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仁青
(安徽科技学院 思政部,安徽 凤阳233100)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和主阵地,虽然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一些可喜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尴尬和困境。
第一,课堂教学——学生不欢迎,老师很茫然。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要方式,但是在校大学生对此并不像对专业课那样重视,不少学校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上课铃声敲响多时,很多学生才三三两两手拿早餐姗姗而来,吃完早点,打开笔记本或手机上网,要么听歌、看新闻、看电影,要么打游戏。还有一些同学或小声聊天或背英语四六级单词,剩下几个似在听课的同学,仔细观察他们空洞的眼神,并没有真的听课。讲台上对着话筒授课的老师正口若悬河,沉浸在自说自话的独角戏中,有的照本宣科,有的一口官话和文件。大多数时间都一个语调说话,偶尔讲到自认的高潮,也会慷慨激昂或激情四射一下,却很少能在课堂中泛起涟漪。偌大教室,学生稀稀落落地坐在后排,各干各事,要么无所事事,台上教师干瘪地自导自演,时而抬头茫然地看眼学生,沉闷的课堂氛围……这样的思政课堂教学情况,在一些高校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甚至在部分高校已经司空见惯。
第二,实践教学——形式轰轰烈烈,成效有待扩展。很多高校已经根据本校实际和区域资源对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做了不少调整,如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理论授课模式,改为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学生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应该肯定这种改革的初衷,但这些尝试与育人目标和社会期待相比较仍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有些高校思政课的校内实践采用的是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专题报告,可大多太过专业和抽象,学生听不懂就不愿意主动再去,很多学校采取的对策是明文规定学生必须去听,算在修学分,有的还在讲座和报告会现场点名考勤。对学生来讲这样享受知识盛宴的机会是难得和自由的,可只剩下形式上的轰轰烈烈和学生的被自由、被享受。不少高校思政课的校外实践教学设置有参观、调研、寒暑假“三下乡”等活动,实事求是地说学生比较喜欢这种形式,可作为公共必修课,面临众多学生群体,学校资金与师资毕竟有限,再考虑到学生安全问题,最终只有少数学生代表有机会参与这种实践教学。没去的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社会实践作业,只能胡编乱造,或上网粘贴复制。这样的实践教学在高校思政改革中起到了一定效果,但如何丰富内容、改进方式方法、扩大辐射面、切实增强实效,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第三,社会高度认同与内部隐性边缘化。全球化背景下愈演愈烈的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集中到人才素质的竞争上,高校能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关乎中华民族的未来和荣辱兴衰。人们越来越认同高素质人才不仅体现在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技术技能上,更体现在具有高水平思想政治素质上,因为后者才是对社会正向推动作用的保障。社会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希望寄托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给予施教者较高的期望,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视也从未减少过。而与社会高度认同和重视的氛围形成落差的是,高校思政教育一线客观上却存在着隐性边缘化。持续升温的扩招后,各个高校面临的是每年的生源抢夺大战,为了增强学校的竞争力,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几乎所有高校都对现有专业和课程设置进行一些调整。这本无可厚非,关键是在调整中为人才培养提供道德、政治、思想素质支撑的思政治教育空间却被逐渐压缩,处于边缘化状态。在急功近利的社会情绪影响下,有些高校的领导与教育者在权衡思政教育、技术教育和专业学科教育后,更偏爱后两者,因为后者的教育效果更容易立竿见影。于是在这些高校中思政教育变得可有可无,人员安排更加随意,课程被浓缩,课时被减量,授课形式和时间更加“多元化”。这样的思政教育能出成效吗?答案不言而喻。
高校思政教育目前面临诸多困境,一言以蔽之即高度重视与实效之间的巨大反差,形成这一困境的原因是多重和复杂的。
首先,教学内容滞后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世界形势风云变幻,高校的思政教材虽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相应丰富完善,但仍有许多内容脱离社会发展。有些理论太过深奥,语言太过古板,学生普遍反映可读性不强,不愿通读教材。教材成为上课时的一种摆设,有的学生甚至上课也不带书。不少思政教师在年复一年的施教过程中形成惯性,不注重知识更新,对社会变化不够敏感甚至充耳不闻,守着“一亩三分地”(老的教材内容)进行授课。而施教对象是接受能力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几乎都有便捷的与外界保持联系的电子产品,关注着国内外新闻动态,他们都爱国爱党,但却讨厌课堂上教师关于马列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空对空”宣讲。尽管大多数思政教师很认真和敬业,但由于所授内容不能紧密结合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实际、不与时代接轨、不与大学生思想现状和实际需求相结合、不敢直面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所以在课堂上就得不到学生的抬头率和听课率,只能满堂灌。
其次,教学方式脱离学生实际。影响高校思政课实效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恐怕就是施教者的教学方式。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们也改变了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粉笔的课堂授课模式,教学方式更加现代化了。按理说这应该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可现实却是思政课堂变成了一个课件、一个鼠标,不少老师上课就是点击鼠标读课件、然后翻页,再重复上述动作。教学氛围封闭,没有学生参与或学生参与程度较低的,没有对问题的争论、没有兴趣的激发、没有好奇心的探索,有的只是学生情绪的压抑、潜能的抑制、思想的束缚。教师成了传声器,学生成为可有可无的群众演员,结果只能是施教者的自言自语。相比之下学生们更喜欢互动式学习,如平时更习惯于通过网络音频、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形式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世界形势,并在各种论坛、BBS、微博、QQ 上发表自己的所感所想,并与网友展开论辩。高校思政教育的各种实践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和革新,取得了初步效果。但采用何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让大学生主动接受教育以及内容设置上如何与当代大学生思想脉搏相契合,还需继续探究,否则改革只会流于表面的繁荣和光鲜。
再次,复杂的社会思潮冲击主流意识形态。高校思政教育贯彻的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扬的是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随着世界的多极化和一体化,各种社会文化习俗之间相互激荡,各种社会思潮之间相互交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成效。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包含各种图谋的敌对思想裹挟在许多良莠不齐的文化里,借助各种媒介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和群体中,这其中就包括大学校园和在校大学生。这些糟粕文化、腐朽思想、复杂思潮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我国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致使一些大学生政治观念淡化、理性信念淡薄、价值取向扭曲、集体意识不强、思想行为偏激、缺乏诚信等。尤其是手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为西方敌对势力针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攻击和分化、西化的图谋提供了捷径。近几年,由于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开始显现,敌对分子利用一些地方的偶发事件大做文章,通过网络、手机传播流言,蛊惑群众闹事,煽动民众与基层政府对抗,以达到险恶的政治目的。这些群体事件对在校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也造成了一定冲击,一些思政课教师却没有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波动,没有及时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反而大而化之地讲授空头理论。这种没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思政教育当然起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学生当然不会喜欢。
除此之外,社会的急剧转型,就业压力的增大,学生群体差异性的扩大,部分教师术业不精,教学创新不强,思政教育具体政策落实不彻底等都是导致高校思政教育出现困境的原因。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增强教材的可读性。要想真正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实现马列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必须要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全面了解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状态和实际需求是改革教学内容、增强教材可读性的逻辑起点。编写者不应当撇开受教育者的具体特点和客观实际,单纯地、机械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应当在充分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把教材追寻的理论意义与学生追求的生活意义和现实价值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思政理论后,感到对个人的成长成才确实很重要、很有用。教材应该处理好教学内容的政治性与思想性的关系,在坚持知识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紧随时代步伐及时吸收社会发展最新理论成果。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该处理好原则性和弹性之间的张力关系,做到既有利于教师教学创造性的发挥,又能给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交流探讨、发挥潜能的空间。为了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和实用性,不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调整完善,还必须考虑到教材语言文字表达的改革。教材既是教师教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范本,而这两个群体理论素养和诉求存在着明显差异。在基本内容和框架不变的前提下,若能编写一本理论水平较高、语言表达严谨的教师版教材和一本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配有适量形象可感图片的学生版教材,也许能改变学生对思政课教材晦涩难懂的不良印象,学生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坚定政治立场。比如形势与政策课程学生所使用的教材《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就深受学生的热捧和好评,思政课四门主干课教材不妨也可以做这方面的尝试和努力。
第二,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思政课教学能否走出困境、取得实效需要多方面的改革,其中不得不提到教育理念的更新,因为这决定了教育者是否愿意对教学做更多投入,能否积极改变当下消极低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是一种注入式的教学,它的背后是师生之间的不对等关系,教师是权威的支配者,学生是被动的听话木偶。整个教学活动是教师声嘶力竭的说教和训诫,学生却无法融入其中,而是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师应去除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消解不可接近和不能质疑的权威感,与学生建立真正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开放民主的氛围下,学生才能敞开心扉,放下顾虑,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对世情、国情、民情等社会问题的看法,自由酣畅地宣泄个人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不解。在平等的理念下,“教师要把自己当作一个知识和思想的助产士,而不是强调自己是道德楷模、知识源泉”[1]32。有了平等和民主,才会有真正的互动和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行为,对话不应成为一个人控制另一个人的狡猾手段”[2]38。有效的沟通和对话既能积极地促进学生参与课堂的学习热情,又能切实把思政教育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最终实现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的理想教学目标。
第三,创建长效运行机制,完善考评体系。高校思政教育实效不佳的原因也与学校的育人体系和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有关。尽管国家、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很关注,为此还出台了不少红头文件,但到了地方大专院校,总有些领导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文件在执行贯彻中大打折扣。这种现状亟须改变,应该认识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长远的系统工作,不是朝夕之事,学校应当精细化这项工作,创立一套长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和切实可行、规范科学的思政教育评估体系。只有量化才能激发思政课教师教好书育好人的责任心和热情,才能将极少数不能为人师表、工作敷衍、学生反映差的教师剔出思政教师队伍。建立的管理机制和评估体系,应与学校其他工作关联起来,比如在科研部门的课题申报工作中给予思政课教师更多倾斜,人事部门的人才引进中重视充实思政课教师队伍,在学生部门收集毕业生信息反馈工作中重视沟通协调,捕捉社会对人才思政素质方面的新需求,以确立思政教育发展的未来走向和下一步工作重心。建立的管理机制与评估体系,应给予思政教育改革和教师的创新工作以较大的发挥空间和人员经费支持。比如许多高校开展的思政校外社会实践,尽管初步尝试效果不错,但由于人员经费紧张,学生参与面过窄,实践内容贫乏、单调、重复,实践过程蜻蜓点水等限制了应有的良好实效。若能加大资金投入和人员配备,一线思政课教师才能更有底气和自信,把改革工作做好做扎实,取得真切的效果。
第四,培育学生健康心态,抵制复杂社会思潮。当下我国社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国民心态的主流是健康的,价值导向总体是正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与非理性的国民心态。这是因为,一方面“科技创新在不断增加新知识的过程中,产生了对人文精神的挤压”[3]51,另一方面“实行对外开放在推进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影响”[3]51。这种浮躁的社会情绪、物质至上的价值追求、腐朽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混合成一股负面的社会思潮,必然会影响正在接受教育的在校大学生,极易使他们产生思想困惑、价值观错乱,对正确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产生一定的抵触和逆反心理。这种情况已在现实中有所印证。对此,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4]32对高校思政教育来讲,培育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消解复杂社会思潮对他们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关系到高校培养的人才是不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坚定社会主义政治立场,能否把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服务于人民大众,能否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也是现在及未来一段时期内,提高高校思政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进行改革的突破口和工作重点。
[1]葛红兵.论人文精神的实质——兼及大学人文教育问题[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2]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张彦,郑永廷.价值迷茫的表现、成因及教育转化[J].江汉论坛,2012(11).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