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璇
(上海理工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20009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立足于我国生态总体状况,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理论,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崇高理想。习总书记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传承与发扬,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表现。
当前,中国的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态势,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匮乏、草场植被退化等生态问题迫在眉睫。习总书记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出发强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适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1]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先声:马克思的生态观
习总书记提出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其理论依据不是主观臆想的来的,而是渊源于马克思的生态观。
首先,人是自然的存在物。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一方面是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2]这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为其提供物质生活资料;其二,人是感性的对象性存在物,人们主动地改造自然时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和限制。其次,自然是人化的自然界。恩格斯曾说,人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优于动物与自然的关系最明显的特征。人类进行能动的实践活动去改造自然,使自然界为人类的目的服务,所以,自然是人化的自然。最后,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可以能动地改造自然,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近些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但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也过一些错误,不尊重自然规律,一味地向自然界进行索取。这个问题,直到今天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实践也还没有真正完全解决。习总书记重新梳理马克思的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不仅体现了我党在新时期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认识和重视,而且可以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2.生态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习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4]也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基。蓝天白云、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安全的食物等,都是人民群众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直接印象,也是人民群众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向往。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保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前提,也是衡量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几年来,由于过分追求GDP的增长而缺乏对环境后果的估量,导致全国各地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直接威胁群众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也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这些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过分强调经济发展,忽视人的发展,将直至影响人类持续发展的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问题,警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人类的生态环境,以解决损害人类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习总书记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5]可见,实现中国梦的有效手段非生态文明建设莫属,生态文明建设是要竭力构建一个以自然环境存量为基础、自然规律为规则,以及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梦”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此外,习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求当代人要理性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也要确保后代子孙可以平等使用环境资源,不能做“吃祖先饭、断后代路”的急功近利行为,要“留一片青山绿水给子孙后代”。
在全球性生态危机背景下,习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6]习总书记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出发,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生产力发展结合起来,阐述了一种新的环境观。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环境生产力论
习总书记阐述的“环境生产力论”渊源于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思想。它丰富了马克思关于财富源泉是自然力的思想,开辟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的发展领域。
首先,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这一论断扩展了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思想集锦,突显了人类社会生产力无法实现对环境生产力的替代。自然生产力,就是客观存在于自然界,并对人类生产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类自然力量的总和。一方面,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内存量是有限的。一旦人类对自然力的使用超过其承载力限值,就不免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另一方面,人造资本只能部分地替代自然资本,人类借助现代工具创造的生产力是有限的。所以,唯有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特别是保护没法被现代科学技术替代的那些自然生产力,才能在自然生产力持续供应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永续发展。
其次,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论断细分了马克思的物质生产理论,彰显了环境生产力的基础性地位。在马克思著名的“物质变换裂缝”理论中,物质生产涵盖了环境生产。但今天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分耗用,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将生态文明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种文明的建设中,这说明执政党已充分认识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劳动所受的自然约束性”,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在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中的内在作用,这就要求必须将环境生产从马克思的物质生产中细化出来,积极探索社会生产与环境生产之间的均衡循环关系。
2.重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习总书记阐述的环境生产力论,是一个闪耀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光芒的理论,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经济发展对环境变化起主要作用,环境变化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反作用。一方面,二者相互制约,经济发展受环境条件的限制,而且环境质量好坏也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如果人类着力于发展经济而忽视环境保护,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环境质量下降又将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甚至遭到自然的报复;另一方面,二者相互促进。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质量受自然资源的存量影响。同时如果在经济发展中能合理使用自然资源,运用人类成果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物质保障,又可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两者协调的目的是,既使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又能使环境条件逐渐改善。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压力和贫穷的缘故,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GDP的增长率往往就变成了首要的考虑,过分的追求GDP导致对环境的忽视,使得生态环境污染加重,并威胁到人民的身体健康。我国在这方面的深刻教训告诉我们,忽视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脱离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因此我们应该用马克思的发展观,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经济发展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标准,生态环境了决定人们的生活条件,两者关系处理得好,社会与自然可以达到一个和谐发展的状态,反正亦然。
习总书记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7]习总书记从国家安全高度诠释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从广义上说,国家安全包括主权安全、经济安全、国民安全、政治安全、生态安全等十个方面。然而长期以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致使人为的生态环境破坏频频发生,雾霾、沙尘暴、温室效应的加重使得生态安全由局部的问题逐步上升为国家安全或国际安全问题。习总书记的讲话也表明,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条件,在国家安全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
生态安全一般意义上包含两方面意思:一是防止由于生态环境的退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的威胁;二是防止由于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短缺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导致国家动荡。[8]其自身有两个特点:其一,整体性和全球性,生态环境中任何部分或是地区的环境遭到破坏,将会产生连锁反应,造成全局性的环境问题,可能危及周边国家的生态安全,甚至波及世界;其二,长期性,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承受范围,一旦遭到破坏,其恢复常常需要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在这期间所耗费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是十分昂贵的。
我国的生态环境本来就十分脆弱,庞大的人口基数、快速发展的经济以及不合理的资源利用等现状,使得我国的生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并成为关系国家安全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没有生态安全的概念,恣意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国民的经济发展损失在大面积的土地上,降低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造就”大量的环境难民,威胁国家安全的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安全也是构成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之一。
2.新《环境保护法》是生态安全的法律后盾
生态安全,最重要在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好所有重要自然要素的生态功效。习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9]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我国已将这一做法变成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条款,为生态安全建设保驾护航。在新公布的《环境保护法》中,其中对污染企业“按日连续计罚”上不封顶和对负有环境监管责任的官员实行“更严厉的问责制”成为一道亮点,并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长期以来,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我国往往只看重经济增长指标,追求单纯的 GDP,忽视了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的考察,环境恶化现象日益严重。新《环境保护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更改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10]从实际的角度来看,如果环境保护成本和违法成本的差异悬殊,“按日计罚”将倒逼违法企业的环境整治措施尽快落实。习总书记倡导的建立官员政绩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审核问责制度,无疑给生态安全建设添加了一道“护身符”。而且,现将这一做法明文规定下来,作为对官员政绩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可以更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地方官员的综合成绩,同时也给地方官员敲响了“生态警钟”。
基于上述分析看出,习总书记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和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基础,其最终目的是自然和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因此从马克思生态观的视角出发,深入研究习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进一步加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布局才会奏效,建设“美丽中国”的中国梦才会实现。
[1][5] 习近平. 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梦重要内容[EB/OL]. 新华网,2013-7-20.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6] 习近平. 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 谱写美丽中国海南[EB/OL].新华网,2013-4-10.
[7][9] 习近平.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EB/OL].新华网,2014-5-24.
[8] 张玉玲,吴宜进,原惠绣. 长江流域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资源环境与发展,2007,(3).
[10] “史上最严厉”新环保:对污染企业按日计罚无上限[EB/OL].新华网,20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