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敏
(河北联合大学出版管理中心,河北唐山 063000)
图书馆资源共享是大学资源共享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则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核心。通过互联网技术,各级各类图书馆根据读者对于文献信息的需求,建立馆藏文献信息资源间的综合开发协议,利用计算机、数字通信、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构筑跨越地域限制的馆际文献资源综合化平台,为用户提供实时检索和文献的远程化传递[1]。河北联合大学是一所文理综合性大学,由于各院校地理位置不同,实现各校区图书馆资源共享对大学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实现各校区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可行性以及实现的路径做初步探讨。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信息化社会中,传统图书馆提供的信息资源服务已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路径,是推进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重要举措。进入新世纪以来,不少学者对于大学城高校区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提出过很好的有操作性的建议,如石继平[2]在分析了广州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可行性,并从广州大学城实际出发,探讨了广州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刘星星[3]通过研究江宁大学城图书馆联盟资源共建共享的优势和已经开展的服务内容,针对资源共建共享提出建立组织协调机构,加强共建共享特色化数字资源合作,联合举办主题活动和建立利益平衡机制等策略性建议;苏杭[4]就贵阳市新落成的几个大学图书馆如何实现资源共建提出几点建议,如建立贵州大学城图书馆联盟,联合统一采购数据库,开展联合资讯服务等建议。这些建议为各地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合并组建后的河北联合大学容纳了各校区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物质基础。学科覆盖面广,既有交叉学科又有互补学科,主校区理工图书馆呈现以冶金、采矿、金属材料、化工、机械等专业为主,其它学科为辅,特色鲜明,多学科、多层次、多载体形式的馆藏体系;建设路校区煤医图书馆则形成了以医药卫生为主、其他学科为辅,资源丰富、结构合理的馆藏体系;各独立学院也呈现出多样化的馆藏体系,满足全校读者不同的阅读需求。各馆藏的文献信息资源不管是数字化还是纸质化,都可以实现共享,并能够发挥各馆藏的专业收藏优势,形成优势互补,让读者能够查阅到更全面的信息资源。
各校区图书馆均配备了先进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系统,有光纤接入、有线和无线结合的高速网络系统、RFID无线射频识别和自助借还书系统、光纤数字存储系统、读者身份识别和门禁系统,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供的强大的网络环境和技术支持,为各校区统一的网络平台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信息资源共享观念深入人心,各校区都有很强的合作愿望,迫切地要求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新一轮的整合、发展,以满足读者日益扩展的知识服务要求。
各校区在组建合并后需要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补,通过网络技术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而非独立封闭,各自为战,以此加强联大的办学能力,提升教育、教学和科研等综合能力,实现共同发展。根据各校区图书馆资源特点,立足于网络环境下,通过以下路径实现联大文献信息共享建设。
首先需要对各校区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各馆详细清楚地统计各自的馆藏,不仅包括数字化文献信息,而且包括传统印刷型文献信息,尤其是具有标志性的信息资源,比如理工校区的冶金能源信息,煤医校区的医学类信息,通过重组和配置编制成全面的、条理清楚、便于检索的联合目录。编制过程,要求文献信息,书目著录的格式完全统一,编制题名、作者、分类、主题词或关键词的索引,以便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减少重复劳动,提高编制效率,并突显各馆藏的专业优势,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联合目录的编制保证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结构的合理性与文献信息开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实现全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网络为主要平台,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与传统信息资源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数字资源的重复购买,比如理工校区购买的CNKI和万方数据库的数字资源后,通过信息共享,其他校区也可检索下载,这样节约下来的资金可以用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其他方面。同时建立完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完善资源的检索系统,形成一个大的网络链,信息相通,免费服务,为人们查找和使用资源提供简单快捷的渠道。为了确保网络资源共享畅通无阻,还需要设立完善的规范程序和管理制度,权责分明,科学化管理,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不仅仅限于网络数字资源的共享,同样包括印刷型纸质文献的共享;不仅能够畅通便利地通过网络跨库检索数字资源,同样可以通过馆际互借,实现纸质文献共享。目前各校区图书馆是设立单独的借阅卡,各馆之间不能相互借阅,如果煤医校区的学生想进理工校区图书馆借阅检索文献,则需要办理理工校区图书馆借阅卡,这不仅增加学生办证的费用,也不利于信息资源共享。因此各馆的做法建议是,不再单独使用图书借阅卡,而是统一资源管理软件,采用一卡通,统一借阅权限,让学生和老师可以随时在其他校区图书馆借阅自己需要的书目文献,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通借通换,资源共享。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可以作为评价一个学校甚至是一个国家信息基础水平的重要标志。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后,信息资源将采用数字化存储方式,构建海量资源库群,并通过互联网络采用先进的智能检索技术手段进行数据的检索和传输,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最大限度地突破地域与时空的桎梏,满足读者的信息服务需求。
[1]姜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共享问题浅析[J].黑龙江档案,2012,193(4):149.
[2]石继平.广州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享的设想[J].现代情报,2006,(7):125-127.
[3]刘星星.大学城高校区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2010:50-56.
[4]苏杭.实现贵州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几点建议[J].贵图学报,201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