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达
张文达/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读硕士(吉林延吉133002)。
现代大学语文课程自1978年开设至今,已经发展到了瓶颈阶段,无论是课程内容的编排还是授课的方式方法,相对其他人文课程(如心理健康教育、艺术修养等)都较为落后,难以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这其中既有外部的客观原因,也有内部的主观因素影响。
1.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历史。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可以说是与中国现代教育发展同步进行的。[1]民国时期,一些大学开设“大一国文”课程,这就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前身;1952年,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大学语文课程相应取消;1978年,随着高考的恢复,南京师范大学率先在全国开设《大学语文》课,这标志着现代大学语文教育的建立;90年代中期,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突出强调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基于此,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被很多学校纳入相应的教学规划中。
2.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现状。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均有大学语文教育,其中,师范类院校开展得较好,其他院校的普及面相对狭窄,只在固定的几个专业开设。湖北大学语文研究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全国91所高校中,将大学语文设置为必修课的仅为35%,课时数量不多,其中63%的大学语文课的课时已经缩减至32个左右,甚至更少。因此,很多大学语文课授课教师和专业人士纷纷担心,大学语文已经处在“边缘化”境地。另外,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择不再有统一标准,而是根据院校的各自所需,随性使用。比如有的高校会按照文学史脉络来编写教材,有的则会按照爱国主义、青春话题等内容来编写,这种编写目的过于分散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语文教育的长效发展。
大学语文课程全面开设的三十年,为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了应有的积极贡献,只是近几年功能有所退化,比如轻视传统母语教育,对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投入不够;误将政治类课程视作人文教育的全部内容,片面地以“两课”取代应有的人文教育,包括大学语文教育等。但这毕竟只是教育环境的影响,事实上,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瓶颈。
1.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手段陈旧落后。从实际调研情况来看,现在的大学语文课堂基本是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学生人数一般过百,很难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教学互动也很难进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手段,教学气氛沉闷,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内容上,教学思路与高中语文教学有相似之处,设计比较传统,没有时代特点,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2.学校顶层设计片面,教学支持系统不足。随着《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各高校要开设面向所有学生的大学语文课”的提出,高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在一定程度上为语文教育的普及与推进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各高校的办学思想和定位不同,有的对此规划得很详细,有的则处于初期的建设阶段,仅仅只能满足最基本的开课需要。所以,从宏观层面看,对于《大学语文》课的顶层设计与考量,除一些师范类院校外,其他大部分院校还是比较欠缺的,尤其突出的是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方面。据调查,大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课时不足、专业的教研室场地缺乏、科研启动经费少、授课教师发展空间小等问题。其中专业的大学语文教研室场地缺乏,授课教师人员机动,教学设计没有统一的严格标准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专业的大学语文教研室场地缺乏是由于学校对大学语文课缺乏必要的重视,没有划拨专项建设经费和闲置场地而导致;由于授课工作量评定不合理,职称评定、申报课题、精品课程评选等方面的竞争力明显弱于所谓主干课、重点课,导致大学语文授课教师稳定性差,流动性强;教学设计没有统一的严格标准则是由于现行的大学语文选取的教材大部分是学校自己的私人定制,缺乏统一的业内标准而导致。
另外,部分高校存在“探索语文教学改革模式的比较少,热衷编著授课教材的却非常多”的功利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使课程设计在总体架构上陈旧,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缺乏对90后学生的吸引力,弱化了语文课的育人功能与作用,使之处于被时代抛弃的危险边缘。部分高校的主管干部缺乏良好的人文素质,分不清人文和社科的关系,误将政治类课程视作人文教育,以“两课”取代人文教育的情况比较普遍,轻视母语教育,对大学语文不投入,限制项目,使得大学语文改革研究式微。[2]
目前,国家已经把文化发展提到了重要的战略高度来进行顶层设计,尤其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3]这为大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们要抓住机遇,建设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总体目标是形成特色鲜明的、符合课程性质和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
1.课程定位清晰,明晰大学语文的教育目的,不得用其他课程代替大学语文教学。大学语文是通过学习语言、品味语言来提升学生汉语水平、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以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学科。[4]从这个层面理解,大学语文是通过语言手段,实现培育人和教化人的学科,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用一些纯技巧课、泛文化课和类语文课替代大学语文教学,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大学语文虽然也属于人文素养提升类的课程,但是与其他人文素质课程有所区别的是,只有大学语文才具备使用语言来达到培育人、陶冶人的目的。语文具备语言工具性和艺术性,具备一定的审美性和人文性,所以必须重视语言的工具性和艺术性特点,强调情感陶冶作用,突出课文中艺术形象的内在价值,以此作为大学语文课程设计的基准,进行科学、规范的教材编写与课程打造。
2.参考国外同行的课程设置,修改教学方式。我们可以参考发达国家的语文教育先进经验和手段,以提升教育的实效性。比如美国的大学十分注重语文基础技能的培养,英文写作和口语表达分别被列入很多研究型大学的基础课或必修课课程表。尤其是哈佛大学,在其新生入学考试时,学校一般会有写作能力测试与个人面试,而且要求通过测试的同学必须在第一年修完学校安排的必修写作课。除此之外,其语文教学形式呈现多样化,经常会采取研讨的形式加强教学效果,研讨一般都是小班设置,多则十几人,少则几个人。如哈佛大学,写作课实行导师制,导师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相比之下,国内大学大多缺乏这样的资源和实力,很多学校都是采用大课堂教学或者讲座教学的方式,学生数量动辄一两百人,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好。我们可以考虑参考国外同行的课程设置,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用以提升学习的实效。比如小班化教学,提高教学中对于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测试比重等。
3.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学设计,提升课程设计的专业性。要改善目前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首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符合课程性质的、符合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必须认清的是,大学语文既不是政治、哲学、文化的大杂烩,也不是国学集锦和所谓的实用写作技巧,而应该是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和艺术性四维一体的现代化语言育人课程。基于此,大学语文应该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利用一些必要的教学手段充分提高教育对象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其语言审美水平,提高他们的综合人文素质,实现精神成人的目的。为此,必须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学设计,结合院校或者地方的人文特色,将固化的课本内容以独具特色的方式制作成教学材料。比如在讲授中外文学史概述的时候,可以讲一讲当地历史名人的文章,既有亲切感,又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4.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课程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大学语文教育的好坏,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职教师队伍,对于发展大学语文教育十分必要。可以通过引进或培养的方式,形成一支具有良好师德和扎实专业知识的优秀教师队伍。尽量排除大学语文教育中的“公共化”(兼职教师过多,授课门槛不高,老师比较随意)和“通病化”(以中文系的授课方式来讲课)现象。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发展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它的瓶颈之困,既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也揭示了教学设计必须要跟上时代发展这一重要的教育理念。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切实提升大学语文教育的质量,让更多的大学生热爱大学语文这门课,愿意走入课堂,沉心学习,这是分析与解读当下大学语文教育模式困境的重要意义所在。
[1] 李茜.从大学语文发展历程析其课程改革[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5,11.
[2] 唐踔.论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J].文化学刊,2011,02.
[3] 崔世忠.构建科学高效的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模式[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5,08 .
[4] 胡广.关于大学语文教育问题的思考[J].学习导刊,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