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林华 刘德炎
(江西省浮梁县正骨医院 浮梁333403)
手是人类重要的劳动和感觉器官,指端、指腹有着丰富的感觉,所以对手的功能和感觉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人类与机器的接触十分密切,手部外伤为常见外伤,以往常用同指指动脉为蒂逆行岛状皮瓣、筋膜皮瓣及不吻合指神经-指神经背支的邻指带蒂皮瓣等方法修复[1~5],但上述方法存在着或皮瓣外形臃肿、或供区损伤大、或皮瓣感觉差、容易造成再次磨损等缺点。2010年3月~2013年11月我科采用吻合指神经-指神经背支的邻指带蒂皮瓣修复指端或指腹软组织缺损,皮瓣外形、感觉、患指功能均良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29例,男21例,女8例;年龄17~49岁,平均36岁;左手11例,右手18例;示指末节缺损4例,中指中节缺损3例,环指末节缺损15例,小指末节缺损7例;29例均为新鲜创面,其中压砸伤18例,电锯锯伤6例,电刨刨伤4例,绳绞伤1例;指端软组织合并末节指骨粗隆缺损5例,指腹并指骨斜面缺损24例;面积最大2 cm×2 cm,最小1 cm×1 cm。
1.2 手术方法 臂丛或指神经阻滞麻醉满意后,彻底清创、修整创缘、创面止血,如指动脉远端有活跃出血则予以结扎,有骨外露者则挫平骨端。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邻指于指背设计相应方向的邻指皮瓣,设计皮瓣大小,以邻伤指侧为蒂,切至深筋膜下,两侧以不超过侧中线为宜。保护腱周组织,向蒂部掀起皮瓣,并拢两指使创面与皮瓣处于同一平面,调节张力,显微镜下将皮瓣内的指神经背支与患指的一侧指固有神经行束膜法吻合。将皮瓣覆盖创面作间断缝合。于上臂内侧切取中厚皮片,与供区及伤指邻供指创缘作间断缝合,留长线加压打包,上臂切口直接作间断缝合。
1.3 治疗结果 29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无一例血管危象或水泡生成。经过1~9个月(平均6个月)随访,1例断蒂出院后失访,其余28例患者休息6~12周平均约9周后恢复劳动,其中18例从事原工作,6例因工伤赔偿原因、4例因指体短缩原因从原单位辞职更换工作。患指活动正常,皮瓣血运佳,两点感觉分辨率最大8 mm,最小6 mm,平均约7.3 mm,色泽、指体饱满度稍差于正常指体;2例神经瘤生成,神经吻合处触痛。
2.1 吻合指神经-指神经背支的邻指带蒂皮瓣解剖学基础 皮瓣的供血基础为指固有动脉背支及链支,位置恒定,血供可靠。皮瓣内静脉可通过蒂部供血液回流。皮瓣远端含有一侧指固有神经背支,可与患指一侧指固有神经近断端吻合。
2.2 手术操作要点 于供指指背作矩形切口,切至深筋膜下,邻伤指侧为蒂。并拢两指并使创面与皮瓣处于同一平面,显微镜下将皮瓣内的指神经背支与患指的一侧指固有神经行束膜法吻合。
2.3 注意事项 (1)根据创面远近选择合适的邻指。(2)调节张力,根据创面大小设计皮蒂的长度。(3)保护腱周组织,以利植皮成活。(4)神经断端修剪整齐,吻合精细,以免神经瘤生成。
2.4 本术式的优缺点 指端或指腹的软组织缺损是极为常见的手外伤。以往常用同指指动脉为蒂逆行岛状皮瓣、筋膜皮瓣及不吻合指神经-指神经背支的邻指带蒂皮瓣等方法修复[1~5],但上述方法存在着或皮瓣外形臃肿、或供区损伤大、或皮瓣感觉差、容易造成再次磨损等缺点。吻合指神经-指神经背支的邻指带蒂皮瓣修复指端或指腹软组织缺损,很好地弥补了上述不足,有以下优点:(1)血管蒂恒定、可靠,易成活,操作简单;(2)不损伤供区重要血管神经;(3)皮瓣不臃肿;(4)可恢复部分感觉[6~7]。缺点:(1)皮瓣修复创面仅限于指体远端或掌侧;(2)需带蒂20 d左右,不利于功能锻炼;(3)需两次手术,疗程较长;(4)有神经瘤生成之可能。
[1]陈山林,田光磊,张洁,等.同指背外侧神经血管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指腹缺损[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4,20(4):226-227
[2]况冬柏.掌侧V-Y皮瓣修复手指残端缺损[J].江西医药,1990,25(6):346-348
[3]赵国红,谢振军,孙华伟,等.应用手部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J].江西医药,2012,47(9):787-788
[4]温准,隋广维.手指指腹缺损五种修复方法的比较[J].实用手外科杂志,2005,19(2):113-114
[5]朱弢,任建峰,陈华.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6,22(1):36-37
[6]周礼荣,王伟,李峻,等.同指顺行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指腹缺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20(7):725-727
[7]武理国,余迎浩,姜波.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6,22(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