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庆好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浙江 杭州 310030)
在我国,秘书腐败时有发生。秘书作为领导的助手、参谋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监管机制很容易被金钱腐蚀。如何防止秘书腐败不仅是行政部门的职责,作为秘书培训或者教育机构也应该从预防腐败的角度出发,调整秘书职业化培养的思路、方法,提高秘书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提升秘书从业人员坚守职业岗位、乐于奉献的精神。
虽然秘书职业化进程在不断推进但进展缓慢,传统观念和制度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秘书职业依然处于非职业化状态。
秘书身份的“官”、“职”不分现象在我国政府部门普遍存在。秘书似乎只是一种称呼,实质上并不代表一定的职业地位。秘书在行政机关中的地位、身份、报酬都和其官职大小连在一起,与职业等级基本无关。这种现象带来的后果是,秘书普遍的没有把职业等级的提升视为改变身份、地位以及报酬的必由之路,而是想方设法获得官职上的升迁。一旦获得职务上的升迁也就意味着秘书有了双重身份,他们既是秘书又是官员。官员的身份让秘书轻而易举地获取了行政权力。行政权力的存在给秘书腐败打开了方便之门。个别意志薄弱、贪图享乐的秘书此时就可能乘机利用职务之便,拿权力做权钱、权色交易,中饱私囊,满足个人欲望,损害国家和他人利益。
从秘书职业的本质上看,辅助性是秘书工作的根本特性。“秘书工作是围绕着领导工作的需求而运转服务。领导的指令与授意,是秘书工作的主线与核心。工作的主动权在领导而不在秘书。秘书人员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只能按照领导的授权或旨意去办文、办会、办事,带有明显的辅助性、被动性”[1]从职业关系上来看,领导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掌握着最终的决策权,而秘书只是从属于领导,始终处于协助领导进行管理、决策的辅助地位。如果领导对秘书角色及工作性质认识不清,不能从工作性质和工作范围上认识秘书职业,领导向秘书授权可能存在着较多的随意性,而且临时授权如何使用和监管也没有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这部分行政权力很容易失去控制和监管,为腐败埋下隐患。
从秘书的角度看,因为对秘书职业角色和秘书工作的本质属性缺乏足够的科学认识,在日常工作中,无法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比如受秘书身份“官”“职”不分的影响下,有些秘书一旦成为官员就会忘记自己的秘书身份,很容易造成权力越位。有些人简单地认为秘书是吃“青春饭”的,不能作为终身的职业,于是“人在曹营心在汉”,不安心工作,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思想,不思进取,消极怠工,总想着有一天能够脱离秘书行业,另谋高就。另外,如果秘书对秘书职业的辅助性没有清楚的认识就很难处理好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在被授权处理工作时真把自己当成领导了,造成角色错位,不汇报不请示,结果导致权力滥用。
在长期的职业发展过程中,秘书职业形成了内涵丰富的职业道德规范,比如廉洁奉公,甘于平凡,谦虚谨慎,平等待人,严守机密等等。毫无疑问,市场经济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发展,但是同时对商业利润的过度追逐也带来了贪图享乐,迷恋金钱的负面效应。在这个背景下,职业道德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秘书主要是直接为领导及单位服务的,是领导的参谋与助手,有时候还要代表领导,在组织体系中既要上下沟通又要联系左右,所处的位置以及工作性质都十分重要,因此,秘书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秘书往往能够甘于清贫,忠于职守,坦荡清白,对于工作勤勤恳恳,对于党的事业忠心耿耿,能够自觉、有效地抵制腐败。
秘书工作很多,涉及面很广,办公室业务,安排会务、信息工作、协调工作、调查研究、档案管理、文书管理、接待信访、督查工作等等。每项工作都有严格的程序和工作要求。秘书工作的规范不仅是专业化程度更高,更意味着秘书各项工作的管理更规范、合理,权责更加分明;意味着秘书工作内容的界定更加清晰,越位现象越来越少。规范化意味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也意味着公开化和民主化,意味着权力运作的阳光化。
秘书工作的专业化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予以保证。制度的建立将为秘书工作程序的合理、工作内容的细化提供有力保证。这将有效地防止因为秘书越位而滋生的各种秘书腐败行为的发生。“因为科学合理的程式其实就是在每一个细小环节上对秘书的权力做出了授予、收回以及实施监控的规定。”[2]秘书的工作内容虽然很宽泛,但是如果我们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化建设就能够比较好地给予规范,保证秘书工作有效、有序地开展和运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讲求效益已成为社会的要求,在秘书行业中树立效益观念,提高办事效率,及时准确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和领导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就显得十分重要了。”[3]
秘书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秘书人员的行为。新时期,秘书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为领导服务,为同级和上下级机关服务,为人民服务”,所以,秘书人员能否忠于职守,愿不愿意坚守清贫,能不能做到公平、公正等等都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能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这对秘书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多要求。
首先是秘书要乐于奉献。商业社会充满了各种诱惑,在物质利益方面秘书要有强大的抵制能力。“奉献是秘书工作者的标志性品格。秘书工作地位特殊,工作重要,要求较高。秘书工作者必须甘于寂寞,安于清苦,乐于奉献。”[4]
其次,是要严格自律。在各种监管、考核、录用等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秘书要严于律己,恪守信念。秘书的自律对秘书的腐败行为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秘书自律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管好自己的嘴,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脚,管好自己的人。不贪不拿不占,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5]
角色意识与职业意识是有所不同的。角色意识对于秘书来说就是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定位,角色内容,角色特点。认识到自己作为秘书在行政管理体系中的身份地位。具体说就是对秘书工作的任务和工作特性有比较清楚的认识。秘书工作主要有辅助性、政治性、综合性等特点,其核心是辅助性特点。秘书工作的任务复杂而繁多,了解自己的工作职业范围和职业要求能够帮助秘书不越位不盲目。比如辅助性说明了领导工作与秘书工作密不可分的主辅关系。秘书工作从属于、依附于领导工作,领导工作也离不开秘书工作;领导的指令和授权是秘书开展工作主要依据,秘书不能擅自行动。认识到了秘书工作的辅助性特点,就能深刻理解和贯彻秘书工作的指导思想,清楚地把握秘书工作的特点,正确处理与领导的参谋助手的工作关系。
根据秘书职业的发展需要,从防止腐败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秘书职业化教育进行重点关注。
职业意识虽说不是一种技能,但却是秘书走向职业化的基础、关键。职业意识就是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自觉意识。秘书职业意识的作用在于能够让职业者恪守工作职责和职业道德。如果一名秘书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那么其职业综合素养就无从谈起了。所以,“作为一名秘书,必须时刻意识到自己应该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这种强烈的职业意识,为秘书的自我修养树立了目标,提供了动力,使秘书的职业道德修养成为自己完成社会角色的自觉行为。”[6]
因此无论从防止腐败的角度来说还是从职业化的角度来看,培养和塑造秘书从业人员的职业意识都是十分重要的。职业意识的激发不仅能让学生熟悉秘书工作而且能够让学生认识秘书职业的地位、作用,把职业道德演化为自觉的职业习惯,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作风。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秘书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秘书职业道德是秘书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在秘书的资格体系中,职业道德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它是知识、能力和心理等其他构成因素的核心和灵魂”[7]对于一种秘书来说,职业道德的作用在于对秘书职业行为产生约束和矫正作用,让秘书职业活动能够比较好地为社会、为国家服务。
其次,秘书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秘书的职业道德是在长期的秘书活动过程中慢慢形成的,秘书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职业道德修养贯穿的是整个职业生涯。但是秘书职业道德教育相比于技能教育来说普遍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而且职业道德教育基本都是以理论教育为主,收效甚微。实际上,我们可以考虑将秘书职业道德教育与实践教学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感悟秘书职业道德的内涵、作用,其教育效果要比纯粹的理论说教要好很多。
良好职业形象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
其一,让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情。良好的职业形象是博学多才、品质高尚、举止优雅的集中体现,让人肃然起敬。即使有人心怀不轨,恐怕也不敢轻举妄动。对于一些不法分子,良好的职业形象有比较好的震慑作用。
其二,良好职业形象容易感化人。“秘书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仅是别人对秘书的道德修养的评价依据,而且能影响和感化周围的人,使其弃恶从善、弃伪从真,变懒惰为勤劳、变消极颓废为积极向上。”[8]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良好的职业形象可以感染其他的秘书人员,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和职业环境,把秘书的职业精神发扬光大,增强抗腐败、抗享乐的“免疫力”。
秘书职业形象的塑造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是内在素质的强化,第二是外在形象的塑造。“换句话说,秘书人员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并不靠单纯的包装、刻意的表现,更不是故意卖弄、空有其表。它必须奠基于完整、积极、正面的内心自我意象,并通过积极的理念、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态度的确立,良好行为的持续以及言谈举止等外在表现,才能将设定的形象定位与内容呈现出来。”[9]
[1]朱传忠,叶明.秘书理论与实务[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杨硕林.职业化——防止秘书腐败的有效途径[J].嘉兴学院学报,2001,(9).
[3]张梅.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秘书职业道德的建设[J].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4][5]艾洪涛.我国秘书工作职业化的现状分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12).
[6][7]董继超.普通秘书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
[8]徐璐.企业秘书形象的价值及其转化[J].秘书之友,2000,(10).
[9]曹秀丽.论秘书形象的塑造[J].池州师专学报,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