规划城镇饮用水源地和垃圾处理厂及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建立完善的城镇排污系统,定期对城镇附近河流湖泊沿岸垃圾进行清理,在人员密集区设立半封闭式垃圾箱,并竖立警示牌以禁止向水域范围内投掷垃圾,让污染远离水源。

(五)加强有关部门的协调和合作力度

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想要做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必须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在水生态系统保护中兼顾各方,通力合作,做好政策的衔接和协调,共同推动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加大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作为水利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水生态系统保护进行宣传、探索和研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实推进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工作,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猜你喜欢
白洋淀水资源文明
白洋淀生态环境危机与治理的历史考察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请文明演绎
美丽河北之白洋淀
漫说文明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美丽的白洋淀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