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胜 赵 亮 姜轶山
(新疆农十师北屯医院 新疆 阿勒泰 836000)
腹外疝中最常见的类型是腹股沟疝,约占腹外疝总数的90%-95%[1],其手术治疗的方法有疝囊高位结扎、疝修补术、疝成形术等[2]。传统手术方法效果虽尚称满意,但存在着一定的不足,1989年Lichtenstein等首先在美国外科杂志上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概念,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有了较大的变化,由于修补材料的新发展和对腹股沟局部解剖的新认识,有张力的传统疝修补技术已逐渐被无张力修补技术所替代。国内一些大中医院也陆续开展此项技术。我院自2010年10月起,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平面网状补片,对腹股沟疝行疝无张力修补术,至2013年3月已进行32例,术后随访3-24个月,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2例,男29例,女3例;年龄28-74岁,平均52.4岁;>60岁者9例,占28.1%。斜疝22例,直疝9例,股疝1例,其中双侧疝1例,复发性疝1例。同时伴有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症、过度肥胖及不同程度便秘者5例。
1.2 材料:由美国巴德公司提供的6cm×11cm大小平面补片,它是一种聚丙烯单丝编织的不可吸收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感染力和组织相溶性,能迅速与人体组织粘合固定。
1.3 手术方法:32例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1例因腰麻麻醉失败而采用全身麻醉。常规皮肤切口3.5-6cm,切开提睾肌,在精索的上内方找得疝囊,剥离疝囊至腹膜外脂肪,将疝囊经内环口翻入腹腔内,同时应隔疝囊壁触摸腹壁下动脉,以确定疝的性质。如果疝囊较大,可将疝囊打开,剪去一部分疝囊壁,然后,再将疝囊缝合,形成一个小的疝,然后,将平面补片剪下一片约6cm×3cm网片做成锥状网塞,将锥状网塞部充填人内环口,压向腹腔,底部与内环口周围腹横筋膜固定4-7针[3]。游离精索,将平片尽量平整地覆盖在精索后方腹横筋膜表面,四周与腹内斜肌、腹股沟韧带固定6-8针。外上方精索穿过平片孔穴固定1针,依次缝合腹外斜肌腱膜、Searpa筋膜、皮肤。
手术时间最短28min,最长85min,平均58min,患者术后8-10h能下床活动,8-12h进食,切口疼痛1-3d,少数耐受力差者肌注镇痛剂或用镇痛泵即可。术后出现尿潴留4例,腹股沟部异物感2例,并发阴囊积液5例,无切口感染。随访1个月-1年无复发及补片排斥病例。
3.1 为降低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应注意以下几点:(1)术中解剖要到位,特别是复发疝将原有的层次解剖出来,解剖范围一般内侧到联合肌腱,外侧到腹股沟韧带,上缘超过弓状缘3-4cm,下方超过耻骨结节2cm左右。(2)修补材料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固定必须牢固、可靠,放置要平整,充分展开。无张力[4]。充填物与疝环缝合2、3针,既使填充物固定更可靠,又可使网片与组织充分接触,促进其愈合。(3)术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剥离,止血彻底。(4)术中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性适用抗生素[5]。(5)积极处理引起术后腹内压增高的病症,包括便秘、前列腺增生、长期咳嗽等。(6)缝合补片时应选用不可吸收的缝线,因为不可吸收线的降解衰减差,维持张力时间长,它可以与补片一起提供长期的强度支持。
3.2 本术式也有一定并发症,术后近期并发症主要有尿潴留、阴囊肿胀、积液、血肿及切口感染等。本组术后发生尿潴留4例,可能与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或老年前列腺增生有关,经尿潴留导尿管48h后好转,并发阴囊肿胀积液5例,与术中分离过广,损伤精索,止血不够彻底有关,1周后自行消退。远期并发症主要有复发、局部硬结、异物感等。本组术后出现腹股沟部异物感2例,可能与患者体型消瘦,皮下脂肪垫少有关。笔者认为红外线照射理疗有助于消除硬结,减轻异物感。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项更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的最合理术式,这项新技术具有四大优点:(1)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手术中缝合无张力,刨伤小。出血少。(2)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3)患者恢复快,一般术后4-8h可下床活动,5-7d即可出院。(4)复发少,据统计,复发率低于20%[6],有着传统术式所不具备的优点,特别是术后自主能力的迅速恢复和极低的复发率,适合用于各类腹股沟疝,可作为基层医院首选术式。
[1]马颂章,李燕青.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J].临床外科杂志,1998,6(4):230
[2]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06-923
[3]马颂章,李燕青.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J].临床外科杂志,1998,6(4):230
[4]罗强.疝环填充式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16(4):258
[5]黎沾良.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疝和腹壁外科手术部位感染[J].外科理论的实践,2002,7(6):415-416
[6]马颂章.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9):564