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信仰重构的可行性方式

2014-08-15 00:45姜琳琳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3期
关键词:信仰建构马克思主义

姜琳琳,盛 群

姜琳琳/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吉林长春130022);盛群/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吉林长春130022)。

信仰表征着人类对于真理和价值的追求和向往,因此,无论是信仰的建构还是信仰的重新建构都应该是一种稳定平衡性和时代历史性的建构。“人之信仰是稳定的,在寻求真理和价值的过程中,人们做出的每一种信‘真’和信以为‘真’结合起来时,稳定而良好的信仰自然就建构起来了。”[1]每一种信仰形式都反映了人们关于世界的真理性和价值性追求和实践,任何一种信仰形式都只是人类信仰史中一定历史阶段的一个方面或一个环节,都有各自的优点,也必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人类实践的展开需要不断对其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信仰的这种变动性为人类信仰危机的发生埋下了伏笔,也为信仰的重新建构奠定了基础。

作为一种客观上已经发生了的事实情况,信仰危机既表现为由于信仰对象或信仰内容的真理性遭受挑战导致人们原有信仰发生动摇和怀疑,甚至全面抛弃,也表现为人的主体价值取向和利益需要的变化所导致的价值选择的困惑以及生命意义的失落。信仰危机不是因人们缺乏信仰而产生的危机,而是由于人们既有信仰的失落,造成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暂时性的无信可立,陷入了新一轮的生存困惑与价值冲突之中所形成的精神危机。信仰危机的发生是人类生存发展活动中的必然环节,而信仰重建是信仰危机得以消解的基本途径。针对当代中国社会信仰危机的现状,很多学者对信仰危机的消解特别是信仰重塑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依据观点主要分为两大派,一派主张对原有的信仰进行全盘否定;一派主张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原有的信仰作出新的解释。笔者更倾向于后一种观点,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仰危机,不是说包括马克思主义等在内的一些原有信仰对象本身“不再可信了”,或“不值得再信了”,问题恰恰在于主体没能以正确的方式去信仰它们。因此,关于信仰重建问题,不应该是简单盲目地去寻求一些新的对象以供信仰,这样很容易陷入信仰异化的状态之中,我们应该对过去所拥有的信仰状态进行深刻的理性反思,选择信仰重构的更为合理化的现实路径。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主导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做出的理性选择,在我国的信仰格局中始终占据着至高地位。“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现了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迄今为止最高的信仰类型,也是最能推进当代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信仰类型。”[2]当前的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虽然呈现出多元信仰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但马克思主义信仰仍然是其他信仰形式的灵魂,在整个信仰格局中处于主导地位。也只有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引领当代中国社会信仰体系的科学建构。

生活于社会共同体中的人们必然会面临一些共同的社会问题,因此,一个国家必须要有一个能够统摄所有人的精神信念,为人们应对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柱。一般来说,每一个社会当中都存在着能够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可的政治观点,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追求,这些思想观念为维系人们的共同生活提供了精神基础,有助于人们平衡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方能建立起顺应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和主导性信仰体系。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以核心地位,虽然当前一些人在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状态上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作为信仰对象的马克思主义本身并不存在问题,仍然是人们克服信仰危机、冲破信仰迷雾的指路明灯。

当代中国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促动了个人的主体性觉醒,另一方面,多元的利益格局引发了人们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人们的信仰认同呈现出多元共存的复杂局面,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信仰选择也更为复杂多变。在这种状况下,虽然很难形成整齐划一的统一信仰体系,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时代主导性仍是影响当代中国社会信仰科学建构关键问题。受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的影响,在当代中国,只要能够造福于人并能够引导人们向善的信仰必然会为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所包容,但是,“一个社会如果不在多元系统中寻求一元的内在规定性,那么,这个社会也会失去其作为内在共同体的凝聚性。”[3]因此,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科学信仰体系建构中的导向作用,尊重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信仰选择的合理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大众创造出丰富健康的精神生活空间,就成为信仰重建的重中之重。

二、重视传统信仰的社会作用

作为信仰主体的人首先是一种文化存在物,“人在自己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而文化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具有客观力量的模具和生存环境,规定着社会成员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感情绪、社会活动、人格特征,以及社会结构和历史发展”[4]。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在信仰重建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一元主导地位,还应充分挖掘传统信仰中所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和价值关怀,利用其所承载的文化印迹颐养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为当代中国大众建构科学的信仰大厦奠定良好的思想根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儒家信仰为核心的一套完备的传统信仰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儒家信仰是传统文化的核心,而道家信仰和佛教信仰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在与儒家文化保持相对独立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信仰选择。儒家、道家和佛教信仰之间的融合和对抗、交流和冲突构成了我国传统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为传统社会中的人们提供了丰富而强大的精神支撑,不仅丰富了我国传统社会的信仰生活,更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曾为中华民族精神信仰支柱的儒家信仰,它不仅对中华文明的健康发展意义深远,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正是以儒家思想为根基,中华文明在历史的流变中创造出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华文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居于世界前列。而在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西方的社会哲学家韦伯在围绕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进行研究时指出,“儒教、佛教等这些未经过宗教改革的信仰,对这些信仰占主导性地位的国家和民族的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最为典型的是中国。”[5]虽然新世纪以来,由于社会、历史、经济、政治等多种原因,儒家思想的社会影响力逐渐减弱,但是,它在我国社会信仰体系中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信仰重建过程中发挥着其他信仰形式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当代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严峻深刻的信仰危机,就中国社会与文化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已造成社会结构、经济形态与政治制度的极大变动,甚至濒临解体的危机。传统的世界观破碎了,我们有所谓的形上迷失;旧有的价值观崩溃了,我们有所谓的价值迷失;有思想的偏激导向等,有政治的混乱与人生的迷茫,是所谓的存在迷失;总括起来,就是意义的迷失、道德自我的迷失。失落了我们可以安身自命的价值世界,也就失落了生命存在的方向与意义”[6]。越是在这样的时候,人们越是需要一种精神文化的滋养,而遗憾的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尚无法完全满足人们精神世界的超越性需求,于是,在进行生命意义求索的过程中,“人们对文化的渴求,就不是仅仅停留在它的整体性形态上,而是深入到其内核,渴求一种明确的‘信仰’。”[5]在信仰重建的过程中,人们势必会开启文化寻根之旅,而属于本民族的那些传统信仰由于与中华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精神养成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传统信仰以其根植于民族血脉之中的天然优势,势必成为一些人在信仰重建意义上自觉依赖的文化精神。

三、创设多元和谐的社会环境

信仰的建构既是个体生命活动的必然内容,也是生存于社会中的人们构筑精神家园的重要方式。无论是个体信仰的确立还是社会信仰的构建都离不开现实的社会生活。社会是一种现实存在的人类生存共同体,包含多种在历史中累积而成的知识信仰体系,因此,一个社会的发展过程除了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之外,也必然呈现出多样整合性的精神文化发展特质。作为顺应中国社会发展现实的主导性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当代中国社会起着核心的引导作用,但是,转型期人们精神信仰世界的异彩纷呈也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必然事实,此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陷入精神信仰危机之中,也很容易在多种信仰的竞争和对抗中寻找到新的信仰支撑点。因此,把握利用好这种危机中所蕴含的契机,对于能否科学引导人们重建信仰至关重要。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使人们的信仰状态得以稳定和提升,与时俱进,使其走向更加良性的方向,体现社会信仰对人类发展的终极关怀”[3]。科学建构当代社会信仰的过程中,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一元主导的基本前提下,既要尊重人们进行信仰选择的个性特征,也要顾全社会的整体价值取向以保障秩序稳定;既要尊重传统人文精神,也要弘扬现代理性文化,为多元信仰的合作与竞争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关怀,信仰是建立在人们现实的生活关怀基础之上的,信仰表征着人的本性诉求,寄托着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渴望与追求,一旦当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无法确证自我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人们就很容易寄希望于虚灵的幻想世界,甚至会到虚无缥渺的彼岸世界中去追寻自身的幸福圆满。总体上来看,人们无论是在现实世界中求索生命意义,还是在空灵世界中期盼幸福生活,都隐含着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渴望和企求。从现实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社会信仰危机生成与消解的基本出发点,一方面,市场经济所具有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引发了人们以个人利益为目的而进行激烈的竞争角逐,赤裸裸的现实竞争以及优胜劣汰的残酷法则导致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平正义的缺失;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所蕴含的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通过表征时代发展的趋势展现了市场经济的巨大潜力,也为信仰重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事实上,世界范围内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已经为我们展示了将来的“现实的应当”,即经济的发展与公平正义的规制并不矛盾,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因此,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对大众进行的价值关怀,既可以体现在现实的物质生活层面,也可以体现在隐性的精神信仰生活层面。”[7]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应是实现公平正义的经济繁荣。因此,只有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创设出更为和谐、公平的现实生活环境,才能为人们冲破信仰危机、进行信仰重建准备好充足的外部条件,才会让人们与崇高信仰之间的距离更近些。

[1] 黄慧珍.信仰与觉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4.

[2]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

[3] 陈正良.大众信仰的嬗变与时代重建[J].江汉论坛,2005(5):83-86.

[4] 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394.

[5] 荆学民.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349.

[6] 王邦雄.当代新儒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9:187.

[7] 荆学民.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43.

猜你喜欢
信仰建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