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立文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类与动物皆有记忆。
区别在于,从作为“灵之长”、“人最贵”的人类来说,其思维、记忆能力都远远高于其他动物。
就人类自身而言,思维与记忆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因此,分析和研究一个人的思维与记忆情况,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记忆与记忆不一样,忘却与忘却不相同。检点古往今来关于记忆与忘却的事例,或许对我们有所裨益。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老年常思既往,少年常思未来。”他还说过:“有百岁之童,也有三岁之翁。”
记忆与忘却的情况因人而异,各不相同,不因年龄而定。
余以为,对记忆与忘却应持的态度,简言之就是:应当记住的必须记住,应该忘却的也必须忘却。
这样,对社会对每个人都是有益而无害的。那么,哪些事情应当记住并且千万不要忘记的呢?又有哪些事情是应该忘却的呢?
历史不能忘记,祖国和人民不能忘记。必须经常学习历史,“欲知大道,必先知史。”
以史为鉴,注意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总结提高自己,这对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事业将大有益处。
热爱和不忘生育养育我们的伟大祖国和可爱人民,忠心耿耿地报效祖国、全心全意地服务人民,时时为百姓谋福祉,处处为大众争权利,这才是可尊敬的。
相反,“哀莫大于心死、悲莫大于不知史”。数典忘祖,不知从哪里来,何谈到何处去?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这都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谨记之,慎思之,笃行之。
鲁迅先生曾写过两篇文章《为了忘却的纪念》、《纪念刘和珍君》,找来读一读,会给人许多启迪。
应记住的一定要记住,该忘却的也必须忘却。
愚以为,那些无关宏旨的事情,那些个人的恩恩怨怨,还是忘却的为好,大可不必总是耿耿于怀。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样才会大度大气,胸怀坦坦荡荡。
有了高山襟抱,大海心怀,才不至于陷入个人恩怨和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羁绊之中。
说到此,记起了早些时候报刊上一则小文的记叙:
当年,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与著名舞蹈家资华筠都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经常在一起开会。孙冶方得知资华筠是大学者陈翰笙的学生,便主动告诉她:“你的老师是我的引路人。我是在他的影响下参加革命并对经济问题产生兴趣的,所以我很感谢他。”
后来资华筠将此事告诉了老师。陈老却说“不记得了。”
学生以为老人年事已高或时间太长记忆模糊了,便嗔怪地说“人家大经济学家称您是领路人,您倒把人家忘记了。”
不料陈老十分认真地说:
“我只努力记住自己做过的错事……怕重犯。至于做对的事情,那是自然的,应该的,记不得那么多。孙冶方选择的道路和成就,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我没什么功劳。”
寥寥数语,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学者高风亮节昭然纸上,感人至深,相信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教益。
古语说:“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记住大事,忘却小事,乃为人处世之道。
大事不糊涂,“难得聪明”;小事糊涂点,“难得糊涂”。如此这样说来,不知诸君以为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