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2014-08-15 00:53
关键词:自然界异化工人

廖 婧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下简称《手稿》)是其早期的重要著作,而异化劳动理论成为《手稿》的核心思想,可见,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著作中居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在《手稿》中,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也可以通过异化劳动理论得到深层的理解,尽管异化概念并不是马克思提出的,但是异化劳动理论却是马克思首创的,并且蕴藏着深刻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只有消除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审视马克思人与自然辩证的思维逻辑,树立和谐的生态伦理思想,在深化改革中认真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举措,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一、重温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容

理解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首先要提及异化这个概念。“某一主体 (某个人、某一集团、某个集团)在某种历史条件下的活动或者活动的结果,转化为某种同自己相对立的东西,成为外在于自己的或异己的统治者、支配者。异化无非是指这样的现象或过程”[1](P16)。这是吉林大学韩喜平教授和薛萍教授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一书中对异化概念的经典概括。鉴于以上对异化概念的定义,那么,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的理解也不言而喻,即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异化劳动使得工人在劳动中不是感到愉快的劳动,劳动则是作为和自己相对立的,用来压迫自己、剥削自己、束缚自己的力量存在。马克思《手稿》里异化劳动这一理论的内容可归为四个要点:

1.异化表现在工人与自身的劳动产品之间。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劳动的产品作为劳动生产的对象,用于资本家进行商品交换,获得利润。但由于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存在,工人的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与自身产生了对立,即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越是受到资本家的剥削,自己越是贫困。所以,马克思提出劳动的异化也是对象化的异化,是工人在生产劳动产品过程中同自然界进行相互作用转变成的异化。异化并不等于对象化,而是对象化的劳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种特殊方式,异化劳动也是以劳动的对象化为基础和前提的,工人不劳动是没有生存可能的,所以,马克思指出:“他首先是作为工人,其次是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够生存。”[2](P53)结果,工人越是通过自然界占有生产资料和自身生存需要的生活资料,自身却越是面对失去生活资料的困境,工作所拥有的就越少。

2.异化表现在工人与自身劳动之间。马克思认为工人同劳动产品的异化是一种物的异化,而工人同自身劳动的异化则是一种自我异化。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行为,作为外在的力量与工人分离。工人在劳动过程中,不是感到幸福的,而是感到悲惨和无奈的,这种劳动是一种被压迫被奴役下又无可奈何的劳动。工人自身作为劳动力已经不属于自己支配,完全失去了自由,不得不出卖自身廉价的劳动力,仅是为了从资本家那里挣得维持生活所需的工资,自身的劳动强度越大,就越逃避不了受奴役的命运。

3.异化表现在工人与自己的类本质之间。正如马克思说的人之所以是类存在物,正是在实践活动中证明的。人是类存在物,人具有普遍的本质,把人当作有生命的人类看待。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对象。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已。他们的精神世界是贫瘠的,仿佛工人不再是人,已经脱离了人的类本质,不是自由自觉的有意识的劳动,机械地像动物一般只有生存,没有生活,使得人从自然界分离。由于人脱离了自然界,自然界越是被工人改造,越作为一种异己的东西存在。

4.异化表现在人与人之间。通过以上三个方面,马克思推出第四个重要内容——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即所有的一切异化关系归根结底是人对人的统治,异己的力量是人。异化劳动,使得工人不仅对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上产生了异己的关系,而且工人生产的产品与他人也有关系,工人与他人也产生了异己的关系。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受自身的支配,同时,也受他人的制约和奴役。可见,马克思的这些论述,深刻又明确地指出人同人相异化是异化劳动的一种必然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实质就是工人同资本家的对立和异化。

二、审视马克思异化劳动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维逻辑

1.人与自然的异化是在社会中实现,在社会中消除。透视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四个方面内容,可以看出这四个方面也隐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虽然异化劳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导致了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采、掠夺和浪费,从而大自然无情地向人类进行报复,人类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后,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整个生态系统处于无序、不和谐的状态。劳动者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占有自然界的资源,越是成为资本家的奴隶,越是失去自然资源为他提供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而资本家不惜一切代价对自然资源进行开采和掠夺,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自然界作为异己的力量也和劳动者、资本家对立起来,所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异化的。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晓红说:“劳动异化所造成的自然的异化,自然环境的破坏,使劳动者的需要简陋化和简单化。并且,人的社会本质也异化了,人变得越来越自私、越利己,越来越没有社会性。”[3](P29)实际上,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马克思在《手稿》中强调是社会最终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也使得自然界真正复活。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在社会中实现和谐与统一,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存在的基础,人的本质在社会中才得以存在。

因此,马克思认为要想克服异化劳动,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才能解决,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马克思在《手稿》中强调只有实现共产主义,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才是等同的,即“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2](P81),马克思以实现全人类自由和解放为目标,设想构建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异化现象的共产主义社会,并且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这种统一也是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利用自然规律去改造自然界,让自然界造福于人类而不是惩罚人类。

2.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是以实践为中介。马克思强调人也是社会的人,社会也是人产生的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离不开社会实践。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进行实践活动,产生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产生了人与人的关系。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穆艳杰教授把人理解为:“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作为肉体存在的人永远无法摆脱自然本性的羁绊。但作为人又不满足于自然属性存在,他又要超越自然本性,而成为具有精神性、道德性与灵魂性的社会存在物。”[4](P13)“人是一种悖论性存在,是自然属性与超自然属性、物质与精神、主体自我与对象自我的矛盾统一体。”[4](P216)正是因为人具有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二重属性,所以,人要在自然和社会中通过切身实践,按照客观规律,克服异化,创造和谐,实现良性循环。在费尔巴哈和黑格尔那里,都没有很好地理解实践,或者把实践抽象化,或者把实践理论化,而马克思却将实践活动把人与自然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把实践作为联系人与自然的纽带,把人的实践看作在自然之中的实践,而不是独立于自然界外的实践。

3.人与自然的所有关系都是历史的统一。马克思在《手稿》中也揭示出人与自然不仅是通过实践为中介的异化关系,而且人与自然还包括其他的认识和审美、内在价值等关系,实践只是人与自然的一个基本关系。此外,人通过五官感知自然界的存在,自然界作为人化的自然与人的活动相互作用,自然科学通过工业化的实践活动,改造人的生活,人与自然的所有关系都是在历史中实现了辩证统一。马克思说:“工业是自然界对人,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对人的现实的历史关系”[2](P89),所以,在人类历史中形成的自然界,尽管通过工业产生了异化的自然界,但却是真正人化的自然界。自然界的社会现实也就是关于人的自然科学,都应该是历史性的。马克思又说:“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2](P90)可以看出,在异化劳动中,马克思将人与自然发生的所有关系都是基于人类社会历史实践活动相统一。人类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生存,同样不能脱离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孤立去实践,每一次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使得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样,自然也赋予人类更多的智慧去创造更多的财富。

三、走出异化的困境: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诉求和实践要求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提出的,旨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有制,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在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异化的。而且人与自然的异化不仅在当年马克思笔下的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如今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大国也存在。从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到2012年5月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人权保障;从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可以看出,生态问题一直是中国改革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启迪我们要克服、消除异化,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观,践行保护自然的历史使命。这对当今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价值诉求和实践要求:

1.让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伦理情怀发挥正能量。自然界是属人的自然,是人化的自然。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的无机身体。自然界像母亲一样孕育了人,使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也是社会存在物,使人成为人。所以,自然主义的伦理情怀,就是强调人应该敬畏自然、热爱自然。人道主义的伦理情怀,就是要求人类不要破坏自然,在生产实践劳动中把自然界当成朋友一样友好相处。人要按照自然规律对自然界合理利用,在享受改造自然的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对自然进行保护。共产主义的伦理情怀则是强调了共产主义的实现对整个生态平衡,对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带来了福音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和道德关怀。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未来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态文明建设对人民幸福生活和民族健康发展的美好期盼是离不开这种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伦理关怀,需要发挥三者的正能量,这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诉求。

2.认真领悟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在实践中扎实推进各项方针政策,让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真正落实在行动上。俗语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虽然经济发展取得了成就,但是环境问题仍然十分严峻。近年来,中国对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力度在不断加大,绿色理念也在不断深入民心,但是,在具体行动中也出现许多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例如,在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仍有许多地方的发展不惜以环境为代价;仍有许多省份把高污染、高耗能的石化、钢铁等产业作为重点发展,加大保护环境的压力;仍有目睹环境保护的标语,却随手扔垃圾的人群等等。所以,需要真正将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和指示扎实地一步一步去落实,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环保专家托尔巴呼吁的那样:“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贡献的,不是言辞,而是行动。”[5](P47)2013年11月12日,被称为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最具有重大意义的文件《决定》中明确提出要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并对自然资源制定了使用、管理、补偿、保护等制度。可见,此次深化改革在生态问题上的决心如此之坚定,力度如此之强大。同时,也需要我们具体的行动能够充分落实有效。行动具有最好的说服力,只有这样,生态文明建设才不是一句口号,不是纸上谈兵。

3.实践中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和突破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中的人与自然关系从伦理道德层面看,也是对劳动者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同情,呼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也要实现人与人的平等。资本家获得了高额利润,却以损害自然环境为代价,但是资本家又不愿意为治理环境付出额外的成本,贫穷的劳动者在治理环境方面的经济能力也是匮乏的,最后必然导致在恶劣的生态环境面前,出现“富人不愿意治理,穷人没有能力治理”。马克思那个时代资本家和劳动者的对立,人与自然的对立,种种异化的现象也启示中国面对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不能忽视最薄弱的力量。尤其是在乡村,那里因为生产力和经济的落后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仍有许多自然资源面临枯竭、浪费的严重问题。中国历史上,毛泽东同志曾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被“小岗精神”拉开;中国经济特区的试验田也是从深圳这样的小渔村起步。几十年来,中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不可忽视最薄弱的力量。所以,加快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缩小城市与乡村的差距,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统一,才能建设美丽的乡村,呈现美丽的中国。

[1]韩喜平,薛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王晓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研究[J].求实,2013(2).

[4]穆艳杰.马克思实践观变革——三种实践观比较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5]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自然界异化工人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自然界的一秒钟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例说“自然界的水”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做一个“巨晓林式工人”
调配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