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芷铭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电子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络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它不仅是一种生成和传播的信息媒介,更是深入到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开始扮演主导角色。随着信息技术进入到“微博时代”,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媒介传播生态空间正在开始形成。回顾人类近代史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可知,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出现都大大促进了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信息化的发展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变革,使得地球变小而成为“村落”,使得人类能力获得几何倍增效应而延伸了人的世界。它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福音,正在挑战着传统民主政治,创新着现代民主形式,无形之中促进了政府行为的改革。
随着网络的普及,广大网民必然会要求政府利用互联网来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而政府也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利用互联网来改进自身的管理。互联网给人类带来了一次巨大的变革,值得关注的是它以其独有的优势,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政治生态,冲击了传统的政治思维模式,改变着传统的话语权结构,重塑着现代社会的话语体系。互联网的发展促使民众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大大地提高了对社会的知情能力。确切地说,网络影响政治的重要体现表现在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政治内容和生活方式。
第一,促使政府信息传播的平等化。互联网使政治生活充满民主、平等和自由的氛围。海量网络信息的产生,伴随着向四处扩散的权力网的形成。权力通过信息“在沉默中发挥作用”,促使政府权力通过“信息”向网络空间弥漫,“信息与权力合谋并通过网络扩散而达到其制造同一的目的”。与传统的政治交往不同,民意的表达不再受身份、国籍、文化、资产等因素的影响。网络的快速传播还会促使政府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提速,公众可以很快地了解一些迫切需要的信息,从而实现信息的平等化传播,政治的神秘色彩也逐渐消失,加强了人民与政府的联系。
第二,促使“官本位”失去了市场。网络的发展带来了广泛的政治参与,公民可以从政治代表的手中获取更多的权力,实现了领导干部与民众的平等,打破了以前以权为本、精英意识的观念,过去的执政方式、决策方式、执行模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除此之外,由于互联网所具有交互性特征,公众可以在公共论坛发表自己的看法,对社会的评价能力提高,这样方便公众参与政府的决策。
第三,消除政府与群众的隔阂。自古以来,很多政治上的变化都是从谣言开始的,它可能会对政权产生毁灭性的伤害。由于互联网的出现,虽然谣言可以获得更为快速的传播途径,导致部分公民受谣言的驱使而做出不理性的行为。可是互联网在更大的方面是政府辟谣的工具,它可以实现政府与群众各个方面的良好沟通、消除误解,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世界各国政府也在努力地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电子政务的运行就是政府信息化的一大成果。什么是电子政务?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指公共管理部门将其所从事的管理职能、服务职能、社会保障职能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通信技术加以实现,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及时、周到的管理和和服务。它的目的就是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形成一个精简、廉洁、高效、公正的政府运行模式,它是政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但是它不是单纯的把行政管理的流程电子化,而是能够推进政务改革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具体而言,其主要包括:
传统的政府组织形式是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易造成机构臃肿和部门分割,导致官僚主义横行,电子政务则有助于改善这种组织结构的弊端,它实现了现代化的办公技术和手段,在政务网上构建了政府的虚拟机关和虚拟办公室还有规范的工作流程和管理程序,合并和缩减现存的交叉部门,使金字塔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简化了行政运作的环节和过程,避免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现象,政府内部能够实现高度的统一,从而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大大降低了政府的运行成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服务型政府根本性质的体现。”目前我国正在实现政府的职能转变,推动政府的转型,即由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服务模式,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何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它是“政府遵从民意的要求,在政府工作目的和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用公开的方式给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提供方便、周到和有效的帮助,为民兴利、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电子政务的建立能够体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它能够通过互联网实现政府和公民与企业之间的双向互动,政府能够获得来自公民的意见和建议,做出有利于人民利益的正确的决策,并且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促使公务员养成勤恳务实的工作作风,增加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树立公务员的“人民公仆”的形象,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人民群众。公民现在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在政务网上获得政府信息的服务。
政府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方式和手段必须与时俱进,才能紧紧抓住管理的主动权。伴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政府与群众的互动方式也进入了微博时代。作为异军突起的舆论新阵地,微博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注。政务微博为官民之间的沟通、互动,减少官民之间的隔阂、对峙以及相当程度的误判,开通了一个直通车。时至今日,官员和党政机关的微博已覆盖中央到地方多个行政层级,政府机构和官员开微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对创新社会管理创新、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引导新闻媒介舆论、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廉洁形象、增进群众的政治参与等各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所谓政务微博,即“政府部门及其官员开设的主要用于倾听人民心声、诉求,排解与政府管理有关的实际问题,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公布相关数据和事件,从而进行网上知晓、网下解决问题的相关微博”。政府部门能够利用微博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与民,这本身就是政府进行自我革新的表现,是政府“增进了官民互动,促使政务信息公开”、“持续不断地提升党务机关的行政效能”的一个重要举措。从当前政务微博的形态来看,主要存在两大类型。一种是政要官员微博——以实名身份、通过认证而开通个人微博的官员。比较知名的官员微博有张春贤、伍皓、蔡奇等。2011年3月2日,中共十七届中央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开通了腾讯微博,并发布了第一条博文,成为中国首个开通微博的省级党委书记,一天内“粉丝”突破1.2万,评论2000多条,被冠为“级别最高的官员微博”。2009年11月21日,云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伍皓开通个人微博“云南伍皓”。他的博客曾以“个性”著称,除了公务信息,也发表个人观点。2011年1月11日,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公布了自己的微博地址。他的微博中既有工作,也有个性化、生活化的内容,被贴上“iPad”、“摄影”、“浙江组工”等标签。张春贤的微博一开便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围观,蔡奇也在微博上表示“欢迎张书记,望各位转”,称“十分惊喜”,“惊得是省委书记上了微博,喜的是高层领导也知道了微博的力量”。
另一种是政府及其组成机关官方微博,以政府机构名义开通的官方微博。2009年下半年,湖南桃源县官方微博“桃源网”出炉,就成为中国最早开通微博的政府部门。随之,云南省委宣传部的官方微博“微博云南”也面世。紧跟其后,“平安肇庆”、“平安北京”浮出水面。以此为分水岭,以公安系统为代表的全国各地公安微博如雨后春笋般开通。进入到2011年,全国范围的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公共事务管理部门“争先恐后”地开通了各自的官方微博。据《2013上半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26日,新浪认证的政务微博总数达到79372个,较2012年底增加1.7万个。政务微博发博总数达到6063万余条,所发微博被网友转发总量近2亿次、被评论总量约1.6亿条。目前,在新浪认证的省市、区县主政干部微博有60余个,各级主政干部官员利用微博平台体察民情、服务社会、优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开启了“微博问政”的新局面。
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政务微博的兴起,极大地丰富了电子政务的内涵。而政务微博所具有的移动性、主动性、创新性、时效性的特点,又很好地体现了政府在创新社会管理、公开政务信息、促进干群良性互动等方面的努力。作为目前网络时代政治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政务微博的重要价值就在于优化微博舆论生态,拓宽官民沟通渠道,为社会活血化瘀。形成政务微博常效运营机制、考核机制,用量化标准引导相关单位更好地管理和运用微博,实实在在地为网民提供服务,为政府—社会—公众三者之间搭起互动的桥梁,真正实现政务微博的价值,就成为当前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交往理论视域下政务微博话语权研究”(项目编号:13XGL008),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网络审美生态系统的失衡与重构”(项目编号:201106LX551),广西高校“党的十八大精神研究”专项课题“网络时代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以微博为中心的多维考察”(项目编号:DSBD13YB044),钦州学院“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项科研项目“社会管理创新与民主法治建设——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理论考察”(项目编号:2013SBD001)]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2]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01.
[3]梁芷铭,周玫.信息视域下的权力遮蔽现象[J].新闻界,2013(1).
[4]张红,彭兴,刘加伶.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3).
[5]孟昭武.关于服务型政府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6]吴玉宗.服务型政府:概念、内涵与特点[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
[7]崔学敬.我国政务微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11(11).
[8]梁芷铭.话语释放与权力聚合——当代中国政务微博话语权研究的本体和价值维度[J].湖北社会科学,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