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荣
(吉林省大安市四棵树乡第二中心小学校 大安市 13130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不要用繁琐的分析,机械的练习,无必要的表演或无目的的扩展活动挤占了阅读时间。阅读教学一定要重视读。但读也要讲究方法,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还语文课堂琅琅读书声。此外在课堂上应不断变换朗读形式,如指名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齐读、轻声读、自由读、引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交替使用。下面是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粗浅认识。
初读课文,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读。如教《钱学森》一课,我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钱学森生平的资料。接下来设疑:钱学森在美国有那样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为什么他会毅然放弃而一心要回国呢?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这种目的明确的阅读,效率极高。如果只读不思,就不可能深刻掌握文章的内容。所以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充足的思考空间。
精读课文,要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中的情境中去?学习古诗,我是借助图画再现情境的,把课文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画面的颜色、明暗中能迅速地感知课文内容。如教《荷塘月色》时,我用绘声绘色的朗读和挂图,配以柔和的音乐,再现教材所描述的意境,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池塘的美景:清澈见底的池塘有源源不断的水流进来,蓝天、白云倒映在水中,池塘边长满了水草……通过创设情境,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
第一,创设问题情境。“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醒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的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学《“科学怪人”》前,先让学生看课题提问题,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科学怪人”是谁?为什么称他“科学怪人”?他的“怪”说明了什么?然后教师确立研究的重要问题,让学生在自读中探究问题,在探究中感悟语言。正因为教师给学生创设了“生疑”情景,才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的欲望。
第二,借助媒体情境。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介入,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广阔领域,学生能得到来自于课堂内外的各种知识信息,使语文课堂富有时代气息和立体感。如我在教《詹天佑》时,在引导学生探究“八达岭”和“居庸关”隧道不同的开凿方法时,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尝试画一张示意图,然后让学生把画的作品拿到视频展示台上进行比较,以深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学习“设计‘人’字形线路”时,学生对“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一句提出了疑问:火车怎么会掉转头行驶呢?这时我适时演示多媒体动画片,突破了教学难点。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学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一定的认识。而学生如何学习,就涉及到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学生探究性阅读方法的获得,除了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以外,更多的还是需要教师来进行训练和培养。
第一,重视质疑能力的训练。一是抓住课题,设置学习悬念。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如教《燕子》一文时,问:有的家长在给孩子起名字时为什么喜欢带一个“燕”字?有的学生说,因为燕子聪明伶俐,有的学生说,因为燕子很勤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抓住文中关键词语、句段。如我教《草船借箭》时,引导学生围绕文中关键词“神机妙算”提出问题:诸葛亮首先算到了什么?为了保证借箭成功,他还算到了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
第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性阅读过程中,我对一般性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自行解决,对解决不了的关键性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二是作简明扼要的讲解,以突破教学难点。倡导自主学习,不能全盘否定教师必要的讲解,对学生确实解决不了的疑难,我还是要讲,而且要讲深讲透,取得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课内时间是有限的,为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我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及时掌握学生课外阅读情况,适时鼓励、引导、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很多课内的问题在课外阅读中解决了。有谚语说:“生活是无字之书,眼光敏锐的人能看见精彩的词句,书是有字的生活,情感丰富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学习《一个地球》后,我让学生观察身边环境保护的情况,然后在班上汇报。有的说控制“白色污染”,有的说到河边、树林里放标牌,提醒人们不要把垃圾倒进小河,不要把污水排进小河,不要乱砍乱伐树木……看到同学们的收获,证明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已经提高了。
几年来,我进行了阅读教学探究的尝试,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上阅读课,学生不但知道为什么读,还感受到阅读乐趣,增强了阅读的动力。真正做到了“少讲多读、少理解多感悟、少分析多体会”。只要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用“以学生为本”的态度面对学生,阅读教学创新教育的成功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