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娟,田翠芸
(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彼得·纽马克是英国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他被认为是英国二十世纪以来英语翻译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从事过多种欧洲语言的翻译工作,是出色的译者和编辑。纽马克同时也是一位语言学家,并担任英国语言学家协会会长。他的主要兴趣就是把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之中,把翻译研究和英语语言研究相结合。纽马克著有多篇作品。他的理论涉及十分广泛,无论是翻译的基本理论还是翻译的某些具体问题都有论述。另外,他的理论通俗易懂,没有过多的语言学专业知识的论述[1]。
在纽马克的作品《翻译问题探讨》中,纽马克提出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将语篇划分为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三类文本[2]。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应当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或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这对新概念的提出曾引起中西翻译界高度重视,不仅大大缓和了西方译学界长期就直译和意译争论不休的尴尬局面,还为探索翻译理论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
世界经典名著《荆棘鸟》是澳大利亚作家考琳·麦卡洛的长篇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是整个八十年代最佳畅销书之一[3]。作品以女主人公梅吉与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作为一部家世小说,《荆棘鸟》里的人物并不算多,但极富个性。在它的汉译本中,曾胡的译本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同和读者的喜爱。
表达功能的核心是讲话人、作者。纽马克认为,从翻译的目的看,典型的表达型文本有:严肃的文学作品、权威性言论、自传、散文及个人信函。在翻译表达型文本时,要遵循“作者第一”的原则。以原作者为核心,既要忠实原作者表达的思想内容,又要忠实原作者的语言风格。
信息型文本涉及百科知识,其形式往往非常标准化。典型的如教材、技术报告、报纸或杂志文章、学术论文、备忘录或会议记录等。在翻译信息型文本时,应遵循“真实性第一”的原则。译者应以读者的语言层次为标准,力求通顺易懂,必要时还可以对原文进行修正。
呼唤型文本意在号召读者们按照作者的意图去行动、思考、感受或作出反应。呼唤类文本包括说明书、宣传资料、申请书、案情资料、通俗读物(寓教于乐的文本)等。在动笔翻译前,译者要考虑原语的语言文化背景,以及目的语的语用效果。
纽马克认为研究翻译不能不研究文本类型,应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在表达功能型的文本中应主要采用语义翻译,后两种功能型的文本应主要采取交际翻译。
语义翻译指译者在目的语句法和语义的限制内,试图再现原作者的准确语境意义。译者应强调原文,以原语为依托,对一些不十分重要的文化词可以用文化上中性的,但功能相似的词来译。因此,语义翻译往往会尽可能地在目的语规定的范围内复制原文形式。语义翻译把原文的词句看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哪怕是原文出现歧义和错误。交际翻译中,译作所产生的翻译效果力求接近原作,重视原文内容和上下文意义,尽可能地在目的语中再现原文,使译文不论是内容上还是在语言形式上能够为读者所接受[4]。
本文分别选取了小说《荆棘鸟》中的三种文本类型的典型范例来分析曾胡译本中在纽马克理论指导下翻译策略的使用。
例 1:He was very small,not above five feet three inches,and thin still as striplings are,but the bare shoulders and arms had muscles already knotted from working with the hammer,and the pale,flawless skin gleamed with sweat.The darkness of his hair and eyes had a foreign tang,his full-lipped mouth and widebridged nose not the usual family shape,but there was Maori blood on his mother’s side and in him it showed.
他个头很矮,还不到5英尺3英寸,依然瘦得像个少年,不过,那裸露的肩头和双臂却由于操锤劳作而显得肌肉发达:那又白又光滑的皮肤上有一层汗水在闪闪发亮。他的头发和眼睛都是黑色的,颇有异国的风味,双唇丰厚,鼻梁宽阔,不同于家里人的模样,不过他母亲那方面有毛利人的血统,这在他的身上表现了出来。
原文可以看到,作者使用“small”“thin”“knotted”“pale”“flawless”等形容词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克利里家族大儿子Frank这一人物形象。这些形容词简单而不花哨,但使用的十分恰当。将Frank勤劳倔强的形象清楚展现给读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为了使译文也能够呈现此文本特点和作者风格,译者需要更多关注原文的具体词语而非句群。换句话说,根据纽马克的理论,表达性文本,译文的翻译单位应较小并且译者应强调直译而非意译。
在译文中,译者尊重原作的风格并关注具体词语的使用。在本例中,“very small”“full-lipped mouth”and“wide-bridged nose”分别翻译为“个头很矮”,“双唇丰厚”“鼻梁宽阔”。这不仅忠实于原著也能够准确的向目标语读者呈现人物形象。此外,本段译文长度与原作的长度几乎是一致的。这符合纽马克对于表达型文本翻译策略应遵循的方法。
总体而言,本例中,尽管曾胡在翻译的过程中并未意识到使用纽马克翻译策略,本段译文的确采用了语义翻译策略。语义翻译强调以作者为中心并尊重原作者的思维方式,强调向读者传达作者的创作意图而非仅仅创达信息。使用语义翻译策略,译文更复杂、更具体。例如“操锤劳作”在汉语中并不常见但能够准确传达作者的观点。此翻译方法容易造成过度翻译。
例 2:The entry in the log book for Sunday,July 22,1934,said:Sky clear,no cloud,temperature at dawn 34 degrees.No Mass today.Bob in,Jack out at Murrimbah with 2 stockmen,Hughie out at West Dam with 1 stockman,Beerbarrel droving 3-year wethers from Budgin to Winnemurra.Temperature high at 3 o’clock,85 degrees.Barometer steady,30.6 inches.Wind due west.Dinner menu corned beef,boiled potatoes,carrots and cabbage,then plum duff.Meghann Cleary is to marry Mr.Luke O’Neill,stockman,on Saturday August 25 at the Holy Cross Church,Gillanbone.Entered 9 o’clock evening,temperature 45 degrees,moon last quarter.
1934年7月22日的日记记录中写着:晴,无云,清晨温度为34度。今日未做弥撒。鲍勃返回,杰克带两名牧工在莫琳巴,休吉带牧工一人在西坝,比尔巴瑞尔将三岁的羊从布金赶到温尼姆拉。3时,温度升高,为85度。气压计稳定,为30.6英寸,西风;食谱:脆小牛肉,水煮土豆,胡萝卜和白菜,及葡萄干布丁。梅格翰·克利里将于8月25日,星期六,在基兰博圣十字教堂与牧工卢克·奥尼尔先生结婚。晚9时,温度为45度,下弦月。
“Logbook”原指航海日志,即船舶随行的记录簿,所有与航行有关的重要事件应由有权的船上官员记录。现多指工作日志,用以记录每天的所做、所想,以便于积累工作经验,为以后更好地干好工作打下铺垫。通常日志应遵循一定的书写模式,包括时间,事件及相关人物。纪录日志的人应客观真实的描写日志内容。
自从克里利家族接管德罗海达,菲保持记日志的习惯。这已经成为了她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她的日志不仅包含农场的账单有关的简单的数字,也包含羊群的移动位置,季节的变化,每天的天气,甚至每天的饮食。整个日志由九个简短的句子构成。其中,六句话有关天气。例如“Wind due west”被翻译成了西风。事实上,“due west”汉语应译为“正西方”。译文中将“正”进行了省略,但读者仍可以理解原文。译文整体上遵循了日志的特征。本句使用了交际翻译策略。
作者熟知日志的书写模式,本段日志不仅符合日志书写规范并准确描述菲的性格特征。“菲”是外表美丽、沉默寡言的女性。对于她唯一的女儿结婚这样的大事,她仍保持自己一贯的态度。原文中只有一句话来描述和纪录此事“Meghann Cleary is to marry Mr.Luke O’Neill,stockman,on Saturday August 25 at the Holy Cross Church Gillanbone.”菲没有添加任何评论来表达她的情绪。对于译文,译本应如实反应作者所刻画菲的人物形象。所以翻译成“梅格翰·克利里将于8月25日,星期六,在基兰博圣十字教堂与牧工卢克·奥尼尔先生结婚。”译文同样是短小精悍,客观地描述了事实。这符合作者风格和信息型文本特征。本句使用了语义翻译理论。
例 3:“Our staying power,and that of the Mother Country,will be best assisted by keeping our production going,continuing our avocations and business,maintaining employment,and with it,our strength.I know that in spite of the emotions we are feeling,Australia is ready to see it through.”
“May God,in His mercy and compassion,grant that the world may soon be delivered from this agony.”
“我们赖以支持的那个政权,亦即我们的祖先之邦,将通过我们生产的继续进行,我们以副业和商业的继续进行和保证就业—这就是我们的力量—得到最好的援助。我知道,无论我们现在正在体验着什么样的感情,澳大利亚已准备把战争进行到底。”
“仁慈的、怜悯苍生的上帝也许会答应,世界不久就会摆脱这种痛苦。”
这是一篇呼吁澳大利亚人民参与二战反对希特勒的政治演讲。政府希望澳大利亚人民能够随同英国一起参战并给予财力和人力的支持,最终赢得战争。原文演讲的语言鼓舞人心并强劲有力。不仅鼓舞了听者也给读者创造了一种共鸣。所以译者应要求翻译后的语言能产生原作中语言同样的效果。
当时的澳大利亚的背景是大部分澳大利亚人是从老殖民地英国移民而来。第一代的移民仍对自己的故土英国有着深厚的感情。不了解此背景的读者不能够理解语境中出现的“Power”和“mother country”的含义。译者在翻译此类文化词时,不仅应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也要选取一些读者可以理解的汉语文化词帮助理解小说的文化背景。所以译者采取了语用翻译策略来满足忠实作者又考虑读者的需求,他们分别翻译为“政权”和“祖先之邦”。
作者使用了“keeping our production going”,“continuing our avocations and business”,“maintaining employment”等分句来强调澳大利亚人民应该对二战给予多方面的支持。英语原文为晦涩难懂的复杂句。译者处理此复杂句使用了拆分法。将一个复杂的整句拆分成几个分句并添加了破折号来辅助使汉语句子清楚明了。在这里,译者强调以句子和段落为单位而不是词。同样使用了语用翻译策略。
从以上例子分析得出,纽马克对于文本的类型划分是一种理想的分类。实际上,在翻译实践中,要翻译的文本是多种多样的,并且三种文本是共存的。即使是表达型的文学作品,也同样存在信息型和呼唤型的文本。纽马克的文本理论具有可适用性。纽马克认为应该根据不同的文本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这符合翻译实践的实际要求。
[1] 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Newmark,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 考琳·麦卡洛(胡译).荆棘鸟[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4] 李治.纽马克的文本分类及其翻译方法探讨[J].Crazy English Teachers,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