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其中旅游产业的迅速崛起,使我国旅游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自1978年我国第一所旅游中等专业学校——南京旅游学校诞生开始,到2012年底,我国共建立旅游院校2236所(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在校学生人数达到了107.34万人。其中,普通高等院校为1097所,在校学生人数为57.6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139所,在校生为49.72万人。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我国旅游教育在办学规模与受教育人数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又存在着这样一个矛盾:一方面,各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企业出现“用工荒”,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出现这一矛盾的原因就是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较差,不具备竞争力。在这一背景下,人才“订单式”培养悄然兴起,并成为高职院校适应经济发展,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办学水平,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寻找加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订单式”培养的方法,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人才“订单式”培养指的是学校与企业从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即学校与企业双方签订“用人订单”,共同来拟定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方式采用“产学”交替联合办学,学生从学校毕业之后可以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人才“订单式”培养属于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伴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实践发展而发展。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对“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内涵进行解读。
一是学校与企业共同来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传统教育模式只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致使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严重脱节。而“订单式”培养模式则是校企双方根据市场变化、学校师资力量、企业发展以及学生需求,制定出一个符合学校、企业以及学生三方利益的培养计划。
二是“订单式”培养模式能够利用学校与企业两方面的教育资源,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该培养模式中的校企双方是一种互利合作的关系,为了确保这一模式所培养出的人才完全符合企业“订单”的需求,校企双方必须要把握人才培养的整个环节,不允许有一丝纰漏[1]。“订单式”培养中的学校与企业会整合手中的现有资源,完善教学设施,建设实习场地,同时教学设施与实习场地有一定的连续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理论迅速应用于实践。
三是学校按照企业的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培养。从学生层面来讲,“订单式”培养最大的优势就是学生在毕业之前就能够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校企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模式:一是仿真实训,这种模式是在学校的实践基地进行的。由于仿真实训是由校方来负责的,因此,它更偏重于理论。二是顶岗工作,这种模式是在企业中进行的,即企业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岗位,学生在这一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与仿真实训相比,顶岗工作更偏重实践。
四是企业会依据协议的约定,及时安排学生就业。“订单式”培养最大社会效益就是能够帮助毕业生迅速就业,从而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当学生完成“订单式”的教学内容后,企业就会履行合同,安排学生到适当的岗位开始工作。安排学生就业作为“订单式”培养的一个基本要素,实际上也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区别于其他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
(一)学校加强调研,掌握企业需求。在“订单式”培养模式中,企业是“买方”,学校是“卖方”,学校必须要了解企业对于人才需求,这样才能够满足“企业”这个客户的需求[2]。因此,学校有必要到企业中进行实地调研,从而系统地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与人才培养规格。校方要委派相关人员走访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具体的岗位部门,拿到企业每年对于人才需求的类型与数量的相关数据,并且深入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技能、素质以及态度的具体要求。这些资料都能够为校方日后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理论实践教学的适用性等方面提供重要的资料参考。如此一来,校企双方就可以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最终确立“订单”。
“订单”的产生是“订单式”培养的一个先决条件,而且有很多细节,都可以在“订单”的数量上得以体现。一是从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的数量上来讲,如果这一数量较多,说明学校的办学方式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的契合度较高,学校在当地的影响较大,学校拥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二是从学校单个人才培养的数量上来讲,单位人才培养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也更具个性化,如果这一数量较高,说明学校的办学效益较高。所以,校方在与企业签订“订单”时,要考虑到“订单”的数量的问题,必须保证“订单”的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够启动“订单式”培养项目,否则就会得不偿失,无法真正发挥“订单式”教学的优势。
(二)理论联系实际,合理规划教学。现阶段,我国的高职旅游管理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实践课的课时不够,甚至有些学校为了方便,并未安排阶段性实操课程,而是将社会实践课程全部放在了毕业的实习阶段。这样的安排方式会大大降低实践操作课程的质量,同时也会使实习流于形式[3]。二是实习时间安排不当,比如饭店实习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3-6月,这段时间是饭店的旺季,能够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习岗位。但许多学校实习多安排在2-4月,5月以后需要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这种实习安排与饭店的安排存在出入。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做好课程设置,调整知识层次。前文笔者已经描述过,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更倾向于职业技能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课程设置时,必须要把握好这一点,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是采用“工学交替”的模式。比如许多国家在职业培养方面,采用了“2+1”的模式,即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然后到用人单位实习或工作一年。现阶段,我国有些高职院校也采取了这种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三是校方的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用人单位为了保证“订单式”培养的人才符合自身的要求,必须要委派专门人员与校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三)建立培训基地,提高教学效果。企业对于“订单”的满意程度,很大条件上是取决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来自于企业实习,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学校的实践课题。传统教育显然是无法满足这种现代职业教育要求的。因此,学校必须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建立培训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实践基地的建立要满足先进性、开放性、仿真性以及通用性的原则。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具体要求。实践基地除了硬件设施要与现实情况高度吻合之外,其软件运行,即管理模式运作也必须要依据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从而使学生在参加实习的过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规划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种类的训练场都应该能够容纳0.5-1个班的学生,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展开教学。因为训练场的容纳量太小,成本会升高;训练场的容纳量过大,将会影响教学效果[4]。而且个别教室还要添加一些专业设备,从而增强现实的感觉。比如导游专业的教室,要设置多媒体设备,用于模拟各个景点;服务专业的教室,要设置酒吧、客房、宴会厅等场景。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规划出一个教室,其内部是按照星级酒店的要求进行设计。校方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提高教学的高仿真性,从而使一些实践教学能够在校内完成,提高教学效果,甚至由于交通不便或时间安排不开等原因无法参加实习工作的学生,可以在培训基地完成全部实践教学内容。
(四)增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负责“订单式”培养的教师,不但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同时还要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5]。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联系实际操作,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又能够渗透旅游专业的相关理论,如此才能够保证“订单式”培养的教学质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入大型的旅行社、饭店进行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锻炼,甚至可以在旅行社、饭店中兼任一些职务。校方还要鼓励教师参加资格考试,获取相应的岗位证书,增加校内“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比如鼓励一些教师考取导游证,在用人单位中兼职带团,从而加强了校方与旅行社、饭店等企业之间的联系,同时也使教师能够把握市场发展的动态,并且将这些信息融入课堂之中,使课堂更具时代感。二是聘请企业内部人员进入学校,参与教学环节,从而改善校方的师资队伍结构。比如在酒店实操课上,学校里的教师无论如何练习,也比不上一线服务人员的速度与质量。因此,对于一些技术性较强的课程,比如食品雕刻、西餐制作以及调酒等课程,我们可以直接聘请用人单位的专业人士到学校进行授课,从而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一线人员的风采,在提高技能水平的同时,也增加了对本专业的热情。
综上所述,与本科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重视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日益增多,社会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订单式”培养,能够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对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增强学生实践能力,降低学生的就业压力,减少企业管理成本都有着重大意义。但是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实际上是受双重管理的。我们知道,双重管理模式下,会存在诸多隐性的矛盾,如果计划制定的不够完美,教学过程中将会出现“要么都不管,要么都来管”的尴尬情况。这种管理上的失误,受损失不仅仅是学校与企业,还会对学生的一生造成无法预料的影响。因此,人才培养计划必须是系统而又完备的,这样才能够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
[1]唐斌,杜曾珍.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1(02).
[2]郭一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形式[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04).
[3]颜敏.实践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设想[J].教育与职业,2011(18).
[4]郑春奎.旅游管理专业“一式三化”模式人才培养实践[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S2).
[5]石丽璠.试论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