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杜牧的政治爱国诗看晚唐士人的济世补天心态

2014-08-15 00:53张晓姗
关键词:补天济世宦官

张晓姗

(河北大学人民武装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一、“济世补天”心态的出现与现实阐释

“济世补天”的释义为修补苍天,挽救世运,可将其看作人们做事的一种宗旨或心态。而这种心态的出现,往往都与国家的运势相关。通常是在国家、民族面临危亡之际,一些知识分子不甘心国家破败、民族沉沦,积极采取一些挽救措施,以消除危亡,拯救人民于水火。济世补天的理念,正是儒家学说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延伸和写照,是深受儒家文化浸淫的传统知识分子所认同和提倡的。探究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是知识分子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他们总是试图以个人的努力,力挽狂澜,能够干预国家和社会现实,有所作为。

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民生凋敝,社会一片萧索景象,再不复盛唐时繁荣、昌明的局面。朝廷外,藩镇割据与外族——回鹘、吐蕃入侵并存,边境扰民事件时有发生;朝廷内,朋党互相倾轧,宦官越位擅权,国家的统治处于混乱和无序当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刻有爆发农民起义的可能性。在这样的国情面前,晚唐诗人一改以前慷慨激昂的诗风,整个诗坛弥漫着一股颓废、抑郁、迷茫的情绪,士子们深感痛心却又无力回天,从而产生了众多五味杂陈的情感体验。在普遍的哀痛声中,一些士人以济世补天的心态,不甘心国家步入沉沦之境,想尽办法试图力挽狂澜,拯救国家于危急中,一直在不断地付诸努力。而在晚唐诗坛,诗人们的心态由之前的开放、豪迈转向了反省和内悟,他们所写的诗歌或感伤,或反思,更多地在表现大唐帝国的今昔对比和时政讽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当属杜牧。

二、“济世补天”心态之嬗变与聚焦

杜牧所做的诗歌均以七言绝句为主,多数是表现咏史抒怀的内容,具有强烈的政治敏感度和家国情怀。杜牧传世诗歌约480首,其中有将近一半的诗歌所描述的内容与百姓疾苦及国家安危相关。比如《河湟》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早雁》《题横江馆》《李给事中敏二首》等。这些诗歌关注民生疾苦,或直抒胸怀,或激情慷慨,有着这一时期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作者的肺腑之言,蕴含着他独特的个人见解,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他心系民生、报效国家的美好情感,还能体会到他所流露出的济世补天的思想抱负,令人读后不由得油然起敬,心生敬意。从对天下安宁、国家繁荣和百姓的疾苦出发,抒发自己内心的看法,充满了深深的忧患感。可以说,在中晚唐一代,这种济世补天的心态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群体行为,是晚唐士子所聚集的一股强劲的风,拨动了人们的心弦,吹散了人们的思绪。具体来说,这种济世补天的心态大致包含以下内容。

1.对国家领土完整与社会繁荣稳定的渴望心态

中晚唐以来,内有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严重削弱了中央的集权统治,外有吐蕃、回鹘等部族的侵略骚扰,边陲告急,唐朝由高峰期的兴盛逐渐走向衰落。在内忧外患面前,号召削弱藩镇力量,抵御异族入侵,收复被侵占土地,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加强中央的绝对领导,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是他在诗歌中所表露出的重要内容。他在《上李中丞书》中这样写道:“治乱兴亡之迹,财富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从诸多方面对国家的兴衰治乱进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杜牧曾经两次向宰相李德裕上书,阐明自己对于国防的意见,并表达了立志从军、献身国家边防事业的决心。在朝廷组织军队征讨藩镇时,他奋笔疾书,用106言的《感怀诗》表达了内心难以抑制的兴奋之情。在《早雁》中,他用富于象征意义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怀:“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这首诗反映了唐武宗时,回鹘入侵所造成的民间乱象,边陲的百姓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诗人通过自己的吟诵表达了对回鹘入侵的愤怒和抗争,还对边陲人民表现出深深的同情和关怀,同时也对中央政府不能顺利扭转局势而感到失望和不满,他盼望朝廷能够早日改变外族入侵的局面,还百姓以平安和乐业。透过这些诗句,不止杜牧,还能看到一批有积极人生理想追求的文人,满怀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改变现状,实现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但是随着晚唐政治格局的衰退没落,这些怀有政治抱负的文人们,想要在乱世中一展宏图、建功立业,不仅无比艰难,甚至是难以实现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种种美好的理想像一个虚无缥缈的梦,难免沦为空中楼阁的想象,满腔热情无处倾诉,自然在无数锦绣诗篇中表现出来。

2.对内部攻讦与阶层矛盾斗争的厌恶心态

反对朋党之争和宦官专权,抨击皇室的腐朽生活,讽喻统治阶级记住历朝灭亡的历史教训,重整朝纲,也是杜牧爱国诗篇中的重要内容。晚唐中央集权的削弱,除了藩镇割据的外部因素,还在于中央领导集体的软弱无力,在统治阶级内部存在着很多不和谐、不团结的因素,最突出的表现莫过于朋党之争和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是指唐朝后期,由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两派官僚互相倾轧近四十年,这种内耗大大地削弱了唐朝统治阶级的力量。而宦官专权之祸更是由来已久。安史之乱开始后,宦官们利用混乱的政治局面,逐渐地渗透进入中央统治阶级的核心和决策层,掌握了中央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大部分权力。他们不仅擅自发号施令,杀伐决断,还曾经做出废立皇帝的疯狂之举。宦官们经常混淆是非,不辨忠奸,以自己的喜好排斥异己,迫害忠良,对朝廷重臣滥施酷刑,导致朝廷中人人自危,正常的官僚体系受到极大的破坏,朝堂内外难以维持正常的统治秩序,从而导致国家弊政丛生,政治、经济受到影响,社会战乱频仍,民生凋敝,一片衰败的景象。朋党之争与当时的宦官专权相攀附,交替执政,相互攻讦,朝纲法纪荡然无存,使摇摇欲坠的唐王朝更加趋向危险的境地。在这种情形下,士人们忧心忡忡,担心不幸哪天降临到自己头上,对变幻莫测的政治形势感到忧虑焦急,沮丧、苦闷、彷徨。面对宦官的嚣张气焰,众多的士子没有选择妥协和沉默,而是尽自己所能摇旗呐喊,呼唤正义,控诉丑恶的作恶势力。杜牧所作的《李给事中敏二首》《李甘诗》《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等诗篇都表现了该项内容。他在《李给事中敏二首》中,发出了“纷纭白昼惊千古,铁锧朱殷几一空”的怒吼,对于宦官残酷杀戮朝廷命官的罪恶行径进行揭露和抨击;在《李甘诗》中,深深地怀念因不屈从于宦官权贵的淫威而被贬谪的朋友李甘、李中敏,激烈地抨击官员李训、郑注把持朝政、胡作非为的丑恶嘴脸;而在《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中,他则从外在表现出发,深刻反思黑暗吏治给国家带来的灾难。宦官弄政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除了残害忠良,使国家痛失良材,还钳制了人们的言论自由,更加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也使得一些官吏敢怒不敢言,为明哲保身,无奈中只能随波逐流,这才是最可悲的。从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以杜牧为代表的有良知的士人群体对当时吏治的深恶痛绝和绝望的情绪,也能体会到他们回天无力、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在冷酷的现实面前,他们空有报国之志却难以施展,只能把自己远大的政治理想、深思熟虑的治国良策、忧国忧民的悲悯情怀以及对于治乱兴衰的探索寄寓诗中,在诗境中寄托理想和志向,以聊慰平生。

3.对统治阶层的失望和幻想心态

国家一日不安宁,诗人的创作便不会停止。之后,他还先后写下了《雪中抒怀》《郡斋独酌》等诗句,对于国家的政局、国防、边事都给予强烈的关注。如传统的士人一样,杜牧希望能够在英明君主的带领下,施展才华,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和心愿。由于自己所处的时代已属唐朝衰落期,因此,在他的诗歌中,杜牧对所谓的“贤明君主”非常渴望,想借助“明君”的力量,实现自己政治上的理想。比如,他在《郡斋独酌》中说:“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时扫,凶狠皆披攘。”他希望国家能够改革弊政,消除割据局面,收复失地,并以“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作为自己济世补天的政治理想。面对动荡、混乱的晚唐社会,杜牧的报国之心、凌云壮志都表现在他所作的爱国诗篇中。

在内有分裂、外有侵略的忧患局势下,唐王朝岌岌可危,但是统治者却没有痛定思痛,励精图治,挽救国家的颓势,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而是继续沉浸在大唐帝国的迷梦中,过着奢侈腐朽、穷奢极欲、沉溺享乐的生活。古语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统治者倘若对国家、政局没有清醒的认识,只知享受因身份尊崇而带来的特权,必然会反过来影响朝堂的清正局面。杜牧对国家的治乱兴衰规律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在诗中也有对统治者奢侈腐败的深刻反思与揭露。他希望朝廷统治者能够励精图治,兴利除弊,实现“中兴”,以发挥自己济世经国的才能和抱负。除了上述的“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郡斋独酌》),在《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丞以诗赠》一诗中,他还表达了“常思纶群才,一为国家治”的情怀。但是,由于最高统治者甘于现状,不求革新,他的理想难以实现,只能是借助诗来抒发情怀,希望能够唤醒统治者,借鉴和吸取诗中的历史教训,他点滴的爱国之心,纤毫毕见。纵观杜牧的政治爱国诗,通篇都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他仔细地观察社情民意,深入思索政治局势,做出了深刻而又恰如其分的评价。在其中,既有对朝廷“不争气”的哀叹,也有民生疾苦的同情,更有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慨叹。这种无奈的慨叹,不仅叹出了杜牧个人的精神苦闷,也反映了晚唐士人知识群体在动乱的国家政治局势中,难以摆脱的共同的精神压抑与痛苦状态。

4.对劳动人民深切的悲悯、同情心态

在国家乱世中,普通民众难逃一劫。对于民生疾苦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杜牧也表现出难能可贵的关切和悲悯之情。在藩镇割据、社会动荡、战争频仍、灾荒频发的年代里,吏治的腐败、宦官的专权所造成的不良恶果,以及皇室维持骄奢生活,都需要普通百姓来承担,这就给他们带来莫大的灾难。这些内容在杜牧的诗中也时有表现。比如,在《题村舍》一诗中,作者经过观察乡村的生活,写出了反映平民生活的诗作:“三树稚桑春未到,扶床乳女午啼饥。潜销暗铄归何处,万指侯家自不知。”他将贫富差距较大的两种生活状态通过对比巧妙地展示出来,并通过质问的方式自问自答,指出王侯的剥削和压榨正是造成百姓贫弱的关键因素。对于这样相差悬殊、不平等的状况,杜牧感到非常不公平,并在其他诗歌中进行了阐发。比如, 《送隐者一绝》:“无姑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这首诗充分表现了杜牧对于人们因身份、地位不同而命运不同的不合理现象进行抨击,为遭受压迫和剥削的底层民众鸣不平,对那些高贵的施压者进行了批判。通过这首诗,表现出杜牧关心民生疾苦的诚挚感情和难能可贵的批判精神,更反映了他期盼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关注民间疾苦,往往是中国士大夫群体心系天下、国事的重要表现,因为他们深深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也往往用实际行动或语言去实践兼济天下的理想和信念。

三、“济世补天”心态产生的根源及意义

在一个朝代由盛而衰的转折期,杜牧之所以能写出如此众多脍炙人口的爱国政治诗篇,是有很多方面原因的。杜牧出身世家大族,从小所接受的是正统的儒家教育,儒家教育的核心理念便是积极入世,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有所作为的人生境界。杜牧能够达到这样的思想高度,并不奇怪,可说是他士人阶层的代表和缩影。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中,士人们一方面或由于家境优裕,或由于家学渊源,经过多年学习的积淀,具有深厚博学的文化修养,博学而广知,培养了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对社会问题能提出鲜明的个人见解;另一方面,他们掌握了中华民族最先进的文化,作为知识阶层的中坚力量,天然地具有民族先觉性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可以穿透历史的迷雾,切中肯綮地看到蕴含其中的历史规律和发展脉搏,在礼崩乐坏、世人皆醉的状态中保持自身人格的独立和头脑的清醒,从而萌生为民请命的使命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晚唐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像杜牧这样的知识分子不计其数。晚唐士人作为知识阶层的中间力量,是统治阶层的支柱和时代风貌的精神代表。他们一般出身世家大族,具有深厚的学问修养,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深重的忧患意识以及兼济天下的广阔胸怀。他们对国家的颓势感到痛心疾首,也充满了难以改变现实的无力感。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期盼能有明君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领导一支坚强、团结的官僚队伍,奋发图强,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共同完成济世补天的中兴大业。这些文人士子,作为一个不容被忽视的社会阶层,正是在大厦将倾,家、国、天下濒临灭亡的情形下,试图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拯救正处于危亡中的国家与民族,表现出晚唐士人有傲骨、敢于担当、富于民族气节、胸怀天下、心系万民的辽阔胸襟和济世补天、报效国家的良好愿望。不同时代、不同阶层心态的嬗变,无不与时代背景的变化相关。无论哪个时代,都需要有理想、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知识阶层,匡扶起振兴天下与社会的重任。他们也分别以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诠释了每个时代知识群体对“济世补天”心态的理解。而正是从晚唐士人的诗句中,我们才得以窥见诗人杜牧及他所代表的一个群体在特定时期的特定心态。

[1]张厚余,解评.杜牧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2]欧阳灼,校注.杜牧集[M].长沙:岳麓出版社,2001.

[3]缪钺.杜牧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4]曹中孚.杜牧传[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5]王景霓.杜牧及其作品[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补天济世宦官
成宏:妙手不负悬壶志,仁者长怀济世心
清朝才称宦官为太监
女娲造人与补天
南京三座明代宦官墓的发掘现场及出土器物
易医戴耘:国内海外济世人
补天谜语
感悟人生 再拍《补天》
袁小楼艺术作品
人生“十不得”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