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曲阜孔氏家族学术情况概述

2014-08-15 00:4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孔氏学人曲阜

毛 伟

清代曲阜孔氏家族学术情况概述

毛 伟

作为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家族之一,孔氏家族具有源远流长的家学传承。在清代曲阜孔氏家族获得的成就极其辉煌。孔氏家族学术的发展与特有的孔氏家族制度、科举仕宦的生活阅历、世代相传的家学渊源以及世居曲阜的地域环境等具有一定的关系。清代学术成就最为突出的曲阜孔氏家族中的代表人物为孔广森、孔广林、孔继涵以及孔继汾等四位学者。本文对清代曲阜孔氏家族的学术研究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希望能够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清代;曲阜孔氏家族;学术研究探讨

所谓家学就是指世代相承或者家族内部父子相传的“累世之学”。我国古代学术史上一种关键的传承方式就是这种世代相传的家学,对我国古代的学术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都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大家族通过家族教育,从而让弟子在文化上对家族的传统进行继承和发扬,从而使家族的传统能够不断地延续下去。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家族之一,曲阜孔氏家族作为孔子后裔的历代相传之学就是所谓的孔氏家学。在学术上,清代孔氏家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本文针对清代曲阜孔氏家族的学术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供大家参考。

一、清代曲阜孔氏家族学术的发展历程

曲阜孔氏家族在孔子之后经历了七十多代、两千多年的传承,作为圣人之后,孔氏家族具有历代学人辈出以及诗礼传家的特点。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孔氏家族在先秦、秦汉、唐代以及清代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1]。

作为孔氏家族学术发展的第一次高潮,先秦时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时期,孔伋是曲阜孔氏学人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孔伋是孔子的孙子,他的老师就是孔子门下的弟子曾参,他将孔子的学脉继承了下去,孟子又从孔伋那里传承了孔子之学,所以孔伋具有上承曾参,下启孟子的作用,在儒学传承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孔伋与孟子被后人合称为思孟学派,对心性义理之学进行了特别强调,深刻地影响到了后世的宋明理学。

孔氏家族发展学术的第二次高潮是秦汉时期,孔安国是这一时期较为突出的曲阜孔氏学人。孔安国对古文《尚书》二十九篇进行了整理,向汉武帝进献希望能够立于学宫。孔安国著有《孔子家语》《古文孝经传》《论语训解》以及《古文尚书传》等著作,对汉代古文经学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和今文经学一起被后人看作是汉代具有最大影响的经学流派,而且还深刻地影响到了清代的乾嘉学派。

孔氏家族发展学术的第三次高潮是唐代。孔颖达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孔颖达曾经为唐太宗的太子李治做出了《孝经章句》,而他最为突出的贡献就是奉唐太宗的命令对《五经正义》的编纂工作。这部《五经正义》对南北朝经学家的不同见解进行了有效的融合,作为魏晋南北朝之后真正的经学集大成制作,同时还是以后《十三经注疏》的关键组成部分[2]。

学术研究在清代出现了专门化的趋势,同时大批世代相传的学术家族在这一时期涌现了出来。清代的孔氏家族学术也迎来了第四次高潮阶段。现在就对清代孔氏家族学术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曲阜孔氏学人在清代的治学环境

(一)曲阜环境的影响

曲阜孔氏家族学术在清代再次得到了振兴,同时占据了清代学坛的一席之地,其社会历史背景比较复杂。历史文化传统悠久的曲阜地区在清代虽然具有相对滞后的经济发展,然而在全国范围之内无论是学术研究水平还是文教条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孔氏家族学术的发展深受世居曲阜这一地域环境的影响。

作为中国最为久远的家族,曲阜孔氏家族一直延续着世代礼乐传家的传统,积极地对各种各类文献进行编纂。同时,由于需要进行孔庙的祭祀活动,孔氏家族还将许多的家族礼乐制度保存下来。曲阜孔氏家族编纂传习阙里文献以及家族礼乐制度等的传统,可以一直追溯到宋元时期[3]。

(二)家学渊源以及世代相传

清代曲阜孔氏家族学术还具有多种多样的传承方式,比如孔继汾通过私塾对家族子弟进行培养,而家族族长衍圣公则对族中优秀的子弟进行挑选让他们在府中读书,父子、兄弟之间进行学术的讨论以及相互的传习,这可以看作是清代家族传承学术的一个范例[4]。

(三)仕宦科举的交游阅历

由于曲阜孔氏家族是圣人的后裔,所以得到了科举学校制度以及许多世袭爵位的优待,其中恩贡生以及四氏学廪生等功名是很多的家族成员可以在家乡获得的,而且还可以担任洙泗书院、四氏学以及孔府等处的世袭官职。有时候学人的奋斗精神也会受到这些优待的影响,从而使学人的视野受到了限制。曲阜孔氏学人在清代很多都参与了朝廷的科举考试,而且到京城担任一些官职,尤其是《四库》馆以及翰林院等有关于文学撰述的职务。曲阜孔氏家族通过这种经历,不仅将广泛的学术交际网建立起来,还将自身的学术视野大大的开拓了。

三、曲阜孔氏家族制度在清代对学术的影响

(一)宗族制度的影响

“家国同构”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一种形态,一些世代为官的大家族,不仅是家族的一种组成形式,而且还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历代统治者的优待,一个规模庞大的家族形态逐渐地在孔氏家族当中形成了。与此同时,诸如衍圣公等一些官职和世袭爵位促进了一套完整的政权机构的形成。

最后端上八宝饭,我猜他一定不会碰了。没想到,梁先生居然大笑说:“这个我要。”朋友提醒他:“里面既有糖又有饭。”梁先生则笑说:“我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吃啊!因为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须计划着,把那‘配额’留给最爱。”

因为曲阜孔氏家族的特殊地位以及悠久的历史,所以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具有较高的社会声望。在当时的学术界曲阜孔氏家族的成员也会得到较高的尊重。再加上清朝很多的知名学者因为孔氏家族的特殊地位而与之进行联姻,比如著名学者戴震将女儿嫁给户部主事孔继涵之子广根,而湖广总督毕沅将自己的三女儿嫁给了第七十三代衍圣公孔庆镕。这种姻亲关系,使得在学术界孔氏学人的活动更为便利[5]。

(二)职官世爵制度的影响

历代王朝都对曲阜孔氏家族礼遇有加,而其长盛不衰的保证就是其世爵职官。比如衍圣公的称号,一直延续了将近八百年,这种绝无仅有的现象在我国历史上是非常突出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孔氏族人有更多的机会去进身官场,并提供了很大的物质基础以便于他们的学术研究。

(三)学校科举制度

作为孔子后裔,曲阜孔氏家族历来将诗礼传家作为家族延续的传统,对子弟的教育十分的重视。在学校与科举制度当中,历代统治者都给了孔氏家族很多的优待。

对孔、颜、曾、孟四氏子弟进行教授的四氏学在清代属于官办学校的性质。清朝将优待性的科举功名给予了孔氏子孙及四氏学生员,对孔氏学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他们与著名学者翁方纲以及戴震等人交游,有力地促进了他们学术水平的不断发展[6]。

(四)户田制度的影响

曲阜孔氏家族在清代拥有较多数量的土地,而且还享有优免徭役的特殊权利。为数巨大的土地数目为孔氏家族带来了极为丰厚报酬,这样就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从而保证了孔氏家族的学术研究。因为户田制度的有效保证,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曲阜孔氏家族成员在从事学术研究的时候拥有十分便利的条件。

四、曲阜孔氏家族在清代学术研究成就

(一)孔氏家族在清代家学方面的成就

在中国古代,家学属于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因为家学的学术传承纽带是亲缘关系,所以世代传承以及相互切磋提携是家族内部父兄子弟的学术关系,这样的条件下良好的学术传统非常容易形成。清代孔氏学人孔广森、孔广林、孔继涵以及孔继汾等四位学者促进了较为鲜明的孔氏人群体的形成,他们之间的家学传承关系是确实可考的,而且学术界已经公认了这批孔氏学人的成就。孔氏学人在清代学术传承的主线是礼学。其中孔继汾编著的《家仪答问》以及《孔氏家仪》等著作,是研究家族礼乐制度的一个高峰。这一批孔氏学人不仅对家学特色有所继承,还可以有效的结合自身的特色与时代学风,从而将新的研究阵地开辟出来[7]。

(二)孔氏家族对阙里文献以及家族文献的贡献

由于各种各样的需要,孔氏家族一直延续着保留曲阜地方文献、编纂家谱以及记载家族礼乐制度的传统。而孔氏学人在清代发扬光大了这些传统,获得了较大的成就。清代孔氏学人在对家族礼乐制度文献进行编纂的方面具有开创性的作用。很多古礼都被曲阜孔氏家族的礼乐制度保留了下来,集中性的代表了中国古代大家族家礼[8]。

孔氏学人还对编纂阙里地方文献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尤其是孔继汾编纂的《阙里文献考》,详细的考证了阙里制度,并记载了历代大儒传记、孔门人物传记以及对孔氏家族著述的考证,从而成了到目前为止最为详细的阙里文献著作,要想对曲阜地方史进行研究,就必须要认真对待此书作为参考。

在清代家学传承方面,清代曲阜孔氏家族学术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样本,在孔氏家族文献以及阙里文献研究等方面清代曲阜孔氏家族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在山东地区清代汉学的发展和传播。在对以先圣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进行弘扬的过程中,他们作为孔子的后人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1]徐茜.清代中叶今文经学学派学术思想论略[J].中山大学学报,2012(04):30.

[2]王文晶.关于清代今文经学的几个问题[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90-91.

[3]江霞.简论孔祥霖的目录学成就[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9(06):39-40.

[4]程朝晖.历史的沉思——桃花扇解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3(13):186.

[5]季芳.论孔广森与刘逢禄的公羊学研究[J].孔子研究,2010(05):94-95.

[6]李霞英.江永诗韵举例与孔广森诗韵分析比较研究[J].声韵学会通讯,2009(05):104-106.

[7]江霞.新时期以来孔尚任及其桃花扇研究述略[J].辽宁大学学报,2009(02):147-148.

[8]董惠娟.清代今文学诸问题——兼论庄存与今文学派[J].山东大学学报,2008(02):118-119.

责任编辑:魏明程

B249

:A

:1671-6531(2014)06-0049-02

毛伟/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高级讲师(辽宁沈阳110036)。

猜你喜欢
孔氏学人曲阜
曲园学人
孔氏家学
孔氏家风与干部修身
三十年来的孔氏南宗研究
近代学人对古代“史官”之阐释
曲阜:“居家医康养”新模式
衢州风物志
学人当追求不朽
淄师学人
———范 真
山东·曲阜·孔子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