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吾君
(江苏省高邮市中医医院 高邮225600)
膜样痛经一症多见于青春期女性,以子宫内膜和血液中前列腺素含量增高为主要原因[1],属中医“痛经”范畴。笔者采用温肾化瘀汤为基本方治疗本病3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34例均为青春期少女,年龄16~23岁,平均18.3岁;病程3个月~5年;未婚者29例,已婚者5例。主要症状为:女子正值经期或经期前,出现阵发性下腹部剧烈疼痛,经行量多或少,色黯红或紫黑,间夹有胬肉样膜块脱落,随经血而出,痛时面白唇紫,肢冷汗出,腰痛如折,甚至导致晕厥,待块物排出后,腹痛渐减,且随月经周期而作。
1.2 治疗方法 方用温肾化瘀汤,组方:熟附片10 g、肉桂 5 g、巴戟天15 g、紫石英 20 g、当归 20 g、紫丹参20 g、血竭3 g、熟军15 g、乌药10 g。若有经行乳胀者,加柴胡、生麦芽疏肝理气;经期便溏者,加炒白术、茯苓健脾止泻;寒凝滞重者,加炮姜、小茴香温经散寒止痛;瘀热偏盛者,重用红藤、败酱草、车前子清热化瘀、除湿止痛;出血偏多者,加茜草炭、蒲黄炭化瘀止血。上药于经前7~10 d开始服用,1剂/d,水煎2次,取汁200 mL,早晚服用,每次服用100 mL,连服10 d。
1.3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全部消失,随访两年未发;显效:经期前或经期下腹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好转:经期前或经期下腹疼痛时轻时重;无效:经期前或经期下腹疼痛无改善。
1.4 治疗结果 34例患者中,痊愈22例,显效7例,好转4例,无效1例:愈显率达85.3%,治愈率达64.7%。
膜样痛经脱落之膜经病理检验为异样增生的子宫内膜[2],遂有膜样痛经之称。稽考历代医著《素问》云:“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有痛也。”《素云·至真要大论》云:“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而中医古籍中亦明确提出痛经多寒凝胞脉冲任,气血瘀滞,留聚不通,不通则痛。又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之脏,而少女肾气充而未盛。究其本病之病机:实为肾阳不足,阴寒搏于胞宫,气滞血瘀,冲任不和。笔者遵循古训,临症治疗时多从温肾化瘀入手,自拟温肾化瘀汤为基本方。方中肉桂、熟附片、巴戟天、紫英石温肾暖宫、补火助阳,以促阳气四布,阴翳自消,血海得温;丹参、血竭、熟军破瘀化膜通经止痛,使胞宫气畅血运,冲任和调。全方攻补兼施,共奏活血调经、逐瘀化膜、理气止痛之效。如此调治2~3个月使膜消不复作祟,则痼疾荡然,罹患告愈。因本病为周期性出现的病变,平时应以辨证辨病相结合的原则,经前期宜防,经期宜治,经后重固为契机,积极防治原发病,调理善后[3]。患者应注意情志、饮食调护,以防痛经复发之虞。
[1]朱南孙,黄晖,陈惠林.加味没竭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对前列腺素及相关因素的影响[J].中医杂志,1994,35(2):99-101
[2]吕云霄.调经化瘀汤治疗重症痛经 38 例[J].江苏中医,1998,19(9):28-29
[3]张丰强,郑英.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M].第2版.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275-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