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明,张智霞,秦志伟
急性心肌梗死是国际公认的急性心血管疾病,疾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1]。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作为一种血液循环支持治疗的重要措施,给许多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带来了高效的抢救成功率,使病人的生存率提高到50% 左右[2]。但IABP术后却容易带来多种并发症且其致命性不亚于原有病本身。因此,努力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是IABP术后护理工作的重点。为此,我科对急性心肌梗死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的病人实施了循证护理,且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因急性心肌梗死行IABP治疗者54例,其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38岁~85岁,平均54岁。所有病人入院时均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心电图检查有心肌缺血坏死表现,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killip分级为Ⅲ级、Ⅳ级。
1.2 循证方法
1.2.1 提出护理问题 本研究主要研究IABP术后的护理,所以重点通过识别和纠正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危险因素来提出护理问题。①潜在并发症:出血及血小板减少,栓塞,感染,球囊破裂;②有发生压疮的危险。
1.2.2 循证证据的检索 针对每个护理问题,寻找循证支持。主要检索数据库CNKI、万方、CINAHL、EBSCO获得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及其他临床研究证据,然后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找出最佳研究证据。
1.2.3 循证护理实践
1.2.3.1 潜在并发症:出血及血小板减少 为防止血栓形成实施IABP治疗病人需要进行肝素化;而且气囊重复充气、放气,对血液中的血细胞和血小板产生机械刺激,产生一定的破坏,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有出血的风险。出血常表现为穿刺口渗血、周围皮下血肿、导管连接口渗血、全身出血倾向,如牙龈渗血、便血、血尿等[3]。所以IABP治疗期间,必须严密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如是否有鼻出血、牙周出血、皮下出血及柏油便等。为避免反复穿刺静脉,最好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或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采血后应延长压迫时间。应用肝素抗凝过程中应做好血小板数量及凝血系列的监测。
1.2.3.2 潜在并发症:动、静脉血管栓塞 下肢动脉栓塞的主要原因是术后抗凝不当、停搏时间过长、下肢活动受限及下肢护理欠缺。以往局部血管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其中下肢动脉栓塞的发生率为3.5%。但随着IABP的深入研究,目前并发症的发生率已经很低[4]。在IABP治疗期间,每小时冲洗中心腔1次,每次连续冲洗时间大于15s;临时停止反搏,持续时间不应超过30min;2h进行下肢功能锻炼1次;每小时1次观察并记录下肢皮肤颜色、温度、痛觉,触摸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在足背动脉搏动处做标记,并进行双侧肢体对比。
1.2.3.3 潜在并发症:感染 由于循环淤血、长期卧床、免疫力下降、穿刺点渗血、无菌操作不严格等原因,IABP病人常容易出现感染。各项操作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血肿及发红、脓性分泌物等感染迹象,发现渗血及被污染时,及时更换敷料。监测体温和血象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同时,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应定时协助病人叩背、指导有效排痰,利于痰液排出,以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5]。加强病人营养,保证病人每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提高机体抵抗力。
1.2.3.4 潜在并发症:球囊破裂 球囊破裂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原因与球囊在扩张时压在钙化的主动脉壁上有关,也与选择的导管型号不当有关。IABP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球囊反搏的情况,出现报警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处理。应密切观察显示屏上反搏压、反搏波形及反博导管内有无血液。当发现反搏压降低、波形消失,反搏导管内出现血液,应,提示有球囊破裂的危险。一旦发生球囊破裂应立即停止反搏,将病人头部降低30°,取头低足高位,预防氮气进入脑部形成栓塞,及时报告医生,根据病情更换或拔除导管[6]。
1.2.3.5 有发生压疮的危险 由于IABP术后需平卧位并制动术侧肢体,卧床时间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有发生压疮的危险。预防压疮重在皮肤护理。应定时按摩受压部位,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压力、剪切力。间隔2h分别在左、右肩下垫软枕,骶尾部、肘部和足跟部1h按摩1次,同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的发生[7]。
1.2.3.6 心理护理 IABP治疗的病人由于病情危重,收治在冠心病监护中心,家属不能陪伴,对环境陌生;且术后要求病人卧床,肢体制动,病人的活动受到限制,同时又担心愈后,易产生焦躁不安或抑郁的情绪。林丽霞[8]报道,病人会因烦躁使IABP不能有效地工作。护士应观察病人心理状态,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多与病人沟通,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需求,使其增加安全感,同时在病人家属探视时多给予精神上的安慰。
本研究54例病人中,使用IABP治疗时间平均为3d,其中病情加重死亡者3例,下肢动脉血栓1例,压疮发生2例,其余病人IABP治疗期间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病情稳定后,给予拔管。
目前,IABP作为一项较成熟的技术,挽救了很多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生命,但因为其术后并发症多,所以护理难度大。循证护理是护士慎重、准确和明确的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护士的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并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意愿,将三者完整结合,制订出适合病人实际情况、完整的护理方案[9]。所以,在IABP术后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要求护士要有充分的IABP相关专科理论知识、熟练的抢救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还要求护士能够有获取科学的研究证据且把这些证据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能力。
[1] 高润林,朱文玲.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
[2] 梁永新.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4,31(5):141-144.
[3] 周云勤,梁雁芳,梁梦欣.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和监护[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4):50-51.
[4] Mishra S,Chu WW,Torguson R,etal.Role of prophylactic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n high-risk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06,98(5):608-612.
[5] 杨明珠.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J].现代护理,2007,13(17):1588-1589.
[6] 金一.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塞中的应用及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2013(5):9-10.
[7] 蔡丽,鲍丽,陈静,等.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心源性休克病人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6):12-13.
[8] 林丽霞.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护理附8例报告[J].岭南心血管杂志,1998,4(4):274-275.
[9] 先琼,成翼娟,李继平.循证护理:护理发展新动向[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6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